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电驱近日宣布,其孙公司舜丰新能源(达茂旗)有限公司已获得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核准建设内蒙古包头达茂旗新能源加储能构网型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MW,包括50台风力发电机组和125MW/250兆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总投资额达20.3亿元人民币。项目的实施将对卧龙电驱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产生积极影响,但具体投资额度及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艾森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在晶圆领域湿化学品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在电镀液和光刻胶领域。公司产品已覆盖28nm和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并已在华力进行小批量验证。此外,公司的正性PSPI光刻胶已获得主流晶圆厂的首个国产化材料订单。
晶科科技新成立的南通市晶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将专注于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服务,注册资本100万元,由晶科科技全资控股。公司2023年储能项目备案容量达3650MWh,今年上半年新增1600MWh,多个项目已并网或在建,彰显晶科科技在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影响力。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67.2GWh,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49.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主导地位,三元电池市场份额有所下降。1-11月累计装车量为473.0GWh,累计同比增长39.2%。
比亚迪腾势在广西玉林成立销售公司,进一步拓展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新成立的玉林腾势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由比亚迪旗下腾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等多个领域。
蔚来汽车宣布,截至2024年12月12日,已在全国建成2779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达到907座。公司计划在年内打通全国9纵9横高速换电网络,预计建成超过9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平均每200公里一座,实现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换电网络的全面覆盖。
近期,国内外宏观政策事件对有色金属行业造成显著冲击,导致行业景气度出现大幅波动。尽管如此,在国内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支撑下,国内有色金属加工端保持较高开工率,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继续去库存。
北方稀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稀土系贮氢合金粉市场占有率约为30%,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公司还开发了新型固态储氢材料及装置,以其高储氢密度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固定式氢能领域。
英国政府近期宣布调整大型光伏项目的规划审批流程,将50MW以上至100MW的光伏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地方规划部门,旨在简化审批程序。此前,所有50MW以上的项目都需要经过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NSIP)的审批。新政策的实施可能会给地方部门在审批大型项目时带来挑战。
金属丝媒体提供的最新全球金属新闻和分析显示,印尼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镍生产国,铜加工成本可能触及15年最低,同时中国钴粉产量在10月份呈现适度增长。这些动态反映了全球矿业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关键发展。
KPMG全球金属和矿业展望报告强调了行业领导者在面对脱碳挑战时的关键策略,指出57%的高管认为将脱碳整合到公司整体战略中是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最有效方式。报告提供了关于如何导航脱碳复杂性、实现运营卓越和推动可持续增长的深刻见解。
宁德时代提交了“CharGo充电狗”的商标申请,这款集充电、储能与电池安全检测于一体的创新产品被誉为储充检一体机器人。其可移动性和分布式储能功能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保障。
温州市最近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意见,旨在通过财政激励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政策鼓励以旧换新,降低更新成本,提高更新积极性。同时,明确出租车更新原则上全部采用新能源车,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出租车占比将超过88%,推动行业全面电动化。
在2024年12月12日举办的“2024科创大会”上,阳光电源凭借其在西藏阿里的60MW/120MWh储能电站项目,荣获“年度科创实践案例”奖。该项目是全球首个百MWh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纯离网项目,实现了大规模离网“黑启动”技术突破,展示了阳光电源在构网型储能技术的领先地位。
12月10日,南方公司投资建设的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负极区域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参与验收的单位包括甘肃省兰州新区城建交通局、秦川园区城乡建设局、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
2024年1-9月,中国采矿业企业数量增至12661个,同比增长3.65%,显示出行业的增长势头。中国矿产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16545.35亿元,同比增长18.75%。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矿产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新专利,旨在通过控制光伏电站设备的开关来减少损耗。该技术通过分析历史环境数据,预测未来光照情况,进而优化设备运行,提高能源效率。这项专利有望提升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显示,我国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2023年新发现矿产地达124处,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增至173种,涵盖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矿产行业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116545.35亿元,同比增长18.75%。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矿产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2月10日,锂电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杉杉股份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资产处置的重要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决定将其名下的部分地产及厂房进行出售,以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并补充现金流。
2024年1-11月,贵州省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共核准备案150个项目,总装机量达到13.94GW。其中,7-11月期间核准备案的项目共50个,总装机4347.54MW,显示出贵州省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势头。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张佳丽详细介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强调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链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面对新形势与挑战,张佳丽提出了四点建议,以推动中国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润光能在荒漠光伏电站的建设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凭借其高效的光伏组件和创新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理想选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布局和产品性能提升,为荒漠地区的光伏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宁夏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洪海强调,腾格里沙漠6GW光伏电站项目是该市防沙治沙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通过在荒漠化地区应用光伏组件创新技术,中卫市不仅促进了当地能源结构的转型,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
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最近申请了一项专利,这项技术涉及到一种储能节点的控制方法,旨在通过中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来管理电力调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电力需求,然后生成并优化调度计划,以最小化电力需求波动和成本。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储能节点的精准和高效管理。
2024年光伏产业迎来重要转折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了对我国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预测。我国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由190GW至220GW上调为230GW至26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390GW至430GW上调为430GW至470GW,显示出光伏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和技术迭代的加速。
合肥市政府为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向158家光伏企业发放了总额达2076万元的奖补资金。这一举措旨在支持光伏行业的成长,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最近申请了一项专利,这是一种新的储能电池诊断分类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将电池置于快速温变试验箱内,进行恒压充电和恒流放电,然后计算电池的放电量和充电量,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对电池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旨在提高电池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