可喜可贺,利好来了,这可能是最近几年最有利的一次,
但是市场表现其实不好,收盘前几乎全线回吐,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今天我就来说一下。
注意,文末【重要提示】干货满满,值得一看,千万别错过!
一,几大利好
昨天盘后利好传来,是近年内容最丰富积极一次,
消息发布后中国资产拉升,对于今天是满满的期待,
但是结果却是收盘几乎把所有的涨幅都消化完了!
难道说利好不够好?
先给大家温习下!
整体来说,官方通报信息量大:
有积极宏观政策、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稳住楼市股市等,
关键在排序,直接影响未来A股热点方向。
财正正策提“超常规”且“更加”,货币正策14年再提“适度宽松”。
要知道,这可是6个级别中排序最大的,
上次还是为了应对2008鹰酱的次贷问题。
除此之外,还强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还有“稳住楼市股市”意在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防范外部冲击。
换言之,正策已就绪。
但是正策从来和市场短期的走势不匹配,
因为短期的走势收到情绪的影响更大,
而且人类天生悲观,正策力度越大,不是说明情况越糟糕嘛?
就算行情再好,并非个股皆能遂愿,
最要命的是如今股票太多了,根本就顾不过来,
所以,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普通人咋选?
股市有四类参与者:郭嘉、产业资本、机构与散户。
散户若想与其他三类抗衡,几无可能,
但如今不少股民本末倒置,
忙于分析正策力度、探究利好行业,
结果钱没赚到,却惹了一身骚。
实则应看清机构大资金的动向。
二,一波行情赚多赚少
就像我们莫忘牛市也多暴跌。
牛市暴跌多是机构调仓,
下跌股大家常常忽视,
普通投资者不善察细节,许久后才发觉自家股票远逊他人。
故而暴跌与否不是关键,关键是股票是否遭机构舍弃。
就像年初500点涨幅,初时8连阳虽惊喜,
但之后部分股票掉队。
如今指数连涨,但这并非股市常态,
一旦波动,众多个股或入调整期,
且初期难察觉,察觉时往往惨不忍睹。如这只股票:
第一步看图:这是「紫天科技」走势。市场反弹时,该股反弹,
然2月23日后股价却持续下跌。
期初跌幅小、波动微,众人或未在意,
却不知祸根已种。
若知机构资金行径就不担心。
或有人疑机构行为能否察?
其实早有大数据统计工具,见图:
这是「紫天科技」上半年的「交易行为数据图」,
第二步看图中橙色柱体
这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
Ps:想知道「机构库存」数据的原理,可看文末!
图中可见,机构资金之后不再积极参与交易。
没了机构资金参与,
果不其然,五月中下旬,该股却已跌得惨不忍睹。
反之,又会怎样呢?见图:
这是「瑞丰高材」的「交易行为数据图」。
图中「机构库存」数据存续时长近乎与行情时长等同,
股价亦翻两倍有余,这是机构资金主导的成果。
最后可知后续真正需警惕者并非暴跌,
而是防范资金调仓换股,以免错失行情良机。
三,重要提示
由本篇梳理可知,当下关键是获机构资金持续介入,
但少有人能对机构资金作全局性观察。
那到底哪些股票有机构资金参与且参与积极呢?见图:
看图,「机构库存」数据正快速增加,
像有机构资金参与达10天以上的,
其数量目前还很少,这需大家重视。
PS: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再补充一点:
一只股票,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形成合力,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交易行为应该非常积极?
一只股票,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没有达成一致,那么交易行为上还会很积极吗?
所以,「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是全体机构大资金博弈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