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737,上调123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860,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745。周四(7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737,上调123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860,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8745。
国际汇市方面,欧元兑美元跌至两个月低点,因疲弱的经济数据强化对欧洲央行最早可能在本周就实施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在连续三天上涨后今日变动不大,报97.70。欧元兑美元午后跌0.1%,报1.1137美元,稍早触及5月30日以来低位1.1128美元。英镑兑美元升0.4%,报1.2483美元。英镑兑欧元上涨0.6%,至0.8916英镑。
人民币汇率7月以来陷入沉寂,市场对于各类事件、数据都淡定以对,波动收缩在6.85-6.90之间的狭小区间内。展望下半年,除了中美贸易谈判,还有不少热点事件,可能成为打破人民币汇率一池静水的石子。
综合多位市场人士分析,接下来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中国国内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势,以及地缘政治、国内市场突发事件等,都有可能成为汇市重启波动的扰动因素。
1.英国金融机构PremiumCredit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为应对英国“无协议脱欧”,1/5的调查对象已经开始囤积食品、饮品和药品,人均额外花费380英镑,有80万人为此花费超过1000英镑。英国最有钱的一批富豪还赶在“脱欧”期限到来前进口更多豪华车,以规避“硬脱欧”可能产生的关税。
2.截至8月13日交易日,欧元成交量为203721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4400手;未平仓合约511975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50手;英镑成交量为81981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76手;未平仓合约266872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371手;日元成交量为186575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2515手;未平仓合约153553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28手。
3.荷兰国际集团(ING)发布研究报告称,短线内倾向于对英镑采取逢高做空的策略。我们认为英镑短线的反弹动能都很快会消退。同时随着潜在的提前大选,我们认为英镑还有更大的下行空间。硬脱欧风险将令英镑前景较为波动。尽管投资者仍在做空英镑(兑美元建仓比例为35%),不过依然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0%水平(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需要追溯至2017年),因未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4.荷兰国际银行:预计欧元兑英镑版季度将触及0.95。
1.英镑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今日1英镑兑换1.2058美元,1英镑兑换1.5944加元,1英镑兑换1.0789欧元,1英镑兑换128.1790日元,1英镑兑换1.1756瑞郎,1英镑兑换1.7760澳元,1英镑兑换1.8663纽元,1英镑兑换人民币8.4832元。
2.交通银行外汇牌价
英镑兑美元日线图
欧元兑英镑日线图
英镑兑人民币日线图
世界杯变成“世界悲”!
19日、20日两天内,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遭遇了一场股汇双杀。
6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盘中最低跌至6.4754,较前一交易日6.4168的收盘价贬值近600个基点。A股也上演千股跌停,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6月20日,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大幅下调351点,报6.4586。
人民币汇率创近5个月新低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49关口
6月19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幅超350点,跌破6.49关口,创1月12日以来新低。
6月2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也未能止跌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最高达6.4733,距离6.49关口还有近200基点。
连跌三日后,人民币兑美元回到今年1月12日汇率水平,创下近5个月新低。
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6月19日,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1年期MLF(MLF:中期借贷便利,银行将手中的国债、高等级信用债质押给央行,央行向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操作,中标利率持稳在3.3%。
这是本月央行第二次开展MLF操作,6月6日,央行开展4630亿元1年MLF操作。
简单统计,本月央行已开展MLF操作6630亿元,创了2017年以来新高,累计释放增量流动性4035亿元。
此外,6月19日,除了MLF,央行还开展了3个期限共1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对冲到期逆回购之后,净投放500亿元。
这两日除了人民币,澳元、加元、英镑等全球主流货币也创下近半年或一年的新低。
澳元、欧元、加元、英镑也未能幸免
澳元、加元创近一年新低
澳元兑美元回到去年6月份水平
6月19日,澳元兑美元最高到0.7427,20日,澳元兑美元小幅回升。
总的来说,今年开年以来,澳元在1月26日达到0.8135的高点后,便开始跌跌不休,目前澳元兑美元已经回到2017年6月2日汇率水平,创下近一年新低。
市场分析,澳元跌至近一年的新低纯属“躺枪”,澳大利亚的经济主要靠出口各种矿石,2017年矿产品出口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56.4%,其中对中国出口额又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3%。
但由于中国正在钢铁去产能,以及全球各国互加关税,尤其是特朗普对多国的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导致市场预期铁矿石、铝矿石需求下降,作为矿石出口国,市场开始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事实上,不仅澳元,因为市场对澳大利亚经济持悲观态度,澳大利亚国债也被抛售,收益率持续走低。
加元兑美元也回到去年6月份水平
和澳大利亚类似,矿产品也是加拿大的主要出口商品,2017年,矿产品出口额为929.6亿美元占加拿大出口总额的22.1%。
其中,2017年,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额更占出口总额的76.0%,现在美国发起贸易争端,加拿大自然很受伤。
因为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两国经济构成比较相似,都依赖矿产品出口,同步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需求变化的影响,汇率走势也比较相近。
欧元、英镑创近7个月新低
6月20日,欧元兑美元最低到1.1573,跌回2017年11月7日汇率水平,创下近7个月新低。
欧元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贸易争端、意大利政局危机等等。
虽然英国正在忙于脱欧,但英镑似乎没打算“脱欧”,英镑与欧元的走势十分相近,都是在今年1月份达到高点,形成“双顶”后,开始下跌,目前都跌倒去年11月份的汇率水平。
在人民币、澳元、加元、欧元、英镑等纷纷跌至新低时,还有一个货币在偷笑,那就是美元。
美元指数节节走高
美元指数升破95
从2018年4月17日开始,美元指数开始快速上涨,5月29日,美元指数升破95点,昨日,美元指数再次升破95点,达到2017年11月份水平。
不仅美元、美指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也节节攀升。
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以及市场避险需求。
另一方面,美元指数、美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后,还会产生吸血效应,导致新兴市场资产流失。
新兴市场遭遇2008年以来最大资本外流
新兴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美元及美债收益率冲高,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本币贬值、美债收益率上扬、美元走强、本国外汇储备承压。
这个循环效应是这样的:美元计价债务的再融资成本上升,打击新兴市场货币,引发资本外流,促使央行抛售美债以进行干预,而这又让美债收益率及美元进一步上扬。
6月19日,彭博社报道:今年目前为止,投资者从印度、印尼、菲律宾、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撤出资金已经达到190亿美元,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快资金流出速度。
保货币,俄、中、日等抛售美债
市场数据也证明了上面提到的循环效益,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正在以近7年来最快的速度抛售美债,仅在4月份就抛售了47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到了俄罗斯美债持仓的一半。
据分析,正是因为俄罗斯的飞速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4月上升了约35个基点。
同时,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在4月份减持了5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减持了123亿美元。
此外,爱尔兰、英国、瑞士、卢森堡、中国香港等也在近期抛售了美债。
算下来,外国央行4月持有美债的总额已经下降到了6.17万亿美元,比去年10月的峰值减少了约1340亿美元。
新兴市场陷入资本外流的恶性循环,俄、中等国抛售美债,看起来似乎又被美国“剪羊毛”了,不过在“剪羊毛”时,美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美股。
美元“剪羊毛”,美股也受伤
昨日A股、港股大跌后,欧美股市也未能独善其身,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跌幅达1.15%,基本上回吐了今年1月份的涨幅。
人民币汇率涨跌对普通人的财富没太大直接影响,股市大跌会却会让很多人面临“真金白银”的损失。
美国也一样,美元上涨,普通人感觉并不明显,但如果因为特朗普任性发起贸易争端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很多美国家庭无疑会面临财富大额缩水。
研究显示:金融危机期间,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美国的房地产价值蒸发了3.4万亿美元。平均到每个家庭,就是3万多美元。在同一个阶段,美国股市大幅度下滑,市值减少了7.4万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约合6.6万美元
金融危机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损失约10万美元,未来如果因为贸易争端导致美股大跌,甚至终结长达9年的美股牛市,美国股民肯定恨死特朗普了。
据报道,欧盟经济综合对比分析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盟国GDP环比增长速度为0.6%,高于第一季度的0.5%增幅,同比增幅从1.9%扩大到了2.1%,其增速是5年前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的最好水平。
根据欧洲经济预测机构(Longforecast)预测,在未来的一个月,欧元与人民币的承兑汇率将会继续增长,10月间,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最高可达到1比8.31。该机构预测,在今后的两年内,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比8以上,到2020年,汇率有望突破1比8.75,甚至不排除达到1比9的可能。(李荣)
【消息面】
1.富国银行分析师表示,通胀率将不会阻挡美联储未来数月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因为美联储青睐的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大幅放缓。由于能源成本上升,美国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上升0.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正在走软。出入性成本显示该趋势没有反转迹象,为美联储很快再次放宽货币政策预留空间。能源价格飙升推动美国7月PPI上升0.2%,不过通胀率趋势依然温和。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上升0.1%,而服务业价格自1月以来首次下降。剔除贸易、交通和仓储的服务业价格下跌0.3%。国内生产的输入性成本显示没有向上突破的迹象。除能源外,7月份中间加工产品和服务投入均出现下降。这应该有助于防止消费品通胀失控
2.道明证券:任何有关增加量化宽松可能性的信号,都可能会为欧元增添下行压力
3.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8月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至7月31日至8月6日当周:投机者持有的欧元投机性净空头减少9973手合约,至44010手合约,表明投资者看空欧元的意愿降温。
4.截至8月9日交易日,欧元成交量为128223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8162手;未平仓合约517572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27手;英镑成交量为100352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495手;未平仓合约281829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249手;日元成交量为129182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138手;未平仓合约150047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68手
5.东京三菱日联银行日内讨论了欧元兑美元前景,对下周该货币对的观点转变为策略性更中立,预期将在1.0501-1.1350区间震荡。分析师指出,欧银可能重启的量化宽松,9月会议最多降息25个点,实施分层准备金制度应当都限制欧元更为走强,而至10月末无协议脱欧风险的担忧和不确定性恐慌构建也将进一步施压欧元,这些因素都将使得美元获得进一步扶助,由此维持看跌欧元兑美元的观点。针对下周,基于暂无明显风险事件来袭,预期汇价将主因受经济数据影响而波动,整体上在维持看跌的同时,认为在敏感情绪来袭前,稍转更为中立的立场。
【欧元汇率报价】
1.欧元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及尼日1欧元兑换1.1207美元,1欧元兑换1.7327纽元,1欧元兑换0.9310英镑,1欧元兑换118.1400日元,1欧元兑换1.0897瑞郎,1欧元兑换1.6519澳元,1欧元兑换1.4817加元,1欧元兑换人民币7.9175元,1欧元兑换6.1736土耳其里拉。
2.工商银行外汇牌价
=+=0=+=【欧元汇率走势】
欧元兑美元周线图
欧元兑英镑周线图
欧元兑人民币周线图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实时行情:
汇率换算
1人民币=0.1284欧元
1欧元=7.7869人民币
2019年11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人民币=0.1284欧元,1欧元=7.7869人民币。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18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8016,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4.00点。
1美元对人民币6.9969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16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388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858元,
1英镑对人民币9.187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955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6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627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40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18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96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9211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57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4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494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606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093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598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7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0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891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4120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036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212泰铢。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20年1月17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6703,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0.00点。
1美元对人民币6.8878元,1欧元对人民币7.6703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249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8618元,
1英镑对人民币9.007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500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698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1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6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813元,
人民币1元对0.58980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9597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923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44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332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4469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3.6197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160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742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779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06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5022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26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4102泰铢。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设计、印制和发行。而在市场上流通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以及50元等,其中面值最大的当属100元,在兑换不同国家流通货币外汇汇率方面存在差距,尤其跟部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人民币在坚挺度与购买力等方面均较弱,不过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上升,人民币的国际支付率与世界认可度均在不断提升,从而不少国家也愿意将其列为储备资产,距离实现国际化愈来愈近。当然,跟10年前相比人民币经历了大幅度贬值,对应购买力也在逐年下行,用通俗的话来说,钱不如当年值钱了。
其次,近期随着人民币出现贬值,兑换日元汇率下调至15附近,尽管总体上两国货币汇率趋于稳定,但跟历史行情走势相比,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明显震荡上升,意味着日元在短期内实现升值,即100日元大约能够兑换6.66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日元更加值钱一点,当然,这也是日元汇率上升的结果。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货币宽松政策的主基调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再加上受市场中避险情绪的影响,促使近期人民币出现贬值,而兑换美元、欧元以及日元汇率也均分别下调至0.1399、0.1261和15.00,显然随着人民币汇率震荡下行,美元、欧元和日元均纷纷升值,故有助于吸引外资流入,不过当下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颇多,同时市场担忧情绪较为突出,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纯属正常走势,而预计持续下行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