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很多地区小商品生产下降,市场上日用必需品供应不足甚至脱销。
当时沈阳六一五造币厂突然接到了国家的秘密任务将一批从民间收购的黄金和白银进行冶炼锻造,用来还前苏联的外债以及换取老百姓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国家要求必须严格保密,所以六一五厂为黄金和白银设有专门的代号分别是100号产品和200号产品。不管厂内厂外都不允许有人直接说黄金和白银的字眼,只能叫代号。
1961年3月19日上午,沈阳六一五造币厂的工人们开始陆陆续续上班。
正准备干活的高兴贵突然发现角落存放100号产品的箱子被撬开,走近一看里面空空如也,顿时大惊失色,于是慌慌张张跑到包装组组长郭家慧面前着急的说:“组长不好了,没了,没了呀!”
“一大早说什么胡话,啥没了,慢慢说。”见高兴贵慌慌张张的样子,郭家慧批评了他毛毛糙糙的性格。
“100号产品没了!被偷了!怎么办啊!”高兴贵急得团团转。
郭家慧一听此话,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什么?快!快扶我去看看。”
两人又来到那个木箱子旁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是真的没了,一共少了800两7钱,16两算作一斤,也就是整整50斤的黄金不翼而飞。
如果当时黄金能够自由买卖兑换,50斤黄金可以兑换500000的人民币,在那个人均工资几十块的年代,那么多钱足以让一家人花好几辈子,况且这些黄金还是纯正的工业黄金。
由于事情十分严重,厂长李榆紧急上报了上级。不久之后这件事情就惊动了周总理,并派出了专案组要求彻查此事,然而案件却在19年后才得到侦破。
那么在严格看守的情况下,是谁偷了这批黄金?为何19年后才找到真相?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六一五工厂外面还有人持枪站岗,戒备森严,根本不会有外人敢闯进来偷东西,而且外人也并不知道厂里在冶炼黄金。
既然不会是厂外的人员,那就说明是厂内出了内鬼,是厂内的人偷了黄金。由于高兴贵和郭家慧是第一发现人员,无法摆脱嫌疑,就将两人先关了起来。那么黄金被偷的前一晚发生了什么呢?
1961年3月18日晚上,六一五厂举办了晚会,毫无疑问参加晚会的也都是厂里的内部人员,参加晚会的人会有作案时机吗?
这天晚上还下起了雨,有的路途遥远的工人就索性住在了厂里的宿舍没有回家,生产科的科长关庆昌也没回家。
“关科长你也没回家啊。”一个正在澡堂洗澡的工人看见关庆昌便说道。
“对呀,这雨太大了,索性就不回去了,免得淋场雨,而且今晚不是有晚会吗,我也想看看。”关庆昌边脱衣服边说道。
“关科长夫人呢?不回家看夫人,看晚会不怕被说呀。”
“就是呀,那夫人不比晚会好看。”
澡堂里的几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调侃着,关庆昌也只是附和着笑笑,从进来就开始快速的搓澡,好像有什么急事,不一会就洗好走了。
晚会已经开始了,大家都在开心地玩着,说笑着,还有的人在跳舞。关庆昌此时也出现在晚会上,只是他的额头上却有一排密集的汗珠,不仔细看像是淋的雨,但他身上其他地方却没有淋过雨的痕迹。
“你们玩得怎么样啊。”关庆昌见到有人就过去打招呼。
“关科长,你也来玩呀,你夫人呢?”
“她今天不舒服,老早就回去了,我看下雨就懒得回去了,顺便来晚会转转。”平时并没有很多话的关庆昌今晚话也变得多起来,逢人就问好。
“那你们先玩,我再去那边看看。”
“老张,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呀,老关快来,喝两杯。”
“老关跳支舞不。”
“不了不了,家里那位知道了可不得了。”
一个晚上下来关庆昌几乎跟晚会上的人都聊了个遍,晚会结束后大家都回宿舍睡下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得知黄金被偷,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你们说会是高兴贵和郭家慧偷的吗?”
“你傻啊,是你,你会去冒这个险,贼喊捉贼吗?”
“那可说不准,万一就是想借这一招,来个出其不意呢。”
郭家慧和高兴贵被关起来分开审讯,先是询问了郭家慧:“怎么发现100号产品丢了的。”
“高兴贵早上急匆匆跑来跟我说100号产品没了,我跟着他去看,就发现没了。”郭家慧一脸委屈地说着。
“那你在此之前都在干嘛,没有发现异常吗?”
“没有啊!我昨晚走得时候还特意检查了一遍,都还好好的,我就回家了,咋早上一来就成这了,你们一定要好好查查,不是我啊。”
审查过郭家慧后,又调查了一下他的家里,发现他所说的都是实话。便对高兴贵也进行了审讯:“你是怎么发现100号产品丢了的。”
“我早上刚到工位上准备干活,却扭头瞥见木箱子被撬开了,我就走过去看了,发现里面的100号产品都被没了,我就去找了组长。”高兴贵如实地跟调查人员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你发现的时候还有别人在场吗?”
“没有我比他们早一点到,当时那个地方就我自己,我看到后就去找组长了。”
审讯过后,调查员也调查了高兴贵的家人,也没发现可疑的地方,但是作为重要嫌疑人高兴贵和郭家慧还是得关两三个月,才能放出去,同时郭家慧预备党员的资格也被剥夺了。
对于两名重要嫌疑人调查都没有发现问题,调查员只好挨个对厂里的工人进行审问调查,很快就查到关庆昌头上了:“案发当晚你在哪,在干什么?”
关庆昌十分淡定地说:“当晚我去澡堂洗了个澡就去晚会逛了逛,还跟他们喝了酒,晚会结束后我就回宿舍睡了。”
“当晚你看见关庆昌了吗?”调查人员又问了其他的工人。
工人回忆道:“看见了,当时我们在澡堂洗澡,就看见关科长也来了,我们还跟他开玩笑来着。”
“当天晚上你在哪看见的关庆昌?”
“我是在晚会上,那天晚上下雨关科长跟我们玩到晚会结束才回宿舍,连家都没回,大家都有点醉,回去就睡了。”
于是,接受完审讯的关庆昌就被释放了,他的妻子黄淑珍也被喊去问话了:“案发当晚你在哪?”
“我那天不舒服,回的还挺早,那时候还没下雨,我也想参加晚会来着,但是身体太难受了,我坚持不住就回家了。”
调查人员审讯了全厂的工人人也没审讯出个结果,而丢了这么多黄金,如果小员工都没问题的话,那么厂长就很有问题了。
于是,沈阳六一五厂厂长李榆就被列为了重大嫌疑人,并撤销了他的职务,对他进行了重点盘查。
当时他的母亲刚去世不久,调查人员就怀疑厂长李榆将黄金藏在了他母亲的棺材里,就下令开了他母亲的棺材,但是里面并没有丢失的黄金。
一番调查还是没有任何证据,只好放了他,但调查人员说放,也只是表面上,背地里还是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所有人都顺着声音望去,发现此人是志愿军老兵,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个作风优良的好兵根本干不出来这样的事,但他这么一喊,肯定要接受调查。
调查人员叫来了志愿军老兵问道:“你为什么说是你偷的,你偷的你放哪了?”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实在不行就把我抓起来枪毙吧。如果我承认了说不定能把小偷引出来。”志愿军老兵无奈地说道。
“你这么做意义不大,这不是小事,我们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您不要再扰乱我们办公的秩序了。”调查人员也不相信志愿军会是那个偷盗的人,便将老兵批评教育了一番。
由于当时条件苛刻,没有监控也没有过硬的科学技术,要侦破案件简直难如登天,当时的现场就留下了两个脚印和一把羊角锤,厂里的工人也都拉去一一比对了,也没发现异常,可谓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调查人员只好又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最大嫌疑人李榆身上,有人调查到李榆家里的保姆在1959年就回了乡下老家,便怀疑李榆是谋划已久,将黄金偷窃后偷偷交给了提前回了老家的保姆。
得到这一消息,调查人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保姆老家,将保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都没发现800两黄金的踪影,线索又断了。
到底是谁偷走了黄金呢?小偷又是如何做到没留下一点蛛丝马迹的?
转眼间,就到了1980年,距离那桩震惊周总理的沈阳特大黄金偷盗案已经过去了19年,然而19年里却没有一点线索,就在大家都快忘却的时候,一位农妇的出现将这桩悬案又拉到了众人的视野。
1980年4月15日,一位农妇早早地就排在了银行的最前面,怀里紧紧抱着一块用花布包裹着的东西,四处张望着,表情有些慌张不安。
银行一上班,农妇就迫不及待地探头跟工作人员说:“我要换现金存成定期。”
银行工作人员听她这么说就问道:“您是要拿什么换呢?”
妇人听到工作人员这么问,便将手里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推到窗口,眼神里还有一丝不舍和紧张。
工作人员接过妇人推过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有点吃惊,一脸惊讶地看着妇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半天说不出话来。
妇人被打量得有些不舒服:“怎么了,不能换吗?”
“没有没有,只是您的这块黄金从色泽方面来看,很纯正,没有杂质,方便问一下您哪来的嘛”银行工作人员不敢相信这么一块纯正的黄金会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见到,而且还来自一名农妇,看样子也不像富贵人家,便怀疑了起来。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本就心虚的农妇更加慌张急忙说:“我祖上传的,能换就赶紧换,不能换就赶紧还我。”
“好的,您稍等,马上给您办理,不过由于兑换金额挺大的,您将成为我们的贵客,还希望您能移步我们内部会客室,我们再为您详细办理。”银行工作人员又看了看手中的黄金发现金块切口像是用农具割的,越想越不对劲,便想拖住农妇,并报警。
农妇听了,心里美滋滋,终于也能被特殊对待一次,便没有怀疑就答应了。银行工作人员领着妇人到了会客室还想再问问金块的来历,可是妇人还是很警惕,一口咬定是祖上传的。为了拖住妇人,工作人员也不好拆穿她就只好给她办理了手续将黄金换成了现金23000多元后,又按妇人要求的分别存在了六个账户里。
正当农妇还沉浸在喜悦中时,警察已经赶到,银行工作人员向警察说明情况后,警察就要带走农妇。看到警察的农妇惊慌失措想赶紧逃,却已经为时已晚。
“说吧,这块黄金怎么来的。”农妇被直接带到了审讯室审问。
“祖……祖上传的。”农妇已经吓得结巴了可还是嘴硬。
“还不老实交代,这可是少有的纯黄金,北京都不见得有,我们这的银行更加不会有,你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农妇哪来的?”负责审讯的警察桌子一拍大声吼道。
“我说我说,这是19年前我和丈夫偷的。”农妇被那一下吓哭了,心理防线崩塌了,直接交代了。
警察听后也蒙了:19年前,莫不是那起到现在还没侦破的特大黄金偷盗案?警察看向眼前的妇人眼神里顿时充满了不可思议。
原来妇人叫黄淑珍,他的丈夫是关庆昌,两人正是19年前六一五厂里的工人,关庆昌还是个科长,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当初两人没被查出来?
关庆昌在到沈阳六一五厂工作前,曾在解放前当过警备队(由日伪统治下的华北沦陷区伪军军事力量)的上士文书,按理说不应该被招进厂里但当时那个年代,文件丢失严重,在沈阳又没人认识关庆昌,就这样他刻意隐瞒过去进了六一五厂,还凭借一点文化当上了科长。
后来认识了妻子黄淑珍两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同一副嘴脸,有点贪婪,平时也就偷点厂里的边角料,可是看到黄金的夫妇俩就动了歪心思,掩盖不住内心的贪婪。
关庆昌当初在警备队干过,有很强的侦查能力和反侦查能力,于是策划了整个作案过程,两人里应外合,成功偷盗了黄金。
他飞快的撬开了木箱拿走了800两黄金,找绳子捆绑在自己身上,又趁着下雨披上雨衣就大摇大摆走出了厂子,将黄金交给了黄淑珍藏在了家里,换了套衣服继续返回厂里,去参加了晚会。
就这样躲过了侦查,但是为何等了19年才拿出来卖呢?原来当初夫妻俩也很害怕,每天提心吊胆,搬了几次家,将黄金分割成四块藏在家里各处。关庆昌的父亲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也非常惶恐,郁郁寡欢过了一年就去世了。
关庆昌一家人为了不让人发现,还让出了当时的“两水两房”,甚至也不跟邻居来往。过了19年,黄金正涨价,夫妻俩存在侥幸心理以为,过了快二十年,不会有人记得当年的事,谁知道刚露头就被抓了,最后关庆昌和黄淑珍夫妇俩因盗窃罪被判了无期徒刑。
19年的悬案终于侦破,不管多久,法律永远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去触碰法律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