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六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延期至12月份举办美通社PR

上海2021年11月4日/美通社/--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11月18-2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延期至2021年12月13-15日举行,举办地址不变(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关于Carbontech国际碳材料大会

齐聚全球力量,共‘碳’材料未来。Carbontech专注于推动碳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始终秉持产学研融合,搭建碳材料行业交流平台载体,积极促进人才、技术及项目的合作交流与对接。

为什么参与--前沿、趋势、应用、决策、市场、智库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DT新材料,北京先进碳材料产业促进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

协办单位:中科悦达(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超硬材料网,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中南大学炭/炭复合材料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碳/碳复合材料研究所,陕西省碳/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名誉主席: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论坛主席:敖玉辉,长春工业大学教授

陈成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丁古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郭领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黄启忠,中南大学教授

黄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

江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李清文,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副所长

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阮殿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

王炜,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久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教授

(以姓氏字母为序)

承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Carbontech,DT新材料,材视科技,华讯活性炭网,材料分析与应用,烯碳资讯,石墨盟,阿仪网,环球会展网,涂料在线,粉体圏,石墨时讯,储能世界,科学材料站,中国新能源网,钻石观察,激光制造网LaserfairCom

报告议题

12月13日

主论坛议程

09:00-09:15

开幕式致辞

王涛,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主任

黄政仁,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09:15-09:45

【政策研判】“十四五”碳材料产业规划前瞻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09:45-10:15

【产业洞察】全球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热点领域

光大证券

10:15-10:45

【投资策略】新材料产业链的投资逻辑和案例

米磊,中科创星联席CEO

10:45-11:15

【成果转化】如何走好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石墨烯为例

丁古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悦达(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11:15-12:30

【领袖对话】双碳背景下碳材料产业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双碳目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碳中和”时代的正式到来,随着而来的是一个百万亿级的蓝海市场。“碳中和时代”对碳材料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碳”不仅仅是今年的热点,更是一个长达40年的发展主题。碳材料企业只有抢抓先机,攻克挑战,才能赢得未来。拟邀嘉宾:(以姓氏首字母为序)陈军,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云圻,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统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东元,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冰泉,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已确认)

丁叁叁,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已确认)

陈苗裙,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德武,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任建国,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报告嘉宾及议题

12月13-15日,09:00-17:00

论坛及议题(排名不分先后,以实际议程为准,持续更新中)

金刚石论坛

超高速磨削加工难加工材料表面完整性研究

张璧,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应用金刚石微粉砂轮的超精密磨粒加工技术

尹韶辉,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半导体基片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

康仁科,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徐九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超硬材料的激光加工

王成勇,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碳化硅基片高效超精密抛光技术新进展

袁巨龙,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金刚石刀具在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应用

陈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所长

具体题目待定

朱嘉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杭寅,上海光机所研究员

基于金刚石NV的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杜关祥,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金刚石布里渊激光器--突破高相干激光功率极限的新手段

白振旭,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GaN大功率放大器基于金刚石散热片的研发

郭跃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郭宏,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

GaNonDiamond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张星,集美大学副教授/化合物积电总经理

金刚石半导体器件性能(报告方向)

张进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集成电路CMP钻石碟的先进技术

宋健民,浙江富研首席科学家

金刚石基半导体器件机理与模型研究

徐跃杭,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碳基芯片散热(报告方向)

江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

微纳尺度下金刚石的弹性应变工程及器件探索

陆洋,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线上报告)

氢终端金刚石半导体导电沟道研究

刘金龙,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飞秒激光加工金刚石微结构及NV色心

田振男,吉林大学副教授

CVD金刚石在激光中的应用

秦景霞,元素六技术负责人

先进激光技术助力新材料应用突破(在线报告)

DhruvRajguru,DeputyManager–InternationalSales&Marketing

圆桌特邀嘉宾:

吕志伟,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王秦生,国家超硬材料产业基地首席专家、国家超硬材料高技术产业链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培育钻石分会名誉会长,河南省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培育钻石论坛

沈锡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有关培育钻石首饰创新设计的思考

施健,上海交通大学珠宝时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培育钻石与设计师的多种可能

杜半,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会长

Gem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GIA)

技术驱动重塑钻石零售的新机会

郭海峰,钻石小鸟总经理

培育钻石,品牌化发展阶段的机会和威胁

李杨,DiamondFoundry大中华区总经理

培育钻石品牌元年,克拉自由时代到来

刘韧,LightMark联合创始人、品牌合伙人

培育钻石的检测与人工处理改善

吴飞洋,CentreforGemmologicalResearch(CGR)创始人兼总裁

培育钻石应该走出圈子接近用户,忌自嗨

刘洋洋,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运营总监

上海征世科技有限公司

主题:培育钻石如何“玩转市场”?

圆桌主持人:梁伟章,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

圆桌嘉宾:刘厚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上海实验室顾问

李亚威,X-Diamond总裁

刘晓磊,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钻石事业部销售经理

张栋,DOFESTORY超钻品牌创始人

碳纤维复合材料论坛

开幕式/论坛主席致辞

敖玉辉,长春工业大学教授

碳纤维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丁叁叁,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确认中

朱波,山东大学教授

高强高韧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杨小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全球碳纤维市场容量的框算

柴沁虎,东吴石化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发展及应用黄翔宇,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确认中)

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冲压成型

吴海宏,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耐高温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黄发荣,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王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特种环氧树脂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开发及应用

黄杰,山东艾蒙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东树高性能环氧树脂及其在大型风电叶片碳梁上的应用

周百能,四川东树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长

“双碳”目标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机遇

吴刚平,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碳纤维在海洋风电领域应用发展

冯学斌,时代新材风电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碳纤维传动轴的无限可能

余许多,上海华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韩松,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碳纤维在压力容器最新发展及应用

天海工业/佛吉亚/中集安瑞科/科泰克

碳纤维在风电领域最新应用及发展

张继维,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分层裂纹的自修复研究

刘玲,同济大学教授

激光制造技术在碳纤维产业领域中应用探讨

王菲,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教授

国内外PAN基高模量碳纤维的最新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钱鑫,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超声波焊接研究进展

李洋,天津大学副教授

第二届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内部研讨会

特邀主题报告

报告嘉宾:叶崇,湖南大学教授/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圆桌讨论

主持人:宋怀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圆桌嘉宾

黄启忠,中南大学教授(碳/碳复合材料领域专家)

吕永根,东华大学教授

叶崇,湖南大学教授/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常旭升,辽宁诺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海成,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邓文广,山东常任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碳/碳复合材料论坛

碳的化学气相沉积机理与快速制备炭/炭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在光伏行业发展及应用

李军,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邀请中)

碳/碳复合材料在飞机刹车盘副中的应用及发展(题目暂定)

王秀飞,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

抗氧化抗烧蚀C/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及其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董志军,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及应用

缪云良,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沥青的改性研究

李铁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碳/碳-碳化硅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袭建人,山东大学教授

定向碳纳米管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申富强,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温热防护碳/碳复合材料的损伤诊断研究

史小红,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高温陶瓷基改性C/C复合材料氧化及烧蚀性能研究

彭雨晴,上海大学副研究员

化学液气相法制备C/C及改性C/C复合材料

卢锦华,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

石墨烯论坛

面向工业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制备与转移技术研究

李雪松,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差异化石墨烯规模化制备与应用

卢红斌,复旦大学教授

转角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

刘智波,南开大学教授

石墨烯导热增强复合材料与热界面材料

林正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石墨烯材料中的界面设计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

朱彦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石墨烯:化学制备及应用探索

牛利,广州大学教授

石墨烯与先进润滑

田煜,清华大学教授

面向极端环境应用的碳纳米多功能材料结构设计

徐鸣,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石墨烯基凝胶吸附剂的构建及其特异性吸附行为和性能

马杰,同济大学教授

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支撑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自然散热强化散热、相变均温技术

周爱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热设计专家

石墨烯热管理

田素云,中科悦达(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高性能石墨烯碳塑合金及其在热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洪江彬,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监

3D石墨(烯)导热垫

陈亮,苏州杉越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监

侯士峰,山东利特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大学教授

水泥混凝土碳排放与石墨烯碳中和技术

吴玉友重庆高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佛山大学教授

杂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产业应用

于建强,中科博瑞(青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浅谈石墨烯涂料技术核心

任广义,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应用总工

多孔碳材料论坛

多孔碳商业化评价方法及流程

安仲勋,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泡沫碳的制备和应用探索

黄形,博士/广东煤基碳材料研究有限公司碳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活性炭在全氟化合物(PFAS)的应用

贺鹏,卡尔冈炭素(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一代净水MTP滤芯介绍

许鑫,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以生物质碳为原料的超级电容活性炭的工业化生产

张永林,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石油焦制备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研究与产业化

左宋林,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超级电容器用电容炭研究与产业化

活性炭制备关键问题及性能思考

陈永,海南大学教授

参考议题:多孔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传导分离应用

郝广平,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StructuralDesignofCarbonMaterialsforMicrowaveAbsorbingProperties

黄小萧,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参考议题:生物质基活性炭吸附材料研究与展望

蒋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拟)

酚醛树脂微球的分子尺度设计及光催化生产双氧水

刘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新型催化炭材料技术支撑的贵金属减量化与替代

李瑛,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杭州佳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介孔碳材料的设计合成

李伟,复旦大学教授

参考议题:泡沫炭的制备与应用

李凯,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制备与储能应用

彭新文,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参考议题:多孔碳与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探索

吴张雄,苏州大学教授

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

杨世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产业化研究

杨维清,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生物质基碳材料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

张延荣,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生物基碳材料创制-问题与挑战

张亚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功能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张世国,湖南大学教授

多孔碳功能材料设计与能源转换

张进涛,山东大学教授

电化学应用导向的纳米多孔碳的设计与合成

张国新,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三维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在5V高电压超级电容单体中的应用

赵磊,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副主任

隔热承载一体化材料及其高温演变规律

郭鹏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

碳纳米管论坛

纳米碳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构型化复合

张荻,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碳管到碳笼——材料设计及能源应用

胡征,杰青、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

超长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与优异性能

张如范,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

TEM碳基纳米增材、减材、等材制造

王鸣生,厦门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真空电子学

柳鹏,清华大学副研究员

一种新的固相合成手段-极端条件下碳材料的可控合成

郑海燕,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碳纳米管飞秒激光器

刘雪明,杰青、浙江大学教授

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技术

王文宏,北京北方国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面向热管理应用的碳纳米管组装材料研究

邱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纱线

许福军,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

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陈剑辉,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碳纳米管水处理

刘艳彪,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碳纳米管结构复合吸波材料

桂许春,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面向电化学储能的碳及聚合物材料设计与应用

耿建新,天津工业大学院长

高导电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高召顺,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碳基超快光电子源

戴庆,杰青、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所务委员

基于电渗效应的碳纳米管人工肌肉快速驱动原理

丁建宁,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

碳纳米管纤维的连续制备、高性能化及其功能应用

张永毅,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材料部主任

单根碳纳米管螺旋结构表征

刘开辉,杰青、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团簇与碳纳米管的可控组装与调控

杨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

碳纳米管柔性可穿戴器件

陈培宁,复旦大学彭慧胜课题组副研究员

碳纳米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应用

耿宏章,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结构设计与气敏性能

苏言杰,上海交通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碳纳米角制备及应用研究

蒋仲庆,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碳基储能论坛

全球动力锂电池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

张久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教授

超长寿命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

阮殿波,宁波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构筑方法及挑战

电化学储能助力碳中和

马福元,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新一代的高导电单双壁碳纳米管的开发和应用

毛鸥,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知识产权总监

锂离子电池快充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潘广宏,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

宋怀河,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高性能硅基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徐泉,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储能产业政策与发展潜力展望

李楠,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士

煤沥青基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雷成,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构建及其储电性能

何孝军,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多层石墨烯在铅-碳动力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伟国,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新型碳基复合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郑时有,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碳气凝胶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金亮,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化纳米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应用

刘栋,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超高纯度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碳纳米管干粉导电剂

李卫力,诺瑞(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硬碳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范拯华,上海杉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预锂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乐之,长沙矿冶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高比容量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

宰建陶,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张海娇,上海大学教授

王振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路崎,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能源材料业务中国区应用开发负责人

圆桌话题:硅负极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刘萍博士,上海昱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李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

夏进阳,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副部长

周向阳,中南大学二级教授

碳化硅半导体论坛

SiC功率MOSFET可靠性研究进展

孙伟锋,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SiC衬底氮化物HEMT外延材料研究进展

李忠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首席专家

高电压(>15kV)功率器件封装基板设计与绝缘材料研究

梅云辉,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SiC功率器件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峰,厦门大学教授

全碳化硅高频隔离光伏逆变器的研制

杨文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研发经理

碳化硅MOSFET器件特性及应用

章剑锋,瑞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双碳”背景下交通领域功率半导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国友,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基于电力电子数字化设计的碳化硅电驱系统开发

夏雨昕臻驱科技总经理助理

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机遇

倪炜江芯塔电子总经理

江协龙,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赵然,国宏中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功率半导体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颜剑,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盛况,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傅振兴,云度新能源CTO

梁亚非,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动力系统部总师

江协龙,湖南三安半导体总经理

倪炜江,芯塔电子总经理

夏雨昕,臻驱科技总经理助理

王学合,上汽英飞凌总经理

刘国友,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副总工程师

赵然,国宏中宇总经理

章剑锋,瑞能半导体研发总监

碳化硅陶瓷及复合材料论坛

核用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思考

黄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高性能碳化硅、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技术

茹红强,东北大学教授

碳化硅纤维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黄小忠,中南大学教授

再结晶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肖汉宁,湖南大学教授

半导体制造装备用高精密碳化硅陶瓷部件

刘海林,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所长

碳化硅陶瓷膜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前沿应用

徐慢,武汉工程大学教授

高比表面积碳化硅:新型绿色催化材料

郭向云,常州大学教授

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3D打印与微结构设计

杨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研究

向阳,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系列化KD连续陶瓷纤维研究进展

王应德,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燃烧合成亚微米碳化硅粉体技术及工程应用

李江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碳化硅晶须与单晶纳米纤维的工程产业化及应用前景探讨

陈建军,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预浸料-熔渗工艺制备的SiC/SiC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力学行为

THE END
1.第二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在沪召开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供应链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生态圈主体应积极对话、精诚合作、砥砺前行,正视机遇挑战、共促开放合作新发展,秉持长期主义、共建包容和谐新业态,顺应时代潮流、共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挺膺担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汉权,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经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152673877923341&wfr=spider&for=pc
2.关于召开第15届中国贵金属产业发展论坛的通知·中国物资再生公司名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工作委员会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四惠东龙源文化创意园3层B区B329室 邮箱: info@cpmic.org 电话: 18601289985 微信公众帐号 关于召开第15届中国贵金属产业发展论坛的通知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工作委员会 202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http://www.cpmrc.org/index.php?route=information/article&article_category_id=4&article_id=318
3.泽权携贵金属分析仪亮相第十八届中国贵金属产业论坛—生物器材网11月14日,中国贵金属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古都西安盛大召开,论坛深耕贵金属产业十七载,已成长为全球贵金属产业最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的交流合作平台,全球贵金属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全球贵金属产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是目前中国贵金属产业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和产业享负盛名国际专业论坛。 https://www.bio-equip.com/news453094939.html
4.2018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会议简介:该会议是中国贵金属行业最具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的学术盛会,每年一次的贵金属论坛成为贵金属界关注的焦点,有效促进了贵金属界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商务洽谈。该会议旨在促进科研学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为贵金属行业精英提供一个剖析当下、寻求合作、探讨未来、赢取更大发展的高效交流平台。会议制作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9d26ddd71e6ce788083cda9fa150cc63
5.2024年(首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贸易物流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12月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首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贸易物流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有色协会贸易物流分会的成立为契机,围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I2NTkyNA==&mid=2651841848&idx=1&sn=e5152f78de496a3df3f5c81639e33609&chksm=bc5fa18d55b8b920b8431e35835fe4bbf914942b7f3bb9b69e650bb1e60c863d3de7f679cf45&scene=27
6.Carbontech2021在这里,看见碳时代!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黄政仁,中国科学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论坛主席:敖玉辉,长春工业大学教授陈成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古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领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启忠,中南大学教授黄 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1468.html
7.2023年6月广东地区主要展会信息一览/展会排期表(广州/深圳/佛山/主办/承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轻工行业分会、北京中联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第十六届中国广州环保产业博览会 展览时间:2023年6月28日 - 2023年6月30日 主办/承办:广州博昌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首届)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暨展览会 展览时间:2023年6月29日 - 2023年7月1日 http://www.090expo.com/news/exnews_5345.html
8.信息溢出效应(精选八篇)第二, FDI为我国资本金融市场所带来的正向溢出效应还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促进我国资本金融市场的发展, 发达健全的资本进市场将会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方面的资本金融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和融资环境, 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 第三, 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的正向溢出效应还表现在:FDI的流入会带动具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hprnup.html
9.上海金属网权威金属资讯门户10、8月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持续推 VIP快讯 全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着力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有力促进并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稀贵金属 小金属 内贸结算价 外贸结算价 2024-09-16 历史数据 放大 价格说明 名称报价中间值 涨跌 时间 1#电解铜 74180-74460 74320 +760 09-13 https://www.shmet.com/
10.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召开“只要国际货币信用体系存在不确定性,黄金作为长期的资产配置,就有其投资价值,不会随短期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在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分论坛“金融业贵金属论坛”上,谈到黄金的长期价值时,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总经理周明如是表示。 中国国际黄金大会9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开放、融合、发展”。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140912423396247.html
11.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液态金属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3月23日上午,云南液态金属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液态金属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伍集成会堂举行。此次活动由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协办。 https://www.kmust.edu.cn/info/1141/19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