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金价的三连涨犹如一盏信号灯,透射出诸多关于A股的独立特质,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思考与机遇。
一、金价上涨,预期引领
二、饰品异动,机构洞察
观察发现,差别在于前期饰品板块缺乏持续的机构活跃,而最近机构持续活跃。机构为何看上饰品行业?归根结底,是在前期防范风险时,股价已跌过头。饰品板块虽反弹不少,但至今距离2020年的高点仍下跌了60%,要上涨150%才能回到当时的高点。
三、股票空间,机遇暗藏
类似饰品行业的股票不在少数。统计显示,今年12月11日收盘价低于2020-2022年最高价50%的股票接近1100家,当时股票总数约为4000多只,接近四分之一。低于30%的股票更是超过2300多家。这些股票若要挑战新高,至少还得涨50%。巨大的空间必然会吸引资金的炒作。可见,A股未来并非没有机会,很多股票不过刚刚收复下跌中的一部分。
然而,跌得多的股票,机构也会有所挑选。有些股票机构会参与,有些则不会。没有机构参与的上涨往往是假涨,回落可能比反弹更快。但普通人很难分辨这种反弹,原因在于机构的动作与散户、游资的交易混杂在一起。此时,大数据统计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保存“交易行为”数据,经长期积累和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
比如下面两个图,哪个真涨,哪个假涨?
比如,左侧股票上涨背后机构不活跃,上涨为假涨;右侧股票无论涨跌,机构一直积极参与,这种上涨是真涨。投资者可以通过安装博尔系统的手机应用,观察手头股票背后机构的动作,以辨别上涨的真伪。
而现在,股票上涨是大多数,但上涨机构有没有积极支持,这就未必了。但没有机构支持的上涨,不可能持续。
四、耐心资本,稀缺之思
耐心资本是近期频繁提及的话题。当前,耐心资本依然稀缺。有人说科技股是当年的白马股,其实十年前的2015年也是如此,科技股、小盘股一通爆炒,收割了无数新韭菜,随后主力资金跑去抱团白马蓝筹。所有的抱团和短炒,本质上都是庞氏骗局。强如茅台,当年高位2500多一股时,某个大基金经理抢跑出货,套现200亿,结果市值跌了2000个亿,引发崩盘。当人们沉浸在财富幻觉中时,最重要的是都别卖,除非有新资金前赴后继来接盘,否则一卖就会崩盘。因此,上面需要耐心资本,不要浮筹和空头,这一底层逻辑并无毛病。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PS:
上文提到的观察「机构行为特征」的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