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大多数拥有美丽的色泽,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相当大,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引起化学反应。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用处十分广泛,具体有4种:
1、国际储备:黄金、白银的货币属性是人类文明几千年发展形成的,而且在没有商品交流、信息沟通的情况下,分别受到各国的推崇,无论历史如何变迁,黄金始终是世界不同国家的资产储备手段。
2、黄金&白银饰品:黄金、白银饰品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出现,用金银制作的珠宝、饰品、摆件的范围和样式不断拓宽深化。现如今,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财富的不断增加,黄金、白银饰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3、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所持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很容易镀到其他金属、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极高抗腐蚀的稳定性,在一定压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可制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使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通信、宇航、化工、医疗等领域。
4、保值&增值需要:在通货膨胀或金融危机时期,为了避免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实物资产包括不动产(房屋)、贵金属(黄金、白银等)、珠宝、古董、艺术品等往往会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对象;由于黄金价值的永恒性和稳定性,作为实物资产即成为货币资产的理想替代品,发挥保值的功能;另外投资黄金,利用金价波动,黄金开户投资者还可以赚取利润,实现增值功能。
我国金属行业市场前景&产业链分析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推升,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人均收入水平增长明显,人们的购买力得到提升,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
据统计,2017-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整体呈上涨走势,其中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万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41万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向好,未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持续增长之势,人们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消费方式也将升级多样化,对黄金首饰、白银饰品、汽车、电子电气产品的消费意愿也将随之增加。
在经济向好发展以及贵金属下游应用领域中工业、汽车产业、光伏、石油化工、金银饰品、电子电器产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贵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我国贵金属储量呈上升走势,全国贵金属总储量由26.59万上升至36.52万吨,期间增量达到9.93万吨。其中,全国金矿、银矿、铂族金属资源储量均保持逐年增加。
从贵金属种类细分结构可以看出,我国贵金属储量中银矿储量明显高过金矿和铂族金属储量。2019年全国贵金属总储量中,银矿储量为35.11万吨,占贵金属总储量比重约96%;金矿储量为1.41万吨,占贵金属总储量比重约3.9%。
据《中国铂钯年鉴2022》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铂金供应总量为114.2吨,同比增长34.3%;其中铂金进口量为101.3吨,占据我国铂金供应总量的88.7%。2021年国内钯金供应总量为38.6吨,同比下降了31.6%;其中钯金进口量为21.7吨,占据我国钯金供应总量的56.2%。
2020-2021年我国铂族金属供需整体呈同步上升走势,铂钯总供应量由141.46吨增长至152.80吨,国内铂钯总需求量从143.26吨增长至154.60吨。2021年,我国矿产铂钯金属为3.8吨,回收再生铂钯金属约26吨,进口铂钯金属约123.1吨,进口铂钯占我国铂钯供应的80.5%以上。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7-2019年我国贵金属市场规模逐年稳定增长,由525亿美元上涨至768.6亿美元,期间国内贵金属市场规模增值达到243.6亿美元。由于2017-2019年我国贵金属市场规模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我国在全球贵金属市场规模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其中,2019年我国贵金属市场规模增速达到近37%,全国贵金属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为39.1%,相较2017年上升了10.3个百分点。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国内贵金属市场规模有所收缩,下滑至644.1亿美元。随着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国内经济逐渐复苏,未来我国贵金属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全国贵金属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我国占全球贵金属市场规模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国际金银价格将维持高位振荡
2023年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市场预期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明显,接下来至少两周,市场需观察美联储抑制市场波动的结果与效果。“如果美联储的干预行为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明年的降息预期将不会过于急促,并且降息最早将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粤宝黄金投资总监宋蒋圳说。
不同于以往的预期影响,目前市场已经处于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阶段,黄金价格与美联储政策调控间的关系正在被拉紧。宋蒋圳分析认为,未来黄金市场将主要受制于美联储政策影响及市场对其他资产如石油价格行动的反应。市场情绪和美联储政策之间微妙的平衡,将共同塑造国际黄金价格的未来趋势。
华锦祥云基金总经理刘禹翔分析认为,在经济数据发布和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影响下,国际金价不断波动。美联储动态调整意味着市场一直在预期回摆中。国际黄金价格受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出现了上涨,但未来趋势可能会向下调整。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能在2000美元/盎司之上维持已经算是振荡区间靠上的位置。整体来看,市场预期将对国际金价形成持续影响。
宋蒋圳分析认为,2020年美联储开始降息后,国际金价一度走高,但与国际银价出现分化,导致金银比不断扩大。白银逐渐回归到商品属性,与原油、钯金、铂金价格走势较为接近。国内白银期货交易量超越了纽约期货交易所,标志着白银回归商品属性。近年白银供给短缺,与过去供过于求形成对比。预计在美联储降息确定性增加后,国际白银价格表现可能会好转,但波动性较大。
铂金首饰行业或将实现强劲复苏
铂金首饰是以铂金为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首饰产品,多用于婚嫁场景。根据铂金含量的不同,铂金首饰可划分为PT850、PT900、PT950、PT990几种类型,目前中国铂金首饰产品的铂金含量多在950‰以上,其中PT990市占率最高,约为70%。
多因素导致全球铂金首饰需求连续7年下滑,但2020二季度后复苏迹象明显。首饰需求走弱的原因包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者青睐轻克重首饰导致铂金偏好下降、年轻消费群体对铂金兴趣较低、黄金首饰制造工艺不断创新而铂金首饰款式较少等。2019年,全球铂金首饰制造需求量同比降4%至210万盎司(65.3吨),尽管欧洲、北美、日本需求保持稳健,但无法抵消中国铂金首饰需求的萎缩(同比下降13%至27.1吨)。
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封锁措施影响珠宝店整体销售,中国铂金首饰需求量同比骤降45%;20Q2以来中国和欧美市场铂金首饰零售业务先后实现强劲复苏,令全年首饰需求降幅收窄到-13%(降至56.8吨),20Q4单季度较同期更是提升了7%之多(中国区同比增长15%)。
2021年铂金首饰需求有望维持回暖态势。铂金价格长期稳定低位和2020年一季度的价格骤降吸引到渠道商增加库存采购(2020年中国铂金进口增长23%,为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之后铂金首饰的生产、推广和销售都基于锁定了铂金原料折价的收益,更高的利润空间也将促使渠道商加大2021年市场营销活动和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有助于中国市场的铂金首饰销售继续走高。
海外同样如此,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婚庆活动的恢复也将带来预期的销售反弹。我们预计2024年铂金首饰需求将恢复至2019年水平附近(64.2吨,同比+13%),实现201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