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负责与鹤山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联系,与应急、消防、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与园区应急管理委员成员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协助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4.负责各类应急事件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负责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工作,协助党政办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工作。
二、认真开展《规定》的学习宣传
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把学习宣传《规定》,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要通过媒体宣传、单位学习、培训宣讲等多种形式,使《规定》宣传广泛开展、学习全面进行、认识普遍提高、执行整体到位。
(一)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对《规定》进行学习,使所有人员能深刻领会、掌握《规定》精神。学习要形成记录,存档备查。
(二)各企事业单位。组织所有员工对《规定》进行学习,并通过采取培训、考试的形式加强员工对《规定》的认识。考试要形成试卷,存档备查。
(三)加强全社会宣传。县广电部门要组织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对《规定》进行宣传,以提高全社会对《规定》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高校后勤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一名从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必须深刻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破除“”,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做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1理想信念要坚定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为高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的,是高校正常运转的保障。而后勤服务管理的行政人员是整个后勤服务管理的主干、核心。因此,后勤管理行政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影响着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向。作为高校后勤管理的行政人员,必须主动深入到教师、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服务诉求与困难,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尽可能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要深入到后勤各科室工作人员中去,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后勤服务管理中树立后勤行政人员的良好形象,对以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工作要忠诚,服务要走心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生产生命安全,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办公室作为一个直接为后勤工作服务的综合窗口、一个高校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其工作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后勤的正常运转。因此,后勤办公室的行政人员要用心服务于广大师生。具体举措为:
一是在工作认识方面,以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行政办公人员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工作计划。要明白领导交办的一切事物都是围绕后勤管理工作,但凡是后勤管理方面没有做好或是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是领导需要交办的事情。如掌握了这一规律,办公室行政人员开展工作时就会主动查找工作漏洞,及时解决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收集、分析工作存在问题与工作难题,从小事抓起,化被动为主动。
二是在工作任务方面,敢于担当敢于突破。俗话说得好,“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后勤办公室有分工有职责,要想工作开展得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且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办公室人员要团结,有沟通有商量有担当地开展职责内的工作,拒绝互相推诿,只有办公人员心往一起靠,劲往一起使,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是在工作方法方面,求实求精求稳。作为办公室的人员,首先要具有政治敏感性,在实际工作中处处都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等,所以必须懂政策和制度。其次,办公要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注重以制度管人、办事,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工作风气。再者,就是办公人员要精通业务,处理事情得到,既提高工作效果,同时也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3机构设置要合理、规章制度要有可操作性
4过程要监控,监管要有效
一、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制度。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应急管理的规定。
2.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安全监管部门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机构职能建设,强化工作职责,落实人员编制,理顺工作关系,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
3.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落实应急管理“三个必须”理念,即管行业必须管应急,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应急,管业务必须管应急,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二、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4.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指导各部门完善安全生产综合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督促企业优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应急预案备案率达100%。
5.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县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强化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通信设备功能。抓好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应急资源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互联网、移动、短波等多元化的数据传输系统,应对在极端灾害情况下的信息传输保障系统。
7.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投入力度。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安全费用提取等现有政策,加大应急救援装备、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事故预警和队伍运行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县政府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8.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建立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常态化机制,编制应急管理执法手册,完善应急管理执法检查清单,确保执法检查工作表格化、清单化、规范化、标准化。推进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协同联动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将新建、改建、扩建企业的应急设备设施建设纳入安全生产“三同时”,督促企业落实应急准备工作。
9.加强救援装备建设。大力引进先进的救援技术和装备,着力解决我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精,大型装备、高科技装备缺乏,后勤保障能力较弱,机动作战和连续作战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强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监管,确保达到项目目标绩效。
三、大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10.继续推进兼职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矿山兼职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动危化企业、安全社区及其它厂矿、企事业单位建设兼职救援队伍或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充分发挥兼职救援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作用。
11.抓好矿山救援队质量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全县矿山救援队伍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检查验收,鼓励创特级、争一级。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要坚持平时与战时、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通过强化训练,规范管理,提高实战能力。
四、切实做好事故灾难应对处置
12.强化应急值守。建立全县安全生产应急值班体系。安全监管部门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应坚持24小时专人应急值守,做到信息畅通,预测预警及时。
13.完善应对事故灾难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处置决策、力量协调、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应急联动和跨区域、跨行业协调合作机制,提高救援效率。
五、加强应急救援宣传教育
一、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我委职能范围内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总体目标
确保数字化城管工作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0%,按时结案率不低于80%。
三、工作职责
(一)卫计委工作平台职责
1.负责办理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有关城市涉及卫计部件、事件数字化城管信息的接受、派遣、处置和反馈。
2.负责督办卫计部门各科室(单位)处置涉及卫计部件、事件的工作效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处置到位。
3.按照《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对涉及卫计事项的要求,及时与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协调涉及多部门城管部件和事件的处理。
4.具体承办城区涉及医疗卫生的数字城管部件、事件信息的直接处置。
5.负责卫计部门数字化城管工作的情况通报、工作总结和资料收集归档。
(二)操作员工作职责
2.在接到涉及卫计数字城管信息后,及时受理并填报《县卫计委数字城管信息处理单》,经承办人甄别后及时派遣,并做好记录。
4.对受理的涉及卫计城管信息处置结果,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审查并反馈给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
5.遇有信息系统故障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向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得留有后遗问题。
7.遵守计算机安全操作规则,未经许可严禁向计算机拷贝及删除任何文件资料,定期进行防病毒扫描,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8.做好计算机内文件或数据的及时保存。涉及本单位管理系统的各类软件及技术资料,不得擅自复制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