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型柴油车辆后处理装置主要技术路线为EGR+DOC+DPF+SCR+ASC。那么,这些英文缩写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好好认识一下国六技术路线,在新标准实施前做好功课吧!
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
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原子气体,而二氧化碳等气体不能燃烧却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DOC(DieselOxidationCatalyst)-氧化型催化器
作用是净化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DOC整个后处理过程的第一步,一般以金属或陶瓷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涂层中主要活性成分是铂、钯等贵金属与稀土金属。
DPF(DieselParticleFilter)-颗粒捕捉器
通常配合EGR装置,安装在柴油机的接气管上游,对排气中的大微粒(5um)通过碰撞、拦截的方式进行捕集,对小于100nm的小微粒通过扩散方式进行捕集,这使得DPF的颗粒捕焦效率高达95%以上。
DPF采用壁流式过滤通道,内部由很多细小的孔道组成,相邻孔道一端出口封闭,一端入口封闭。孔道壁面有微孔,可使气流通过,所谓壁流式就是指排气出口封闭,排气只能强制从每个通道的壁面小孔互相“渗透”,同时捕集经过的微粒,这样相对于DOC的直通式的捕集器须都会更高。
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器
通过尿素喷射系统将尿素喷射到排气管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氮氧化物与尿素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SCR技术通过优化燃油喷射系统(单体泵-高压共轨)和喷油提前正时,使燃油在高温高氧的条件下充分燃烧,以降低颗粒物(在机内减少颗粒物优化发动机功率),再使用SCR技术降低因燃烧优化而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ASC(Ammoniaslipcatalyst)-氨逃逸催化器
为防止氢选逸,由于车辆可能存在尿素泄露、反应效率低等情况,尿素分解产生的氨气可能会未参与反应而直接排出大气。氨逃逸催化器(ASC)在载体内壁使用贵金属等催化剂涂层,用于催化氧化废气,一般装在SCR后端。
而毫无疑问的,进入国六时代后,柴油车辆对于车用尿素的消耗将会只增不减。目前,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柴油与车用尿素的消耗比大致为100:5,也就是加20升柴油就要加注1升车用尿素。而车用尿素,本身是有32.5%的高纯尿素与67.5%的去离子水组成的。只有符合如此配比的车用尿素产品才能够最大化保证国六柴油车后处理系统的功能。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了,选择可兰素省畅PRO,为您的爱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