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锡”为贵。2011年2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简称“LME”)市场上,3月期锡金属的期货价格创下32575美元/吨的历史“天价”,而2009年3月的价格仅在1万美元/吨左右。2010年以来,LME锡03(3月期锡期货)的区间涨幅超过80%。
与之相比,基本金属价格则涨度相对较小。如LME铜03区间涨幅为27%,而LME铝03区间涨幅仅为10%。其他稀有金属也大多在过去的12个月内涨多跌少。如锑的大陆市场现货价格目前为88000元/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近100%。钽、镐、钨同期也分别上涨190%、68.5%和53.2%。
与之相对应,则是2010年底以来,国家计划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锆在内的10种稀有金属进行收储。
2010年国家降低稀土出口配额,并开启行业整合,从而在A股引起稀土永磁板块风起云涌的行情,造就了包钢稀土等一众牛股,市场在寻找下一个稀土永磁,目光瞄准稀有金属。
“确保战略性资源、掌控稀有金属的定价权”将是中国对稀有金属开采和出口进行整顿的主线条。以此为出发点,寻找A股中掌控稀有金属资源的上市公司,并对其进行价值重估,不失为一条价值发现的路径。
“一般稀有金属的上市公司市盈率都比较高,但我们认为不能以市盈率简单衡量,还要看资源占有量和业绩对金属价格的敏感性。而另有一些公司,并不掌握资源,仅仅处于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也需要特别鉴别。”上海一私募投研负责人表示。
定价权之战
“稀土保卫战”后,包括钼、钨在内的众多稀有金属,都将面临政策层面的整合。
2010年以来,中央部委层面对稀有金属的整合和出口政策密集而出。
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两个月之后再发布《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涉及到的稀有金属包括稀土、钨、锡、锑、钼等。
201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10年第二批稀土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全年配额同比下滑39.52%,随后引发稀土永磁板块的爆发行情。10月,商务部再发布《2011年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配额总量》,对包括钨、锡、锑、钼、铟、镁在内的稀有金属都为出口配额所限制。
国内市场上稀有金属价格随之出现一轮行情。据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提供的数据,2011年2月17日,国产0#锑锭的市场价格为9.3万元-9.4万元/吨,而年初为8.45-8.5万元/吨。同样,铟3月合约的价格在3200元/公斤左右,而去年12月一度迫近5000元/公斤。而铟6月合约的价格已达5800元/公斤。此外,金属锗也在近期创下8600元/公斤的去年12月以来最高价格,今年以来涨幅在6%左右。
在政策频频出手的背后,正是国家层面谋求对稀有金属定价权的掌控。
以锑矿为例,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简称“USGS”)的数据,目前中国锑的产能在15万吨左右,而全球产能也仅16.5万吨,中国占91%。但从储量角度,中国储量仅79万吨,而全球为210万吨,中国仅占38%。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钨,中国钨的产能占据全球75%,而储量占比仅60%。更为让人心忧的是,部分稀有金属已到开采极限,最为严重的锑矿,根据USGS数据,按照目前产量和储量,中国的资源保证年限仅为5.3年,全球也不过12.7年。铟、锡、钼、钨、锗的全球资源保证年限,分别为20年、28.82年、40.6年、54.9年和61.4年,而上述稀有金属,中国均贡献了全球大多数产能。
新兴产业引擎
对于十种稀有金属的计划收储,民族证券研报显示,“一方面,中国的这十种稀有金属储量均比较丰富,另一方面,这些稀有金属均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高精尖领域,比如钽在高端电子产品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航天、军工中的应用。”
而在新能源领域,核级锆材是核电站堆芯结构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核级锆材需求也在增长;太阳能电池片以硅晶电池片为主,其他如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片、锗晶电池片的产业化也在研究推进。
锂电池在动力电磁领域的迅速发展,也令其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得到体现。
地壳中锂元素的比例约为0.0065%,其丰度在各种元素中居第27位。海水中锂的总储量达2600亿吨,但浓度太小,提炼困难。
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唐有根表示,即便是锂的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今后汽车领域用锂电池替代汽油的话,也满足不了全部的需求。“这相当于用一种紧缺的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紧缺的资源。”
【钨】
竞逐产业链两端
“稀土之后,钨和锑将是稀有金属整合的第一梯队,处于第二梯队的包括钼、铟、锗等。”上述券商有色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
现货价已创历史新高
钨因为行业集中度高,近半数产能为五矿集团所掌控,因此作为稀有金属整合的先锋队顺理成章。根据USGS数据,目前中国钨的产能占全球75%,而储量占比仅60%。而从资源保障年限来看,全球钨的静态资源保证年限不过54.9年,中国更是仅为43.9年。
国家层面已开始对钨矿开采进行控制,国土资源部去年3月发布对钨矿开采的总量指标,同期工信部发布《2010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也涉猎钨矿。商业部发布的2011年稀有金属出口配额中,钨和钨制品出口总量被限定在1.57万吨。
“相对而言,中国对钨的定价权,正在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也与央企的五矿集团掌控一半左右的钨矿资源有关。”上述有色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五矿集团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透露出来的数据显示,该集团钨的资源量为206万吨。而这一储量占到了国内储量的50%左右,全球储量的35%左右。
而钨矿的现货市场价格也在近期创下了历史新高。
2010年8月,仲钨酸铵(以下简称“APT”)价格在13万元/吨左右,而目前已达到18万元/吨。过去12个月钨的价格涨幅超过50%。
厦钨章钨血统最纯正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中国对优势小金属供应的缩紧是价格的直接推动力,我们认为中国对小金属行业的整合在2011年将继续,这包括南方中重稀土的整合,冷水江地区锑矿开采的整顿,而中国大型矿企(以五矿等为代表)对全球金属定价权的信心和举动都支持我们继续看多小金属价格。”
机械和制造业升级,也将是持续拉动钨需求的动力。
上市公司层面,具有实质性资源储量的包括厦门钨业(600549)、章源钨业(002378)、辰州矿业(002155)以及广晟有色(600259),尤以前两者“血统”最为纯正。
其中厦门钨业具备从钨精矿到合金工具完善的产业链,其钨冶炼产品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也是国内最大的钨粉、碳化钨粉生产商和出口商,钨钼丝材产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而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20.58%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厦门钨业掌控的钨矿资源,主要包括两家钨矿企业,合计权益钨资源量达59.16万吨。
中投证券测算上述两个钨矿在2010年将分别贡献钨精矿产能2800吨,而废钨回收也将贡献1300吨的产能,以此计算其2010年全年的钨精矿产能在6900吨左右。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高端硬质合金,厦门钨业也有所布局,中投证券预计这一领域将在2011年贡献利润。
辉立证券表示,目前钨产品利润主要集中在两端,包括上游钨精矿资源和下游硬质合金,两者毛利率一般可达40%,而处于中间环节的APT、钨粉和碳化钨粉的毛利率则在15%-30%之间。章源钨业也正是在资源和下游高端应用两个领域布局。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厦门钨业基本面更为扎实,而章源钨业的业绩爆发力比较强。”而股东信息也显示二者泾渭分明。2010年三季报显示,厦门钨业中有两只社保基金以及招商、交银施罗德、南方和易方达等公募基金,而章源钨业除一家法人股东外,全部为个人。
但两家公司的估值已偏高,厦门钨业2010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营收55亿元,营业利润6.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21%和6.49%,基本每股收益0.52元。这一数字略低于此前机构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