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P{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T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DIV{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1.1网络和手机的选择
1.1.1SIM卡和网络运营商的选择:
1.1.1.1SIM卡介绍
如果发现SIM卡体积过大无法插进手机的卡槽,这时候可以前往网络运营商(如移动、联通或电信)的营业厅办理更换尺寸合适的SIM卡,也可以选择在营业厅或其他的地方使用专用的剪卡器将SIM卡裁剪至合适的尺寸,切记不要用普通剪刀自行裁剪,否则有可能造成接触不良等后果。
类似的,如果发现SIM卡体积过小,同样可以去当地的网络运营商更换尺寸合适的SIM卡,又或者可以使用如上图中的片状卡套,使SIM卡增大到合适的尺寸。这种卡套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
1.1.1.2运营商介绍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并于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在1998年1月27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用户和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络。2015年,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再次被国际知名《金融时报》选入其「全球500强」,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第55位,被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选入其「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并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新兴市场指数(DowJonesSustainabilityEmergingMarketsIndex)。
于2014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员工总数达241,550人,客户总数达8.07亿户,并保持内地市场领先地位。
(以上简介节选自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有删节。)
A)中国移动的子品牌
中国移动曾经使用过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个子品牌,分别针对商务、学生和其他用户的使用特点,将套餐分成这三大类型,使得套餐选择相对简单。
然而,为了推广4G业务,中国移动将旗下的这三大品牌合并成一个新的统一品牌”and!和!”。
这样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的影响力,以强势推进4G的网络普及。
2)中国联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2015排名第227位。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积极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积极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地实施,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2009年1月,中国联通获得了当今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产业链最为完善的WCDMA制式的3G牌照。2013年12月4日,中国联通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2015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发放了LTEFDD经营许可。至此,中国联通成为拥有TD-LTE和LTEFDD两种4G牌照的“双4G”运营商,开始进入4G发展新阶段。
(以上简介节选自中国联通公司官方网站,有删节。)
A)中国联通的子品牌
联通最早在3G时代就提出了“沃”和“WO”这两个中英文的品牌,它和移动之后提出的“and和”一样,都没有特别明确的意义,最大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简短好记的名字,在大量的宣传中使人们加深印象,用于提高整个运营商的影响力。
现在新办理的所有联通手机业务,都属于“沃”的范围。
3)中国电信
2013年12月中国电信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4G运营牌照,开启了4G运营的新时代,2014年2月在全国百余城市实现4G业务运营。我们将积极推进4G网络建设,通过混合组网搭建无缝高速移动网络,并统筹做好4G、3G和宽带业务的协同发展,打造全场景网络优势,加快4G商用的步伐,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天翼4G服务体验,与广大用户一道畅享美好信息新生活。
(以上简介节选自中国电信公司官方网站,有删节。)
A)中国电信的子品牌
和其他两家运营商一样,中国电信同样拥有自己的子品牌——天翼。
和之前描述的一样,电信4G就是天翼4G,天翼4G就是电信4G。天翼几乎成了中国电信的代名词,它同样是一个著名的子品牌,属于中国电信的品牌宣传策略的一部分。
1.1.1.3选择网络运营商
1)根据网络制式选择
除了前文中所讲述的,需要匹配SIM卡和手机卡槽大小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匹配手机的制式和相应的网络。
从3G网络的开始,中国最主要的三家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网络技术,使得早期的时候,很多手机都只能良好的支持其中的一种制式,也就是有的手机比较适合用移动的网络,有的手机则比较适合用联通或者电信的网络,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手机所能支持的网络来选择不同运营商的SIM卡。现在市面发售的同一款手机,也可能同时存在支持不同网络的三种版本。
针对这种现状,用户需要以所选运营商的网络为基准购买相应的手机,或者根据手机支持的网络不同,选择相应的网络运营商。如果先选好了网络运营商,购买手机时一定要询问清楚,说明自己使用的SIM卡的网络制式和规格(比如告知使用的是联通4G的手机卡)以购买匹配的手机;如果已经有了手机,也建议尽量选择网络匹配的运营商,以发挥手机的最大网络能力。具体的网络制式区别,已经在第一章的内容中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三家大型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和电信都是国家级的运营商,网络建设各有所长,在不同的地区用户应针对自己的偏好和所在地区的网络铺设情况来进行选择。
如果想要手机上网的话,现在4G网络已经普及并且资费趋于合理,建议不考虑比较老的3G上网业务,无论选择联通、移动或者电信,都有优秀的4G网络为您服务,这点不需要担心。
2)根据套餐优惠选择
运营商会推出很多的优惠套餐,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优惠的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运营商。
以“亲情计划”优惠套餐为例,在亲友们都使用同一运营商SIM卡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彼此通话的费用。网络运营商推出这种优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亲友的影响,让更多的用户选择自己的业务。充分了解并并利用这些优惠措施,可以使自己和亲友获得很大的实惠。
如上图中所示,如果用户一家人使用的都是移动的号码,在开通了这项服务之后,全家人之间互相通话,话费仅为每分钟一分钱,而收费却只有每个月5块钱而已。这就是一种相当划算的办理新号码和业务套餐的选择。
1.1.1.4合理选择资费和套餐
针对这样的现状,需要大量上网的人可以选择上网便宜且流量多但话费较贵或通话时长较短的套餐;而需要大量通话的人就可以选择通话费用便宜但是上网较贵或者流量较少的套餐。
不管是自由选择套餐,还是运营商制定好的套餐,选择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下面,以北京市联通官方网站的自由组合套餐资费图表为例,介绍一下套餐的选择方法和策略。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流量套餐一定要选足够,因为超额部分的数据流量的资费价格很高,如果选择了一个流量比较少的套餐,一旦超出用量,需要额外缴纳的流量费会很贵。不过也不用贪多,不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正常使用的前几个月里,细心查询自己每个月的用量,如果有不足或者剩余过多的情况,再去营业厅更改自己的套餐,使得话费降到最低。
1.1.2手机操作系统:
1.1.2.1什么是手机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是管理手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手机程序,它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如果把手机比作一个人,手机的硬件就是一个人的身体,手机的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可以合理调配各部件的配合运行,充分发挥手机硬件的能力,带给用户流畅和顺心的体验。
1.1.2.2Android(安卓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中文名称是安卓)是一个基于Linux(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内核的开放移动操作系统,由谷歌公司成立的开放手持设备联盟主持领导与开发,主要用于触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目前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手机操作系统。
现在常见的小米,联想,华为等品牌的手机上采用的,都是安卓操作系统。安卓操作系统目前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手机操作系统。
安卓是一个开放的手机系统,从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可以充分了解并任意更改安卓操作系统,从而删掉一些多余或不符合中国用户操作习惯的功能,并添加为国内用户量身定做的功能,使手机变得更加流畅更加好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产安卓手机发展迅猛的原因,中国的公司显然更了解国人的喜好和习惯,也更有机会开发出最适合国人使用的安卓操作系统。
另一方面,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看,谷歌公司和安卓系统允许任何人为安卓手机开发软件,使得安卓系统下的软件数量远超其他操作系统。这样的特点使得安卓系统几乎无所不能,所有用户能想到的功能都能找到相应的软件将其实现。同时由于安卓的开放和自由,用户可以从各式各样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并完成安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机的易用性。
对广大用户而言,装载安卓操作系统的国产智能手机,是既实用又实惠的选择。
1.1.2.3iOS(苹果手机操作系统)
但是由于iOS的封闭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不便,比如苹果手机上的软件,只能从苹果的网站上下载安装,不能从别的地方下载安装,苹果手机里的资料,在连接电脑之后只能通过特定的软件才可以读取,手机的界面和主题也不易自由更换。种种不便都是苹果公司对操作系统过度的控制所导致的。面对苹果手机,用户很难按照自己的操作习惯和喜好对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优化或改造,这也是制约苹果发展的重要因素。
苹果公司iOS上的应用控制严格,这点是苹果操作系统iOS乃至苹果手机长久以来所特有的巨大优势。不过和畸高的价格相比,这优势就不明显了。
1.1.2.4WindowsMobile(微软手机操作系统)
除了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市面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操作系统,不过他们的用户数量和前两者比较起来,实在过少。这些系统当然也很优秀,也有着很多搭载这些系统的优秀的手机产品,然而因为用户过少带来了软件数量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选择操作系统还是要多考虑自己的使用习惯和价格。
在安卓和iOS之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就是微软的WindowsMobile系统了,虽然这个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实在是太小了。
打个比方来理解iOS或安卓的开发者不愿意转移过来给这个系统开发软件的问题。比如一个种植山药和辣椒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了几年,事业走上了正轨,每年山药和辣椒收成都很好,拿到市场上也都供不应求,总能卖个好价钱。这个时候忽然有个公司找上门,企图说服他改种另一种植物,至于能不能丰收或者能不能买上好价钱都无法确定。这个人会做出改变吗?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的观望心理,使得没有几个有影响力的软件公司愿意放弃之前的iOS和安卓平台,而迁移到这个系统。
而这个关键的时刻下,微软没能拿出足够的奖励来吸引开发者,错过了系统刚推出时用户可能接受的新鲜期。这个操作系统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用户拒绝选择这个系统上是因为可用的软件过少,而软件少是由于为这个系统开发软件的公司少,而为什么没有公司来开发软件呢?因为用户数量少,软件厂商没有利益可图。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很难脱离出来。
另一个方面,微软在早期的时候虽然允许其他厂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是使用的前提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在新系统的推广上更缺少了足够的动力,它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1.1.3手机的硬件指标及功能
1.1.3.1显示屏
显示屏是手机的关键硬件之一,承担着输出图像的任务。
从液晶面板来分类,现在主流手机的屏幕可以分为TN、IPS和AMOLED三种。其中TN屏幕因为可视角度过小的问题(也就是正对着屏幕的时候看得清,斜对着屏幕就可能看不清),已经基本淡出了当今的手机世界。现在IPS屏幕已经成为了手机行业里的主流,也基本成了现在高中低档手机的标配,这项技术可能就是为了弥补TN屏的缺陷而生的,因为这种屏幕的最大特点就是可视角度足够大。
AMOLED是有机自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英文名称,传统的屏幕技术(TN和IPS)在显示时,屏幕本身不发光,它主要靠屏幕背后的持续发光的发光阵列发出光亮,只不过,随着屏幕的变化,背后的白光(通常是白光)穿过屏幕的时候,变成我们想要的颜色。这样的缺点就是,不论显示什么,屏幕背后都要持续的发光,但如果我们需要屏幕显示黑色的时候,它还在发光,这样就造成了浪费。AMOLED技术,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AMOLED屏幕可以自发光,如果需要显示黑色的内容,不发光就好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能。
AMOLED技术主要有颜色鲜艳和省电的两大特点,三星是采用这项技术的最主要的手机厂商。
然而手机屏幕发展到了今天,无论是IPS还是AMOLED技术,都已经足够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了。选择屏幕最应该看中的两个指标,应该是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
1)屏幕尺寸
首先说屏幕尺寸,手机的尺寸越大,用户看起来就越容易,然而手机屏幕过大,就会携带不便。因西建议在购买手机之前,最好亲自看看真机的大小是否合适,避免出现类似于因为单纯喜欢大屏幕而造成手机无法放进手包或者衣袋中的尴尬。
上图可以看出来,3.5寸的苹果iphone4S小巧好拿,屏幕自然较小,看得不够真切,5.7寸的三星Note3就屏幕很大,但是不容易单手把握,所以究竟是要拿着方便还是要看的清楚,您需要自己想明白。
2)屏幕分辨率
屏幕显示的画面是由一个个像素点组合而成。如下面的图片所示,随着像素点越来越多,画面的显示也就越来越精细。
等到像素点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眼就无法分清一个个像素点,转而产生了完整连续画面的感觉,这就是屏幕显示画面的原理。在放大镜对准屏幕观察时,还是会发现一个个的像素点。
下面是一张显示常见屏幕分辨率比例和大小的图:
购买手机的时候,一般而言屏幕的分辨率越大越好。市面最上常见的数值为720P(大小为,称作HD,也即高清屏)、1080P(大小为,称作FHD,也即全高清屏)。有些商家或者手机厂商,喜欢用图中代表分辨率的英文单词来表示,有了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些英文单词所代表的屏幕尺寸了。
1.1.3.2处理器芯片
众所周知,手机里一定会有一块处理器芯片,第一章我们已经介绍过。它负责控制整个手机的运行,主要功能就是计算。所谓的处理器频率就是处理器每秒钟计算的次数,显然这个数字越高越好,代表着处理器计算能力更强。而核心数量,粗略的讲就是处理器可以同时计算不同任务的数量,也是越多越好,虽然这种说法不够严谨,但能比较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以上这些就是某些商家宣传时玩的文字游戏,只强调核心数量和频率高低,却不提及处理器实际的能力大小,从而将手机包装出更好的性能。鉴定处理器实际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多处理器的知识来完成,使得这样的宣传手段无法被简单识破。
购买手机之前建议咨询比较了解电子设备的亲朋好友,不过现在手机行业整体水准较高,大品牌的手机还是比较有保证。
1.1.3.3内存
内存,又称运存,也即运行内存,从字面上就能大概理解其功能。它是处理器进行计算时,程序里数据的运行空间,所以较小的内存会限制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因而可以简单粗暴地讲:内存越大越好。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内存越大,手机变卡的可能性就越小。目前国产主流手机的内存大小都在2G或2G以上,仅从实用性来讲1G其实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如果几百块钱买到1G内存的手机,节省下来的开支也是值得的。不过同等价位下能够找到很多采用了2G内存的优秀机型,推荐在可选的范围内尽量选择内存更大的机型。
1.1.3.4存储空间
1.1.3.5储存卡
上面说的储存空间都是手机里内置的,还有一些手机留有储存卡卡槽,可以插入外置的储存卡。这种卡称作Micro-SD卡,市面上有售。
相比于手机里自带的存储空间,外置储存卡的价格会相对低很多。事实上,现在的很多手机厂商都在依靠同一型号手机的不同存储空间版本的差价来赚钱。对于型号相同而仅仅存储空间不同的手机,16G和32G两个版本的差价通常在300元左右,甚至更多;而如果转而使用16G大小的外置的Micro-SD卡,价格可以降低至30元,足见这里的利润之多。所以对于需要较大空间的用户来说,尽量选择支持外部存储卡的手机,从而通过购买相对廉价的Micro-SD卡的方式来满足存储大量音乐和电影的需求。
1.1.3.6双卡双待
这项功能,在异地漫游话费异常高昂的前些年,对于某些特定人群是一种特别有吸引力的省钱途径。那时候,离开了手机号码的归属地,话费会变得特别贵。比如用户如果在北京办理了一个号码,人在北京的时候,话费价格尚可处于一般的水平,但如果带着手机离开了北京,通话话费就会提高让人很难承受的地步。
所以那个时候,双卡双待对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基本是必选的功能。对于一个工作地点在北京和广州两个城市之间切换的生意人,如果他的手机支持双卡双待,就可以在手机里同时装载一张北京的手机卡和一张广州的手机卡,这样他在北京的时候使用北京的号码,在广州的时候使用广州的号码,于是就避免了长途漫游话费的产生。
当然,也可以使用两个号码,一个用于办公,一个用于日常生活,两个号码分别和不同的人通信,就可以做到工作生活互不打扰。这也是一种利用双卡双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
1.1.3.7定制机
定制机是网络运营商(移动、联通或电信)和手机厂商合作,推出的特殊手机。通常,定制机只能使用特定的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而插了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的时候则不能正常使用,另外手机里也会安装很多和运营商有关的或者是和运营商有合作关系的公司的软件,同时定制机在外表上也会有相应的运营商标志。
比如,联通的定制机将限制用户只能使用联通的手机卡,而不能使用其他网络运营商的手机卡(比如移动和电信)。当然,带来这些不便的同时,相应的定制机的价格会便宜很多,这是网络运营商用优惠来吸引客户的手段。如果用户原本就打算在选择一家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之后一直使用而不更换,那为什么不选择功能一样又可以省下很多钱的定制机呢?
1.1.3.8全网通
全网通是一个符合中国通信网络特点的技术产物,前面已经说过,目前中国三家网络运营商采用的3G和4G技术是不同的,一部手机可能只适合(或者最适合)一家运营商的网络。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比如用户一直在使用移动的手机号,有一天想要换成电信的手机号,可是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现在的手机只能支持移动的网络,没法接收电信的信号。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定要换成电信的手机号码的话,就必须更换一部适合电信网络的手机。更换手机的成本就成了更换网络服务的阻力,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这个时候,全网通手机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顾名思义,全网通手机,就是既能支持移动的网络,又能支持联通、电信的网络的手机,手机用户不用费心力去考虑自己应该选择哪个运营商,也不用额外考虑更换网络运营商的同时更换手机的问题,这就是全网通手机的意义。如果有更换网络运营商的需求或者认为自己将来存在这种可能,那么就可以选择全网通手机,反之,如果没有这种需求,那就没有必要选择全网通手机。因为,这项功能的优点,在价格上体现了出来,全网通的手机一般都比同一型号的单一网络的普通手机贵上许多。
1.1.4手机价格定位
1.1.4.1高端手机
1)奢侈品
提到手机中的奢侈品牌,第一个被想到的往往是Vertu。
Vertu原是诺基亚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主打奢侈华贵。与其它手机厂商采用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不同,每一部Vertu手机都是由一名工人完成所有的组装过程的,用户甚至还可以指定某位工人来为其制作手机。Vertu手机所使用的材料也同样不凡,小到一颗螺丝,都会采用最好的金属材质,更别提手机表面的黄金、钻石、珍贵皮革这样的昂贵材料了。
所以,如果看到了Vertu手机高达十几万甚至更多的售价,千万别觉得吃惊。
2)专业用途
这样的手机,专注于极致的特殊性能,因而往往需要一些极致的材料,这就造成了售价的高昂,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毕竟在极端的环境下,有一部可以使用的手机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登山的时候迷路了,又发现身上的普通手机已经摔坏了,这个时候用户会想要拥有这些特种手机的。
1.1.4.2高性能手机
这里说的高性能手机,是带有主观性的一种概念性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价格空间粗略地定为1500-5000,价格为1999的小米手机和5000多元的苹果手机就位于这个分类中。
世界上著名的手机生产商们都在这个价格领域内集中发力,纷纷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现。所以如果您的资金充裕,那么笔者推荐您选购这个价位的手机,虽然有可能远远超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价格上也贵了许多。
1.1.4.3实用型手机
除了以上两类价格不菲的手机,下面就剩下了1000以下的段位。这个价位的手机,一般是实用为主,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功能,当然也有可能是两年前风光无限的旗舰机型(也就是手机厂商的拳头产品)不断降价而来。如果对手机的需求不高,那么大可在这个价位挑选一款心仪的国产手机,国产手机在这个价位上的产品要远远优于国外的产品。
对于一个不过分追求极致的性能实用主义者,推荐选择这个价位的国产手机。对比来看,1000元的国产手机就可以媲美2000-3000元的外国手机,无论从手机的硬件配置还是操作系统对国内用户的理解和针对性的优化上看,这个价位的国产手机都丝毫不落下风。在省钱的前提下还能获得良好的手机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