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都出现了贬值。比如欧元,去年前三季度平均是1欧元能兑换1.1942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1欧元平均只能兑换1.1236美元,贬值幅度为5.9%。
那问题来了,这个平均汇率是怎么计算的呢?英镑、日元、人民币、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和美元相比又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南生为大家解读下。
为什么要计算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呢?
首先解答下,我们为什么要计算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方便对比各国的经济数据。比如,某年美国创造的GDP是20万亿美元,某个欧洲国家是1万亿欧元,某个亚洲国家是100多万亿卢比。
如果没有汇率,如何得知这三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谁大谁小呢?其次,在兑换各国经济数据时,也不能随便乱用汇率。汇率是不停变动的,如果A用今天的汇率,B用1月1日的汇率,C用最后一天的汇率,那就乱套了。
因此,我们就采用不同周期的平均汇率。将今年上半年德国的GDP转换成美元,那就用今年上半年欧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的GDP转换成美元,那也就得用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
如何计算前三季度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
计算方式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查询到各交易日的汇率。如2019年3月28日是1欧元兑换1.2309美元,3月29日是1欧元兑换1.2303美元……,我们记录下前三季度所有交易日的欧元与美元的汇率数据。
然后将数据相加,除以交易日数量即可。请记住,是除以“交易日”的数量,不是除以前三季度的“天数”。这样就可以得出,2019年前三季度欧元兑美元的平均汇率是:1.1236比1。
用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前三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比如1月2日(1月1日是休息日,不是交易日)是6.848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月3日是6.863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9月27日是7.073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9月29日(9月28日不是交易日)是7.072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然后将前三季度所有交易日的数据相加,得出是1254.305。再除以前三季度的183个交易日,得出数据是:6.851425683。四舍五入后就是6.8514——即2019年前三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6.8514比1(去年同期是6.5196),同比贬值4.9%。
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完成的名义GDP约为20.65万亿元人民币,按季度平均汇率折算为2.96万亿美元。同期,法国一季度完成的名义GDP为5768.62亿欧元,按季度平均汇率折算约为6361亿美元。
对此,有很多留言说想知道:这个季度平均汇率是什么,季度平均汇率是从哪里查询的呢,为什么换算GDP要采用平均汇率呢,日元和英镑等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多少呢……。接下来,南生给大家一一解读下。
季度平均汇率的解释、换算过程简介
以咱们中国为例,20.65万亿元人民币的GDP是整个一季度的,并非是某一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将一季度中国的GDP换算成美元也应该用“整个一季度的汇率,而不应该用一季度中某一天的汇率”。
因此,经济学家们决定“采用季度中的所有交易日的平均汇款,即季度平均汇率来换算”。其计算方式大致如下:我们需要先查询到一季度所有交易日的汇率,比如:1月2日是6.961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3月30日是7.044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3月31日是7.085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然后相加得出:一季度整体是404.7839元人民币兑换58美元;再接着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8,得出是平均汇率是6.979比1,即2020年第一季度平均是6.97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显然平均汇率是我们自己根据单日汇率计算出来的,暂时还没有免费供我们查询的官方渠道。
欧元、日元、英镑与美元的季度平均汇率
我们可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查询到每个交易日的汇率,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将其换算成季度平均汇率、年度平均汇率。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6.979比1,上年同期是6.7468比1。
即在2020年第一季度,平均是6.97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是6.746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再简单计算下,我们可以发现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了3.3%。
用类似的办法,我们可以计算法:2020年第一季度平均是1欧元兑换1.1027元美元,上年同期是平均是1欧元兑换1.1358美元,欧元贬值2.9%;今年一季度平均是1英镑兑换1.2792美元,去年同期平均是1英镑对比1.3026美元,英镑贬值1.8%。
【消息面】
1.劳埃德银行跨资产策略师威尔金(RobinWilkin):欧元兑英镑一旦突破0.8680,将进一步升向0.8850,且在12月提前大选前保持这一水平。
2.截至11月21日交易日,欧元成交量为147295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534手;未平仓合约552479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33手;英镑成交量为90031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654手;未平仓合约215673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47手;日元成交量为141923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2921手;未平仓合约182925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849手。
3.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英镑将在年底升值,并在明年进一步上涨。尽管经济基本面疲软,但由于国内政治情况的影响,以及脱欧谈判有望取得进展,英镑将在年底升值,并在明年进一步上涨。基准预测是,保守党将在大选中赢得多数席位,预计明年英国脱欧进程将出现进展,英镑料反弹至5月份的高点。不过由于大选在即,短期内英镑多头料将受抑。
5.德商银行技术分析师琼斯(KarenJones):欧元兑英镑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反弹,升至略高于0.8575的位置,但最终的任何反弹都可能是暂时的。
【英镑汇率走势】
英镑兑日元日线图
金价创历史新高、银价创近七年新高、金银股全线大涨……27日早盘,国际金价创下纪录新高,将贵金属资产做多热情推向又一个高潮。
避险情绪、货币超发与美元走弱在此刻交织共振,尤其是美元指数近期一路向下,成为贵金属行情加速的一项重要诱因。
27日早间,美元指数继续走弱,跌破94点,创近两年新低。
分析人士称,金价虽已高,但三轮驱动下,黄金上涨行情有望延续,有望冲击2000美元/盎司大关。
贵金属全面爆发
上周五(24日),国际金价再次迈过1900美元/盎司关口,向着2011年创下的纪录高点1921.15美元/盎司发起冲击。据悉,这是国际金价第二次突破1900美元/盎司关口。
期货市场上,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稳步走高,截至27日11:30,涨2%,突破1930美元/盎司关口,超过2011年1923.7美元/盎司的前高,与现货黄金一道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截至上午收盘,沪金期货主力合约涨近3%,最高涨至435元/克,续创历史新高。
作为“带头大哥”的黄金振臂一呼,金银资产交相呼应,贵金属行情被全面点燃。
伦敦市场上,现货白银直线拉升,日内涨幅一度扩大至7%以上,续创7年新高。
截至上午收盘,沪银主力合约大涨6.1%,一度上涨7.81%,创2013年4月以来新高。
A股市场上,贵金属板块走势强劲。截至发稿,贵金属指数(Wind)大涨将近8%。盛达资源、西部黄金涨停,赤峰黄金一度涨停,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恒邦股份等上涨超过8%,银泰黄金、湖南黄金等涨超7%。
三轮驱动短期势不可挡
贵金属行情何以势不可挡,不断超越想象?
答案可能是避险情绪、货币超发与美元走弱的交织共振,构成三轮驱动。
其一,海外疫情反复与地缘政治等因素,加剧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助长金融市场避险情绪。
其二,海外流动性泛滥,极低利率支撑贵金属价格走强。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央行纷纷开动“印钞机”,一顿猛操作过后,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冗余货币,大量资金在金融市场寻觅出处。然而,在传统避险资产阵营中,债券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债券市场收益率被压到历史低位,负利率资产规模创出新高,提升黄金等贵金属资产相对性价比。
其三,近期美元显著走弱也明显刺激了贵金属价格上涨。
就在金银价格双双创出阶段性甚至历史性新高的同时,美元指数也跌到了近年来的相对低位。
美元趋势走弱
贵金属上涨通道顺畅
美元指数可能正面临强弱转换。3月20日,美元指数一度冲破103,此后转而下行,7月以来持续处于下行区间。美元趋势性走弱,将对贵金属价格中短期走势构成重要影响。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1973年以来,美元运行了“两轮半”周期,未来将进入一个持续走弱的趋势,完成余下的半轮美元下行周期。
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认为,美元弱势周期开启,这是“美元荒”结束、美国疫情控制不力、美国经济无法V型反弹以及美联储“大水漫灌”透支美元信用等一系列因素下的必然结果。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不断逼近历史新高,也是美元信用被透支的佐证。
中金公司认为,向前看,处于历史高位的美元,正处于由强转弱的拐点,即将开启新一轮长期走弱趋势。长期走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欧盟解体风险显著下降,欧元价值重估;第二,政治摩擦加剧令美国资产安全性下降,全球外汇储备等资产的货币选择有望更加多元化,从而降低对美元储备的敞口;第三,全球化停滞甚至倒退,美元需求减少。
谢亚轩认为,如果美元出现趋势性走弱,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汇率将转强,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金价上涨。中金公司认为,美元走弱将有助于为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及长期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助于大宗商品如黄金等的表现。沈新凤也认为,美元走弱从定价层面利好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不过,美元计价只是一个因素,工业属性较强的商品走势最终还取决于自身的基本面。
1.索尼金融驻东京外汇分析师石川久美子表示,美国周二稍晚发布的ISM数据可能对美元兑日元构成下行风险,市场对数据低于预测比高于预测更为敏感。市场预测美联储本月100%会降息,很难看到这种预期会消退,因此即使ISM数据表现强劲,这也会在106中段对美元兑日元构成压力,如果ISM表现疲弱且股市因对美国经济的担忧而下跌,美元兑日元可能会试探105中段。
3.三菱日联:预期欧洲央行未来将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欧元兑美元三季度交投于1.0500-1.1300区间,第四季度交投于1.0600-1.1400区间。
1.美元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报99.3018,涨幅0.26%。现在1美元等于0.9145欧元,1美元等于0.8309英镑,1美元等于106.350日元,1美元等于1.4938澳元,1美元等于0.9926瑞郎,1美元等于1.3346加元,1美元等于1.5938纽元,1美元等于7.8437港元,1美元等于1.3937新元,1美元等于在岸人民币7.1814元,1美元等于离岸人民币7.1873元。
2.工商银行外汇牌价
美元指数日线图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日线图
金融界点评:本周人民币大幅上涨,美元兑人民币一度下跌500点,汇价自6.9878最低下跌至6.9349,刷新3月初以来新低。随后汇价从周内低点反弹至6.9746,目前交投于6.9580附近。HYCM兴业投资(英国)分析师团队在上周分析中指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或跌至6.93附近,本周基本触及这一位置。当前这一下跌趋势未变,下一步汇价或测试6.91强支撑位置。
而正在美元在过去的一个月下跌,推动了越来越多全球资本涌入新兴市场资产,进一步抬高人民币汇率估值。此前国际资本担心中美关系趋紧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下跌压力,大都处于观望状态。但随着市场紧张情绪的消退以及中美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全球资本开始更多的涌入国内,人民币也获得更大的上涨动能。
从经济数据看,本周美国已经公布的数据好坏参半,但市场对7月就业仍抱有较为乐观预期。本周三公布的ADP就业人数仅仅增加16.7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50万人。但前值从236.9万大幅上修至增加431.4万人,缓解了市场的消极情绪。而周四公布的上周初请数据远远好于预期。根据美国劳工部报告,8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18.6万人,好于市场预期的141.5万人,前值小幅上修一千人至143.5万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本周公布的数据也录得6月初以来最大环比降幅,虽然仍显著高于疫情前1982年69.5万人历史纪录,但这已经是近期为数不多的劳动力市场好消息。
技术面看,美元指数此前连续六周下跌,本周也将大概率收出阴线。目前并未出现明显的止跌信号,这意味着美元指数继续下行是大概率。而美元兑人民币同样下行趋势明显,下周或测试6.91支撑,若跌破此价位,将会进一步跌向年内低点6.84附近。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在支撑着人民币的长期升值前景,但短期或中期却是“基本稳定、双向波动”。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这主要是基于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篮子”所决定的。
2005年之前,人民币的汇率波动
在1994年以前,中国人民币的汇率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在1994年4月1日,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逐步发展成“盯住美元汇率的联系汇率”。
所谓联系汇率(目前香港仍在使用),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货币基本与另一个国家、地区的货币挂钩,维持汇率稳定。比如盯着美元,以前也有国家或地区盯着英镑,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兑换比例。
联系汇率的优点是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缺陷就是丧失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能力。此外,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联系汇率制度的薄弱环节就会变得明显起来,也就容易成为投机者进攻的对象。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
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联系汇率的“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能力不足”的缺陷是不可接受的,于是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汇率法律制度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地跨越——由原来盯住美元汇率制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即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个基本原理就是:盯住在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地区的货币,并依据这些地区对中国大陆金融、贸易影响程度来分配权重。比如,英国(英镑)在全球的影响力要比韩国(韩元)更大。
但是对中国来说,我们和韩国无论在地缘政治、金融联系机密性以及双边贸易上都要比英国更强。如果韩国经济(包括韩元)和英国经济同时波动,且波动幅度一样,那可能韩国对中国的影响更深。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人民币盯住的“一篮子货币”中,我们要给韩元更高的权重。澳元也是如此——澳大利亚的综合实力要低于英国,但澳大利亚却是中国的铁矿石、天然气、煤炭的重要进口渠道。澳元的升值或贬值,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中国企业的进口成本。
所以,在人民币盯住的“一篮子货币”中,我们要给澳元较高的权重。美国不仅和中国贸易联系紧密,而且美元更是“全球硬通货”,所以美元的权重要比其他货币更高,达到了21.59%。欧元紧随其后,占比17.4%。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0月8日,100日元对人民币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6102,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03.00点。
1美元对人民币7.0726元,1欧元对人民币7.7795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6102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181元,
1英镑对人民币8.718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766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462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387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3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341元,
人民币1元对0.59080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1236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138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51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176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85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807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58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9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974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87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2282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73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16泰铢。
【消息面】=microsoft="">
1.高盛的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返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所创低点的概率“大幅上升”。高盛包括PraveenKorapaty等策略师在8月25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经过短暂盘整后,债券价格或因贸易紧张情绪进一步上涨,对于欧洲债券而言,宏观数据的持续疲软,最新的贸易情势以及迫在眉睫的英国脱欧风险以及欧洲央行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前景,将对欧洲国债收益率构成额外的下行压力。注: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跌到自2016年8月以来最低
2.ResonaHoldings驻东京首席策略师ShinsukeKajita表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温,日元兑美元汇率预计短期内将试探104。日元更有可能保持上升趋势,预计会在短期内升向104,美国依然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会放缓日元升值步伐,市场还需要观察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全球经济,以及是否会影响美联储潜在的货币政策。注:亚洲市场周一早盘,美元兑日元一度下跌0.9%至104.46,为2016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3.央视新闻报道,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2019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美方上述措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违背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12月15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继续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恢复加征关税的汽车及零部件商品,将纳入第三批可申请排除的范围,接受申请办法将另行公布。
5.美国基金经理和分析师表示,他们正在寻找所谓的“折价交易”的迹象,即在经济衰退时期,消费者放弃在高端百货公司或超市购物,转而选择选择范围更有限、但价格更低的深度折扣店。例如,在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DollarTree的股价飙升了近200%,原因是消费者在经济大衰退期间节省开支,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仅上涨了39%。
6.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亚当.珀森:美联储料将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对美国经济或将衰退感到担忧,但我所的宏观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贸易不确定性足以推动该国经济陷入衰退当中。我的担忧主要基于国际贸易体制受到破坏及美国国债这一“安全资产”的表现,这一定会带来连锁反应。此外,预计美联储将在下个月的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唯一的问题在于有多少反对票,以及是否存在出台更多货币宽松政策的倾向。个人认为美联储不具备应对下一次衰退的工具,将需要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走出低迷状态。
8.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8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至8月14日至8月20日当周:投机者持有的美元投机性净多头减少343手合约,至29499手合约,表明投资者看多美元的意愿降温。
9.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发布研究报告称,瑞郎走势保持看多,将会继续持有美元兑瑞郎的空头头寸,目标看向0.94。我们看到美元兑瑞郎和欧元兑瑞郎均存在进一步的下行潜力。欧元兑瑞郎下行支撑位于1.0800,同时美元兑瑞郎则有望下探0.9400。像瑞郎这样的低收益率和反周期货币应该会在不确定性高企的市场环境下表现强劲。而套利交易消退为欧元带来的全面反弹不仅会打压美元兑瑞郎,还将降低瑞士央行的外汇干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瑞士央行干预措施都只会是较缓和的,并不会彻底扭转瑞郎的涨势。此外,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也是瑞郎走强的支撑因素。
【美元汇率报价】=microsoft="">1.美元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现报97.6770,涨幅0.02%。今日1美元兑换0.8973欧元,1美元兑换0.8153英镑,1美元兑换105.260日元,1美元兑换1.4861澳元,1美元兑换0.9752瑞郎,1美元兑换1.3300加元,1美元兑换1.5669纽元,1美元兑换7.8428港元,1美元兑换1.3892新元,1美元兑换在岸人民币7.1453元,1美元兑换在岸人民币7.1653元,1美元兑换5.8270土耳其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