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毛女士在中国黄金杭州线下门店购买黄金,办理了“托管”业务,到期后却无法兑付,去法院起诉被暂缓立案,她和不少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无奈建了一个维权群。
事情发生多年,他们只知道中国黄金原浙江省总代理盛某因涉及其他刑事案件被警方羁押,他们购买的黄金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兑付遥遥无期。
“北京那边能垫付,浙江是不是也可以?”有人在群里发了这样一句话。这让毛女士和其他几位购金者又有了一点期盼。
“托管”的黄金
到期后无法兑付
2018年8月5日,毛女士在中国黄金杭州庆春银泰店购买了“9999投资金条”500克。
“我是买来投资的,当时店员就和我说,如果不拿实物,把金条放在店里托管的话,价格会更优惠些。”毛女士说,中国黄金这么大的品牌,全国门店也很多,她同意了托管。
随后,她在门店签署了一份“VIP黄金卡购金协议”。根据协议,毛女士向“浙江中金黄金饰品销售有限公司”购买500克投资金条,当天实时基础金价为283.20元/克,毛女士选择参加“满36个月后提货”的优惠活动,享受工费优惠11元/克,支付总货款136100元。如果毛女士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取货,需要补交优惠的金额。
毛女士签的购金协议受访对象供图
糟心的经历,就从那时开始了。
2023年3月30日,毛女士无奈之下来到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暂缓受理,对方表示中金黄金饰品销售有限公司的原法人涉嫌刑事案件,本着“先刑后民”的原则,要先对其刑事犯罪进行调查审理。
2023年8月,毛女士又通过浙江政务网向西湖区信访局进行反映,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回复是正在研判、协调、推进中,后续情况会及时告知,请耐心等待。
维权者不在少数
有人花50万买了3.4斤黄金
有类似遭遇的并不止毛女士一人,维权群里的严先生、何女士和陈大伯等人也都找到了“记者帮”。
严先生是众人中托管黄金最多的一位,他是在凤起路上的中国黄金杭州旗舰店里购买的投资黄金,如今这家店铺早已关门。“买了3.4斤,价格是298元/克,一共花了506600元。当时也是觉得未来黄金的行情好,手上也有一些闲钱,就多买一些作为投资。现在金价这么高,我这些黄金都快价值百万了。”
发现无法兑付实物黄金后,严先生聘请了律师起诉浙江中金黄金饰品销售有限公司,“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西湖区人民法院至少去了三四次,到现在连立案都没给立。”
已经75岁的陈大伯,被套了6万多元,“这是我养老的钱”。
签约后领回的VIP黄金卡受访者供图
兑付遥遥
无期工作人员:股票解冻就能处理了
针对此事,“记者帮”首先联系了仍在经营的中国黄金杭州庆春银泰店。
店员的答复和毛女士所说的如出一辙,“你要找之前的老板,我们都已经移交给中国黄金(总部)了。因为供应商都变了,所以你找我们新员工都没用的。”
至于公司的股票何时能解冻出售,陈女士表示,需要等法院的判决,“他官司已经打好了,现在就在等判决,就是这个判决要多久,我们也不太清楚。”
消失”的黄金背后
藏着怎样的投资风险
花重金购买的黄金,到最后却凭空“消失”了,这个事件的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天眼查显示,浙江中金黄金饰品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这家公司曾经是浙江省内唯一经营“中国黄金”品牌系列产品,并在全省推广“中国黄金专卖店”加盟合作的经营公司。盛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90%。另外,他名下还有浙江上官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世元贵金属有限公司、浙江黄金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金多多(金有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股权关系上看,这家公司和中国黄金并无直接关联,只是承接了中国黄金在浙江的产品销售和加盟合作业务。不过,杭州许多中国黄金门店,曾使用该公司名义销售黄金产品,其中就包括位于凤起路上的杭州旗舰店和庆春银泰店等。
实际上,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自2019年11月,中国黄金杭州旗舰店就出现了兑付困难的情况。盛某也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警方逮捕,名下资产被冻结。
此后,坊间关于中国黄金浙江总代理盛某出事的传闻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黄金收不到货,投资理财拿不到钱,许多投资者购买的黄金无法兑付。
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12月公布《关于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将受托的投资者财产投资于实物黄金或黄金产品的金融服务。
《通知》明确,对黄金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实物黄金应当进行登记托管,登记托管服务仅限金融机构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等经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黄金交易场所提供。
“中国黄金的加盟店,肯定没有托管资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因为黄金价格上涨较快,投资者对投资渠道的选择不够谨慎,这也是导致黄金托管案频发的原因之一。
在本次事件中,许多投资者都是冲着中国黄金公司的信用进行的投资。
邵斌认为,中国黄金总部应该对浙江代理公司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管是从公司主体的角度,还是从公司内部监管的角度来讲,存在相应的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至于西湖区人民法院“先刑后民”的做法,邵斌表示从法律程序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按照法律规定,如果说这个案件目前的刑事程序还没结束,那么,所有的民事程序,必须得等刑事程序结束后才能启动。哪怕法院受理了案件之后,如果中途发现这个案子已经启动了刑事程序,也会暂缓案子的民事审理的。”
“中国黄金95%以上的门店是加盟店,要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董希淼说,已经陷入黄金托管事件中的消费者,中国黄金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切实的措施。
董希淼也就如何规避投资当中的风险给出了建议:“投资理财要从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能力、投资经验等因素出发,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没有哪一种投资方式适合所有人。投资者要具备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特别对贵金属投资要有所了解。买金子放在家里的投资方式其实是不太方便的,还存在保存的问题。现在年轻人投资容易有‘羊群效应’,跟风买入的投资方式不可取。”
通过中国黄金官网,记者没有查找到绍兴门店的具体数量,但在提供手机地图搜索功能的App中输入“中国黄金”,跳出了至少25家绍兴门店,门店性质仅显示为“连锁”,没有说明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
“市面上这些金店,直营店很少,十有八九都是加盟店。加盟店挂一样的招牌,进货渠道也一致,但老板可能不是同一个。”绍兴金帝银泰城中国黄金专柜的销售人员说。
直营店很少的说法,有数据佐证。从中国黄金披露的上市公司财报来看,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开业门店3642家,其中直营店105家,其余3537家均为加盟店,加盟店占比超过97%。
昨天走访过程中,当记者问到店内是否提供黄金托管业务时,绍兴国金大悦城中国黄金专柜一名销售人员指了指贴在柜面上的温馨提示,上面写着“本品牌不开展任何形式的产品保管,不开展任何形式的售后回租等筹集资金或衍生融资服务”。“那件事情是北京加盟店的自发行为,我们虽然都用中国黄金的牌子,但老板不是同一个。”该销售人员解释。记者又前往位于越城区解放北路、中兴北路等地的中国黄金加盟店,发现店内均贴出了这一温馨提示,明确表示不托管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