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跟时代步伐,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深化落实,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积蓄发展新动能
上海正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作为首批进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商业银行之一,中行上海市分行发挥跨境专业优势,落地了一批首笔、首单业务,努力当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排头兵。
在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中行上海市分行率先推出“汇款直通车”产品,帮助企业实现跨境汇入汇款全流程、自动化秒级入账,惠及万余家企业;在支持企业跨境投融资方面,率先设立长三角中银资本股权投资基金,为临港新片区内某集成电路企业关键科研项目提供超5亿元股权融资支持,助力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支持自贸试验区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成为黄金国际板首批A类会员、落地首笔交易,为黄金国际板“黄金沪港通”提供跨境结算服务,积极助力“上海金”提升国际影响力。
近日,中行上海市分行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联动中行新加坡分行与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国际金融数据生态建设合作协议”,依托数据基础建设,持续探索金融服务数字化创新;发布支持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金融服务方案,包括跨境结算、增信融资、外汇服务、全球现金管理、全球网络服务、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服务、撮合对接服务8个方面共32项服务,以金融之力全方位支持“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工作。
后续,中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投身自贸试验区各项金融创新改革,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金融服务创新,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在拓宽政策应用场景上下功夫,以不断完善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助力提升上海“五个中心”能级。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内在要求。
结合上海科创产业发展特点,中行上海市分行选取重点区域,以“一核+多极”模式打造“188”科创企业金融组织体系:即在分行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整体统筹推进;面向上海各区域,根据科技企业分布成立8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分中心,加强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专业力量;聚焦科创企业及园区聚集地,就近打造8家科技金融特色网点,重点服务科技金融领域普惠客户及个人客户。
同时,中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与不同科技创新主体合作模式,多方携手赋能科创企业成长: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共同培养科技金融专业人才;成立科技金融专家顾问委员会,邀请包括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6位科技领域行业专家担任顾问,通过业务交流会、项目咨询等方式,加强金融与科技的沟通互动;与长三角地区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将金融服务融入“募投管退”全流程,助力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此外,在科技金融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中行上海市分行不断深化协同合作: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制定科技金融“一体两翼”工作机制,并作为唯一银行承办单位参与上海市经信委“创新主引擎发展新动能”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推动科技金融全面发展。据统计,2023年,中行上海市分行面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60余场,服务参会科技企业近1400家。
以数字金融赋能业务发展,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中银航运直通车”具备多渠道、全场景、高效率、深合作等特点,企业可通过中行企业网银、银企直连方式实现在线渠道对接,灵活配置多种运费支付模式,支持多类型发票的自动校验和智能审核,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有效提升运费支付效率,深化上下游供应链合作。据了解,该产品已在全国24个省市全面推广,基本构建了以航运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生态链,产生了良好的航运金融品牌效应。
在我国首个服务型指数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当日,中行上海市分行发挥专业优势,协同中银期货共同为上海新新运国际物流、上海环世捷运物流、摩科瑞集团、中银国际环球商品等境内外参与者办理银期转账,并达成首批集合竞价成交,成为当日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类型最多的银行金融机构。下阶段,中行上海市分行将紧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契机,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持续丰富航运客群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
未来,中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立体式实现金融供给,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更加坚强保障。
聚焦民生增福祉实干笃行显担当
实施民心工程,是上海建设人民城市、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入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创新探索优化便民举措,以专业、优质、稳健的贴心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打好“适老+便民”组合拳
走进中行上海市周家渡支行,映入眼帘的是老年课堂、图书阅览室和云端问诊咨询室等有代表性的适老化设施。作为中行系统内首家5G智慧养老特色标杆网点,周家渡支行将智能养老服务举措融入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引入云端问诊、老年教育等智能适老服务,并开设防范电信诈骗、讲解智能手机应用小课堂,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设立“中银公益驿站”,为老年客群、户外劳动者等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便民服务。凭借周到贴心的适老化设施和对老年客群用心用情的服务理念,该行2023年先后获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中国银行业协会评定的“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称号。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网点社会服务功能,打造新市民、户外劳动者“喝喝水、歇歇脚、暖暖饭、充充电”的港湾,中行上海市分行大力推进“中银公益驿站”建设,统筹规划搭建功能完善、智慧便捷、优质服务、便民利民的共享服务空间,并开展金融知识公益小课堂等配套活动。网点员工采取主动走出去的方式,为户外工作者送上饮用水、毛巾等防暑降温慰问品,延伸网点服务触角,传递城市温度。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与精准度,推动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成为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的方向。一直以来,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实体经济,在助力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融入更多中行元素。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打通居民上下楼的“便利通道”,看似是不起眼的社区小事,实则是紧贴百姓生活的民生大事。针对加装电梯过程中部分居民出资难、居民资金安全保障难、代建企业资金周转难等问题,中行上海市分行组建加梯专项工作小组,不断优化、改造并升级金融产品,推出“中银安梯宝”一站式、全生命周期专属产品体系,为百姓实现“一键直达”宜居生活提供加速度。
去年,浦东新区政府推出将加梯资金存放在居委会监管账户名下的新模式,中行上海市分行敏捷反应、周密部署,在原有“中银安梯宝”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中银智管家”居委会加梯资金监管账户,为加梯资金打造一把新的安全锁。同时,中行上海市分行还积极探索加梯“建+管”全生命周期课题,协助对接代建公司和保险公司。通过设定“支付白名单”等方式,积极配合潍坊街道下属小区开展试点,把居民待支付的15年维保资金一并纳入资金监管服务范围,根据加梯合同的约定分期、分笔支付,为加梯全生命周期提供高质量服务,给加梯项目装上“双保险”。
截至目前,中行上海市分行已累计服务上海加装电梯项目超3700个,覆盖15个区,惠及20万群众。
下阶段,中行上海市分行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推动金融成果落地:紧跟每年的上海“民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将加梯成熟经验延伸至公共充电桩、“垃圾不落地”等智慧社区合作领域,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深入参与本市房屋管理、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业务、“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等创新项目,为本市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有效拓宽境外企业缴税渠道,提高跨境缴税便利度,努力打造跨境缴税系统和服务体系,助力政府提升税费服务国际化水平;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关键词,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让中行金融服务走近长三角区域百姓,让中行金融元素融入百姓幸福账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贡献中行力量。
首笔金融要素市场跨境数字人民币支付交易落地
中行上海市分行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联动中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银香港共同完成该笔业务,将境外收到的资金以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转入上金所国际板自贸人民币账户,为支持上海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贡献金融力量。
一直以来,中行上海市分行以金融之力积极助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成功通过数字人民币为宝武集团支付进口铁矿石费用,实现在大宗商品领域跨境数字人民币支付“首单”;投产上线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数字人民币项目,为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业务提供系统支持,满足企业数字人民币支付等业务需求。
未来,中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新浪潮,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