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五届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9日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二〇二四年四月

前言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22〕52号)要求,结合雅安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美丽雅安”建设工作基础、上位规划、“十四五”时期专项规划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制定本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范围及时限

(一)建设范围

(二)建设时限

第二章目标与指标

一、总体目标

二、建设目标

三、指标选择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兴工:加快支柱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工业固废资源利用

(一)构建“产业-园区-企业”三位一体的循环利用产业,用足废弃资源

(二)健全“源头-过程-末端”三化一全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强综合治理

(三)落实“开发-治理-复垦”三合一编的绿色矿山方案,践行“两山理论”

二、富农:推广特色农业种养循环,实现农业固废固本归源

(一)推广畜禽粪污种养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二)扩大病死畜禽收运范围,提高集中无害处理比例

(三)加强作物秸秆开发利用,优化多元综合利用途径

(四)推进农膜农药源头减量,减轻回收处理压力

三、雅城:统筹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完善生活固废分类处理

(一)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加强设备设施日常维护

(二)配置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构建“分散-集中”处理模式

(三)促进城镇污泥协同处理,补齐干化焚烧处理短板

(四)促进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延长循环利用产业链条

(五)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建筑垃圾分类处理

四、利企:抓实重点企业全程管控,落实危险废物减量降险

(一)强化产废源头精细管理,降低产生强度

(二)完善收集运输过程衔接,健全收运体系

(三)鼓励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利用效率

(四)提升无害处置风险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五)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五、惠民:促进茶马古道生态循环,建设熊猫故里无废乡村

(一)生态茶马道,智慧危废园

(二)无废熊猫城,高岗新示范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健全制度体系,明确政府之“责”

(一)明确责任,加强考核

(二)协同管理,完善机制

(三)规范统计,信息公开

二、加强市场体系,借好社会之“力”

(一)落实责任,信用管理

(二)政府引导,吸引资本

(三)加大投入,完善体系

三、完善监管体系,擦亮监管之“眼”

(一)严把准入,全程监督

(二)加大力度,严格执法

(三)网格监测,预警应急

(四)全民参与,信息公开

四、开展全民行动,点燃群众之“心”

(一)传播“无废文化”,营造无废氛围

(二)打造无废示范,建设无废细胞

附表1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1.1指标体系说明

1.2“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表

附表2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任务清单

2.1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制度体系建设任务清单

2.2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技术体系建设任务清单

2.3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监管体系建设任务清单

2.4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市场体系建设任务清单

2.5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无废细胞”全民行动建设任务清单

附表3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建设项目清单

附表4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清单

4.1雅安市工业固体废物清单

4.2雅安市农业固体废物清单

4.3雅安市生活源固体废物清单

4.4雅安市危险废物清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厚植“无废”本底,擦亮“生态”招牌,充分发挥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坚持绿色发展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围绕雅安市工业、旅游业“双引擎”,统筹城市绿色转型与固体废物管理,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体推动固体废物全过程污染治理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统筹推进。识别雅安市主要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加快补齐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结合上位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及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

(三)坚持源头减量和全程管理,防控风险。按照源头减量优先,消减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梯次利用和高效循环先行,充分发挥固体废物资源价值;无害处置兜底,消除环境风险的“三化”原则,构建完善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技术体系,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环境污染风险。

(四)坚持党政主导和协同共治,全民参与。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共治、公众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结合雅安市独特文化魅力,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全社会共建“无废城市”的良好氛围。

建设范围为雅安市全域,包括雅安市8个县(区),幅员面积15046平方公里。

实施方案基准年为2020年;建设准备阶段:2021-2023年;重点推动阶段:2024-2025年;巩固提升阶段:2026-2027年;2027年以后,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紧扣“生态茶马道,无废熊猫城”定位,围绕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生态建设取得新进步、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为重点,共同推进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构建“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处置、全程监管”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行政市场双轮驱动的“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到2027年,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全面达成,“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完善,“无废理念”宣传教育成效显著,“生态茶马道,智慧危废园”和“无废熊猫城,高岗新示范”的特色更加凸显,形成一批“无废细胞”,建成一批绿色示范项目,培育成熟绿色金融市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建设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无废城市”。

到2027年,雅安市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绿色生产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至0.87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剩余生活垃圾实现焚烧处理占比达90%;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稳定在9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绿色和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新建绿色建筑形成规模,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80%。

《“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2021年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提出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

在全面梳理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基础上,系统分析固体废物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雅安市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条件,以“补短板,强特色”为原则,选取《指标体系(2021年版)》提出的25项必选指标和22项可选指标,涉及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等5个方面,新增特色指标1项,共48项。其中,“补短板”指标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分类覆盖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强特色”指标包括: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新增特色指标:“高岗村模式”示范村。

现状数值尚未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选择国家标准作为目标值,现状数值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按照自我对比、改进提高原则,设置高于现状的数值作为目标值。

指标体系详见附件1所示。

1.产业低碳发展

立足雅安市水电等资源丰富优势,提出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和达峰路径,推动工业领域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和固体废物处置领域碳减排。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加大大数据、锂电、绿色建筑材料等绿色产业培育力度,推动落后产能淘汰。持续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推广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加强绿色设计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改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1+6+N”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企业,探索创建碳中和工业园区、碳中和工厂,逐步降低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

2.园区循环改造

3.企业清洁生产

按计划推进铅锌冶炼、铅锌矿采选、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自愿性”方式,鼓励企业提升工艺技术,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到2025年,雅安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2027年,持续稳步提升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1.源头减量化

完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提高铅锌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制造等固体废物产量较大行业准入要求。加强工业企业生产链、供应链绿色改造,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加强产品全周期绿色管理。推动产废量大的企业建设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项目,通过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促进各类固体废物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加快探索铅锌冶炼、铅锌矿采选等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路径。鼓励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单位积极创建“无废工厂”“绿色工厂”。

2.过程资源化

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延伸铅锌冶炼等行业冶炼炉渣、尾矿(共伴生矿)梯次利用深度,构建冶炼炉渣的梯次利用产业链,提高有价组分提取效率,形成具有区域和行业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依托四川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提升建材行业接纳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拓展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利用渠道,推动工业固废在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组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四川汉源、石棉工业园区、四川荥经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率先实现园内新增工业固体废物能用尽用、存量工业固体废物有序减少。推动历史堆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多渠道制备建材产品等技术的产业化。加强跨区域、跨行业固体废物的协同利用处置,探索建立区域性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资源化利用中心。到2025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92%。

3.末端无害化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根据不同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因地制宜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环境风险。鼓励水泥生产、建材制造、生活垃圾焚烧等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的协同利用处置,推进行业龙头、优质企业与属地政府联合开展低值废物协同焚烧试点。大力推进石棉县、汉源县等矿区开展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持续推动在用、永久封场、临时封场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的分类施策,针对在用堆场强化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永久封场和临时封场堆场中堆存量较大的堆场加强覆膜和渗滤液系统管控,确保规范堆存;针对堆存量较小堆场,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思路,科学制定一堆一策“清堆”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历史遗留高风险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的生态治理。

1.矿山开发利用

以煤、铅锌、饰面石材等生产矿山为重点,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发、应用先进适用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鼓励矿山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固体废物的合理循环,充分利用矿山固体废物和尾矿资源中的有用元素。加强对大理岩、花岗岩、灰岩等饰面和粉体材料的规范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新型非金属矿产业链,提升深加工利用水平与产物附加值。加强技术攻关,探索推进尾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鼓励铅锌矿冶炼、铅锌矿采选企业在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档升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多方面积极申请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2.尾矿治理防控

推动矿渣、尾矿在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等领域无害化、规模化利用。进一步提升石棉县、汉源县等地冶炼废渣、尾矿的利用处置能力。深化石棉县、汉源县等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强化矿渣堆整治,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环境风险隐患。加强尾矿库专项整治与环境风险监管,定期排查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完善“一库一档”,针对性开展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3.场地生态复垦

完善在建与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管理配套政策。落实采矿权人主体责任,使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和尾矿库的生态修复治理。探索实施“生态修复+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生态修复模式,按照“一矿一策”“一库一档”加快推进雅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1.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积极推广干清粪节水养殖模式,减少粪污产生量;加强畜禽投入品管理,降低畜禽养殖重金属、抗生素、氮排泄量;做好雨污分流,切实从源头提高畜禽养殖的清洁化水平。完善畜禽养殖场储粪池、稀释池和输送管网等粪污收集运输设施建设,解决畜禽粪污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大型养殖场智能化、中型养殖场机械化水平,完善家庭养殖户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探索畜禽粪污快速、高效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利用技术;鼓励大中型养殖场配置沼气发电等利用设施,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2.因地施肥,匹配科学合理的消纳面积

结合“一核、三带、多园”产业布局,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促进粪肥资源化利用;鼓励采取承包流传、协议消纳等方式,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保障土地承载力和消纳配套土地面积相匹配。

3.综合利用,推广“种养循环”特色农业模式

以名山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重点,依托雨城区、天全县和芦山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优化种植养殖业布局,推广“畜-沼-作物(雅茶、雅果、雅竹、雅药)”等特色农业模式。依托天全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推行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大力推广“种养循环”特色农业模式。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85%。

健全大中型养殖场及家庭养殖户的防疫体系,减少病死畜禽产生量。按照“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健全病死畜禽收集处理体系,扩大第三方无害化处理公司的收运范围,进一步提升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比例,到2025年,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到2027年,该指标稳定在85%以上。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优化各类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高值利用的结构,总体提升秸秆利用效益。依托雨城区、宝兴县食用菌产业基地和汉源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等项目,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多元利用。到2025年,雅安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93%以上。

1.合理选用农膜,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因地制宜调减部分作物覆盖面积;加强农膜科学选用,推进农膜规范使用,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鼓励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推广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栽培等农田地膜减量替代技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点,推进全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逐步建立健全“广大农户捡拾交售、回收网点分类收集、企业利用处理”的回收处理体系。到2025年,雅安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6%。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86%以上。

2.科学使用农药,规范收运处理体系

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抓实农业生产科学安全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以农药经营门店、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重点,加密布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加强汉源县、天全县、芦山县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收集。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置。到2025年,雅安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5%。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87%。

深入落实《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实施方案》(雅城生活垃圾办〔2020〕1号),扩大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围,统筹推进收集点和中转(压缩)站新(改、扩)建项目建设,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配套设施设备,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加强日常维护。推进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建设,同步加快飞灰、渗滤液、底渣配套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探索存量垃圾治理和利用模式,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到2025年底,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4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达到75%。到2027年,上述指标力争提升至45%、45%及90%。

在食堂、餐饮服务单位提倡绿色就餐,实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完善厨余垃圾收运设施配置,优化收运路线,健全收运体系。加快推进芦山县等收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油水分离设施。引导集贸市场、超市、食堂、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居住区安装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就地处理餐厨垃圾;选用先进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技术,加快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构建“分布小型化+集中规模化”处理模式。推进雅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提高居民和非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提高城镇污水污泥脱水效率,选用脱水效率高的污泥脱水设备,减少污泥产生量,优化收运体系。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生物处理技术,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厂、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推进雅安市“污泥干化+垃圾焚烧”协同处理项目建设,逐步降低填埋处置比重。到2025年,雅安市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1.统筹规划,融合两网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大件垃圾等可回收物集散场地和分拣处理中心,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升级改造已有回收站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示范站点建设,实现经营规范化和“一网多用”。采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创新可回收物回收模式,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开展再生资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延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加快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大件垃圾无害化处置。

2.减少用量,加强回收

严格执行“限塑令”,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使用量;加强青衣江、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引导企业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鼓励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减少快递包装用量,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200个,全市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比例保持在90%以上。到2027年,持续推进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建设,持续提高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比例。

3.提升能力,健全链条

依托四川中荥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四川中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四川省赛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等,提升报废机动车拆解能力,健全拆解服务链条;扶持金属回收加工利用龙头企业,推动金属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基准年相比,到2025年,再生资源回收增长率达到65%。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130%。

1.推广绿色建筑,加强源头分类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力度,减少高碳建材产品使用;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在设计、施工和交付等环节落实绿色发展要求;推行绿色建造方式,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成品住宅,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堆放管理制度,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规范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优化垃圾收运路线,减少建筑垃圾运输距离。

2.补齐利用设施,规范处置场地

落实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保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用地,补齐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雅安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项目建设。依托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区域协同,扩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强废混凝土、废砂浆、废石、废砖瓦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规范既有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场地,推进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消纳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完成与省级平台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70%。

1.完善内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鼓励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汉源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和汉源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单位,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完善内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程度和危险废物内部全过程监管能力,实现源头管控,降低环境风险。

2.科学谋划减量化管理工作

加强四川汉源、石棉工业园区、四川雅安、荥经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源头监管,科学编制工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通过工艺更新、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途径,降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持续推进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逐步探索将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0吨以上重点企业以及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名单,鼓励年产生量100吨以下10吨以上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截至2025年,全面实现雅安市大宗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截至2027年,持续推进大宗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

1.提升小微企业收集转运能力

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四川中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雅安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支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深入小微企业、汽修行业、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开展危险废物收集转运服务,从而解决小微企业、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衔接不及时、成本高等问题。

2.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

充分发挥各县(区)小型医疗机构“最后一公里”、环卫、第三方运输单位等收运体系作用,完善各县(区)自行收运能力。完善医疗废物代收集管理体系,做好医疗废物产生台账、贮存台账、出库转移台账记录,医疗废物代收集单位及时将收集转移数据填报至“无废四川”信息系统。推进医疗废物转移电子联单运行,实现医疗废物收集全过程透明化、实时化、可追溯化,保障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

1.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研发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对标国家和全省同类设施的最优水平,研发危险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石棉县和汉源县在产企业铅锌冶炼浸出渣、净化渣、锌浮渣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水平,减少铅锌冶炼行业产生危险废物贮存量,化解环境风险;拓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类别、途径和方式,补齐危险废物处理类别;加快企业内部自行利用,或在产业园区内部循环利用,打造上下游产业闭环,从而提高危险废物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支持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研究应用

积极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和重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针对处置量大、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的危险废物类别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研究工作。鼓励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量。对目前以处置为主的危险废物,鼓励开发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替代终端处置方式。

1.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科学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鼓励采取多元投资和市场化方式建设规模化危险废物利用设施。加快推进雅安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补齐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49(其他废物)等类别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力争实现区域内危险废物产处动态平衡。

2.强化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

依托雅安清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雅安循环经济固废综合处置项目,加快补齐药物性医疗废物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短板,力争实现雅安市全类别医疗废物区域内处置。明确安全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处置去向,确保医疗废物最终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制定完善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处置方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雅安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满足处置需求。

1.引导产废单位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的帮扶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规范管理,按时准确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及规范化管理要求做好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及处置工作。

2.加强危险废物转移运输监管

强化危险废物电子联单及运输资质管理,落实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人员及运输路线监管要求。完善“点对点”的常备通行路线规划,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安全便捷以及风险可控,着力打击非法转移以及危险废物运输途中的倾倒、倒卖行为。鼓励危险废物就近转移处置,减少危险废物转移风险。落实《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提升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效率。完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机制,将涉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纳入政府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环境应急响应预案。

3.强化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督管理

严格要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使用“无废四川”等信息系统制定管理计划、进行申报登记,及时在系统录入电子台账,实时运行电子联单;重点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全程溯源监管,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跟踪、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充分利用“无废四川”数据信息和预警功能,对比分析危险废物变化异常情况,提高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水平和能力,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度的监管体系。

1.示范意义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雅安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又是千年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和全国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因此,保持优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历史责任重大。与此同时,雅安市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石材、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优势突出,铅锌矿等绿色开采、冶炼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因此,旨在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在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集中的汉源县、石棉县等地,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示范改造,打造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样板,形成雅安市的“无废名片”。

2.重点方向

在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四川汉源工业园区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处置量大的区域开展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和循环利用示范。

3.工作基础及实施计划

截至2022年,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均已被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单位纳入了四川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园区)、四川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名单和省级绿色园区,并编制了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目前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循环。拟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延伸园区特色产业链,加强冶炼废渣、含锌废物(HW23)、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等的梯次利用深度,进一步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彻底消除环境风险。

4.建设任务

进一步延伸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链。延长及增强其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下游比重,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通过锌锭产品的延伸加工和下游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科技创新和清洁生产为手段,促进冶炼废渣、含锌废物的产业化、高值化利用。发展冶炼废渣中伴生金属的提取产业链,实现梯次利用。依托园内废渣终端消纳单位对梯次利用后废渣再一步提炼,分选精煤、铁银粉等,全面打造以冶炼废渣、多金属伴生、氧硫共生复杂难处理矿物资源梯级处置、循环利用、综合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加强园内涉及危险废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对园内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吨以上的企业开展“物联网+”监管,全面实现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的电子标签化。针对重点企业,基本实现重点工位、重点区域的可视化监管。推动园区预警报警平台建设,实现环境风险防控智能化。到2025年,基本实现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石棉工业园区的智慧化监管。到2027年,持续推进园区智慧化监管。

雅安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区域,建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地范围内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持续巩固雅安市“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困难,收运和处理费用居高不下的现状,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无废细胞”建设样板。

2.内涵特征

结合雅安市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敏感度较高,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大、分布散等特点,从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利用+处理”全过程系统性角度出发,优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健全管理模式,提高处理效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长效运行。

雅安市发布了《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因地制宜推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同时,雅安市名山区、宝兴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为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无废细胞”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3.建设任务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收运处置,优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逐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信息化监管平台,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强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管理;立足于“简单实用”原则,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先易后难、抓点带面”的思路,健全激励机制,深化示范引领;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实现“高岗村模式”长效运行。

以熊猫文化为载体,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建设高质量的“无废乡村”细胞,从垃圾运行机制体制、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垃圾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全方位挖掘“无废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无废熊猫城”示范品牌。持续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到2025年底,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稳定在100%。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成立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专班,研究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各阶段实施计划、年度任务。专班办公室根据《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梳理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县(区)、园区管委会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无废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清单,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各县(区)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并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挂钩。对年度考核评估结果未通过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完善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等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务实高效”的跨部门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专项整治合力。深化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分级分类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区域协同、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固体废物收集贮存服务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密切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落实固体废物产生者责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固体废物规范贮存、处置责任。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税制度,对排放固体废物的主体征收环境保护税,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健康发展。构建固体废物管理市场诚信体系,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将违反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的失信行为归集共享至全国信用共享平台,推动开展联合惩戒。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扩大投保范围。

积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结合宝兴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契机,不断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畅通的机制体制,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市场个体等投入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项目。借助市场化手段配置资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采取PPP等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节能节水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到95%以上,环保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到95%以上。到2027年,持续推进节能节水产品与环保产品采购金额比重。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章节编写;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有效鉴别,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甄别和管控;从严审批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且雅安市内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的项目。完善雅安市固体废物“互联网+监管”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分析等技术,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健全地区协作联动防控机制,与成都市、甘孜州等相邻市(州)协同,建立健全定期巡查、公共监督、进展通报、情况反馈、挂牌督办、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保障固体废物流向清晰。重点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全程溯源监管,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跟踪、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度的监管体系。

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建设,构建涵盖水、气、土壤、固体废物多个要素的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建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完善覆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研究固体废物监测、检测、鉴别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提升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强行业、园区、企业风险防范管控,根据园区行业类型、企业分布、环境要素特征,科学布点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数据汇总、分析和反馈平台,构建日常数据汇总趋势分析及超阈值污染数据实时反馈机制;加强数据共享、信息互联力度,推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园区管委会、企业共享污染物排放实时数据。

持续推进监测信息公开和监测设施开放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检举危险废物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鼓励、促进公众参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动“无废细胞”建设。推动工厂、商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开展“无废细胞”建设,打造一批“无废细胞”试点,在资源节约、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以碧峰峡、蒙顶山、上里古镇等景区为主要试点单位,推进建设“无废景区”,强化景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饮料瓶、餐饮垃圾等分类收运。到2025年,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力争建设“无废乡村”50个、“无废小区”20个、“无废工厂”15个、“无废医院”5个、“无废酒店”5个(其中“无废商务酒店”3个、“无废星级酒店”2个)、“无废商场”1个、“无废机关”5个、“无废景区”5个、“无废园区”2个、“无废工地”2个、“无废学校”5个。到2027年,持续推进“无废细胞”建设,打造雅安市“无废熊猫城”新名片。

附表1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一、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①指标解释

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该指标是用于促进全面降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综合性指标。

②指标设定

根据《2022年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雅安市工业增加值为252.00亿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48.16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为0.98吨/万元,相比2020年略有增加。雅安市将通过“无废城市”建设,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2025年应控制在0.9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2027年指标水平应当有一定幅度下降,设置为0.87吨/万元。

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

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该指标是用于促进全面降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的综合性指标。

202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为0.19吨/万元,202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为0.206吨/万元,相比2020年不降反增,因此2025年设置目标降到2020年水平,且略有降低,为0.18吨/万元。2027年指标水平应该有一定下降,设置为0.17吨/万元。

3.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

指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中,按《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环办科技〔2018〕5号)要求通过审核评估的工业企业数量占比。城市应重点抓好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煤炭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该指标用于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削减固体废物产生量,减少进入最终处置环节的固体废物量。

截至2025年,雅安市被列入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的企业,100%按照序时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截至2027年,持续推进列入名单内企业按照序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4.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占比

截至2020年底,雅安市共11家企业完成绿色工厂评价。2021年至2022年,雅安市9家企业完成绿色工厂建设,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占比合计达到5.24%。通过“无废城市”建设,预计至2025年雅安市将继续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4家,占比6.28%(以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382家为基准),2027年该指标预计达到8%。

5.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占比

指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数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建设可推动实现区域内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对现有工业园区开展改造升级,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园区、绿色园区;对新建园区,应按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标准开展建设。对拥有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的城市,本项为必选指标。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截至2022年底,8个工业园区中已有6个纳入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名单。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截至2025年,再增加1个工业园区开展绿色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值为87.50%。截至2027年,持续开展绿色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6.绿色矿山建成率★

指城市新建、在产矿山中完成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占比。绿色矿山指纳入全国、省级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该指标用于促进降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环境影响,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推进汉源县、石棉县绿色矿山建设。同时根据《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研究构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积极推动生产矿山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绿色化改造。引导大渡河、青衣江沿岸10公里范围内矿山全面向绿色矿山转型。截至2025年底,雅安市省部级绿色矿山建设达到国家要求,2027年继续保持。

7.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建筑。同时根据《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2025年雅安市城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预计达到100%,2027年保持100%。

8.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指当年城市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该指标用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应用,推动城市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根据《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雅安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力争达到4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超过40%。

9.生活垃圾清运量★

指城市全市域(包括城市和农村)范围内收集和运送到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数量。该指标用于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雅安市2017年到2022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呈上升趋势,预计雅安市2025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44万吨,2027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46万吨。

10.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指城市城区和县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小区数量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市区全覆盖。

随着雅安市不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雅安市2025年中心城区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县(区)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预计雅安市2025年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可达40%,但类比四川其他市(州)仍有提升空间,故2027年该指标设置为45%。

11.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指建制镇、乡和镇乡级特殊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行政村数量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乡村全覆盖。

雅安市2020年至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稳定在100%,预计2025年和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12.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

2022年,雅安市采取符合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比例已达90%。预计2025年至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90%以上。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比率。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具体类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作为自选指标,如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等。该指标用于促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工业资源、能源消耗。

2022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48.16万吨,综合利用量222.61万吨,利用往年贮存量1.48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9.17%,基本与2020年持平且略有上升。雅安市将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因此设置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0%,2027年设置为92%。

14.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工业资源、能源消耗。

2020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3.51%,2022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8%,达到较高的综合利用水平。因此,设置2025年和2027年综合利用率目标值稳定保持在90%以上。

15.秸秆综合利用率★

指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总量与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测算)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实现部分替代原生资源。鼓励各地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持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同时根据《雅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5年,雅安市有条件的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应保持在93%以上。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93%以上。

1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指综合利用的畜禽粪污量与畜禽粪污总量的比率。畜禽粪污产生量和综合利用量根据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确定。该指标有助于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根据《雅安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应达到80%以上,但类比四川其他市(州)仍有提升空间,故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85%。

17.农膜回收率★

指农膜回收量占使用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农膜回收水平。

雅安市2020年到2022年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雅安市将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率,持续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故2025年目标设置为86%,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86%以上。

18.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占产生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5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5%。但类比四川其他市(州)仍有提升空间,故2027年该指标设置为87%。

19.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指该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占建筑垃圾产生量的比值。根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2019),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包括土类建筑垃圾用作制砖和道路工程等用原料,废旧混凝土、碎砖瓦等作为再生建材用原料,废沥青作为再生沥青原料,废金属、木材、塑料、纸张、玻璃、橡胶等作为原料直接或再生利用。该指标用于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能源和其他建筑材料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根据《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雅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雅安市依托区域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同时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故2027年该指标设置为70%。

2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指未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进行处理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

根据《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雅安市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到2025年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0%,但类比四川其他市(州)仍有提升空间,故2027年该指标设置为45%。

21.再生资源回收增长率

指当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相对于基准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的增长率。再生资源类别包括报废机动车、废钢铁、废铜、废铝、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旧轮胎等。该指标用于促进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根据雅安市2017年到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趋势,预测雅安市2025年再生资源回收量为27.47万吨,2027年再生资源回收量为38.39万吨。计算预测与基准年2020年相比,雅安市2025年再生资源回收增长率为65%,2027年再生资源回收增长率为130%。

22.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

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量与可回收物产生量的比率。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主要指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该指标用于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水平。

雅安市2017年到2022年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回收率稳在100%,故2025年和2027年该指标设置为100%。

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23.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

指城市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减少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提高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截至2023年,雅安市工业危险废物只有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本市填埋处置。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置量的增加,2020年、2022年飞灰产生量分别为4559吨和9205吨,2022年相比2020年增加1倍,目前进入荥经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按照《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2022年修订)》,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雅安市(汉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500吨/日),届时飞灰产生量达到13500吨。

截至2023年,雅安市除飞灰外其他工业危险废物转移填埋量为440吨/年。2023年12月28日,雅安清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固废综合处置项目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预计目前转外填埋量将全部由本市接收。同时,该公司焚烧等处置后需填埋二次危险废物量按5000吨/年计算,综上,2025年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将较2020年有大幅度提升,预计增加3.15倍(即下降幅度指标计算结果为-315%)。到2027年,随着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以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危险废物填埋量相比2025年有一定降低,但仍比基准年增加3倍(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指标为-300%)。

24.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指城市纳入医疗废物收运管理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并由持有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进行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该指标用于促进提高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逐步推动医疗机构形成废弃物分类收集转运体系,提高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效率。2020年,雅安市医疗废物全部由雅安市锦天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收集处置,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2025年和2027年该指标仍然维持在100%。

25.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指纳入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设期间可以高校及研究机构实验室、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实验室、汽修企业为主)数量占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提升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能力。

2020年该指标暂无数据。随着雅安市危险废物收集体系逐步完善,参考省内其他地市该指标设置情况,2025年该指标目标值设置为70%,2027年该指标目标值设置为80%。

2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

指当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与基准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减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

2022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397.51万吨,高于2020年贮存处置量355.92万吨。2022年相比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为-11.69%(即增加11.69%)。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对历史贮存处置固体废物消纳,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回落至2020年水平。预计到2027年,随着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途径增加,贮存处置量应进一步降低。新产生固体废物能用尽用,指标下降幅度设定为5%。

27.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

指完成综合整治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占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等。该指标用于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的规范管理。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推进石棉县、汉源县等矿区开展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截至2020年,已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100%,2025年和2027年继续保持该指标。

28.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

指采取焚烧、化制等工厂化方式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畜禽数量占病死畜禽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

雅安市2020年到2022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从80.96%上升到84.87%。根据推测,2025年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2027年该指标稳定在85%以上。

2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

指城市全市域(包括城市和农村)范围内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占全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发展以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稳步推进垃圾焚烧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焚烧能力占总体处置能力比例。2020年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为66.03%,通过加强雅安市现有垃圾焚烧管理,提升现有设施设备使用效率。同时,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已纳入《雅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目前正在开展选址论证、调规等前期工作,预计2030年完成建设。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预计达到75%。到2027年,该指标提升至90%。

30.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指无害化处置的城镇污水污泥量与城镇污水污泥总产生量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促进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升无害化处置水平。

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厂、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方式处置污泥。2020年雅安市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为97.53%,预计2025年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四、保障能力

31.“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及有关规划制定★

32.“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

2023年年底之前成立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截至2025年,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列为市人民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部门责任清单,建立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截至2027年,持续完善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33.“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

34.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

指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开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等单位数量(含开展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商场等绿色创建工作的单位)。各地因地制宜编制“无废城市细胞”行为守则、倡议、标准等,并推动实施。该指标用于促进“无废城市细胞”推广建设,推动实现绿色生活和绿色生产方式。

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大力开展“无废乡村”“无废小区”“无废工厂”“无废医院”“无废酒店”“无废商场”“无废机关”“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地”“无废学校”等“无废细胞”工程建设,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通过“无废细胞”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编制“无废细胞”的建设模式和标准,并推动实施。到2025年,建成115个“无废细胞”,2027年持续推进“无废细胞”建设。

35.“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根据《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加大对雅安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投入。预计截至2025年,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累计可达629966.70万元。截至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累计可达716476.70万元。

37.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

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数量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用于促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随着雅安市危险废物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开展,以及企业环境污染责任意识的增强,积极推动2025年和2027年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逐步提升。

38.“无废城市”绿色贷款余额

39.“无废城市”绿色债券存量

40.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或设备研发或成果转化

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期间的科研持续投入,到2025年,累计完成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达20项,2027年预计达25项。

41.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监管情况★

根据《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完善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信息化智慧监管系统。目前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卫生健康委已经分别建设涉及固体废物管理的环卫收运、医疗废物收运系统。危险废物管理使用“无废四川”管理信息系统,现有各个平台信息尚不能互联互通。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打通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到2025年,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套数”、顶层调度“一张图”。到2027年,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智慧综合管理。

42.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

2025年和2027年力争长期保持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100%。

43.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

2020年,雅安市生态环境局接到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分别11件,全部调查处理并回复,案件办结率100%。2025年和2027年保持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100%。

44.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

指对城市辖区内年度发生的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条件的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该指标用于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雅安市2020年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1件,力争2025年和2027年雅安市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100%。

45.“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

指“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包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客户端等方式,对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等的情况;城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向公众开放情况等。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加强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了解程度。

雅安市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无废”理念宣传工作,根据《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强化绿色环保意识、引导绿色生产方式。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达到8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90%。

46.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

指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程度,例如参加生活垃圾分类、塑料制品的减量替代、厨余垃圾减量等情况。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不断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参与程度。

雅安市将“无废城市”宣传教育纳入党政机关、国民教育、干部学习培训体系,融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景区准则规范。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发挥积极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到2025年,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达到8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90%。

47.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反映公众对所在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的满意程度。该指标用于促进各地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五、特色指标

48.“高岗村模式”示范村☆

指“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健全制度、现代管理”的分类处理模式,是名山区高岗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垃圾治理的有效路径,解决了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

以“高岗村模式”为样板,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根据《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与《雅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和分类处置体系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预计截至2025年,“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达150个。截至2027年,保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基准年

(2020年)

重点推动目标年

(2025年)

巩固提升目标年

(2027年)

1

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工业源头

减量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0.92吨/万元

0.90吨/万元

0.87吨/万元

2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

0.19吨/万元

0.18吨/万元

0.17吨/万元

3

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

占比★

100.00%

4

开展绿色工厂建设的企业占比

2.99%

6.28%

8.00%

5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占比

50.00%

87.50%

持续开展

6

绿色矿山建成率★

0

达到国家要求

7

建筑业源头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80.80%

8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23.80%

力争40.00%

>40.00%

9

生活领域源头减量

生活垃圾清运量★

36.27万吨

44.00万吨

46.00万吨

10

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9.45%

40.00%

45.00%

11

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12

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

79.00%

>90.00%

13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9.01%

90.00%

92.00%

14

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73.51%

15

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率★

91.08%

>93.00%

16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0.00%

>80.00%

85.00%

17

农膜回收率★

85.19%

86.00%

>86.00%

18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77.77%

87.00%

19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17.70%

60.00%

70.00%

20

生活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16.76%

21

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率

56.00%

65.00%

130.00%

22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

98.92%

23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危险废物

处置

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

/

-315.00%

-300.00%

24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25

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2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

幅度★

5.00%

27

完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含尾矿库)综合整治的堆场数量占比

28

农业固体废物处置

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

80.96%

>85.00%

29

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

66.03%

75.00%

30

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97.53%

31

保障

能力

制度体系

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及有关规划制定★

初步建立

10件

持续完善

32

“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

未建立

建立健全

33

“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

情况

34

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

115

持续建设

35

市场体系

“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约63.00亿元

约71.65亿元

36

7.90%

30.00%

37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

保险覆盖率

28.57%

逐步提升

38

“无废城市”绿色贷款余额

210亿元

230亿元

39

“无废城市”绿色债券存量

10亿元

15亿元

40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

15项

20项

25项

41

监管体系

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监管情况★

固体废物智慧

综合管理

42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

43

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

办结率

44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

45

群众

获得感

群众获得感

“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

普及率

46

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

47

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

程度★

48

特色

特色指标

“高岗村模式”示范村☆

150个

巩固提升示范村创建成果,保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

附表2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任务清单

任务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任务体系

实施期限

成立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专班,研究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各阶段实施计划、年度任务,梳理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年度考核评估结果未通过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专班办公室

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2021-2025年

各县(区)、园区管委会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市级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各地区年度目标任务清单。

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善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等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务实高效”的跨部门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专项整治合力。

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促进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完善“两网融合”制度建设,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经营,提升再生资源回收量。

市商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拓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方式,探索存量垃圾治理和利用模式,鼓励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方式处理焚烧飞灰,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或资源化利用途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等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技术体系

2023-2027年

支持市政污泥资源化技术研发,探索污泥多元化利用处置渠道和方式。

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

2023-2025年

支持“互联网+再生资源”创新可回收物回收模式,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开展再生资源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延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

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

推广使用节水式饮水器和节水养殖模式,优化清粪方式,鼓励采用干清粪方式,减少粪污产生量,探索畜禽粪污快速、高效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施肥方案、标准和技术指南。

市农业农村局

指导科学使用农膜,推进农膜使用规范化,推广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栽培等农田地膜替代技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农膜产生量。

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抓实农业生产科学安全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积极探索构建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安全处理体系,鼓励和支持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优化各类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高值利用结构,总体提升秸秆利用效益。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推行绿色建造方式,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制定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堆放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

加强危险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应用,拓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类别、途径和方式,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

市科技局

针对产生量大、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的冶炼炉渣、尾矿、磷石膏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研究。

市经济和信息

化局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强化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章节编写;对建设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属性进行有效鉴别,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甄别和管控;从严审批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且雅安市内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的项目。

2021-2035年

完善雅安市固体废物“互联网+监管”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分析技术等,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执法监管。重点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全程溯源监管,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度的监管体系。

市科技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

结合雅安市实际,建立健全依法推进污染防治、风险防范、协同执法监管等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环境保护责任,组织人员加强固体废物执法监管,强化部门联动、行政司法对接,开展不定期固体废物专项执法行动,对发现的企业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非法转运等环境违法案件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求,积极曝光固体废物违法典型案例,加强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

加大对典型行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强监测机构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汽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环保汽修集中攻坚专项行动。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全面建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完善覆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大监测机构监管力度,健全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联合惩戒、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监测数据一致、可比。

积极推进雅安市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建设,持续打通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图”“一套数”。实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增强固体废物管理信息透明度。

构建日常数据汇总趋势分析及超阈值污染数据实时反馈机制,加强数据共享、信息互联力度,推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园区管委会、企业共享污染物排放实时数据。

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检举危险废物倾倒,再生资源非法加工等污染环境行为。鼓励、促进公众参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对排放固体废物的主体征收环境保护税,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雅安市税务局

构建固体废物管理市场诚信体系,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将违反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的失信行为归集共享至全国信用共享平台,推动开展联合惩戒。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扩大投保范围。

市生态环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雅安监管分局、人行雅安市分行

积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

市财政局

结合宝兴县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契机,不断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畅通的机制体制,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市场个体等投入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项目。

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雅安监管分局、人行雅安市分行

借助市场化手段配置资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采取PPP等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

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治理资金、地方政府债券、优惠贷款等支持,加大“无废城市”建设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财政制度和绿色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任务清单

“无废景区”建设

以碧峰峡、蒙顶山、上里古镇等景区为主要试点单位,强化景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饮料瓶、餐饮垃圾等分类收运。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景区”5个。

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无废乡村”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乡村”50个。

“无废园区”建设

结合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内产业“首尾相连”、物料“闭路循环”,实现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园区”2个。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无废工厂”建设

鼓励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单位积极创建“无废工厂”。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工厂”15个。

“无废医院”建设

开展“无废医院”建设行动,实现医疗废物收集全过程透明化、实时化、可追溯化,保障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医院”5个。

市卫生健康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无废小区”建设

扩大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围,配套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设施设备,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加强日常维护。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小区”20个。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无废工地”建设

结合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开展“无废工地”建设行动,加强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工地”2个。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无废酒店”建设

开展“无废酒店”建设行动,以限制塑料制品使用、垃圾分类收集、餐厨垃圾收集为重点,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酒店”5个(其中“无废商务酒店”3个、“无废星级酒店”2个)。

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无废商场”建设

开展“无废商场”建设行动,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实行垃圾分类,提高可利用率。提倡绿色采购,节能降耗。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商场”1个。

“无废机关”建设

开展“无废机关”建设行动,推行绿色办公,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绿色出行,降低碳排放量。实行垃圾分类,提高可利用率。提倡使用节能、节水型办公用品,节约用纸用电。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机关”5个。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无废学校”建设

开展“无废学校”建设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无废”文化理念。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加强校园固体废弃物管理,实现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管理措施,打造低碳、环保、节能、友好的校园环境。到2025年,力争建设“无废学校”5个。

市教育局

附表3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期建设项目清单

项目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期限

投资估算(万元)

属地责任主体

企业责任

主体

部门监管

责任主体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类

汉源锦泰矿业有限公司废渣、尾矿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机制砂生产线、脱水筛、烘干炉及配套设施。

2023年

1500

汉源县

汉源锦泰矿业有限公司

汉源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汉源生态环境局

汉源源富锌业有限公司年处理36万吨含锌二次资源项目

项目建设2条回转窑生产线,以含锌二次资源为原料,通过回转窑挥发焙烧,制备次氧化锌,达到年处理36万吨含锌二次资源的处理能力(其中危险废物25.5万吨/年,一般固体废物10.5万吨/年)。

2022年

6027

汉源源富锌业有限公司

年处理50万吨废渣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项目采用新型浮选-磁选联合工艺,一期50万吨项目建设未达到实际产能,二期通过新建磨浮车间及其配套的产品脱水设施等,形成50万吨/年的废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产出煤、铁精矿、铜精矿、水泥制备原料、粉煤灰等,综合利用废渣资源。

2025年(计划开工日期2023年8月30日)

5000

汉源县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正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3万吨/年含铅锌废物协同处置项目(5万吨/年高炉瓦斯灰处置)

新建烟化炉一套。

2025年

7000

四川正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汉源生态环境局

工业固体废渣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3000

石棉县

石棉蓝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石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石棉生态环境局

电锌废渣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工程

建设一套年处理电锌废渣(HW12.HW17.HW23.HW48.11W49)50000吨回转窑生产线,规模为一条3500X50000mm回转窑主体工程,脱硫系统,收尘系统,配电系统,废渣暂存库,成品库房及配套办公楼,职工宿舍等。产品为氧化锌粉,同时回收电锌废渣中的锌等有价金属。

18000

四川坤顺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石棉生态环境局

年处理18万吨含钒废渣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占地40亩,项目利用收购天盛化工原建(构)筑物面积4728㎡。因项目建设需要,新增2座水淬渣池1440m3,2座消防池400m3。利用现有电石炉、液压系统、起重机、电极糊提升机、振动给料机、装载机、电动单侧犁式卸料器等生产工艺设备30(台/套),购置风机电子汽车衡、油泵机组、开堵眼机、成球机、震动筛、铸铁机、大力缸以及压放缸等关键工艺设备32(台/套),组建国内先进的含钒废渣综合利用生产线。

石棉达升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小水厂区)

对石棉县金瑞化工有限公司现有的12500kVA电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环保设施升级,建设矮烟罩半封闭矿热炉及其配套的节能高效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配料系统、除尘系统、水循环系统等,形成年处理冶炼钢渣12万吨,年产标准钒渣前端产物3万吨的生产能力。项目采用冶炼方式处理攀西地区的含钒转炉钢渣,利用矿热炉采用碳热还原法去除含钒转炉钢渣中的杂质,从而富集钒制得标准钒渣的前段产物3万吨/年,为下一步标准钒渣和高纯生铁的生产提供原料,同时产出副产品无钒炉渣9.6万吨/年。

3500

石棉鑫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竹马厂区一期工程)

建设1条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线,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熔炼炉、精炼炉及其配套辅助系统,公辅设施包括供水、供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循环水池及泵房、污水处理系统、空压系统、变电站、液氧及液氩站、综合办公楼、渣冷间、除尘设施等,达产后年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0万吨,生产标准钒渣2.09万吨、铸造生铁5.97万吨。

12000

石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华西绿舍新型建材产业项目

年产500万吨砂石生产线。

10500

荥经县

四川华西绿舍华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荥经生态环境局

四川绿色新型建材项目一期

项目用地200亩,新建厂房60000㎡,堆场50000㎡,绿化10000㎡,办公用房及其他用房5000㎡。项目建设砂石骨料生产线,混凝土搅拌站,建设交通构件、房屋构件、市政构件等生

产线。

2020年

30000

四川开全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荥经鸿嘉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精品砂石骨料建设项目(一期)

项目计划用地约75亩,分二期建设。一期修建生产厂房(门式钢架结构)、上料彩钢棚和综合办公楼(框架结构)、停车区,二期修建砂石成品库和值班室、地磅房。总建筑面积21555.65㎡,其中计容总建筑面积34423.94㎡,非生产性用房建筑面积2762.23㎡;绿地面积3825.88㎡;机动车辆数136辆;购买安装生产设备。

2021年

15000

荥经鸿嘉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中荥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加工配送钢铁300万吨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配送生产线,推动金属再生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

10000

四川中荥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荥经县经济信息和科技局

荥经县年20万辆机动车报废拆解加工项目

主要建设机动车报废拆解的智慧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废旧物资加工站和物流货运中转站。

四川中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四川中睿铜业有限公司荥经铜杆加工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SH150T固定式熔化炉及φ8.0mm低氧铜杆的连铸连轧生产线,利用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构筑综合绿色循环利用经济体系。

8000

四川中睿铜业有限公司

年产25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项目

年产25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项目建设,推动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钢渣综合利用。

天全县

四川世银建材有限公司

天全生态环境局

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类

60万吨/年钙芒硝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投资1.2亿元,建设年处理能力60万吨钙芒硝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将芒硝尾矿中的硫酸钙加工成石膏。该项目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很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名山区

四川神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名山生态环境局、名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生态环境局

汉源锦泰矿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企业已停产清洁生产延期开展。

汉源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一分厂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锌焙砂入库无组织粉尘收集、处理系统改造;2.熔锌炉烟尘治理设施优化改造;3.危险废物暂存间规范化改造;4.电解锌车间增设酸雾收集、处理系统;5.制酸尾气增设电除雾器;6.增设锌浮渣回收利用系统。

790.69

汉源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汉源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二分厂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锌焙砂入库无组织粉尘收集、处理系统改造;2.电解锌车间增设酸雾收集、处理系统;3.制酸尾气增设电除雾器。

260.21

雅安市弘利展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搅拌工序新增有机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水性固化剂产品比例)。

79.5

雨城区

雅安市弘利展化工有限公司

雨城生态环境局

石棉县东顺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锅炉煤改电;2.浸出、电解车间无组织酸雾收集处理系统改造。

268.02

石棉县东顺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五分厂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回转窑富氧煅烧改造;2.全厂雨污分流系统升级改造。

473

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六分厂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回转窑富氧煅烧改造;2.全厂雨污分流系统

改造。

399

四川八益大狮家具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危险废物暂存间、油漆库房规范化改造;2.整改木工粉尘收集处理设施;3.完善有机废气收集和处理措施。

27.5

四川八益大狮家具有限公司

名山生态环境局

四川芦山县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完善厂区雨污分流系统;2.炉渣水淬系统规范化改造;3.投料系统升级改造;4.危险废物暂存间规范化改造及危险废物规范管理。

39.8

芦山县

四川芦山县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芦山生态环境局

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煤气炉改为LNG炉;2.危险废物暂存间规范化改造;3.全厂雨水收集系统规范化改造。

886.22

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新增污水处理站恶臭收集处理设施;2.药渣暂存场所规范化改造;3.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规范化改造;4.新增切药粉尘收集、处理设施。

180

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

雅安市金元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清产审核项目

1.新增一台物料给料机,减少不合格品产生;2.物料转运皮带及卸料处增设密闭设施。

2024年

12.3

雅安市金元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雅安市江银新型制砖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隧道窑烟气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2.淘汰2台落后电机;3.给料工序自动化改造;4.新增喷雾降尘设施。

136.6

雅安市江银新型制砖有限责任公司

雅安顶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1.废气脱硫除尘升级改造;2.原料库房封闭改造;3.厂区路面硬化改造;4.淘汰高耗能电机2台;5.新增120m3初期雨水收集池。

95.1

雅安顶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汉源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

正处于方案编制阶段尚未确定建设内容。

汉源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

汉源宏大矿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汉源宏大矿业有限公司

四川天源天泉盐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高钾废料综合利用;新增氯酸钠回收碱设施;电解余热利用;淘汰落后电机和变压器;全厂雨污分流及重点区域防腐防渗改造。

四川天源天泉盐化工有限公司

四川双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四川双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蒙山纸业有限公司天全分厂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2026年

成都蒙山纸业有限公司天全分厂

四川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四川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汉源宏达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四川省汉源宏达有限责任公司

汉源县旭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汉源县旭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汉源卿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汉源卿源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万里锌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四川万里锌业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补充配置和升级改造分类收集及暂存设施。

150

雨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名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配置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设备。

2020-2025年

435.8

名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天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配置分类收集及暂存设施。

天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芦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补齐餐厨/厨余和有毒有害垃圾处置短板。

240

芦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宝兴县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补充配置和升级改造分类设施。

450

宝兴县

宝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宝兴县灵关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建设项目

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设施。

200

名山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补充配置和升级改造分类收集及暂存设施。垃圾分类亭统一配置提升加装便民洗手池。有序推进“生活垃圾不分类不出户、不分类不出小区、不分类不运输”示范小区打造。

2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宝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对宝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80亩的垃圾填埋区按环保要求进行封场处理。

2021-2040年

宝兴县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汉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对汉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150亩的垃圾填埋区按环保要求进行封场处理。

汉源县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芦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对芦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105亩的垃圾填埋

区按环保要求进行封场处理。

芦山县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荥经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对荥经县生活垃圾填埋场137亩的垃圾填埋

荥经县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天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

对天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90亩的垃圾填埋

天全县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置设施建设项目

飞灰处置。

2024-2030年

1000

待定

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三期)

建成处理规模500吨/天,装机容量1.2万

千瓦。

25000

雅安市有害生活垃圾暂存设施

各县(区)新建有害生活垃圾暂存设施。

50

各县(区)

各县(区)人民政府指定责任部门

雅安市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在雨城区新建一个日储存能力20吨的大件垃圾暂存设施。

300

再生

资源

雅安市报废机动车拆解项目

报废机动车拆解。

2020-2022年

1100

四川省赛颐再生资源回收有公司

商务局

再生资源回收装置建设项目

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200个。

雅安市

市邮政管

理局

餐厨

垃圾

中心城区油水分离设施安装项目

中心城区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设施。

雨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雅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200吨厌氧发酵雅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渣脱水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沼渣利用系统、臭气处理系统等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规模为200吨/天。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消纳处置

雅安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项目

设计规模为年处理建筑垃圾25万吨,日均处理建筑垃圾833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023-2024年

约15000

雨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污泥综合利用

雅安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

建设规模为150吨/天,年处理能力5.48万吨,处理内容为雅安市范围内所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厂、站)产生的污泥。

2022-2024年

雅安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汉源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建成智能化有机肥生产中心,完成67家养殖场升级改造,完成花椒、粮经复合园区管网建设,建设粪肥运输体系。项目建成后,实现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覆盖耕地面积达4万亩,到2025年粪肥替代化肥目标比例不低于30%。

2350

汉源县农业农村局

天全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范围为境内7个乡镇24家畜禽养殖场。2、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膜回收屋、农药统防统治无人机、农用废弃物收集亭、太阳能杀虫灯、稻渔综合种养、沼液田间贮存池。3、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程:三池两坝系统。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撑工程:在线监控系统及管理平台、宣传展示牌、标志牌、宣传牌。

2024-2026年

10460

天全县农林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天全县农业农村局

石棉县畜禽产业绿色发展项目

10个规模养殖场建设内容:沼气池、化粪池(包括泡粪池)、干粪堆沤池、干湿分离机、污水处理机;田间干粪堆沤池、粪水池、灌溉管网。晟丰公司建设内容:1、养殖场室外节水管网、室内节水管网,粪液集液罐,干湿分离机,干粪堆沤池,粪污装载机,粪液运输车。2、新建有机肥厂:地基场平,厂房,有机肥生产线设备。

2022-2023年

2200

石棉县农业农村局

荥经县畜禽养殖绿色发展项目

2910

荥经县农业农村局

芦山县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主要包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建设、辅助配套工程建设。

2021-2023年

1044.96

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芦山县农业农村局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

对宝兴县硗碛藏族乡3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

2630

宝兴县农业农村局

名山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每年建设绿色种养循环沼液沼渣还田示范片10万亩。

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农膜回收处理项目

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

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14.5万亩,健全回收体系。

435

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

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农业农

村局

秸秆综合利用

汉源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

推广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免耕作业1.32万亩,大蒜秸秆直接还田1.42万亩;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大户10户,带动秸秆“收、储、运、用”主体45个;补贴秸秆收储利用机械1030台套,新建秸秆储存棚、储存窖0.234万㎡,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较好。

2021-2022年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竹马厂区)二期工程

建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固体废物及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综合利用,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辅助系统和相配套的办公设施。其中二期工程为10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理项目。

资源再生一厂环保升级及预热利用项目

利用原有两条φ3.0×45m回转窑,通过更改窑头鼓氧、原料中锌含量提高、生产制度的改变、优化回转窑工艺参数和完善回转窑配套设施选型等措施,提高回转窑设备的利用率,被动释放产能由50000吨/年提升至100000吨/年。通过新增余热锅炉回收蒸汽供一、三分厂电锌生产线,减少一分厂燃煤锅炉的使用,减少燃煤量,全厂从能耗与减少污染物排放上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正效益。

3200

年产5万吨锌基合金和30吨铟锗技改项目

新建1条5万吨锌基合金制造生产线、同时新建1条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以富铟锗渣为原料生产铟锭、单宁锗,达到年产30吨铟锭及500吨单宁锗的生产线。

四川鑫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汉源金炉科技有限公司25万吨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年处理25万吨固体废物、废渣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固体废物及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综合利用。同时建设与之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辅助系统和相配套的办公及生活设施。

汉源金炉科技有限公司

汉源金炉科技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技改增设高效节能深度干燥生产线两条,对收集进场的高含湿物料进行深度烘干。同时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废气治理设施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800

四川正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3万吨/年含铅锌废物协同处置项目

23万吨/年含铅锌废物协同处置、砷无害化处理、8万吨/年电铅、5万吨/年电解锌、稀贵金属回收、700吨/天污水处理、100吨/天含氟氯废水处置。

92817

10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拆解分选及3万吨/年合金铅生产线、22万吨/年含铅锌废物协同处置项目

10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拆解分选及3万吨/年合金铅生产线、22万吨/年含铅锌废物协同处置生产线(建设两套富氧还原固硫熔炼炉和两套

烟化炉)。

65000

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提升改造项目

以含锌二次资源瓦斯灰等为原料,新建1条直径3.2×48m回转窑生产线,回收次氧化锌;将原2万吨/年电解锌生产线进行扩建,以本次新建回转窑产生的次氧化锌和现有厂区的1条直径3.2×48m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次氧化锌作为原料,生产锌锭,最终实现全厂锌锭达到10万吨/年生产能力,同时生产副产品硫酸铅。

2025年(预计2023年开工)

9600

新建2条回转窑(二期项目)

项目建设2条回转窑生产线(一条φ3.5×62m,一条φ4.2×70m),以含锌二次资源为原料,通过回转窑挥发焙烧,制备次氧化锌。

5万吨电锌废渣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建设一套年处理含锌废渣50000吨回转窑(φ3.5m×50m)生产线,包括回转窑主体工程,脱硫系统,收尘系统,配电系统,废渣暂存库,成品库房及配套办公楼等。

5200

石棉县坤顺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15万吨电解锌及综合回收利用技改项目

对一二分厂现有5万吨/年电解锌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达到年产锌锭10万吨的生产能力;新建1条处理规模达15万吨/年的渣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生产线,5万吨锌基合金和1万吨吹制锌粉生

100000

自产废渣内部综合回收利用技改项目

自产废渣内部综合回收利用技改项目建设1条含锌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以企业内部自产含锌二次资源为原料,通过侧吹烟化、湿法工序,回收锌、铅、银、铜、镐、锗等有价金属,同时利用尾气制酸,达到年处理约20万吨含锌废渣的处理能力。

60916

项目建设2条回转窑生产线(一条φ3.5×62m,一条φ4.2×70m),以含锌二次资源为原料,通过回转窑挥发焙烧,制备次氧化锌,达到年处理36万吨含锌二次资源的处理能力(其中危险废物25.5万吨/年,一般固体废物10.5万吨/年)。建设一条电解锌生产线,在企业已建设一条电解生产线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最终达5万吨/年的电解锌生产能力。该生产线以回转窑生产线生产的次氧化锌为原料,增加产品产值,经湿法电解,达到5万吨/年的电解锌生产能力。建设一条多金属回收生产线,在企业已建设的设备设施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以电解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净化渣、铟锗富集渣为原料,进一步回收铜、镉、铟、锗、铋等元素。本项目设计处理企业本次技改的5万吨电解锌生产线产生的净化渣与原有的2万吨电解锌生产线产生的净化渣,达到年处理多金属渣约3300吨的生产能力。

30600

(其中包括两条回转窑)

项目占地40亩,项目利用收购天盛化工原建(构)筑物面积4728㎡,因项目建设需要,新增2座水淬渣池1440m3,2座消防池400m3。利用现有电石炉、液压系统、起重机、电极糊提升机、振动给料机、装载机、电动单侧犁式卸料器等生产工艺设备30(台/套),购置风机电子汽车衡、油泵机组、开堵眼机、成球机、震动筛、铸铁机、大力缸以及压放缸等关键工艺设备32(台/套),组建国内先进的含钒废渣综合利用生产线。

危险废物收集处置

四川中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中心项目

将部分厂房改建为四川中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中心项目丙类厂房,建成后每年可周转5000吨危险废物。

市生态环

境局

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项目(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中心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为贮存区的隔建、贮存区地坪与裙脚的防渗、配套渗漏收集系统、废气收集系统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等设施。建成后每年可周转5000吨危险废物。

(预计2023年开工)

“无废城市”宣传培训活动

“无废城市”宣传推广系列活动

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无废”理念宣传工作;结合芦山花灯、芦山八月彩楼会、三雅文化等传统活动及文化,将“无废”理念融入各类文化活动,扩大雅安“无废城市”影响力;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融入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无废城市”建设氛围;强化全民环保责任意识,打造“无废城市”宣传科普教育基地;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固体废物管理职责,面向企业,制定相应固体废物管理培训计划。

市“无废”办(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经开区

市生态环境局、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合计

716476.7

附表4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清单

表4.1.12020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单位:万吨)

废物类别

产生量

上年度遗存量

利用处置情况

贮存总量

综合利用率

自行利用处置

委托利用处置

当年

利用率

粉煤灰

5.93

1.12

6.16

0.88

≥1

87.53%

炉渣

41.07

0.01

0.83

40.25

99.99%

煤矸石

2.42

0.14

2.47

0.09

96.35%

其他废物

75.32(163.92)

0.21

7.70(95.94)

67.49

0.34

99.83%

99.55%

脱硫石膏

(含磷石膏)

12.68

70.49

13.44

3.45

66.29

20.30%

尾矿

21.09

264.12

285.21

污泥

11.41

0.13

0.47

10.87

0.20

98.26%

其他冶炼废渣

15.49

6.67

0.12

19.14

2.91

86.88%

185.41(274.01)

342.89

22.56(110.80)

149.83

355.92

注:1.不含矿产开发的固体废物;2.使用修正数据,括号内为修正前数据。

表4.1.22020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产生企业情况(单位:万吨)

名称

主要种类

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4.96

四川汉龙石材有限公司

24.87

四川省宝兴县东宝石材开发有限公司

13.52

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11.03

11.20

表4.1.32020年雅安市矿产开发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信息(单位:万吨)

产生类别

贮存量

处置利用情况

处置量

利用量

处置利用总量

16.27

0.23

0.89

15.29

16.18

片石

69.57

81.27

4.61

65.75

70.36

废矿

49.29

3.75

13.07

33.52

46.59

其它废物

242.34

398.31

17.73

4.60

22.33

377.47

483.56

36.30

119.16

155.46

表4.2.12020年雅安市农业固体废物利用情况

农作物秸秆

畜禽粪污

农膜

可收集量(万吨)

综合利用量(万吨)

综合利用率(%)

(万吨)

使用量

回收量

回收率

(%)

全市

29.71

27.18

91.08

517.96

449.99

80.00

639

544.35

85.19

表4.3.12020年雅安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

县(区)

清运量(万吨)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万吨)

焚烧处置量(万吨)

填埋处置量(万吨)

焚烧处置率(%)

13.84

1.01

10.91

0.00

78.85

4.87

3.76

77.05

3.61

0.03

1.07

1.71

29.57

1.69

0.67

1.02

39.70

0.79

0.04

0.41

0.24

52.12

5.44

1.24

3.18

22.80

4.39

2.38

0.82

54.24

1.64

0.71

43.29

36.27

1.08

21.15

7.20

58.31

表4.3.22020年雅安市生活源其他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

种类

综合利用量

利用处置能力

餐厨垃圾

2.91万吨

100.00

污泥(以干污泥计)

1.51万吨

1.48万吨

97.53

再生资源

16.70万吨

56.00

快递包装

1380.94万个

1095.20万个

79.00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

106.43万吨

105.28万吨

98.92

表4.4.12020年雅安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单位:吨)

自行利用处置量

委外利用处置

本年遗留贮存量

上年遗留贮存量

1313.38

1228.49

108.69

101.77

125.58

480.37

448.80

28.18

25.79

22.63

132812.36

84207.22

4474.83

126886.95

82781.65

228027.54

171734.34

12416.11

167892.32

124017.41

939.08

853.36

125.20

39.48

269.64

255.26

11.47

8.63

5.72

678.34

0.50

516.67

484.17

324.80

283.96

219.49

114.10

53.43

经开区

422.61

1.44

439.26

38.93

57.02

365227.28

257876.05

19068.06

295677.86

207427.72

表4.4.22020年雅安市年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企业情况(单位:吨)

企业

危险废物产生量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

委外利用处置量

汉源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基地)

183055.72

137319.82

12261.47

151552.49

122646.93

76220.16

4327.21

74135.40

44803.59

34414.52

16313.57

5806.73

7841.83

12805.81

汉源俊磊科技有限公司

5054.59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THE END
1.铟价格今日金属铟价格行情走势查询金投价格网金投行情频道提供了铟价格,今日铟的价格,铟行情,金属铟每日报价,最新铟价走势查询等内容。金投行情是国内知名的行情报价平台。https://jiage.cngold.org/jinshuyin/list_3634_3.html
2.11月26日Mysteel铟价格行情1、以上价格为现款现货出厂含税价; 2、单位:元/公斤; 3、质量要求:符合YS/T257-2009 铟锭标准; 4、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1元/公斤; 5、行情发布时间为国家法定工作日12点。 资讯采集:陈琪琪 021-26094271 资讯监督:高晨曦 021-26093388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https://tibiyin.mysteel.com/m/24112611/E065772CD3A25698.html
3.“SHMET周报国内上市有色企业陆续披露三季报,美欧钢铝关税谈判陷入腾远钴业拟投建刚果(金)钴铜湿法冶炼厂四期 腾远钴业公告称,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刚果(金)新购土地建设钴铜湿法冶炼厂(四期)项目。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刚果(金)腾远铜钴资源有限公司的配套设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公司整体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化发挥固定资产产生效益的能力。该项目投资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79056.html
4.高纯铟锭价格高纯铟锭今日价格行情高纯铟锭价格多少钱一吨上海有色网产品库为用户提供今日最新--高纯铟锭价格信息,包括--高纯铟锭价格、--高纯铟锭价格行情、--高纯铟锭价格分析资讯等信息,让用户更加快捷、深入的了解--高纯铟锭价格行情。https://www.smm.cn/mpdb/1705473648159_price_china_Ningxia
5.铟锭价格多少?铟锭近期出厂价走势(2024/11/25)2024年7月31日铟锭最新价格 2024年7月31日,长沙荣昌高纯材料有限公司铟锭(纯度:99.995%化学式:In外观:银白色金属重量:500g/锭),长沙荣昌,交易地点为湖南省/长沙市,出厂价报价为3000.00元/公斤。 2024年7月31日,铟锭(纯度:99.995%尺寸(锭):13.5x3.5x2.5cm净重:约1千克/锭)出厂价价格为3200.00元/公斤,报价人https://m.southmoney.com/shuju/hysj/202411/55419364.html
6.请问一下锗锭及铟锭价格走势(元千克)?洞见研报收录最新、最全行业研究报告,免费阅读下载市场分析报告,公司研究报告,竞对分析,全文关键词高级检索,下载PDF,PPT,Word等格式https://data.djyanbao.com/detail/7315918.html?businessId=8&title=%E8%AF%B7%E9%97%AE%E4%B8%80%E4%B8%8B%E9%94%97%E9%94%AD%E5%8F%8A%E9%93%9F%E9%94%AD%E4%BB%B7%E6%A0%BC%E8%B5%B0%E5%8A%BF%EF%BC%88%E5%85%83%E5%8D%83%E5%85%8B%EF%BC%89%3F
7.锡业股份:15.042.87%+0.42000960LME 指 伦敦金属交易所 SHFE 指 上海期货交易所 SMM 指 上海有色金属网 /a、/d 指 每年、每天 115 90.09% 铟锭 生产量 公斤 72,546 70,796 2.47% 库存量 公斤 113,101 65,485 72.71% 销售初投 值准备 期末投 占公司 投资类 起始日期 内购入 内售出 际损益金作方名 系 联交易 始投 期https://q.stock.sohu.com/cn,gg,000960,7132989198.shtml
8.2024年锡业研究报告: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2023年公 司铜产品、锌产品产量为12.9/13.6万吨,同比分别为+2.7%/-0.4%,保持稳定;铟锭产量102吨, 同比+39.7%,增幅较为明显。 成本分析:锡锭成本显著下降,价格压力之下毛利率维稳 精益管理带来锡锭单位生产成本下降。2020年-2022年,受传统矿产地区品位下降、人力成本上升、 开采成本上升等因素,公司锡锭、铜产品、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6a241a09954823535314f89fb.html
9.锡业股份:主要产品为锡锭阴极铜锌锭铟锭等内容描述:11月14日,锡业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锡锭、阴极铜、锌锭、铟锭等。公司参股公司云南锡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锡材和锡化工等深加工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先进电子及AI芯片等相关领域。 11月14日,锡业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锡锭、阴极铜、锌锭、铟锭等。公https://www.cbcie.com/news/1429975.html
10.补仓造句8、该贸易商当前没有铟锭库存,短期内也没有补仓意向。 9、抄底时,钱从阴跌里丢了;听股评时,钱从上当中丢了;长线投资时,钱便从退市的公告中丢了;准备补仓时,钱又从新一轮的下跌中丢了。【好工具hao86.com】 10、这句话为什么不对?保证金低于维持保证金不就要求补仓了吗?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2fa143ac9a2f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