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稀贵金属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是以服务永兴县域循环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建立针对冶金、材料、化工和环境领域具有普适性功能的中间试验基地,以合适的投入及运行成本解决实验室小试技术向规模产业化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与装备开发、中试和工程化放大”平台障碍问题和稀贵金属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服务和培育稀贵金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总投资1848万元,建设期限为2年,建设单位为永兴银都稀贵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心主抓基地建设和推进工作。
永兴稀贵金属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分为五个中心:产业展示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培育中心、科研检测中心、科技孵化中心。项目在办公楼一楼建设产业展示中心,为永兴稀贵金属产业进行宣传推介及科学普及服务;依托园内永兴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永兴银都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打造企业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培育中心,为稀贵金属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将产业前景好的项目、企业进行孵化和培育,使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园内湖南华易金属检测有限公司打造科研检测中心,为基地科研需求和对外企业需求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在园内6#、8#栋厂房(共3600㎡)打造科技孵化中心,建设火法试验区、湿法试验区、新材料制备试验区。根据全县产业布局和环保要求,在太和工业园开展孵化濒危废的中试生产线,在永兴高新产业园的贵辉集团内开展合金类和稀贵金属延链强链的孵化,该中试基地也被定为2022年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中五大中试基地之一。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交流平台
项目针对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在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研发合作等领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湘南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行业专家团队和技术人才,共建稀贵金属产业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稀贵金属清洁提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为技术创新提供实践条件,为稀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突破稀贵金属产业实时技术瓶颈
建设中国银都再生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院,攻破产业实时技术瓶颈,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让科技攻关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突破一批稀贵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节能减碳、技术创新、新材料新产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助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高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能力,促进稀贵金属产业延链强链,高质量发展。
(三)服务和培育稀贵金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项目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工艺优化来提高企业技术成果挖掘能力与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培育稀贵金属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三、项目建设进度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
2022年3月以来,通过认真调研,确立了把研究院落地在永兴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贵辉矿业园区内,利用原有的80亩地、3万余平方米厂房作为永兴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选址,按照五个中心的建设内容,科技创新基地格局基本形成。这一年主要完成了产业展示中心的装修,完成了科技孵化中心、科研检测中心的美化和亮化工作,检测设备的更新、专家楼的配套设施也落实到位。孵化中心的环评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给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与中南大学签订“中国银都再生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服务合同;与湘南学院签订“永兴稀贵金属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技术研发、交流、培训业务”协议,就共同打造“大学生科技园”达成合作意向,为学校培育一批稀贵金属产业发展的人才。
(三)引进专家、高层次人才
引进中国科学院汪洋教授、王永宁教授、任志远教授、赵书运高工等专家团队,以及高学历、技术型的研发人员。
(四)技术孵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成功孵化了高纯硫镍技术,并即将转化为产业项目。孵化的高硫镍热滤渣的高效脱硫技术,电热式节能干燥结晶水炉窑技术分别在甘肃天祝宏达、永兴金沅环保公司得到落地实施。
四、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2年永兴稀贵金属科技创新基地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趁着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的机遇,抓好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真正能为产业和企业服务的桥头堡。打造好“中国银谷”的品牌,成为永兴样板创建的动力源泉。按照“铟稀贵而碲造,铟共享而铋银”的定位,实施“对内整合资源,对外抱团发展”的战略,抓好基地五个中心的具体工作落实,达到“政策赋能,科技赋能,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和金融赋能”的目标。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引进五项科技研发技术,打造升级一个检测中心,落地两个孵化项目,实现中国银谷的初步构想。
(一)实现五个技术研发项目
1、高纯硝酸银、光伏银浆料及纳米银粉的技术研发;
2、乙烯制环氧乙烷高效银基催化剂的开发;
3、光伏发电电解水制“绿氢”专业铂催化剂产业化生产线组建;
4、羰基镍项目产业化中试放大;
5、分布式储能设备开发。
(二)打造一个优质的科研检测中心
引进北矿、金川镍都实业、长矿、中南大学、湘南学院的高端人才,打造一个检测范围广、检测数据准、服务质量优的银谷科研检测中心。
(三)引进项目资金,落地两个项目
1.10000吨硫酸镍项目的落地,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硫酸镍技术的转化,落地到柏林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