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知网发布公告称将面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据介绍,此举是在综合考虑学术规范管理需要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后实施的一项整改措施。个人版定价参照市场通行的按字符数收费的方式,定为1.5元/千字,不高于市场主流同类产品价格。同时,知网将继续通过高校研究生院向研究生提供学位论文免费查重服务,免费次数由原来的人均1.5次增加到人均3次。中国知网这次为何支持开放个人查重?高校师生对此态度如何?将对学术创新等带来什么影响?
开放个人查重服务
杜绝黑市与高价问题
开展自主研究时需引证文献和引述经典观点、行业共识,然而,不少大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存在非主观意愿的应引未引问题,或是标引不规范等问题。据羊城晚报记者调查,由于知网之前不向个人开放查重,学生对于学术规范自查方面需求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一方面,市场上查重软件和服务很多,但一些查重工具缺乏专业的文献大数据,比对资源不够完备和权威,查重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黑市价格畸高,甚至在毕业季被人为炒作。
北京某双一流大学博士生韩笑结合自己的查重经验对记者说道,“同学们一般去淘宝上购买知网查重服务,有很多人不了解如何从知网官网获得高质量的查重服务,有同学花了七八百元,但不知道报告单的可信度如何。因此,希望能提供官方的检测通道。”广东一名本科生也有相同的感受,“知网以外的渠道不知道在哪儿,听说淘宝是假的,不敢用。希望除了学校之外有其他预查渠道。”
据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广州的大学生反映,毕业季学校提供的一到两次免费查重机会是很考验使用时机的,运用不好可能影响毕业进度,所以在正式查重之前学生会找一些声称可查重的网站或“山寨版知网”先进行自检。
本科生李诚诚(化名)同学表示:“学校规定学生自己提交论文,但查重机会只有1次。同学们多数通过学信网、PPYY、万维等检测,一般会提前查。希望知网提供官网查重通道。”
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指出,“因为学生、学校、科研院所有需求,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寻租行为,使得查重服务异化外溢,在黑市上每篇论文查重的价格不菲。这增加了很多学生的负担,导致怨声载道。”
个人查重工具将帮助
学生进行学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教育引导、监督惩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使用查重服务主要是用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提供涉嫌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的线索,把住论文学术质量关。
北京大学教务部教学评估办公室主任董礼认为,“考虑查重前置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本科生在引用文献时忘记标注导致出现复制比过高的问题。通过查重前置,在学生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给予提示,可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帮助他们做规范的参考文献标注,在后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个人查重服务
定价为1.5元/千字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知网面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不同于以往用户需通过所在院校机构使用服务的间接服务方式,个人用户现可直接以个人身份在知网官网注册并使用,个人版定价参照了市场通行按字符数收费的模式,定为1.5元/千字,不高于市场主流同类产品价格。
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上搜索“知网查重”筛选出来两家月售1w+的店铺,是按次计价,本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是一次198元,可查验上限6w字,换算成千字符价格是3.3元。但一般本科毕业论文字数都在5000-15000字之间,排除和同学拼单查重的情况,正常需求下每千字符价格是13.2元(按15000字算)。
研究生学位论文免费
查重次数增至人均3次
记者还注意到,本次对个人开放直接查重服务,并不包括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知网的常见问题回答中声称,鉴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各学校学科差异、办学水平、管理政策不同,知网继续通过高校研究生院向研究生提供学位论文免费查重服务,免费次数由原来的人均1.5次增加到人均3次。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知网今后还将推出服务于科研诚信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和科研写作能力提升的个人查重服务新产品,更好地服务个人的学术成长与发展,推动学术诚信建设。
学术诚信规范
仍需多方共筑
知网开放个人查重服务,一定程度上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学术检测通道。但知网方面也表示,仍需审慎的是查重系统属于计算机软件服务工具,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文字重复性的分析,提供涉嫌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的线索,辅助发现文献创新性,促进文献原创成果保护。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优势是可以基于海量的学术文献,通过智能算法为论文审阅者提供人工所无法达到的比对数量与速度,防止漏查漏检,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不能简单地用查重系统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稿人等同行评议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作用。”
“在导师的指导上,需要重新定位、回归。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论文选题思想性、建设性是任何技术手段都代替不了的,要发挥人和技术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希望知网提供更加普惠性服务,同时兼顾公益性和市场性,多服务学术界、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学子。”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指出,学术诚信规范仍需多方共筑,希望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实现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