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小贴士

“上火”是人们常常遇到的问题,除了多喝水、调整作息和饮食外,运动也能帮助人们祛火。介绍一个简单动作,经常做能预防上火。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腿,力量比较好的人下蹲的幅度可以大些,上身直立。双手手心朝下,扣住大腿靠近膝盖的地方,挺胸塌腰向前看,用头引领躯干,体会用头左右钻圈的感觉,使整个躯干做蛇形左右地摆动。

注意事项: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下肢尽量保持不动,通过头带动上身摇摆。尽量做到挺胸塌腰,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左右各重复15—30次。

练习作用:通过摇头摆尾的动作,使整个脏腑和躯干运动起来,有助于祛除心火。对由心火旺造成的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有康复作用。

全口假牙最长可使用五年

假牙用着用着就经常掉下来,可能是因为老人牙床萎缩,导致牙托和牙床不贴合。为延缓牙龈萎缩,老人最好每天按摩牙床:用食指,在面部牙龈相应的部位,画小圆圈按摩,然后用清水漱口。

一般来说,全口假牙的使用寿命在3—5年左右,超过3年就需要全面检修,如重衬、重镶等,必要的话还需要更换。如果假牙出现折断、缺损,则应将断块带到医院进行修补。戴固定假牙(烤瓷牙、全瓷牙等)的人,只要口腔没有不适感,一般情况下可终生使用。但无论哪种假牙,每年都需要到医院检查一次。

假牙怕摔、怕压、怕烤,因此,戴假牙的人不宜吃过硬、过黏及过热的食物,否则假牙很容易折断。晚上睡前应将假牙摘下,用软毛刷刷洗,然后浸泡在冷水或凉开水中,同时也让牙龈及口腔黏膜得到充分休息。

有些“坏习惯”也可助你长寿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健康亦是如此,看似破坏健康的“坏习惯”,有时也能让你健康长寿。

“坏习惯”一:爱八卦。心理学家指出,喜欢八卦的女人,抗压能力更强,心理承受能力更强。这是因为,在八卦的过程中,可以将所有的心理情绪全部发泄出去,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还有助于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睡眠质量也会得到保障。

“坏习惯”三:爱偷懒。偶尔偷个懒,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还是长寿的关键。研究表明,中午小憩片刻比打网球更有助长寿。心理专家认为,就算躺在家里做白日梦,也是大脑在处理重要的信息,你的思维反而更活跃。

心脑血管疾病别倒走健身

许多老年人喜欢倒走健身,但倒走不适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倒走时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这样脊椎和腰背肌将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力量,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退化,不能使身体有效地保持平衡,很容易因大脑或心肌缺血而出现头晕、摔倒等危险。另外,倒走时会不时地转头或扭腰,很容易使颈动脉受到压迫,造成管腔变窄,进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缺氧。

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循序渐进,以免诱发心梗、脑梗。

挺胸抬头能增强记忆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挺起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20%左右。肺活量增加了,身体的各部位获得的氧气也就增加了,这样人就不容易疲劳。

坚持挺胸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人的大脑所需的氧是全身的40%,其血液的需要量是其他器官的30倍。供给大脑的血液越多,其思维记忆能力就发挥得越好。反之,人则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大脑萎缩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而挺起胸膛可使丰富的血液顺利输送到脑部,保证大脑所需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

跳绳10分钟胜过慢跑半小时

跳绳不仅是儿童的游戏,还是健身的好方式,持续跳绳10分钟,胜过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跳绳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提高肺活量,有益身心健康。

提醒:跳绳是一种运动量较大的户外活动,练习前一定要做好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特别是足踝、手腕和肩关节、肘关节一定要活动开。

按摩鼻翼可防干燥鼻出血

春天干燥,人体阳气也随之旺盛,故多见血随气上冲鼻咽导致出血。对于非内科疾病和外伤引起的一般性鼻出血,自我按摩有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按揉迎香、巨髎这两个穴都位于鼻翼旁。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巨髎穴在瞳孔直下,鼻唇沟外侧,与鼻翼下缘相平。按摩时将双手食指指腹放于左右穴位,对称地进行按揉。先迎香,后巨髎,每穴5分钟,早晚各1次。还可以把按摩范围扩大,将两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面放在鼻翼的两侧,沿鼻梁向上摩揉,可以到两眉之间,向下可以到鼻翼旁。注意按压要适度,最好由轻渐重。有预防感冒、宣通鼻窍、防止鼻出血的作用。

此外,由于幼儿鼻出血多因肺热、胃热引起,家长可以用拇指推孩子双手的无名指和拇指掌侧,从指尖推向指根,这样可以清肺、胃两经之热,防止鼻出血。

“老寒腿”别用护膝保暖

“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常因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且多年治疗无效,这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春寒料峭,“老寒腿”一定要注意保暖。要穿厚一些的衣服和袜子,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敷膝关节。医生建议,最好不要用护膝给膝部保暖,因为护膝弹性很大,用在膝部影响了周围血液循环的顺畅,会使膝部的活动更加困难。其次要注意膝关节的保健,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做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

老耳鸣试试颤耳法

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轻度耳鸣的症状。如果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简单的“颤耳法”来缓解。

站立或端坐,两脚与肩同宽,两眼轻闭,舌抵上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左右耳屏,封闭耳道,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放松,切勿僵直用力。手腕带动小臂快速上下抖动,将力量传到指尖,使两耳受到轻柔地颤动,此时,耳内会有嗡嗡声,持续抖动一分钟。最好每天早晚坚持做2—3次,持续两三周。早晚洗脸时也可以按摩双耳,用双手手掌按住耳部,拇指置于脑后,四指敲打后脑勺,这样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代谢,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缓解耳鸣症状。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缓解耳鸣。每天早晨起来时,将嘴最大限度张开,向外呼出一口气,然后用力吸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张张合合,连续多次。此外,平时尽可能避免强噪声刺激。老年朋友还要注意情绪,做到遇事不怒。

初春养阳多做揉腹提肛

其实,养阳很简单,睡觉前做两个动作就可以。第一个动作是按摩腹部。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质量。

第二个动作是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具体做法是:平躺在床上,两手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的同时,提起肛门,包括会阴部;肛门紧闭,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钟左右,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坚持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上班族小心“办公臀”

人体的臀部和腰腹部都是脂肪比较容易堆积的部位。习惯性地久坐,会引起下肢血液流通不畅,臀部软组织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皮肤松弛、肌肉张力减弱,从而加剧“办公臀”现象。

做护脚操增强身体免疫力

脚是人体的保健养生“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

拳击脚底:每晚睡前,端坐在床上,左脚向里弯曲,平放在床上,右手握拳,用适当力度击足底,每次50—100下,再换右脚、左拳,用同样方法操作。

摩擦双脚:端坐,双脚合拢相互摩擦,每次100下。或者把一个网球大小的球状物踩在脚下,来回滚动一两分钟,有助防止足弓抽筋、缓解疲劳。

转动脚踝:盘坐在床上,一只手握住脚踝,一只手握住脚掌,缓慢转动;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踝为轴转动,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早晚各一次。

揉腰转腹有助消化吸收

春节假期刚过,不少人吃得肚儿圆,需要好好消化,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有效的助消化功法——揉腰转腹。这个动作看上去不难,其实里面有玄机,秘密在于不动胯而揉腰转腹,不妨一试。

做法:平圆旋转。眼睛微闭,双脚分开略宽于肩。两手虎口卡在左右髋关节处。左胯放松,然后向后、向右、向前、向左画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圆圈。再反向旋转,即右胯向后、向左、向前、向右转动。

要点:以胯为转动的点,身体不要来回晃动,主要强调髋关节的转动,充分体现腰胯的运动。

作用:促进髋关节的灵活和强壮,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

排名前十的健康习惯

1.步行上班。2.每周至少运动3次。3.保持睡眠充足。4.随身带瓶水。5.少食多餐。6.用水果当零食。7.早餐营养丰富。8.用腹部呼吸。腹部呼吸能提高氧气的吸入量。吸气(呼气)时最大限度地扩张(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9.早晚做伸展运动。坐姿,左腿伸直,右脚脚掌放在大腿内侧,身体慢慢侧倾,左手尽量触碰左脚脚尖。10.弯腰姿势正确。弯腰搬重物时,要先弯曲膝盖,背部挺直。

每周快走2.5小时增寿7年

美国政府医学研究机构及哈佛大学的专家们梳理分析了以“健康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研究,其涉及60多万名年龄40岁以上的男女。结果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平均可增寿3.4岁;每周快走5小时,平均可增寿4.2岁;每周快走7小时,平均可增寿4.5岁。其中,与肥胖者相比,体重正常的参试者快走受益更大,每周快走2.5小时可使寿命增加7年。

立春时节,气温变化还比较大,天气乍暖还寒。而此时,也正是人体抵抗力最薄弱的时候。所以,立春时节,不要着急换上薄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不应过早的换下冬衣,对于身体较差的老弱更不应在这个时候减去过多的衣服。如果温度确实已经升高,不妨适当减去一些上衣,但要注意应保护好腿部等。

人体下半部身体的血液循环没有上半身好,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立春过后虽然温度会比冬天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很低,同时,春季的风一般都比较大,因此,腿、脚等部位很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加上春雨的寒意那就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立春过后,重点应该是要保护好腿和脚,不要过早地换掉厚衣服。当然,除了要做到保暖以外,锻炼是最好的保护措施。每天早睡早起,做一些舒缓的运动,例如可以活动腿脚的太极拳、剑、慢跑和散步等,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保持春季的健康身体。

中医认为,“五脏有病,当去十二原。”原穴多数分布在手腕、脚踝关节附近。因此,通过旋转手腕、脚腕,可以刺激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太白、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等,从而补肾益气,强壮内脏。

做法:一腿支撑,另一腿脚尖着地,两手腕贴在肚脐两侧。转动手腕,脚尖点地的踝关节也同时旋转,8次左右,再换另一脚旋转,两手腕顺逆方向旋转不限。

动作要求:上下肢动作协调,旋腕要配合腹部一起一伏,起到按摩的作用。目的:刺激原穴,防治脾、胃、肝、膀胱、肾等脏腑疾病,提高上下肢的协调能力以及全身的呼吸起伏。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脚凉,尤其是老人,即使鞋子再厚,双脚也暖活不起来。久坐不动、坐姿错误都会令腿部缺乏运动,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脚就容易酸痛发冷。通过一些方法,可以改善以上症状:

端正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直腰背,收缩下巴,头顶仿佛被绳子垂直向上拉着,肩膀自然下垂,身体放松。每坐20分钟,还应起身活动一下,防止腿部血液循环不良。

时下,正值严冬,室内外温差大,很多朋友易受感冒困扰,这里教大家一个预防感冒的小窍门——大椎按摩法,俗称搓大椎。

低头时,摸到颈后突起最高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按摩大椎适宜的手法有按法、揉法和搓摩法,都方便易行。

具体动作为:身体保持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先两臂向身体两侧伸开,然后双臂在头顶左右来回摆动,如招手的动作。另外,还可以加大难度:左手持球,高抬右膝让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这种姿势把球从左手掷到右手,掷球弧线应达到头顶的高度。然后再把球从右手掷到左手,重复15次。然后放下右膝提起左膝,再进行两手掷球运动。重复做3组,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久坐、干家务活后,肩背酸痛就不知不觉找上门来。近日,专家给大家介绍了一套“肩背肌肉锻炼操”,简便易行,每天坚持,可以防治肩背痛。

第一步:两臂向上伸直,举过头顶。

第二步:两臂在头后交叉,左手放在右手前面,同时使劲向上拉伸,保持该姿势5秒。然后交换双手位置,右手在前,重复做一遍。需要注意的是,两手交叉向上拉伸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给骨盆和腰骨造成负担,导致闪腰。如果感觉双手交叉做有困难,也可以在两臂伸直时拉伸,同样有效果。

刚开始做时,可能会感觉比较辛苦,可以每天做一遍,然后慢慢增加次数。当动作比较自如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两臂伸直举过头顶,交叉拉伸后,双手顺势从身体两侧放下,在胸前交叉,再绕回到头上继续下一组动作。

冬季跑步时,究竟怎样呼吸才能让嗓子眼不那么难受?究竟怎样穿着才能既灵便又保暖?

冬天户外空气寒冷而干燥,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很大。同时,人们在跑起来之后容易不自觉地用嘴巴呼吸。这样一来,当冷空气或空气中的杂质刺激呼吸道的时候,就容易给人一种咽部不适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健身爱好者们可以掌握一个呼吸小窍门——尽量避免大口呼吸,而是要采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即用鼻子呼吸的同时,微微张开嘴,然后用舌头抵住上齿,让空气通过牙缝吸入,然后于口腔内接受加温加湿的过程。这样一来,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就不会那么大了。如果室外温度特别低,那还可以戴上一个薄薄的口罩来过滤空气。

唇炎以唇黏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如果唇炎反复发作,上唇尤为明显,特别在冬季刮风和干燥的季节容易犯,很可能是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其中,唇炎者最主要缺乏的就是维生素B2。

症状较轻时,口服维生素B2效果最好。一般每日服3次,每次5-10毫克(1—2片),通常一周后,脱屑症状能明显改善。如果脱皮严重,口服维生素B2的同时搭配涂抹维生素E,效果会更好。建议每晚将维生素E胶囊刺破,用棉签蘸取涂抹并按摩唇部,用温热毛巾擦掉磨出的死皮,再抹上维生素E睡觉。次日清晨,可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注意不要白天涂抹,否则容易沾灰尘。

1.常暖脚:鞋袜不宜太薄,鞋子尺码应宽松些,保证脚在里面有空间。鞋底应稍高,最好垫双棉鞋垫,让脚与冰冷地面隔开。此外,坚持每天睡前用温热水泡脚,勤做足部按摩,揉搓脚心,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保健和暖身目的。

2.睡眠锻炼养元气:尽量早睡早起,晚10点前入睡,早6点起床最好。充足的睡眠可以在冬季保护体力和元气,还可以增强抵抗力,有益健康。减少外出晨练,不在晚上锻炼,尽量在有阳光的天气下锻炼。

3.适度吃肉: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应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

4.屋内不要太热: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出一进很容易受凉,因此冬天室温应该稍凉一些,温度保持在18℃—20℃为宜,且最好能在屋里增加点室内湿度。

冷空气来袭,除了感冒、发烧频发,腿脚抽筋的现象也多了起来,而且常常是突然袭击。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抽筋呢?

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抽筋,缓解的方法不同。脚抽筋时,可以用脚尖站立,或将脚趾向上翘,等到抽缩的肌肉放松后,再按摩脚掌;如果是大腿后面肌肉抽筋时,可以先抬高腿,使膝部伸直。如果是大腿前面的肌肉抽筋,可以屈膝,同时按摩抽筋的肌肉;小腿抽筋时,先伸直膝盖,用手抓着脚尖,慢慢朝膝盖方向推,也可以轻轻按摩抽筋的小腿肌肉;手指、手臂抽筋时,有两种方法可以缓解,第一,伸直肘部,慢慢扳直手指关节,将手腕向手背方向伸展。第二,以轻柔的力度按摩,千万不要拍打或叩击。

听不见敲门声、身边人说话时只见嘴动不闻人声……一旦耳朵开始听不清声音,就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按摩、食补等预防耳背。

听会穴位于人体的面部,耳珠前下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也就是耳朵眼的正前方,张嘴时两耳边各有一个凹陷,这就是听会穴。平时在家,可以通过对听会穴按摩的方法进行耳部保健,预防耳聋。按摩时,用两手指腹按、揉、压听会穴,每次2—3分钟,每天3次,力量以感觉有微微胀痛为宜。

此外,预防耳聋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力求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要随便挖耳,以防外耳道和鼓膜损伤;在饮食上则要戒除烟酒,以免尼古丁、乙醇等对内耳造成损害;还应经常参与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器官的代谢。

缓解头疼用热姜水泡手

头疼大多是由于颈内、外动脉及其他脑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充血膨胀,压迫神经而引发的。因此,减轻脑部血管充血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可以取一个脸盆,倒入温水,水温不宜过烫,然后将双手和腕关节完全浸泡在水中半小时左右,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添加热水保证水温,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管血流相应减少,从而使头疼逐渐减轻,尤其适合偏头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热水中加入几片生姜,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如果有顽固的头疼,建议长期坚持这一方法,每天2—3次,每次半小时。不适合泡手的时候,还可以用热水袋暖手,也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除经常用温水泡手外,头疼的人还应保持乐观心态,忌食奶酪、咖啡、巧克力、腌制食品,注意避风寒,避免耀眼的阳光。头疼时最好卧床休息,避免噪音,保证睡眠。如果长期头疼,建议去医院就诊。

心慌,气短,心跳加快是很多老人和冠心病患者常遇到的问题。情况较严重并伴随其他突发症状时,要及时服药和看医生,平时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方法来预防和缓解。

先深呼吸,两脚分开站立与肩等宽,脚跟提起,脚板与地面成45度角,两臂向前伸直,手心向上,手指并拢,往手心用力慢抓100—150下。早晚各一次,每次约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缓解心慌症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

还有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可以改善此类症状。比如,用左手食指、中指紧夹右手小拇指两侧,由右手手指根部向指尖处拉拔,直至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夹住右手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可以调气行血,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

准备:仰躺,露出小腹,取杏仁大小的乳液置于手心,揉开,然后绕着肚脐顺时针缓缓画圈按摩十下,把乳液均匀地涂于小腹。

第一步:揉。大拇指置于肚脐附近,固定不动,食指、中指、无名指捏住肚子外围,边蠕动边朝肚脐方向捏揉。以脐部为中心,从腹部上方、左上方、左下方、右下方、右上方五处出发,各揉一遍(呈☆形)。这个动作还能促进腹部的微循环,提高体内氧分和营养的运输效率。

第二步:抓。从腹部外围开始,用五指把腹部肌肉大把抓起,“拎”着它一步步向脐部推进,做完后腹部皮肤应泛红,肌肉有微痛感。该动作有助于腹部脂肪颗粒的排出。

第三步:捏。用大拇指、食指以及无名指从腹部外围肌肉开始,向肚脐方向依次捏腹部肌肉,有微痛感即可,能活化皮肤,减少皮肤脂肪的堆积。

控制水温:过高的水温会增加心脏负担,易造成心悸、憋气,38℃-40℃之间的水温比较适合。

深不过胸:不要让水面高于胸部。

不要按摩:泡温泉时不要同时按摩。因为此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和心跳加快,如果同时按摩会加大心脏的负担。

缓慢出浴:泡温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应部位血管被扩张,如果在改变体位时(由坐位变为站位),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疼,严重者易摔倒。

冬季,烹煮一道暖补的海带排骨汤,不但可以保健养生,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骨头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海带的加入使排骨汤食疗效果加倍,海带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碘、铁、钙、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从中医角度来说,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强人体的抗寒和壮阳作用。另外,人怕冷与机体摄入钙、铁等矿物质较少有关,而海带富含钙、铁。

晚饭后吃钙片吸收最好

钙片可以帮助我们身体补钙,可是钙片什么时候吃最好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各种钙制剂的吸收率。营养师表示,单从钙本身来看,不同钙制剂吸收率差异并不大。研究显示,碳酸钙吸收率约为35%,而乳酸钙约为32%,葡萄糖酸钙在27%左右。其实,对多数人而言,复方制剂补钙效果更好,常见如碳酸钙与活性维生素D3混合的钙剂,而且最好是片剂,其吸收率高于液体、冲剂。

不过,碳酸钙虽然更容易吸收,但它属于无机钙,对胃酸的要求较高。相比之下,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可以选择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钙。

吃饭时多嚼一嚼,不仅对肠胃好,还可以延缓衰老、锻炼大脑、预防痴呆。近期最新研究显示,老人的咀嚼能力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有通经养生的功效,但除了双手,很多日用品也是绝佳的穴位按摩器,筷子就是其中之一。

手部有很多反射区,不断地刺激手部穴位,就能使内脏受到良性刺激,而逐渐强化其功能。具体方法是:取两双有方棱的日用品筷子,做搓洗筷子动作,两手反复搓擦,除了手心外,还应注意搓擦拇指根部的大鱼际,每次搓擦5分钟,每天两次。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下肢水肿,筷子按摩也有快速效果。双腿用热毛巾热敷15分钟,取筷子1双,用橡皮筋把两端缠起。跪在地上,两膝张开,两脚也打开,把筷子放在后脚筋处,由下往上推,5分钟后,换脚再做。此法主要是按摩承山穴(小腿后侧浮起肌肉的尾端)。按摩前,建议先涂些按摩膏或油脂类护肤品,增加润滑。另外,按摩忌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内进行。患出血症、骨折、发烧者切勿按摩。

脚部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多的地方,亦是最疲劳的部位,保护足部健康尤其重要。以下几种状况,很可能会影响脚部健康。

体重超标:脚部受力约为体重的120%。肥胖会改变脚部承受压力的方式,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疼痛,也会加重槌状趾和拇囊炎。

血液循环不良:由腿部动脉狭窄所导致的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脚部疾病几率大增。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鞋子不合脚:随着年龄增加,脚会变得更宽更长,买鞋前最好多试几次。

常穿高跟鞋:常穿高跟鞋使脚受力集中于脚跟和前脚掌,会导致槌状趾、神经瘤、拇囊炎和趾甲问题。

双脚不见阳光: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繁衍,因此,应该常让你的脚晒晒太阳,回家及时脱掉袜子,让脚见光跑汗。

髋关节、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两大关节,负担着身体大部分重量,在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长,髋关节、膝关节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骨质增生、腿疼、活动受限等问题。因此,平时适当活动腿部关节,能让关节变得灵活,推迟老化。以下功法名叫“转髋绕膝”,又名“大蟒缠身”,重点就是练习髋、膝两大关节。

做法:两脚开立,间隔三脚长度,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画点,通过转动髋关节和膝关节,左右绕“8”字,带动两腿各个关节的运动。反复练习10次左右。绕“8”字时,胯部尽量舒展,绕转流畅,同时两掌推摩膝关节。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强关节周围肌腱的力量和韧带弹性,使下肢经络更加畅通,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经常练习,腿脚更灵便。

秋冬季节清晨时锻炼,如果热身不到位,冷空气会对鼻腔、气管、食道起到暂时的降温作用,使肌体出现“冷适应”。锻炼结束后,若马上就吃刚做好的烫食,如稀饭、馄饨、豆浆等,会使处于冷适应状态下的食管黏膜层及附近组织的毛细血管,不能一下子承受过烫食物的刺激,出现暂时性调节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吐血、便血等。

外出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现在气温低,很多老年人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变慢,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伸展性较低,如果不做准备活动就锻炼,容易造成伤害。其次,锻炼时切勿迎风呼吸。冬季寒冷,在运动中吸入大量冷空气,对呼吸、消化器官产生不良刺激,会诱发和加重呼吸与消化等方面的疾病。

都知道泡脚对身体好。其实,老人多泡手也有保健的功效,操作起来,比泡脚更简单。

接一盆热水,温度在40℃左右,水量以全部浸没双手为宜。将双手张开,浸泡在水中5分钟。如果中间水不够热了,可再加热水。泡手时还要一边深呼吸,一边揉搓手掌的各个部位。一般早晚各泡一次即可。

人的手掌血脉丰富,热水泡手可以对人体经络产生影响,达到缓解人体疾患的作用。泡手可以使双手血液升温,温暖的血液流回心脏,10分钟左右,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都会变暖。而且,血液经过分支血管会流经大脑、眼睛、双肩等部位,达到缓解肩周炎、失眠以及提神、明目等多种功效。

此外,老人多吃瘦肉、虾皮等含钙量高的食品,每天中午至下午2点,晒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

久坐不动站起来扳扳腿

坐久了,双腿血液循环不好,常常感到酸痛无力或僵硬发麻,此时不妨站起身来,做几个动作,帮助舒展身体。

首先站起身,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左脚着地,右腿抬起,向后弯曲;用右手扶住右脚脚尖,将其扳向臀部,用力收缩腹肌,同时慢慢呼吸,坚持10秒钟,左右腿交替进行。如果感觉站不稳,左手可以扶住椅子或桌子,以防摔倒。这个动作可以充分拉伸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双腿恢复活力。

大白菜护肤养颜:大雪节气期间空气干燥,寒风也让皮肤变干。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润肠、促进排毒,还能刺激肠胃蠕动,通便助消化。

来根大葱能“通阳”:中医养生学认为,大雪节气前后,天气寒冷,阳气潜藏,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入侵就容易生病。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而对于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乳汁不通等症状也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能否降血糖?最新的医学研究传授给我们两大窍门。

2、餐前一把坚果。餐前吃点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坚果,除了增加饱腹感,让你在正餐时少吃点,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减慢食物消化速度,从而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红色食物最适宜在寒冷的冬季食用,因其富含蛋白质和优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可维护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抗寒力。

一般来说,红色食物都富含天然铁质。并且它们还富含充足的蛋白质和优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具有维护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抗氧化、抗微生物的作用,从而能增强人体的抗寒力。因此,冬季常吃红色食物,不仅有御寒的作用,还能防治感冒。同时,红色食物在视觉上也能给人刺激,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大增。

营养专家介绍,红色食物有两类,一类是蔬菜水果,一类是含血红素的肉食品和肉制品。红色蔬菜有西红柿、胡萝卜、红薯、红辣椒等。红色水果有红枣、山楂、石榴等

疲劳、乏力、健忘、血压高,这些症状伴随着快节奏生活下的现代人。一旦出现这些衰老症状,第一要休息,第二就是及时补充营养。

浑身没劲:需补维生素B12。疲劳是缺乏维生素B12的典型症状,常见于动物蛋白摄入过少人群。可多食海鲜、瘦牛肉、瘦猪肉、鸡肉及强化谷物等。

关节疼痛:需补锰和铜。锰铜有助于保持骨骼灵活性。坚果、牛肉和菠菜含有大量锰和铜。还应该配合药补,建议每天补充2毫克铜和5毫克锰。

健忘:要补欧米伽—3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量不足会导致脑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尽量减少精加工和加工食物的摄入量,烹饪使用橄榄油或菜籽油。每周保证吃100克以上鱼类。每天吃1个核桃仁,每周吃5天。每周4次,每次吃9—12粒杏仁。

血压升高:要补钾。缺钾会导致血压上升,因此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富含钾的食物包括:土豆、番茄酱、香蕉、鱼类、家禽和奶制品等。

最新研究发现,适当发怒比压抑怒火更有益于解除压力,保护心脏。老年人和外界沟通相对较少,身体和情绪多处于比较平抑的状态,如果遇到事情再往心里装,无异于在把情绪垃圾背到自己身上,越背越多,更加憋屈而难以消化。适当“发火”,把情绪表达出去,反而是在及时清理情绪垃圾。另外,在冲突中,通过“发火”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更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说明你在意这件事情才会这么做,有利于冲突的解决。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户外跑步的时候如何穿着是件难心事。穿多了跑步不舒服,穿得少又被冻得受不了。

咬不动,就吃软的——大部分牙不好的老人,首先想到的恐怕都是这种办法。但事实上,不管从营养摄入,还是从锻炼咀嚼功能的角度看,一味选择软烂食物都不是一个好主意。

吃饭时多嚼一嚼,不仅对肠胃好,还可以延缓衰老、锻炼大脑、预防痴呆。用力咀嚼时,咀嚼肌和面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面部便会显得饱满,皮肤也更为紧致。咀嚼肌的运动还能刺激大脑细胞,使大脑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牙齿稍好的老年人,可以吃些脆菜茎、煮得较软的豆子、不太硬的坚果、苹果、胡萝卜等。牙口差点的老年人,当季水果如成熟的橘子,不软不硬,带着筋络和内皮非常适合,柚子、橙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注意咀嚼食物时速度要慢,两侧轮流嚼,戴假牙的老人要注意防护清理。此外,还可以适当做一些练习,如让上下牙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下。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气温作为一种物理变化,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容易导致人出现脑出血、脑梗死,个别人甚至会出现猝死。

关节炎患者: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溃疡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导致胃痉挛,使原有的溃疡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

脑血管疾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慢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气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刺激,诱发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的痉挛。

心血管疾病患者:人体要抵抗低温就必须把血液从皮下血管输送到身体内部,这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搏动加快,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老年人椎间盘水分减少,导致椎间隙变窄,从而使脊柱周围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如果使用按摩器不当,会出现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

以下老人不适合使用按摩器:一是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因为按摩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易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病;二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按摩力道大了,就容易引发骨折;三是急性损伤患者,拉伤、扭伤后擅自按摩会加重炎症水肿,使疼痛加剧;四是有颈椎病、腰椎病的老人,大力按摩会刺激组织增生,压迫到神经,加速脊柱的退变老化;五是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的人。

手臂不摇:如果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脚掌先拍打地面:走路时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步幅小: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否则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

踮脚尖走路: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担心。

跳跃走路: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这是因为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

为了保护指关节,平时可以做些小锻炼,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来回握拳。每天清晨,起床之前,用力握紧双手,再缓慢放开,每天50—100次,速度不宜过快,或者分并手指,每天50—100次。靠垫防腰痛也要讲究科学

腰部放一个靠垫,可以使腰部得到有效的承托,维持腰椎的生理前屈,增加身体舒适度,但是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不能放到胸背部。这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因生理的需求它们并不生长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中部向前凸出的前凸形,从侧面看,腰椎犹如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包。由于这个生理特点,腰、背不能置于同一平面。

此外,靠垫不要太厚,以10厘米厚的软垫为好。这样人体向后压时,靠垫正好压缩至5—8厘米,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太厚则会造成腰椎过度前屈。

用牙咬线头、撕包装:虽然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但这些做法很容易使牙齿咬折或移位。

吃热食后喝冰水:过冷过热都会刺激牙龈,使牙齿出现隐裂。如果再嚼几块冰,还会磨损牙齿,甚至使牙齿断裂。

一觉醒来,上班迟到了。如果你经常睡不醒,就很有可能存在睡眠功能紊乱的问题。

睡眠功能紊乱被称为睡眠相位延迟,即当人体内部的睡眠模式比正常睡眠模式向后延迟两个小时(或更多),就会导致昼夜节律改变,通常这种人会晚睡晚起。很多存在睡眠相位延迟的人将它误认为是失眠,实际上,睡眠相位延迟的受害者在症状上并不同于失眠者。失眠者通常存在入睡困难或很难保持熟睡状态,或两者兼有;而睡眠相位延迟的受害者只是入睡存在困难,一旦入睡,他们会整晚长睡不醒,直到第二天中午或下午才醒来。

环境也会让人睡过头。当一个人白天没有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或傍晚过度接触日光,就会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因此,平时要适当晒太阳,确保正常的睡眠。

头昏脑涨可以按按脚趾缝

久坐后觉得头昏脑涨、早晨一起床脑袋晕乎乎的记不住事,此时都可以按按太冲穴,五分钟左右就可以缓解。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十四个穴位之一,按摩足厥阴肝经上的太冲穴可以防治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腹痛等,还可以调整情绪、清利头目,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

睡眠不好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烦躁不安等。出现以下问题,你就该补充睡眠了。

1.总想吃东西。不正常的睡眠会把人体的生物钟搅乱,让人一直想吃东西。

2.容易感到头晕恶心。平时身体挺结实,不易生病,却经常感觉头晕恶心。

3.忘性大。你可能突然之间想不起来东西放哪了。大脑需要睡眠来恢复精力,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短期记忆力。

4.与人交流对话跟不上节奏。聊天时头脑昏昏沉沉,思路比较迟钝,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

5.白天没精打采。盯着电脑两眼皮就打架,开车时睁不开眼,这些都是身体需要睡眠的信号。

缺乏锻炼小动作缓解酸痛

缺乏锻炼、久坐不动,身体经常感到酸痛疲劳。学会这几个动作就能消除身体酸痛。

肩膀:肩膀酸痛时可将肩部按前、上、后方向画圈转动几次,再反向转动,转完后双肩自然下垂、放松。再用左手抓住右臂肘部,轻轻拉向身体左侧,另外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即可。

颈部:先向前点头,再仰头。然后将头部分别偏向左右两侧,尽量碰到肩膀。手掌应放在凳子上,这样才能使颈部得到充分的拉伸。

手臂:双手放在后背,一上一下尽量勾住,保持拉伸几秒钟,交换两手上下位置重复动作。

冬天早上冷,许多人不愿离开被窝。其实,一些小动作就可以帮你瞬间给身体“充电”。

用力握拳。如果睁开双眼后,却怎么也起不来,可以试着活动活动手脚,一步步地唤醒身体。将双手紧握,维持2—3秒,然后再松开,用力撑开五指,再维持2—3秒,重复进行,直至起床。

起床后抖被子。醒来后赖在床上只会让你睡过头。醒来后应该起身,用力抖抖被子,这样会阻止你再次爬回被窝。晃动手臂还能锻炼你的心脏,提高你的心率,活跃你的身体。

早餐吃脆的东西。健康的早餐可以提供充沛的能量,让你一整天都保持精力充沛。咀嚼动作还可以唤醒你的面部肌肉,帮助你清醒过来。早餐吃些脆的东西,如一个苹果,可以让你迅速精神起来。

晚上起夜别做这五件事

冬季夜里凉,人们很容易半夜起床上厕所,起夜后千万别做以下5件事,否则影响身体健康。

1.不能开大灯。如果光线一下子变得很亮,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会马上“开启”,使人不容易再次入睡,还会干扰正在睡觉的人。

2.不能喝凉水或饮料。起夜时应避免喝凉水或饮料,最好喝温水。因为凉意会让人一下子就醒来,而且好喝的饮料也会唤醒人的意识。

3.不能冻双脚。起夜时光脚在地上走,或回到床上没盖好被子,使双脚暴露在外,腿部和双脚就很容易着凉,入睡会变得更加困难。

两类人群不宜跳《江南style》

膝关节受过损伤者:膝关节受过损伤、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蜕变严重等患者,都不适合跳马步舞。如果曾经受过外伤的患者膝关节蹲着时,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向外伸腿时,膝关节不稳定,容易加重膝关节损伤。尤其是有骨刺滑膜炎的老年人,更不适合跳此舞蹈,以免因为膝关节过度劳累造成关节肿胀,引发疼痛。35岁—40岁的人关节软骨就会发生蜕变,那些发生蜕变的人,也不适合做刺激膝关节软骨的运动。

“春捂秋冻”这一说法确实有根据。经过夏天的炎热,出汗多,体内的盐分丢失得比较多,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张开的,而秋天渐渐冷了,毛孔也开始收缩。如果天气稍冷就急着加衣,皮肤未经严寒的锻炼,恐怕抗寒能力下降。这时要冻一冻,让身体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另外,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受风,更容易感冒。

大多数人都遭遇过便秘。许多人相信能通过饮食来缓解,可事实上,却犯了不少错。

误区1:不吃肉少吃饭。胃肠的运动需要动力,正常饮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基础动力。每餐吃肉时,还要配合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食物。

误区2:饮食清淡不吃油。便秘的人其实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内就可以改善便秘。

误区3:大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的确可以缓解便秘,但过量食用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的人多吃反而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误区4:多吃香蕉。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润肠作用。没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吃多了反而会加重便秘。

抬胸:坐在椅子上,双臂放两边,慢慢将胸部朝天花板方向抬高,头部不要上扬,保持下巴平行于地面。坚持10秒后放松,重复5~10次。点头:保持坐立姿势,头部稍微下倾,仿佛在点头,停顿10秒后放松,重复5~10次。拉伸双臂:直立站好,双手在头部上方扣紧,同时收紧肩胛。保持10秒后放松,重复5~10次。墙角扩胸:面对墙角站立,双手与肩同高,前臂、肘和手掌紧贴两边墙。前倾15秒以伸展胸部肌肉。

气候日渐干燥,人们常感到口干,但如果饮水后口干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小便增多、饭量增大、体重减少和口臭的症状,就要警惕糖尿病了。口干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之一,当口干较严重并伴有以上症状时,最好遵医嘱做血糖检测。

此外,口臭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信号。在持续高血糖的情况下,人体牙龈组织抵抗力降低,牙龈供氧不足,促进了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在牙周的感染。同时,糖友代谢发生改变,也会使牙菌斑进一步附着引起或加重牙周炎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因此,糖友常因并发糖尿病性牙龈炎、牙周炎而出现口臭的症状。另外,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碳水化合物难以分解,引起脂肪代谢活跃,从而产生丙酮,丙酮由口和鼻腔排出,成为口臭的另一原因。

痛风不痛时仍需要治疗

很多痛风患者关节不痛的时候,就不到医院就诊,也不进行尿酸等检查和治疗。关节痛一发作,就吃些止痛药。长此以往,痛风将对关节、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没有痛风发作的期间也应该平稳降尿酸,降尿酸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纠正高尿酸血症,使既往在关节间隙中的结晶完全排出,从而预防痛风发作及其并发症。

拉耳:双手捏住耳朵,用力将耳朵向上、向下、向外、回位牵拉6次;再将耳垂向下牵拉6次;然后双手食指向前拨动耳廓堵住声音1秒后松开,再向后拨动耳廓,重复6次。此外,提拉耳垂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将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拨头:将右手掌贴在左耳上。将头拨向右边,保持腹、腰挺直不动和双肩平衡。松开手,还原。此法能锻炼颈部的肌肉、还能防治神经性头痛、失眠、颈椎骨质增生、颈肩综合征等。此外,用手经常拽头发也有健脑、缓解头痛的效果,还可以改善眩晕症,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运动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好方法。然而,冬季寒冷,运动难度因此增加了很多,需要格外小心。

1.低于零下9℃别在户外运动。气温过低不仅会使运动质量大大降低,还容易受伤。

2.爱出汗少穿棉质内衣。棉质内衣被汗湿后干得慢,反而会增加霉菌感染的风险。健身时最好选择吸湿排汗功能更好的竹纤维内衣。此外,运动时内衣不能太紧,最好选择边缘较为宽松的短裤。

4.少穿一点。运动一会儿后,体内温度就会上升,因此应适当少穿衣服,便于散热,以防感冒。

1、早粥晚汤保健康: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以清淡为主。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豆类等;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此外,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烦躁,生活要有规律。

2、吃香蕉减肥:香蕉几乎含有所有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摄取到各式各样的营养素。因为香蕉是低热量的食品,就算是正在减肥的人,也可以毫不担心地尽情食用。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干燥。营养专家表示,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要想完全抵御“秋燥”,最好在白开水中加点盐或蜂蜜。同时,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在饮食上应多吃温润之品,如栗子、梨、荸荠、菱角、柚子等。尽量少吃辛辣、熏烤食物,以及西瓜、苦瓜等寒凉瓜果。虽然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但由于其性寒,应适量食用。

另外,常言道:寒露脚不露,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保暖了,尤其是双脚,以防“寒从足生”。天气转冷后,食欲也会转好,火锅、炖菜,美食的诱惑多了起来,要防止饮食过量。

建议老年人最好选择直背且椅身进深合适的椅子,有硬质靠背,椅面也不能太软,竹椅、木椅是最好的。坐着时,脚下不妨放一个搁脚凳,让双腿可以平置,防止下肢缺血。

手机电脑比马桶还“埋汰”

科学家日前发现,手机上的细菌比你想象的多得多,甚至脏过厕所里的马桶圈。研究者通过一系列测试结果显示,手机上的有害细菌,比厕所里的多10倍左右,而这些细菌会导致恶心呕吐甚至严重的胃肠问题。科学家解释称,因为手机通常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没有经过清洁,成为细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细菌的作用会愈发严重,效力越来越强,最终导致疾病。

THE END
1.2024十大电脑椅品牌排行榜电脑椅排行榜前十名→Maigoo品牌网2024十大电脑椅品牌排行榜 电脑椅排行榜前十名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52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电脑椅 电脑椅 2024十大电脑椅品牌排行榜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重磅推出的电脑椅十大名牌,榜单由CN10/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https://www.maigoo.com/best/11088.html
2.人体工学椅哪个牌子比较好,推荐人体工学椅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在寻找人体工学椅的优秀品牌时,我们会发现市场上有很多选择。这些椅子以其实用性、舒适度和时尚设计而受到广泛欢迎。以下是排名前十的人体工学椅品牌,它们在行业内备受认可: 1. **永艺人体工学椅**:作为拥有700余项专利的品牌,永艺在人体工学椅领域表现出色,其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均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https://www.yoojia.com/ask/17-13941606841044584335.html
3.京东风靡家私椅京东风靡家私椅哪款好?看实拍,买好货!顾全(GUQUAN)老板椅家用办公椅久坐舒服电脑椅人体工学可躺电竞椅C533金黑PLUS 20000条评价 顾全(GUQUAN)电脑椅家用可躺书房学习人体工学沙发办公椅子转椅老板椅C533橙 20000条评价 顾全(GUQUAN)电脑椅家用可躺书房学习人体工学办公椅子电竞椅老板椅C533金黑皮 20000条评价 顾全(GUQUAN)老板椅160°可躺https://yp.m.jd.com/98479dc5ecfa18a305f2.html
4.專家監製10大按摩椅推薦排行榜2024最新mybestAI智慧愛沙發於扶手上加裝了智慧傳感器,只要貼上手掌主機即可偵測身體的疲勞區域及疲勞程度,再結合「疲勞追蹤模式」配合用戶的狀態提供最佳的客製化流程,並針對最需要的部位進行深度按摩。此外,椅子還提供了5種預設模式,包括緊張肌肉放鬆、全身按摩、腳底反射區按摩等,推薦給想節省設定時間、希望坐上按摩椅就能開始放空享http://my-best.tw/14658
5.手慢无Acer宏碁木星久坐舒适人体工学椅到手价316元Acer 宏碁 木星久坐舒适人体工学椅,为您的健康和舒适度而设计。这款椅子采用优质材料制造,经久耐用。它具有头枕和腰靠,可以提供全面的支撑,让您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坐姿。此外,这款椅子还配备了高弹力座椅和滑轮底座,使您可以轻松移动和调整椅子的位置。 https://m.zol.com.cn/article/8493595.html
6.家用电脑椅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家用电脑椅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家用电脑椅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家用电脑椅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家用电脑椅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震旦AURORA、优比UB、赫曼米勒HermanMiller、永艺UE、欧林ONLEAD、海沃氏HAWORTH、联友家具、联丰LIANFENG、达宝利、https://www.chinapp.com/brand/10485
7.人体工学椅最新排名论述,权威解读市场热门品牌排名!摘要:,,最新人体工学椅排名论述,结合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反馈,介绍了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人体工学椅品牌及其特点。这些工学椅设计考虑人体工学原理,旨在提高坐姿舒适度、缓解长时间办公带来的疲劳和不良姿势等问题。排名依据包括http://m.huashumc.com/post/528.html
8.攻城狮久坐腰疼需要一把好的人体工学椅,附双11人体工学椅开箱体验前段时间去体检,医生建议我换一把人体工程学椅子,对这个我也不太懂,百度了解一下人体工学是啥?第一次接触人体工学是在2021博客之星评选的时候,博客之星第四到第十名的奖品是微软人体工学键盘。感觉很神秘。 2、Ergonomics 人体工学(Ergonomics),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种技术,除了我们常见的造型设计外,人https://blog.csdn.net/2301_79097795/article/details/138740035
9.2023年十款坐着不累的坐垫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年十款坐着不累的坐垫:其中思莱宜 记忆棉坐垫、护臀垫圈术后护理坐垫以及掌心御医 记忆棉透气夏天坐垫,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https://www.phb7.com/keji/shuma/311266.html
10.最全零含金量旗舰级别人体工学椅评测/使用体验/横评如果真的需要头枕,这便是最好的头枕了。freedom也是相当全面的一把椅子啦,各种调节都很到位,扶手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70871-1-1.html
11.办公室久坐,这些姿势最伤身!专家5步教你如何缓解南方+我们的桌子高度一般是不可调整的,当桌子过高时,我们需要上抬肩部才能触碰键盘,久而久之我们的肩膀会酸痛;而桌子过矮则我们需要吊着整只手,也会很不舒服,所以一把可调整高度的椅子就显得尤其重要。 张盛强给的建议是,坐在最舒服的位置时,将椅子的高度调整到前臂放在桌上时,刚好与我们肘关节成90°。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17/c8202735.html
12.安德斯特电竞椅几线品牌?电竞椅中排第几?如果了解或者观察过安德斯特电竞椅的都知道,它们家的电竞椅在用料方面都比普通电竞椅品牌要厚实,而且很多款椅子都设计有加宽加大尺寸,即使是体胖人士也非常适宜,不用担心坐不下或者坐不稳。 2、舒适度非常好 安德斯特品牌的所有电竞椅都会融合人体工学设计,无论是扶手还是头枕都可以符合用户身体结构特性,减少久坐带来https://www.andaseat.cn/news/1427.html
13.久坐型人当心被椅子“搞死了”2009年,研究者对超过17,000名男性和女性的生活习惯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几乎整天坐着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比几乎不坐的人高54%。当然这并不奇怪,但令人吃惊的是,它与久坐者的体重和锻炼的多少没有关系。久坐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身体会适应你最常做的事情如果你整天坐在椅子上,你的身体将会更适应坐在椅子https://m.myzx.cn/mip/article/id/8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