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动动拇指的“一站式”就医体验是否会带来一场就医革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业内人士认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技术早已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医院决策者有没有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心。
三甲医院纷纷上线手机APP
7月3日,广东首个实现门诊全流程服务及移动金融支付功能的智慧型医疗APP应用———广州华侨医院“就医助理APP”上线。
广州华侨医院院长助理陈玉兵介绍,该产品拥有分诊咨询、预约挂号、排队叫号、检验结果、缴费、医院动态等六大功能,以及医院指南、就医帮助、停车等其他功能。
“一站式的就医诊疗新体验”,不仅实现了门诊全流程的服务移植到移动终端上,还实现了便捷安全的金融支付。除了此次上线的广州华侨医院外,近期广州市还将有十家三甲医院开通此服务。
不仅仅在广东,记者了解到,上海、北京等几家医院皆上线了可预约挂号的手机APP应用软件。
“拇指医院”带来就医革命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手机网络上网、购物、订火车票、订餐,早已极为常见。我也是一次从飞机的航班信息查询中得到启发,把医院就诊流程融入智能手机中,既可减轻患者就医困扰,也可缓解医院人流量过大,就医服务不到位的压力。”黄力说。
解决“看病难”是技术还是观念问题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拇指医院”的智慧医疗模式确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和看病烦。然而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否推广,需要医院决策者的决心。
“在数字时代,技术的更新比我们的观念更快,技术可能不成为障碍,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观念去应用这个技术,这需要医院决策者、医生和患者的观念更新。服务之心实际上是缓解医患矛盾的制高点。没有站在病人角度去提供服务,再好的系统也没有用武之地。”他说。
对于这种全新的“拇指医院”就医模式,也有一些业内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
此外,廖新波认为,“医院各自为政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医院与医院之间由于利益壁垒的存在,往往存在单兵作战现象,造成患者每到一家医院都需要进入一个新的门户,增加了患者的麻烦。梦想中的公共医疗服务平台,应该是‘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综合所有的就医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医院健康服务平台,这才是真正的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