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躁动之下,“李鬼”又盯上了基金公司。
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来看,在富国基金、中信建投基金、长城基金、融通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今年遭遇“李鬼”的公募的澄清公告来看,通过短信发送诈骗信息、邀请客户通过加群、提供“做单、做任务返佣”等活动,是高频作案手法。不仅如此,今年以来还有不少“李鬼”冒用证券公司名义进行诈骗,花样百出。
记者发现,在多次遭遇“李鬼”事件后,基金公司开始反思并总结出了三种行骗套路,包括假冒公司知名基金经理、假冒公司网站、捏造清退等不实信息以“清退回款”名义诈骗等。基金公司提醒,投资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更不要相信所谓的“财富密码”。
除九泰基金外,今年以来还有富国基金、中信建投基金、长城基金、融通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遭遇“李鬼”事件。
还有多家券商遭遇“李鬼”
实际上,“李鬼”现象并不只发生在基金领域。银华基金直言,随着居民财富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投资大军,理财、基金成为了备受欢迎的投资工具。在实际投资中,有不少“李鬼”们冒用证券、期货、基金公司名义进行诈骗,花样百出。投资切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更不要相信所谓的“财富密码”。
另外在6月7日,华金证券发布公告称,近期发现有人假冒公司员工,以“华金证券理财经理孙彬”名义开展建群荐股活动。上述违法行为已严重影响到公司声誉,也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仅6月以来已有光大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等数十家券商被不法分子假冒。
需要指出的是,假冒公司具体员工并以“高层设立”名义行骗的行为,此前也在基金公司发生过。比如在2022年下半年,则有名为“万家创富”的团队打着万家基金的幌子开展金融诈骗活动。根据当时消息,不法分子宣称该项目为“万家基金”高层人员新设立的投资项目,投入不同金额的本金即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若一次性投入5000元,当天即可获得180元的收益。同时该项目实行推荐制,即邀请新人加入投资可获得不同等级的“佣金”。
识别套路有方法
“李鬼”经常出没,基金公司除了及时澄清外,还总结出了不法分子的行骗套路。
根据富荣基金总结,目前不法分子的套路大约有三种:
富荣基金进一步指出,要识别诈骗套路可参考以下方法:
三是看宣传形式。基金公司在进行业务宣传推介时均需遵守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一般会采用谨慎用语,不会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同时还会按要求充分揭示业务风险。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等说法吸引投资者。基金投资有风险,如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投资者应警惕卷入投资骗局。
四是看收款账号。基金公司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请您果断拒绝。
此外,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在通报上海警方全力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措施成效时,介绍了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件的有关情况。近年来经济犯罪涉及领域持续扩散,犯罪手法不断的传导变异升级,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就是与网络流量叠加,甚至应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实时经济犯罪,致使涉案金额更大,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危害加剧;二是以新型业态为掩护,利用影视投资、商户加盟、虚拟币投资、医疗美容等新兴的市场热点,制造噱头,侵害群众财产安全,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大;三是瞄准专项补贴、出口退税等国家政策,危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利益。
根据6月14日九泰基金公告,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名义,通过网站诱导投资者下载仿冒APP进行非法活动,损害投资者和公司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