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稀土市场热点话题、追踪稀土价格走向及基本面变化,为市场提供及时价格及资讯!
11家稀土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三家公司靠其他行业”撑起“预增
英洛华1月31日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0万元~1.05亿元,同比下降59.39%~72.93%;基本每股收益0.0627元~0.094元。
横店东磁日前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报显示: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000万元~192,000万元,同比增5.44%~15.02%。
1月30日晚间,稀土新材料企业大地熊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净利润-4300.00万元到-3600.00万元;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5426.00万元到-4726.00万元。
对于净利润亏损,大地熊表示,2023年由于市场需求减弱、下游企业去库存的影响,该公司产品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同时,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震荡下行,市场竞争加剧,其产品售价同比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利润下降,以及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
宁波韵升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00万元到-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500万元到-21,500万元。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69.0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158.53万元。
宁波韵升公告显示:本次业绩出现变动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公司主要稀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成品销售均价下降。尽管公司成品销售吨数较去年同期保持增长,但整体销售收入预计出现下降。
盛和资源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报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000万元到3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20,347.78万元到129,347.78万元,同比减少75.53%到81.17%。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500万元到31,5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24,410.74万元到133,410.74万元,同比减少79.80%到85.57%。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9,347.7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910.74万元。
对于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盛和资源表示: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受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振荡下行,锆钛产品市场价格相对弱势运行,以及进口稀土精矿和海滨砂等原材料成本变动滞后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均价及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本报告期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华宏科技1月31日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亿元–1.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07亿元;预计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5亿元–2.7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28亿元。
包钢股份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报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000.00万元到5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将增加117,995.68万元到128,995.68万元,同比增加161.65%到176.72%。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000.00万元到49,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21,790.41万元到132,790.41万元,同比增加145.35%到158.48%。
在谈及业绩预增的原因时,包钢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积极应对钢铁原料端价格持续高位,下游市场需求低迷,钢价低位震荡等因素影响,落实“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以高效益发展为目标,优化生产组织,加大降本增效,经营管理和创效水平明显提升。公司抢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提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强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和规范化管理。推动萤石开发利用项目加速建成达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预计的经营业绩。公司下一步将重点提升钢铁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推进钢铁产业构建品种结构合理、资源供给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萤石及后续氟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坚持精耕细作,推进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铌、钪资源开发进程,培育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未来发展新支柱和新引擎。
广晟有色1月29日晚间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至2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31.06万元到5,231.06万元,同比减少5.3%到22.52%。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90万元至15,9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742.59万元到12,742.59万元,同比减少35.35%到51.52%。
对于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广晟有色公告称,2023年,以镨钕、镝、铽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下滑,销售毛利额同比减少,导致公司利润同比下降。面对市场不利因素,公司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坚持以“三精管理”为抓手,通过制定“一企一策”行动方案,狠抓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加强成本管控,多措并举推动提质降本增效,降低不利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北方稀土1月29日晚间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000万元到23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365,000万元到381,000万元,同比减少61.00%到63.67%。2.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4,000万元到2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400,000万元到416,000万元,同比减少64.50%到67.10%。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8,364.7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0,263.25万元。
对于业绩预减的原因,北方稀土表示:2023年,公司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统一协同组产,提高产能利用率,主要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坚持内外部对标提升,深化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技术指标,加工成本同比下降;强化营销运作,灵活调整营销策略,优化营销模式,不断提升主要稀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信心、稳预期、稳定市场运行;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绩效考核,推进管理提升,增强改革创新创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高质量发展质效。2023年,受稀土行业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以镨钕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全年均价同比降低。从供给方面看,国家稀土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长,市场稀土资源回收再利用产能稳步释放,进口矿增量加大了对市场供需的影响,稀土产品市场供应量稳中有增;从需求方面看,行业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需求拉动效应不足,稀土市场整体呈弱势走势。尽管公司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努力降低不利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但受稀土产品价格下跌影响,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厦门钨业1月16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4.20亿元,同比下降18.25%;净利润15.99亿元,同比增长10.57%;基本每股收益1.13元。报告期,公司围绕三大主业,稳健经营,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同时积极退出房地产业务,取得一定成效。
中科三环日前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亿-3.5亿元,同比下降58.72%-70.51%;扣非净利润预计2亿元-3亿元,同比下降61.62%-74.41%。
对于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中科三环表示:公司在部分应用领域的产品订单同比有所减少;受原材料价格下跌、行业竞争程度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从而使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2023年氧化镨钕年度跌幅为37.76%氧化铽年度跌幅为46.95%
2023年稀土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不管是从上游的原料还是下游的钕铁硼等稀土永磁产品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
后市:节前下游备货量不大节后归来稀土市场或将仍有一波采购热潮
根据SMM的报价显示,现货氧化镨钕的价格最近整体持平在39.9万元/吨。尽管北方稀土该次挂牌价有所下调,但相对以往来说,此次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较为接近。
对于稀土的后市,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稀土市场已进入放假状态,部分企业已开始放假。稀土现货市场的询单成交情况较为冷清,物流企业也基本已经开始放假,稀土价格变化趋于平稳。虽然部分业者对节后仍持悲观看法,但考虑到节前下游备货量不大,节后归来稀土市场或将仍有一波采购热潮。此外,从中长期来看,有不少业者对后市行情满怀期待,在政策面的扶持作用下,稀土市场仍然未来可期。
各方声音
2024年,稀土价格将如何走,有关部门、部分企业和机构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工信部: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1月1日消息,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补短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实施“一链一策”,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化点成珠、串珠成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锻长板,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提升产业质量。着力强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一批战略性标志性装备。用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国联证券:2024年转为供不应求稀土价格有望获支撑】国联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来看,稀土供给端执行总量控制原则不变,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领域等保持快速增长,供需格局或将转向供不应求。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量9.71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供给量为9.63万吨,同比增加0.35万吨;供需缺口为-0.08万吨。同时,随着我国稀土产业链整合提速、行业集中度提升,稀土集团在产业链的话语权以及对价格的把控能力有望提升,对稀土价格支撑力度有望强化。永磁材料是稀土最主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下游应用领域。稀土永磁材料代表性产品高性能钕铁硼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等具备高成长属性的领域。其预计2024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达到18.3万吨,同比增长13.8%。
【华福证券:12月稀土矿进口继续增加展望2024年阶段性过剩压力仍存】华福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因缅甸矿进口和稀土指标增加较多,叠加下游需求仍然偏弱,镨钕和镝过剩较多,铽保持紧平衡。短期,正值需求淡季,第三批指标下发和进口矿再次增多致供给增加,底部支撑不足,稀土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中长期,预计2024-2025年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但考虑到缅甸矿进口将减少以及海外产能建设仍偏慢,稀土价格有望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