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配套持续落地的背景下,小金属行业近期迎来了需求的复苏,成长前景可观。盘面显示,小金属板块9日整体大涨3.33%,位列各大行业板块涨幅榜前列。9日,上海一券商分析师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扶持政策,无疑为小金属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新能源汽车对锂、钴等小金属的需求量巨大,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和推广,直接刺激了对小金属的需求。”
盘面显示,小金属板块9日整体上涨3.33%。其中,寒锐钴业、湘潭电化、鹏欣资源、东方钽业、华友钴业、红星发展、中色股份、金钼股份9日分别上涨10.3%、10%、5.52%、5.48%、5.44%、5.07%、5.04%、4.88%。
小金属一般包括钨、锡、镍、钴、锂、锆、锑、铬、铌、钽、锗、铱等,这类金属在产品中成本占比较小,但产业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因其各具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如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小金属行情驱动主要受经济修复和流动性宽松推动,与工业金属行情走势相对一致。同时,小金属又具备供给刚性,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在下游需求刺激以及上游供给限制下,价格走势呈现出更强的弹性。
近期上涨的小金属概念股主要聚焦镍、钴、锂、锆、钨几类细分金属行业,市场分析认为这波行情主要受益于经济复苏、新能源利好两方面因素。
或将是历史级别
今年以来,小金属集体走牛。
“小金属”是矿物学术语,全球小金属矿种的资源分布当中,钨、锑等均是我国优势矿种。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65%黑钨精矿平均价格为15.45万元/吨,年内涨幅超20%;45%-50%品位钼精矿均价达到3895元/吨度,年内涨幅达22.3%;中国平均价:锑(1#)报价27.9万元/吨,年内涨幅达33.8%。
市场人士表示,本轮上涨原因除了“紧供给+低库存”外,下游需求分散而刚性,为价格通畅的传导提供了基础。同时,供给集中度较高,价格弹性更强。中信建投认为,本轮小金属的需求持续性和价格高度或将是历史级别的。
未来走势方面:
镍:从需求端来看,华西证券认为,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向好,前驱体订单有所回暖,带动各企业原料补库,镍需求向好。不过在国内地产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不锈钢需求难有起色;军用合金目前以消化库存为主,基本不进行采购;电镀领域需求暂稳。
锆:百川盈孚表示,氧氯化锆市场行情持稳运行为主,企业签订较好,市场价格坚挺。硅酸锆市场价格持稳,整体成交略显清淡。电熔锆市场行情持稳运行,整体成交氛围一般,企业报价不变。海绵锆市场持稳运行,厂家出货良好,但场内报价稍显混乱。国内碳酸锆市场行情持稳运行为主,市场成交氛围清淡,企业报价基本不变。
锂:长期来看,锂仍处于供过于求的行业趋势。不过短期内,“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车企出新品等都使市场对锂电回暖预期回升。根据高工锂电,4月锂电整体排产环比微增10%左右。光大证券表示,短期内车企终端价格战正在度过消费者观望阶段,转向促进销量增长,行业库存正回归正常,龙头车企盈利有望触底反弹,进而带动锂电产业链修复。
钴:国泰君安证券认为,电钴方面,国外市场散单成交报价坚挺,国内市场需求端成交氛围寡淡,下游维持刚需采购,市场买涨不买跌心态凸显;钴盐方面,需求端下游补货需求有所减弱,观望情绪浓厚,钴盐价格上行存在阻力,买卖双方僵持局面持续,钴盐价格小幅下降。
钨:国泰君安研报分析称,国内钨矿资源相对集中,在钨矿石品位下滑,环保趋严的背景下,矿山产出受限,矿商议价能力较强。同时目前国内钨矿新建项目无法在短期内释放产能,而海外矿山成本较高,进口方面也难有大的增量。国内钨资源供应偏紧的情况或持续,对钨矿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增长速度方面,金钼股份、驰宏锌锗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其中,金钼股份2023年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132.19%;驰宏锌锗归母净利润为14.33亿元,同比增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