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业迎黄金时代扶持政策有望加码(附股)石墨东莞证券

海通证券表示,石墨烯未来前景超越碳纳米管,是最有前途的新材料之一,是适合二级市场炒长远预期的品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8.76%,同比下降5.2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4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14.21%,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毛利率大幅下降是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导读:

扶持望加码石墨烯产业迎黄金时代

石墨烯技术存领先可能中国争取"第二稀土"制高点

石墨烯扶持政策或加码

中外联手发力:中国石墨烯全景图将浮出水面

石墨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多家公司布局

长江证券:掘金万亿石墨烯产业

石墨烯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此前在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石墨烯产业应用前景并不明朗,因此没有把石墨烯作为重点。随着技术的推进,业内已经达成初步共识,石墨烯材料与产业化革命已经处于突破的前夜。

为及时、全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广大对石墨烯感兴趣的企业、研究该领域的专家和社会各界提供权威的产业化信息,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欧洲PhantomsFoundation和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2014年8月31日-9月3日在宁波召开。通过国内外联手推进“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一幅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全景图即将首次浮现。

随着上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包括欧洲旗舰计划协调人、旗舰计划项目负责人在内的全球一流石墨烯科学家和企业家专家访华,石墨烯产业化有望会再度“催热”。

对于大会召开,业内人士指出,石墨烯材料与产业化革命正处于突破的前夜,目前石墨烯的应用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市场,但一幅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全景图已经呼之欲出了。据透露,本次大会将在30场研讨会上,主要讨论内容包括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功能涂料、传感器、透明电极、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等多个应用领域;同时,还安排了石墨烯国际合作、投融资、资源利用、技术交易、新产品发布、人才招聘等6场专题论坛,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国内外机构参会热情前所未见的高涨,PhantomsFoundation方面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筹备情况看,这次大会将吸引全球石墨烯研发人员、产业推动者及投资者的目光,预计参会人数将超乎想象,成为全球石墨烯领域规模最大的官产学研盛会。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表示,“虽然资本市场对石墨烯概念存在炒作嫌疑,但是并不会有空穴来风这样的事,因为涉足石墨烯领域企业家和科学家确实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推动产业化的进程。”

此外,中央政府部门也作出了重点扶持的考虑。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曾表示,在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石墨烯产业应用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在规划文本及产品目录中,没有把石墨烯作为重点。但随着石墨烯技术与应用的突破,工信部下一步将考虑统筹研究石墨烯材料。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各有关部门已经逐步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石墨烯入选恐怕已经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石墨烯技术存领先可能中国争取“第二稀土”制高点

从刚刚在宁波结束的“201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下称“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传出消息称,今年科技部863计划纳米材料专项将石墨烯研发作为一个重点的支持内容,预计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将单独占有重要位置。不过,目前没有官方的声音证实上述消息。

石墨烯发明者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提取自石墨的石墨烯被视为“神奇材料”开始被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目前,石墨烯材料被认为可以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生物质材料、传感器、超高频电子及光电子设备、药物载体、触摸屏、保护膜、选择性过滤渗透膜等领域,被认为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

据了解,由于中国在石墨烯应用领域的研究几乎与西方国家同步,目前技术水平不相上下,而专利数更多。不过,与西方国家的专利主要由跨国公司申请不同的是,中国的专利主要掌握在科研院所手中,未来产业化可能不如西方顺利。

此外,中国的石墨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0%多,资源垄断性堪比稀土,而上游的石墨矿领域也与稀土类似,面临小而散的局面。业内人士称,要想抢占石墨烯产业的先机,仍需着力整个产业链。

产业化待突破

据了解,在2013年7月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时候,很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提出过希望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因为由于属于研究的新领域,中国和西方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要想超越需要更多的支持。

记者在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国在石墨烯领域的专利已经排到世界第一位,美国、韩国、日本紧跟其后。“美、日、韩国三国的专利受理起步很早,但近三年专利数量上升缓慢。”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侯士峰说。

9月1日,很多来自欧洲的专家都介绍了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神奇的应用效果,但记者观察到,无论在哪个领域,目前都没有成熟应用的条件。

在一些研究人员看来,石墨烯在技术完善、突破与产业化之间还存在矛盾,“概念炒作有点过热了,作为投资者,我认为还没有到资本进入的阶段,需要等到小规模应用开始,并稳定后才能进入。”9月1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投资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属于投资上游产业的好时机。

记者在会场展示区看到,不少企业的资料显示,它们的既有产量或计划产能都已经达到了数百吨,但看不到下游的需求有多大。

“我不相信那些数据,下游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一位石墨烯生产商告诉记者,他公司现在产量是400公斤,卖了200公斤,价格从10元/克至1000元/克,“现在采购石墨烯的多是高校的实验室,采购量论克,你说市场好不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的专利数处于世界第一,但与美、日、韩的专利为跨国公司所申请不同的是,中国的石墨烯专利大多掌握在科研院所手中,从产业化的流程看,中国的技术与产业对接将多一道程序。

范定侒认为,作为早期产业,最需要培育、规划和服务,也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阶段。范定侒分析说,由于早期阶段,银行、PE等资金不愿意进入,造成产业内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如果将资本市场的资金引入产业当中,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稀土之鉴

就在石墨烯创新大会前,有媒体质疑石墨可能成为下一个稀土,意味着中国的石墨产业将面临混乱和整治。的确,从原材料的重要性和中国拥有的资源量来看,作为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有成为稀土的潜质。

据美国地调局资料显示,世界石墨储量为8600万吨,储量基础为28686万吨。已发现石墨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国、捷克、墨西哥、巴西、朝鲜、印度和马达加斯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中国石墨储量占世界的70%以上,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山东、内蒙古的储量居前。

虽然产业化的浪潮还没有到来,但国内外已经在为此作准备。记者了解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石墨烯产业方面走在前面,目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在科研和产业化上都走在了前面,尤其是无锡和宁波,宁波市于今年5月发布了《宁波市石墨烯技术创新与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3)》,力争在10年内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千亿级产业规模的优势和特色产业群。

侯士峰给记者展示的“欧盟石墨烯10年发展计划”显示,欧盟制定了2013-2023的石墨烯发展路线图,希望借助在该领域的突破重整欧盟制造业。因此,未来世界对石墨烯的需求,对石墨的需求将大量增加,中国不可避免要成为世界石墨烯的主要供应者。

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石墨产业的上游与稀土整合前类似,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而且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媒体引用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提供的一份报告称,国内石墨产品经过2010年、2011年的开采热潮之后,晋冀鲁豫等产区的产能也是快速、无序增长,低端产品以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使得石墨产品被廉价出售。

2011年记者曾前往中国石墨矿集中地区黑龙江鸡西、鹤岗采访了解当地石墨矿整合的情况,按照当时的政策,外来投资者不能获得采矿权,只能在当地从事中下游加工,当地原材料企业提供供应保障。但9月1日,两家参加石墨烯创新大会的民营企业则明确告诉记者,他们拿到了黑龙江的石墨矿。(中国经营报)

石墨烯是新材料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由于具备众多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性质,石墨烯有望在电子、新能源、高端制造、医疗等领域展开多种应用。未来下游应用市场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预计最先将应用于太阳能透明电极、散热材料和触摸屏等领域。

涉及石墨烯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多,但均处于研发试验或新涉阶段,尚未对业绩构成实质性影响。

新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维材料,结构稳定,各项物理性质优异。石墨烯的发现颠覆了凝聚态物理学界既往的二维材料不能在有限温度下存在的观念。

石墨烯具备众多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性质,是目前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具备透光性好、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电阻率低、机械强度高等众多普通材料不具备的性能,未来有望在电极、电池、晶体管、触摸屏、太阳能、传感器、超轻材料、医疗、海水淡化等众多领域应用,是最有前景的先进材料之一。

石墨烯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构成的薄膜,另一种是由多层石墨烯构成的微片。石墨烯薄膜又分为单晶薄膜和多晶薄膜。其中单晶薄膜可以用于集成电路等电子领域,但是产业化尚待时日。而多晶薄膜有望在5-10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替代ITO玻璃用于制造触摸屏(特别是柔性制造屏)和其他需要透明电极的领域。除了纯石墨烯之外,另外还有很多石墨烯衍生物,未来也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总体而言,石墨烯应用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电子、新能源、生物医疗、高精度制造业、水处理等高精尖技术领域。

目前已经有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分散有催化剂的SiO2/Si基片上制得的单个的单壁碳纳米管。此种碳纳米管使得传感器在复杂的气体环境中具有选择性,区分度和灵敏度较之传统的传感器显著提升。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子、机械、力学等性能,但是纳米管制备一直是难点。实现结构和性质可控的制备是单壁碳纳米管应用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成为碳纳米管研究和应用发展的瓶颈。

石墨烯良好的电导性能和透光性能,使其在透明电导电极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试验证明,石墨烯比表面积高达2600平方米/克,导电性极高,且储能效率是现有材料的近两倍,是理想的电极材料。石墨烯在取代其他电极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即便是目前商用超极电容器使用的活性炭等材料,比表面积也不过1000-1800平方米/克,石墨烯的电学综合性能显著超越当前的各种材料。

传统电极材料多采用ITO(铟锡氧化物)。铟元素价格昂贵,且较为稀有。行业正在寻找一种成本更低的材料以替代ITO。石墨烯以其独有的导电透明性质成为备选材料。采用石墨烯制成的透明电极,不仅具备传统电极的导电特性,同时还可以弯曲折叠,在搭建过程中可与建筑构成一体化,更加经济和实用。透明导电电极不仅应用于太阳能领域,同时还可应用在触摸屏、液晶屏、发光LED和超级电容等多种光电领域。目前全球实验室将石墨烯电极应用至上述多类型产品,包括触摸屏和超级电容。若能成功商业化,未来有望改变电子行业制造格局。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石墨烯是目前所知最薄、最强和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研究发现,通过建立三维堆叠多层异质结构的石墨烯能够制成具备极为敏感的高效光伏设备,可以利用太阳能产生电力。未来有望采用石墨烯制成转换效率更高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石墨烯不仅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用的透明电极,同时还可以用作插入半导体层之间的中间电极。石墨烯最能发挥威力的领域是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在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石墨烯作为中间电极的优点在于,石墨烯是透明的,而且与半导体层的相容性较高。

化学掺杂可以大大降低石墨烯面电阻并调整石墨烯的功函数,制成柔性更高的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备导电、透明等太阳能转换器件所必备的性质,还具备金属材料所不具备的柔性。同时,此种薄膜具备对中远红外线高透性质,能显著提升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当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30%,理论上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有望将转换效率提升到60%,未来太阳能电池有望实现小型化。石墨烯可以弯曲且透明,未来有望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使太阳能用于日常照明和采暖等日常应用。

目前,在石墨烯光伏材料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之一是富士电机。该公司正在积极开发采用石墨烯制成的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

超级电容器是基于高比表面积炭电极/电解液界面产生的电容、或者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的表面及体相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存储和转换的电子元件。其构造和电池类似,主要包括正负电极、电解液、隔膜和集流体。

与传统的ITO触摸屏相比,石墨烯触摸屏无毒环保,相比ITO使用有毒的稀有金属铟,石墨烯对环境友好。其次,石墨烯的光学性能要优于ITO,能部分消除镜面反射,可有效解决长期困扰ITO的光学镜面反射问题。在强光下,ITO屏幕会变黑,而同样情况下的石墨烯触摸屏镜面反射会减弱很多。石墨烯还能折叠弯曲,未来有望延伸至移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在未来的触摸屏领域,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有望替代现有的氧化铟锡(ITO)透明电极。

石墨烯触摸屏研究处于前列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目前开始产业化的公司有韩国三星、日本索尼、二维碳素、美英的CambriosTec以及3M。日本东丽、东芝、索尼产研和信越化学、三星等厂商在石墨烯研究方面进展迅速。

近期有报道称,IBM公司研制出首款由石墨烯圆片制成的集成电路。科学家预测,这项突破可能预示着未来有望采用石墨烯圆片来替代硅晶片。这块集成电路建立在一块碳化硅上,并且由一些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组成。最新的石墨烯集成电路混频最多可达10G赫兹,承受125摄氏度的高温。

未来石墨烯集成电路有望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电子终端运行速度更高、能效更低、成本更低。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石墨烯制成的生物传感器对生命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基因组测序技术领域,最近成功开发出来的DNA感测器,是一种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场效应类晶体管设备,能探测DNA链的旋转和位置结构。该感测器利用石墨烯的电学性质,成功实现检测DNA序列的微观功能。

此外,石墨烯由于其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导热效率,未来有望成为LED导热领域的新型应用材料。

产业化尚待时日

技术问题是石墨烯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低成本和高效率地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并快速高效转移至下游需求领域,是石墨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主要致力的方向。

当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类。物理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机械剥离方法,而化学方法主要集中在化学沉积和化学合成两大方向。上述物理方法制备石墨烯共同的缺点就是生产出的石墨烯厚度不一,可操作性差,并且无法生长出大尺寸的石墨烯。

化学沉积气相法(CVD)提供了一种可控制的石墨烯方法。首先将平面基底(如金属薄膜和金属单晶)等置于高温可分解的前驱体(一般多为甲烷和乙烯等烃类)中,通过高温退火的方式使碳原子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石墨烯,最后用化学方法去除金属基底之后得到石墨烯。此方法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石墨烯片,但合成过程必须在高温下进行,石墨烯的良品率一般无法保证。此外,还有化学溶液直接剥离法、高温石墨膨胀法等。

上述石墨烯化学制备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同样也不稳定,且石墨烯片状面积有限,商业化尚待时日。

整体而言,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的问题方面有新的突破,也是目前制备石墨烯的主流技术之一,但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艺空间。

近两年来,石墨烯产业化方向逐渐清晰,各国有关石墨烯产业支持政策也进一步加大。

2013年,密歇根理工大学成功研制三维石墨烯电极,有望替代铂电极在太阳能中的应用。而马尔拉大学开发出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有望用作新型的吸附剂。

同年,索尼通过改进后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作出约120mm×230mm的石墨烯薄膜,目标是作为透明导电膜。

我国也在加大对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支持,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为石墨烯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在石墨烯基础研究突出。2007-2013年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关于石墨烯的资助项目达到了1096项,特别是在2012-2013年间,有关石墨烯的项目急剧增加。重点项目包括:可见光响应的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处理有机污染物、新兴碳基复合材料、钛酸锂-石墨烯负极材料可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高效石墨烯/半导体纳米结构异质节研究等。

从近两年的我国专利申请情况来看,热点领域主要集中石墨烯制备以及作为透明导电电极、晶体管半导体器件以及传感器和复合材料等领域,这些也是石墨烯有希望最先产业化的领域,表明我国石墨烯产业处于第二阶段,技术成长阶段,我国石墨烯研究正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

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数据,截至2014年7月,中国有关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处于世界首位。不过,从专利保护区域分布来看,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都对其石墨烯专利申请了专利保护。而我国机构虽然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具有优势,但基本上以国内申请为主,很少有对其石墨烯专利的国外保护。

作为颇有前景的高新技术材料,石墨烯有望在半导体、光伏、锂电池、航天、军工、LED和触控屏等领域带来一次材料革命,一旦实现产业化,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以上。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来,石墨烯产业化尚待时日,制造工艺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石墨烯走向产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制造工艺来看,目前业内通行的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产业技术路径仍在探讨之中。

目前开展石墨烯研究的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和少数企业,研究力量比较分散,要尽快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协作,建立一条完整的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打造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测试平台,优化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环境。

多家公司加速布局

2013年初,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制成国内首片15英寸单层石墨烯和7英寸石墨烯触摸屏,未来可用于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研究院制备15英寸铜箔衬底均匀单层石墨烯,并成功将其完整地转移到柔性PET衬底和其他基底表面。

上海南江集团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共同推进大面积单层石墨烯产业化项目,前期投资达2.67亿元。石墨烯产业基地已成功落户重庆,将力争尽快建成首期生产线并投产,形成1000万片石墨烯产能。

2013年5月,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联合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宣布,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正式投产。常州二维碳素科技率先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手机电容式触摸屏,并实现4英寸石墨烯触摸屏手机小批量生产。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表示,公司计划生产50万件石墨烯手机触摸屏,并计划再融资1亿元,扩大石墨烯手机触摸屏生产规模。

二维碳素的核心技术是采用CVD工艺在铜基底上生长石墨烯薄膜的工艺。将甲烷(及辅助气体)通入反应炉中,经过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加热,甲烷碳氢键断裂,碳原子在金属催化剂基底上形成晶核,进而形成多晶薄膜。

上市公司方面,中国宝安(000009)旗下的贝特瑞公司在2011年11月完成石墨烯中试线建设并投入生产,目前公司有关石墨烯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负极材料领域。

2014年3月,金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金属所前期的合作,主要包括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功能涂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石墨烯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技术研发,石墨烯三维网络材料应用技术研发等;2014年年度研发计划包括: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导电油墨以及防腐涂层中的应用研发。

石墨烯市场巨大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进行排布并相互连接而成的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等特点,在电子、航天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石墨烯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中研发的方向主要有四个领域。

首先,石墨烯可替代晶硅应用在芯片领域,将芯片速度提高到THZ级别。全球每年半导体晶硅的需求量在2500吨左右,石墨烯如果替代十分之一的晶硅制成高端集成电路,市场容量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

其次,石墨烯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大幅提高电池性能。全球每年负极材料的需求量在2.5万吨以上,并保持20%以上增长。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在十分之一的锂离子电池中,其需求量也在250吨以上。

最后,石墨烯可以替代ITO作为导电材料制成显示器件。预计2011年全球ITO导电玻璃的需求量在8500万-9500万片,石墨烯的替代空间巨大。

尽管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石墨烯规模化供应和需求均没有形成,在8-10年内无法形成产业化。

从供应上看,行业仍在量产摸索阶段,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有微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和气相沉积法;其中氧化石墨还原法由于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主要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实现石墨批量化生产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多数企业只能小量生产石墨烯,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多为氧化还原法,生产出的石墨烯溶液也存在很多技术上需要突破的问题。

石墨烯的高强度、高导电性及传热性等特性能够在航天军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多领域有潜在应用,但由于其成本过高,一直都处于研究阶段。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使用石墨烯的下游行业是复合材料领域和显示技术领域。

将石墨烯添加到塑料、橡胶、涂料等基体中,可以大幅增强产品的性能,如强度、韧度、导电性及传热性等,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也是目前石墨烯最大的产业化应用。

目前的显示器件中应用最广泛导体材料是氧化铟锡ITO材料,将石墨烯作为导体材料制成显示器件,将增强器件的韧度,制成可以折叠的薄膜显示器。业内也预计显示技术领域的应用将是下一个能够产业化应用的领域。

行业先行者

国内目前并没有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生产石墨烯。只有几家生产碳纤维产品的公司正在进行石墨烯产品的研制,目前都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深圳贝特瑞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在负极材料技术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公司目前的石墨烯已经少量试产,未来一旦运用到负极材料中,将提升其性能,对其主营业务也有极大的促进。

方大炭素是世界第三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商,目前已经具备了9000吨特种石墨的生产能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和规模量产上都具有优势,特别是在特种石墨产品的研发上具有技术优势。

中国宝安:定增注入优质资产,房地产、新技术、医药三驾马车起步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分析师:涂力磊,谢盐撰写日期:2014-08-19

事件:

2014年8月15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宝安控股已持有贝特瑞57.78%的股份。公司拟通过向贝特瑞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合计购买贝特瑞32.1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贝特瑞32.15%的股份,宝安控股原持有贝特瑞57.78%的股份,公司将直接和间接持有贝特瑞89.93%的股份;贝特瑞的外部财务投资者将不再持有贝特瑞的股份,贝特瑞的员工股东合计将持有贝特瑞10.07%的股份。贝特瑞100%股份的预估值约为22.52亿元,对应标的资产贝特瑞32.15%股份的预估值为7.24亿元。根据发行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10.02元/股,再考虑公司送股分红除权等因素,公司本次股票发行价格为8.33元/股。

投资建议: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刘强撰写日期:2014-08-25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4.36万元,同比增长36.53%;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662.23元,同比增长47.71%;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点评:

二季度稳定增长,下半年需求、盈利有望转好。公司二季度收入、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是3.48%、8.12%;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好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会计估计变更带来的正面业绩影响金额1648.17万元(体现在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22%,同比下降增长0.5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后备电池毛利率提升3.03个百分点。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的通信后备电源、储能应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我们看好公司的战略布局;下半年,由于4G大力建设、动力电池产品盈利复苏、储能市场打开,公司产品的需求、盈利有望转好。

动力电池:受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6%,盈利仍处低位;公司积极开拓启停、节能、叉车等动力市场新领域,推进铅炭电池在节能环保汽车启停领域的应用;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在低速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上半年低速电动车用动力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51.17%。在湖北葛店布局的新能源电池产能将为未来发展打开空间。

储能电池:行业领先,未来潜力大。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419.56万元,同比增长37.37%。储能包括工业储能(包括集中和分布式)和户用储能,目前公司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开发适用于户用储能系统的铅炭电池及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积极推进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

股价催化剂:储能产品市场打开;动力电池产品提价;通信电池大额中标;新业务顺利拓展。

风险因素:储能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动力电池毛利率维持较低水平;通信领域投资低于预期。

方大炭素:利润率恢复较好业绩快速回升

2014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减少5.6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3.10%;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3.74%;实现每股收益0.15元。公司业绩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

分产品看,报告期内各类碳素制品总产量为8.90万吨,实现营收11.92亿元,同比增长2.35%,毛利率为24.36%,增加了2.16个百分点;铁精粉产量为50.9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17.81%,毛利率为62.45%,回升了7.10个百分点。碳素制品和铁精粉毛利率的提升是公司业绩稳步回升的主要因素。

公司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项目前期工程已启动,因200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结余尚未使用完毕,2013年增发募集资金仍未投入使用。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项目因市场原因,迟缓投入。

由于油系针状焦项目对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情况主要还要看3万吨特种石墨项目的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8.39%,同比微降0.14个百分点。

具体看,销售费用率为5.55%,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70%,增加了1.0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2.14%,下降了2.34个百分点。公司期间费用率能够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财务费用率的下降。

预计公司2014、2015和2016年的EPS分别为0.27、0.36和0.44元,仍维持对公司增持的评级。

中泰化学(002092):中报业绩大涨符合预期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4年半年度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减少7.25%;实现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489%,对应EPS为0.13元。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市场较少跟踪因此市场预期不明。

二、分析与判断

量稳价跌收入略有下滑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预计增厚14年净利润3.4亿元公司今年开始调整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及建筑物从20年调整为20-40年,机器设备从5-10年调整为10-30年,其中电力行业的机器设备调整为20-30年。预计将增加公司2014年度的净利润3.4亿元左右。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高增长主要来自于会计政策调整。

行业4年周期PVC价格有望回升氯碱行业受宏观经济拖累下特别是在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大背景下持续低迷,同时氯碱行业本身的运行周期也导致PVC价格从2011年上半年的超过8000元/吨一路下跌到6000元/吨以下。氯碱行业产能投放周期约2年,因此价格本身呈现约4年的行业周期,尽管行业产能过剩依然比较严重,但我们认为未来一年PVC价格大概率会有一波上升行情。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14-16年EPS分别为0.38、0.57和0.63元,对应PE分别为18、12和11倍。氯碱行业未来景气周期向上,公司调整会计政策大幅增厚业绩,国企改革有较大想象空间,增发价和PB估值有很强的安全边际,合理估值7.50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丽家族(600503):华丽家族调研报告

公司为民营背景的地产公司,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较低,二级市场存在并购的可能。

大股东及创始股东持续减持已经结束,股价长期下跌的动力衰弱。

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规模不大。

公司上市后没有从资本市场融过资。今年已启动再融资,盘活存货项目。

公司货币资金多,但公司也没有短期债务,而且存货中有大量可销售的现房,资产负债率仅为34.5%,总体上公司没有短期财务压力。

近4年来,公司在持续进行库存变现和降低负债,目前公司去库存和去杠杆应该已经接近尾声。

投资看点:经过4年的去库存和去杠杆以及近3年来的原始股东持续减持,公司已经经历了最坏的投资预期。长期来看,未来公司的股票吸引力将会增长。

预计公司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每股EPS为0.03元、0.04元和0.05元。考虑到公司去杠杆和去库存已近结束,同时原始股东的减持也已经结束,公司存在着转型的预期,并有二级市场并购的潜在可能,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烯碳新材(000511):精耕介孔碳,储备石墨烯

结论:2013年以来,烯碳新材通过资产臵换,主业由地产开发转型为烯碳新材料,其中重油助燃剂和介孔活性碳肥属创新性产品,市场前景乐观,石墨烯也在研发中。我们测算2013-2015的EPS为0.06、0.18、0.32元,增速70%、200%、78%。新产业板块PE普遍在30倍以上,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5.40元,对应2014年PE为30倍,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2013年产业大转型。2012年11月2亿现金收购丽港稀土40%股权;2013年4月,用上海银基60%股权置换三岩矿业40%股权;2013年8月用上海银基臵业40%股权臵换奥宇石墨51%股权;2013年在连云港设立碳产业园、烯碳研究院、烯碳产业投资公司;2014年1月,更名为烯碳新材。

两拳头产品2014年开始发力。烯碳新材率先实现介孔活性碳规模化生产,并衍生出重油助燃剂、活性碳肥两产品。重油添加0.1~0.2%助燃剂,燃烧热值可提高10~15%,更重要的,可减少60%以上CO、HC氧化物、NOx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碳肥的农田实验表明,添加0.1%的碳肥,可少施化肥30~50%,且作物增产10%左右。两产品市场销售形式乐观,有望实现50%以上的复合增速,将成为烯碳新材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的主力。

风险提示:重油助燃剂、活性碳肥销量不达预期。

公司是一家从事多个行业的集团型企业,主要控股、参股清华科技园(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力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力合投资公司、珠海华冠电容器有限公司、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公司。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型上市公司,公司秉承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高效、务实、包容的文化理念,立足于高新技术行业,多元化发展公共事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塑造了和谐、规范、自律的企业特质。

金路集团

公司先后获得“民营企业上市公司1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分行业100强企业”、“中国化工合成树脂行业50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国家一级企业”、“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企业文化优秀奖”、“德阳市突出贡献工业企业”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四川省79户大企业大集团”和“德阳市10户龙头骨干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依托百年积淀的雄厚实力,以推进国际化战略为核心,通过与跨国公司在资本、技术、管理、品牌、销售网络和经营层面的广互补与资源共享,公司先后在宁波北仑、镇海,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安徽淮北,江苏淮安等地建设了纺织工业园,从东南沿海到内陆腹地,以内部产业链的紧密融合建立快速反应体系,搭建起了承接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战略梯度布局,实现了与世界纺织产业资源的无缝对接。近年来,公司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相继进入房地产开发、资本市场投资、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核心,以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业务为两翼的多元化经营结构。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电显示薄膜器件生产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厂商,内资控股同类企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在国内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市场中位列前茅。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定制产品,同时会同下游厂商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及材料选择,从而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多年在光电显示领域内积累的行业洞见、创新能力和业务网络,与日东电工、杜邦帝人等主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杜邦帝人在国内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已获得“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悦达投资600805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分析师:余兵,王德安撰写日期:2014-07-02

投资要点

汽车业务稳步向上

2014年初东风悦达起亚三工厂投产,目前设备仍处于逐步运达并安装状态,估计2014年底三工厂将具备30万辆年产能,加上一、二工厂的43万辆年产能,悦达起亚将总计具备73万辆产能,未来三个工厂最大能达100万年产能。

2014年公司销量目标65万辆(同比增长18.9%),前5个月公司销量达成全年目标的40%为26万辆。2014年8月全新轿车K4将投产,该车与现代名图同平台,车型介于K3与K5之间,我们预计K4年内能贡献2.5万台左右的销量。

悦达起亚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随着三工厂今年的提前投产(原定于2014年中投产,后提前至一季度)及产能的爬坡、每年1-2款新品投放而变得清晰可见。

我们预计2014/2015/2016年悦达起亚销量依次为65/71/80万辆,考虑到三工厂2014年投产,全新轿车上市则在今年下半年,我们判断2014年悦达起亚净利率环比降低。预计2014/2015/2016年悦达起亚贡献权益净利润折合每股收益为1.32/1.56/1.86元(2013年悦达起亚贡献权益净利润折合每股1.22元).

其它业务维持现状

除汽车外,其它业务总体维持在年度每股0.2元左右的净利润贡献,其中纺织拖拉机贡献亏损,高速公路收费、发电厂贡献利润,此外公司每年有2亿左右的财务费用(主要是代高速公路缴纳的贷款利息).

预计2014年拖拉机纺织业务亏损环比持平,高速公路收费业务贡献利润持平略降,煤炭业务由盈转亏。

总体看,2014年公司剔除汽车贡献的权益净利润,其它业务贡献将环比略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来自悦达起亚的汽车业务每年为公司贡献10亿以上权益净利润,随着三工厂的投产,悦达起亚新产能有序释放,每年国产1-2款新车,新品涵盖轿车、SUV,未来几年汽车业务增长清晰可见。

拓邦股份:受益智能家居发展,锂电池业务构筑新的增长点

拓邦股份002139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分析师:刘翔,卢文汉撰写日期:2014-04-15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控制系统方案服务商

公司在电磁感应技术、电机调速控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电磁兼容等智能控制器技术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具备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系统能力;虽然公司产品涉及种类较多,包括家电、新能源、电机等领域,但是实际上都基于公司的核心能力——智能控制系统技术。

智能家居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智能家居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JuniperResearch在2014年的研究报告,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10亿美元,比2013年的330亿美元翻一番;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亿元,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710亿美元的32%。

智能家居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家居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两方面的机会:其一,能控制器是家电产品的大脑,随着各家电厂商纷纷推出智能家电产品,对智能控制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给智能控制器厂商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其二,各类新的智能家居产品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如普通的插座、路由器正在进化到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新的产品如空气盒子、智能灯泡等不断产生。

新能源业务构筑公司新的增长点

2014年,随着各汽车厂商推出新能源汽车,加上各地出台政策的支持,2014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2013年的基础上实现翻倍;在电动汽车锂电池方面,公司是金龙汽车的主力供应商,并且产品性能验证良好,公司的动力锂电池业务将构筑公司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

家电智能控制器下游需要疲软;智能家居、新能源业务的不确定性。

给于“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2016,EPS分别为0.34/0.41/0.4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8.8/23.3/20.2倍;考虑到公司良好的成长前景,我们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触摸屏是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又一大热点。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全球触摸屏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电子设备触摸屏总面积同比增长两倍,达到255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触摸屏生产面积将达到3590万平方米。

苏州纳米研究所研究出使用PEG包被荧光标签的纳米石墨烯片(NGS)在体内的作用,在活体内异种皮肤肿瘤移植荧光成像中,NGS表现出了高肿瘤细胞摄取率。尽管对这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在体内表现还需要更多的认知以及长期的毒性研究,但是此种方法为石墨烯在诸如肿瘤治疗的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方向。

2013年1月,欧盟委员会将石墨烯列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石墨烯的制备是核心。欧盟委员计划十年提供10亿欧元资助,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

英国在之前投入5000万英镑支持石墨烯商业化应用之后,接着追加投资2150万英镑资助石墨烯研究项目,推进石墨烯商业化进程,并建立国家石墨烯研究所(NGI),该机构有望成为世界领先的石墨烯研究和开发中心。

2002-2013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关于石墨烯的资助达到500项。重点方向包括复合材料、石墨烯电子器件、CMOS晶体管、存储器件开发,生物传感器和石墨烯制备等方面。同时,美国国防部及其下属机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展多项石墨烯研究项目,重点开发更轻更小、更快和更高频的电子器件。2008年7月,计划署发布碳电子射频应用项目,项目投资为2200万美元。IBM研制出截至频率高达155GHz的石墨烯晶体管,是碳电子射频应用研发的里程碑。

2013年7月,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下,多家机构发起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已经在无锡、青岛、深圳和宁波建立了4个产业创新基地。联盟发起方中,除多家大学科研单位外,还包括多家上市公司。

烯碳新材(000511)在2013年完成战略转型,从房地产业转向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实现了烯碳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根据公司烯碳产业集群的布局规划,公司旗下产品包括资源类、应用类和科技类前沿产品。2013年公司完成战略布局:置入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40%股权;置入奥宇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和黑龙江牡丹江农垦奥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51%股权;投资参股连云港(601008)市丽港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基本完成石墨碳、耐火碳和活性碳之基础产品布局。

中钢吉炭是中国炭素行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也是行业内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拥有年产15万吨炭素产品的能力,特别是在炭纤维等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具有技术优势。公司的研发实力将使公司在石墨烯的研究中获得先机。

收购优质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广泛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本次注入资产贝特瑞(注入后公司将控股贝特瑞89.93%)属于锂电池材料的国际主要供应商,且PE估值较低,这对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空间起到积极作用。拟注入资产合计预估值7.24亿元,对应PE估值为19.89倍。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和生物医药业。目前,公司拥有商品房项目权益建面372万平,可满足三年以上开发需要。近年来,贝特瑞产销两旺,市占率不断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无人直升机、天然气发动机、贝氏体钢、汽车驱动系统、通讯设备研制等方面均有进展。公司控股的马应龙发展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是0.26和0.32元,截至8月18日,公司收盘于10.26元,对应2014、2015年PE分别为39.0倍和31.7倍。由于公司除锂电池材料外的资产RNAV是11.7元;而锂电池材料业务2014年EPS为0.068元/股,谨慎考虑给予25倍PE,则折合每股价值1.69元/股,由此我们以13.40元作为公司目标价,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南都电源:4G推动其业绩增长,动力、储能添成长空间

后备电池:4G推动未来加速发展。上半年公司后备电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从招投标和未来4G的建设情况看,公司后备电池需求有望提升:公司在中移动集采中获得较理想份额,中国联通新的集采合同已开始执行,下半年销售有望环比增长;随着铁塔公司正式成立运营,国内4G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下半年及明年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其他亮点:1)海外市场持续取得突破:上半年高温电池销售额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167%。2)锂电应用提升:公司已形成了行业内最完整的通信用后备锂离子电池产品体系;上半年,公司通信后备用锂离子电池业务中国市场同比增长79.6%。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分析师:潘喜峰撰写日期:2014-08-29

公司12年底阜康能源一期、二期项目投产新产能释放,今年上半年生产PVC79万吨,烧碱54万吨,电石67万吨,供电39亿度,总量稳中有增,但受电解铝、纺织和造纸持续低迷影响2013年公司烧碱价格持续低迷,房地产持续调控影响PVC价格也没有起色,因此总体收入略有下滑。

烯碳新材在石墨烯等产品的研发方面也处于国内前列。烯碳新材下属的烯碳新材料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超高纯石墨、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等,技术合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常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目前烯碳新材在连云港市新浦区经济开发区设立国家级碳新材料产业基地,占地共计20万平米,目前第一期5万平米已建成完工。

力合股份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氯碱化工、塑料制品的生产与经营、房地产开发、化工设计、仓储、物流等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聚氯乙烯树脂、烧碱、液氯、盐酸、压延革、汽车革、装饰墙革、压延膜、塑料管材、纬编针织面料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年产PVC树脂40万吨、烧碱32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氯碱行业的骨干企业。“金路”牌聚氯乙烯树脂被确定为大连商品交易所PVC期货指定交割品牌、广东塑料交易所电石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交割品牌。

维科精华

公司是以纺织为主业,地产开发、资本投资、能源新材料综合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是中国家纺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积淀,公司相继组建了家纺、经编、纱线、针织服装、梭织面料等内部产业群,从棉花基地到产品研发、设计、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缝制、加工、成品直到内销、外贸等,组成了中国纺织界最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是中国纺织行业少数能够掌握上下游供应链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是中国纺织产业中的领军型企业。

锦富新材

悦达投资:悦达起亚三工厂投产,新品投放有序推进

公司主营业务为纺织、煤炭、公路收费等,净利润主要由参股25%的东风悦达起亚贡献。

未来几年,悦达起亚每年都将推出至少1款全新车型,2015年将国产与现代IX25同平台的紧凑型SUV,2016年将国产与现代新胜达同级别的中型SUV索兰托,2017年将国产定位高于K5的高端轿车K7.

[责任编辑:lizy]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今年以来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THE END
1.精铟海工(832495)股票行情精铟海工(832495)行情走势黄金咨询 期货开户 贵金属软件 咨询期货 原油期货 精铟海工(832495) 10.08 ↑ 1.1012.25% 刷新 成交额成交量昨收 100.28万 995.00 8.98 3日分时 5分 日K 周K 3日分时走势图11/0211/0211/0311/0311/0411/048.98 5分走势图0 日k走势图7.51012.51517.52002000 周k走势图7.51012.51517.5200k4k 精铟海工行https://m.cngold.org/stock/m_xsb832495.html
2.锡铟储量全球第一,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业绩暴增68%,周期股蜕变为整个宏观经济如此低迷情况下,公司业绩还能取得高增长,实属非常牛逼!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资源股,既是锡、铟全球龙头,还有锌、铜、钨等金属资源。 它的产品(锡、锌、铜等)上半年均有不小的涨幅,比如沪锡同比上涨21%,精铟同比上涨 61%。 (数据来源:wind)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018174731046129190
3.铟金属标的铟金属概念股:1锌业股份(000751):锌业股份在投资者铟金属概念股: 1、锌业股份( 000751 ):锌业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铟产品来源于公司锌冶炼过程中的综合回收,产量取决于原料矿铟的带入量;近年来,公司铟产量每年8吨左右。公司为亚洲第一大的半导体金属铟生产企业,占全球十分之一左右的产能。 https://xueqiu.com/2318002349/292208587
4.铟金属股票龙头名单是这些!(2024/11/26)株冶集团600961:铟金属股票龙头股,当前市值95.49亿。11月26日消息,株冶集团开盘报8.67元,截至下午三点收盘,该股涨2.3%报8.900元。 国内最大铟生产商。 锡业股份000960:铟金属股票龙头股,11月26日消息,锡业股份7日内股价下跌2.91%,截至下午3点收盘,该股报14.450元,跌0.89%,总市值为237.82亿元。 https://m.southmoney.com/Special/gainiangu/202411/55452312.html
5.金属铟的上市公司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了解金属铟产业的投资机会吗?我们提供最新的金属铟上市公司信息,帮助您找到铟产业相关的优质股票。加入我们,抓住铟行业发展的机遇,实现财富增长!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2391079.html
6.股票—期货—稀有金属铟PK1股票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买5元一股的股票能买2000股 2期货是保证金制交易,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20%(品种不同),就可进行100%的交易。 3金属铟交易是采用保证金交易,交取20%的保证金可以交易100% 二交易方式: 1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没有做空机https://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0375205
7.铟金属概念铟金属概念股铟金属概念股票一览正点财经2012年1月12日晚CCTV- 提供最好最全的铟金属概念,铟金属概念股,铟金属概念股票的信息。2的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对泛亚平台的上市品种铟金属概念股票云锗的交割情况进行了报道。实际据记者了解,因云锗2011年7月才在交易所上市。2011年4月就上市的金属铟的交割量更为巨大,截至2011年底,铟累计在泛亚铟金属概念股票现货http://www.zdcj.net/gainian-2739.html
8.柔性屏必须材料(稀奇资源)稀有金属概念股铟资源上市公司锌业股份( 000751 ):公司为亚洲第一大的半导体 金属铟生产企业,拥有铟产能3万公斤/年(30吨/年),占全球十分之一左右的产能。2. ST珠峰( 600338 ):公司持有西部铟业(51%)股权,其精铟产能为10吨/年,规模扩大后铟产能将达20吨/年。3. 锡业股份( 000960 ):有色金属 及其矿产品,化工 产品(不含管理商品)http://guba.sina.cn/view_791_217200.html
9.东高头条:A股首份半年报新鲜出炉谁会是中报行情大黑马?金属铟|铟价创5年新高 龙头企业受益价格上涨 据亚洲金属网,7月12日,国内铟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粗铟(≥99%)和精铟(≥99.995%)价格分别报1575元/公斤、2640元/公斤,涨幅分别为2.94%和2.65%,创下逾5年新高。近一个月,铟价涨幅近14%,今年来涨幅逾22%。 http://mp.cnfol.com/57433/article/1689213353-141003746.html
10.中金岭南(000060)指南针行情网股票行情实时行情股市概念板块:金属镍4.20%MSCI明晟指数3.88%金属镓3.82%金属钴3.80%融资融券股票3.78%金属锗3.70%深股通3.43%蓝筹指数3.30%富时概念3.12%小金属2.55%金属铅2.36%金属锌2.36%参股金融2.23%金属铜2.21%工业金属2.15%股指期货概念2.12%稀缺资源2.03%金属铟1.57% http://hq.compass.cn/stock/realstock.php?code=sz000060
11.A股最全的金属和化工概念龙头股,龙头股就看这两大板块第十二、铟,株冶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属铟生产企业,铟的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第十三、锡,锡业股份,公司是锡和铟双资源龙头公司,控制的锡资源储量分别占国内70%、全球24%,全球第一。 第十四、锑,湖南黄金,公司是全球锑矿开发龙头企业,专注于黄金、锑和钨三种金属的矿山开采和深加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1628893970639
12.002798新浪财经(002798)兴业矿业000426:2018年报披露公司主要矿产品保有金属储量分别为,银金属12,119.44吨,锌金属287.26万吨,铅金属84.48万吨,锡金属24.35万吨,镍金属32.84万吨,铜金属22.05万吨,铁矿石3,444.4万吨,铟金属1,077.77吨,锑24.44万吨。 *ST浪奇000523:子公司广州联众不锈钢有限公司主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http://www.cy-mmm.com/doc-b5deec74fbda12c86c081e32bf9ba25a.html
13.稀有小金属变资源大牛股对此,李艳认为:“稀有小金属中,除了锑和铟有实际成交数据外,其他种类小金属下游需求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行外人士很难判断。”长城证券行业分析师直言不讳地表示:“在所有小金属中,只有稀土、锑、钨等少数品种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贡献比较明确,其他的都只能说是雾里看花。因为大多数小金属品种都属伴生矿,且大多不是上https://m.yicai.com/news/824124.html
14.韶关市汇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企业发展企查查行业:有色金属及矿石批发 企业规模:小型 员工人数:7(2023年) 简介:韶关市汇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曾用名:韶关市汇力铟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08-17,是韶关市汇力金属材料旗下企业,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法定代表人为谭柏丁,目前处于在营(开业)企业状态,以从事制造业为主,人员规模少于50人,参保人数7人,https://www.qichacha.com/creport_d51f1b7d6d7776f3b1a074481c08d6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