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BOABC对全球小麦、玉米、大米、大麦、高粱、燕麦、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主要产区及销区现货平均价格持续监测,进一步综合平均形成全球粮食综合价格指数。10月7日,美国会达成的债务协议将上限提高了4800亿美元。当前美国的债务上限为28.4万亿美元,提高之后将变为28.8万亿美元。美国债务达到年度的GDP的1.4倍。
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债务规模及债务总额占国内总产出比重的提升必然导致本币的贬值,维持美联储不断购买美债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美元贬值和世界商品的美元价格加速上涨根本原因,面对此情世界各国为防止美元通胀的输入,必须通过期货交易降黄金本币价格基本稳定一定水平,作为稳定币值的基本锚点,作为国际交易和储备货币的选择的,必须的选择经济总量大,本国债务规模占国内产出比重低,本币亿黄金作为锚点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交易结算货币。面对美国经济赤字率的提升,美元的地位必然出现下降,人民币和欧元将会更多对美元不断替代,亚洲地区最好选用人民币作为主要交易货币,利于地区的经济的稳定发展。
1、全球粮食2019年10月份以后,北京Farmer全球粮食综合价格指数持续上涨,期间仅在2020年3月和7月出现下滑;全球粮价经历24个月的上涨,粮食生产得到有效恢复,未来在美元价值回升过程中必然带来粮食价格大幅下降。
近期全球粮食价格不断冲击历史新高,全球粮价明显上涨,重要因素在美国政府的过渡财政赤字和美联储过多货币投放所致、另外一些国家央行货币超发政策所致。
持续粮食的价格上涨必然带来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大幅增长,目前价格上涨持续已经到6月,北半球农业生产再次出现较大增长,2021年全球农业生产必然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粮食实际价格将会在7月开始下滑,8月、9月市场在通胀压力背景下再度反弹,但是连续两年持续上涨,全球粮食总体价格持续处于历史的高位水平,10月以后北半球全面收获和上市后,更重要美国会达成债务上限的再度上调,美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再度扩张,需要当心和警惕。为防范美元信用过度下行,美联储近期开始计划回升多余货币,将会引发价格处于高位的商品价值出现回落。大型生产者应该在当前的高位水平降1/3-2/3的商品以合同价格出售,实现基本满意的种植收益,用粮企业更应注意防范后期的资本撤离的后的的跌价风险,2022年春季世界粮食会达到较低水平,进入新低位震荡周期。
2021年1-10月北京Farmer全球粮食综合价格指数均值为406美元/吨,同比上涨29.54%。2021/22年度(5月-10月)全球粮食综合价格416美元/吨,较上年上涨29.63%,冲击本轮周期新高位水平,较2016/17度上涨45.28%。自然年度和作物年度全球的粮食价格水平均处于历史的高位水平支持的全球的粮食生产,对后期的价格产生压制。
扣除美元升值对价格,10月实际环比上涨4.70%,同比上涨26.41%,月度同比涨幅最大值已过去,继续下行;2021年1-10月度实际上涨25.22%;2021/22作物年度(5-10)实际同比上涨26.3%。
疫情影响,各国政府应对疫情严重的货币超发更是推动粮食价格持续回升的根本原因,更重要面对极其严重的通胀压力市场主体加大市场投机、一些国家政府加大市场管控更进一步加剧粮食价格上涨。
全球粮食危机本质是地区动荡带来的分配和流通危机,经济社会稳定是粮食安全和人民幸福的根本和源泉。粮食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最终必然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和一些地方的社会危机的爆发,地区冲突爆发,甚至全球冲突的爆发。粮食危机监测是地区、国家社会危机的重要监测指标。
中国粮食综合价格指数10月中国粮食综合价格指数美元价格543美元/吨,环比下降0.68%,同比上涨9.61%,同比增幅明显的回落,2019年11月-2021年的3月,国内粮食的美元价格基本以上涨为主3月为历史新高,4-10月以下行为,9月价格较3月下降3.13%。
2021年1-10月平均价格552美元/吨,同比上涨24.34%。2021/22年度(5-9月)均价为550美元/吨,同比上涨19.92%,为近年来的最高涨幅。
扣除美元价值变化影响,环比上涨0.37%,同比上涨10.26%;2021年1-10月累计上涨19.42%,作物年度(5-10月)实际上涨16.812%。世界价格上涨主要在于国际价格及华北水灾的负面影响结果带来实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但是总体产量影响不大,尤其东北产量增长弥补了华北产量下降影响,后期价格将会重新实际下行。
当前国内粮食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支持国内粮食生产,7月中下旬,豫北地区出现水灾,出现局部内涝,但是对全国及全球粮食产量影响不大,中国秋粮总产量将会明显增长;近期部分主产区的多雨和局部地区的内涝并不明显影响的全国秋粮产量,全年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抑制后期的粮食的进口,国内粮食价格将会继续震荡下行,从而遏制世界粮食价格上涨。
当前的国内粮食价格涨幅远远低于国际价格涨幅,内外价差缩小,抑制进口,但是国内价格依然明显高于国际价格,国内市场对国际价格依然存在明显拉动作用,中国不重视农业和农民利益不仅会对本国经济产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本国问题,更是世界问题,做好本国的粮食生产保障,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保证,更是负责人大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全球三种主要谷物10月综合价指数为376美元/吨,环比上涨3.92%,同比上15.20%,6月以来全球谷物价格以下降为主,10月价格较5月下降1.57%;较2016的低位水平上涨41.67%,较2012年9月历史最高水平低于11.14%。
2021年1-10月均价368美元/吨,同比上涨22.6%,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2021/22年度5-10月的作物年度平均价格为373美元/吨,较上年度上涨22.09%,为历史最高价格涨幅,年度价格较2016/17年上涨37.57%,但是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量化宽松增产终止前低8.47%。
扣除货币因素的影响,实际环比上涨4.98%,同比上涨15.85%,7-9月的全球主要谷物以下降为主显示世界谷物产量增长,对手世界价格压制,抑制世界主要谷物价格继续上涨;2021年1-10月均价上涨17.37%。作物年度5-10月实际实际上涨18.87%。
近期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增长,世界部分产区不利的天气条件带来的主要谷物价格回升;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危机消除,一旦美元价值的回升全球谷物价格出现相应回落,粮食价格回落的幅度超过货币价值变动幅度。
中国三种主要谷物3月份以来的中国谷物的美元价格仅在5月出现上涨,创下本轮周期的最高水平,较2019年10月本轮经济周期最低价格上涨31.10%。10月中国三种主要谷物的月度美元价格为478美元/吨,环比下降0.17%,同比上涨10.01%;2021年1-10月均价486美元/吨,同比上涨22.39%;2021/22年度(5-10月)均价485美元/吨,同比上涨19.37%,作物的年度价格为5年的最高水平。
扣除美元价值变动因素影响实际环比上涨0.89%,同比上涨10.66%,自然年度上涨18.05%,作物年度上涨16.24%,实际涨幅处于历史高位。
面对全球的面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必须加快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协调,加强国内生产的恢复,做好商品流通工作,特别加强大数据物联网对市场的进行有效监测的阴影,实现全球粮食市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消除信息不对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面对当前粮食、大宗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过快上涨和过高水平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国家央行必须调整货币投放同经济增长水平相一致,在物价的相对平稳的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否则物价的巨幅波动是不可避免。
2021年2月份以来的央行政策向常规状态调整,降低的货币发行的速度,对近期的国内商品价格产生抑制。10月央行为救助恒大及其他地产公司,增加的货币投放,导致的市场的物价的大幅上涨。
具体细分品种来看:
3、小麦10月全球小麦综合价格349美元/吨,环比上涨5.28%,同比上涨23.35%,10月中国华北多雨对秋收和小麦播种产生的一定负面影响,份资操纵和炒作中国小麦受到负面影响。
2021年1-10月平均价314美元/吨,同比上涨19.53%。2021/22年度(5-9月)均价322美元/吨,同比上涨23.28%。
扣除货币因素影响,10月实际环比上涨6.34%,实际同比上涨24.00%;2021年1-10月上涨14.18%;2021/22作物年度上涨19.84%。考虑货币价值变动的超调影响,本次价格上涨更多属于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10月全球小麦价格为2013年5月份以后的最高水平,较本轮周期的最低点涨52.42%,较前一轮的最高水平低6.00%。
世界小麦价格虽然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全球小麦总体生产力水平及种植面积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尤其乌克兰、印度、中国、欧盟的供应增长明显,使得本轮小麦价格低于历史最高水平,预计9-12月中国需求旺季期间的小麦价格将为为本轮周期世界小麦价格最高水平。
分地区来看,10月份,作为北半球需求旺季,全球主要地区的小麦环比再度普遍上涨。北美高蛋白小麦最高,为432美元/吨、中国小麦价格次之412美元/吨,澳洲价格最低263美元/吨。
主要监测地区较上月全面上涨,为季节性上涨,美湾白软麦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11.40%;法国和北美高蛋白小麦价格涨幅在6%以上,中国小麦涨幅最低,涨1.59%。
月度同比来看,全球各监测地区小麦价格同比全面上涨,涨幅在11.47%-44.86%,澳洲小麦涨幅最小,北美高蛋白小麦价格涨幅最高,上涨44.86%。
自然年度(1-10月)均价,澳洲价格最低为246美元/吨,同比上涨1.54%;其余地区的均价为在277美元-400美元/吨,同比上涨在15.32%-33.08%。中国价格最高400美元/吨,大量进口供应增长,价格涨幅最低,北美高蛋白小麦因为资本炒作旱情,价涨幅最为明显,价格仅次于中国价格。
作物年度(5月-10月)澳麦小麦均价较低,为252美元/吨上涨6.85%;中国价格最高为403美元/吨,涨幅为15.99%,仅仅高于澳洲涨幅,其余地区的价格涨幅在22.80-45.27%。
图1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小麦自然年度价格,2021.1-10
3玉米:10月全球玉米价格325美元/吨,环比上涨5.45%,同比上涨29.19%,10月份中国救助房地产再次带来的中国货币投放大增,对世界及国内商品和服务价格产生支持。全球玉米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对世界价格产生抑制,但是货币的贬值成为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
10月全球总体价格较历史最低点上涨73.79%;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夕低10.34%。
2021年1-10月平均价格为319美元/吨,同比上涨51.07%。2021/22年度8-10月平均价格水平为321美元/吨,同比上涨36.78%,为近9年的高位水平。
考虑美元价值变动因素影响,实际价格环比上涨6.50%,同比上涨29.84%;2021年1-10月,实际价格上涨46.78%;2021/22作物年度8-10月价格上涨37.13%。
分地区来看,10月,全球主要地区玉米监测价格,黑海价格最低为268美元/吨,全球最低,其余地区的价格在270美元/吨-411美元/吨,中国价格最高。
较上月,全球各监测市场的价格日本价格上涨最猛,环比上涨23.45%,受到资本炒作北美旱灾影响带来的价格上涨;中国和美湾价格下滑,分别下降2.07%和2.78%;其余地区全面出现上涨,幅度在2.54%-23.45%。
同比价格持续14个月明显的全面上涨,除日本涨幅上涨,达到71.46%外,其余地区的涨幅均出现明显下降,本月涨幅13.13%-27.59%;其中中国大量进口增加国内供应,价格涨幅最小。在美联储大量货币发行,美国资本过度炒作可能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市场主体应该加强的风险控制。
2021年1-10月均价为266美元/吨-421美元/吨,同比涨幅在20.66%-85.55%,美国上涨最为明显,中国市场涨幅最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是经济的传导效应极为明显,各地大宗商品的变化的具有明显的趋同效益。
2021/22作物年度(8-10月)价格在270美元/吨-437美元,中国最高,黑海最低,同比上涨43.26%-58.09%,中国市场涨幅最小,美西涨幅最大。
2020年10月份以后,市场炒作中国生猪养殖业恢复、工业加工产能提升,中国央行的大量货币投放,推动中国商品价格上涨,抑制出口、利于进口。更重要的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和财政刺激计划推动世界价格上涨。
4稻米市场
普通白米10月全球大米一级普通白米月度均价506美元/吨,环比上涨0.96%,连续2个月环比上涨,同比下降3.19%,10月较2月份下降10.21%。
2021年1-10均价536美元/吨,同比上涨3.80%,为8年来最高水平,作物年度7-10月均价为506美元/吨,同比下降3.83%。
扣除货币价值因素影响,本月环比上涨2.01%,同比下降2.54%;2021年1-10月,实际价格下降1.29%;2021/22年度同比下降4.67%。大米价格回落对保障的发展国家的口粮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亚洲地区大米产量增长,全球出口供应大增带来大米价格回落和实际价格的下滑。
香米市场月度均价723美元/吨,环比上涨1.44%;同比下降9.16%。9月度价格为2018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18年7月下降31.22%。2018年7月香米上市以来,受到中国及全球经济下行,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滑的影响,带来高档品价格出现下滑。
2021年1-10月均价为778美元/吨,同比下降5.36%;作物年度均价为727美元/吨,同比下降10.6%。
对比普通白米和国际香米价格趋势来看,2018年7月份以来普通白米和香米价格剪刀差明显,主要是全球经济下行的通胀压力不断提升的情况,居民的真实和实际收入出现下滑,高档大米的消费需求下滑,普通大米价格必然下滑
另外,中国稻谷现货美元价格,10月价格为433美元/吨,环比下降1.16%;同比上涨5.79%,同比涨幅较先期回落明显。1-10月均价为441美元/吨,同比上涨18.19%。2021/22作物年度价格436美元/吨,同比上涨11.32%。
另外,CBOT糙米期货302美元/吨,环比上涨0.70%,同比上涨10.31%,涨幅明显的缩小;1-10月的均价为294美元/吨,同比下降0.71%,7-10均价298美元/吨,同比上涨11.77%。
2019年11月份以来的糙米期货的价格均在2008年以来的长期趋势线线之上,当前的价格更是远远在偏离正常趋势,糙米期货价格存在明显下行压力。预计一旦受到市场冲击,糙米价格必然出现下行。
分地区分来看,10月,全球普通白米价格,主要监测地区的平均价格为367-626美元/吨,中国粳米价格为626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价格最低为367美元/吨。
月度环比涨跌互现,泰国、印度大米价格下降,分别下降1.88%-0.54%;其余地区的和品种价格上涨,涨幅为0.14%-5.44%;美国涨幅0.14%,越南涨5.45%。
同比中国、印度出现上涨,涨幅在1.44%-9.10%,南方籼米上涨9.10%,北方粳米现在1.44%、印度上涨5.14%;其余地区的均呈现价格下降,美国降幅最小,为0.71%,泰国价格降幅最为明显16.28%。
新的作物年度以来,泰国、巴基斯坦、越南价格下降明显,显示这些地区大米生产大幅增长。
2021年1-10月,普通白米平均价格为387-639美元/吨,中国粳米价格最高,印度最低,印度价格全球较低的价格均有较为明显国际竞争力,带来印度大米的出口增长,作物降低的出现超过2200万吨,成为全球最低的大米出口国,显示印度稻米生产增加,近年来印度粮食出口增长,显示印度农业生产提升和经济发展,也带来印度国际地位提升。
同比涨跌互现;泰国、美国和巴基斯坦同比小幅下降3.61%-0.04%;其他地方上涨,中国南方籼米涨幅最大,上涨14.64%,印度涨幅最小,上涨3.80%。
2021/22作物年度7-10月,普通白米价格区间为370-613美元/吨。不同地区涨跌互现,同比其中中国和印度上涨,其余地区的全面下降;降幅在4.82-17.55%。
图22CBOT糙米期货月度价格
香米市场,10月香米总体均价为733美元/吨,不同地区价格在580-938美元/吨。其中,印度香米价格最高,越南最低。
月度环比,不同地区涨跌互现,泰国、印度香米价格下降0.21%-1.96%;其余地区产品下降0.56%-11.06%;月度同比总体下降9.16%;不同品种涨跌互现,印度唯一上涨,涨幅为8.44%,其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在1.07%-23.95%。其中泰国100%完整完粒茉莉香米下降最为明显,降23.95%;普通茉莉香下降5.57%、越南茉莉香下降幅度最小1.07%。
自然年度1-10月,不同的地区的均价574美元/吨-1059美元/吨,同比涨跌互现。印度越南香米价格上涨,其余地区价格下降。
作物年度(7-10月),不同地区价格在570-1000美元/吨;同比涨跌互现,印度越南分别上涨20.93%和5.29%;其余地区均不同程度下降,幅度在2.18%-10.66%。
全球市场的普通白米和高端香米价格不同方向的变化显示全球市场居民实际消费能力。普通白米价格因为供应增长价格小幅下降,高档香米价格大幅下降,显示全球高档品需求下降,经济在疫情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水平出现明显下滑,带来高端大米消费下滑。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中国及其他世界主要国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世界经济复苏。
5大麦:10月全球大麦均价为320美元/吨,环比上涨3.01%,同比上涨29.97%,环比连续3个月明显上涨,中澳贸易冲突,中澳大麦贸易遇阻,澳洲的生产下滑,国际资本炒作加拿大旱灾带动世界价格上涨;2021年度1-10月平均价格294美元/吨,同比上涨29.13%;2021/22年度5-10月份平均价格301美元/吨,同比上涨30.73%。
全球大麦价格的高位回落显示当前全球的通胀水平已经极端严重,到了中美欧日必须联合联合调整的程度了,否则继续上涨必然导致的新金融危机的爆发点。通过高效便捷的直接的美元数量收回是必须,这是近期中国、美国相继出台的针对美元的货币收缩政策,政策的目标将是总体基本平稳为主导。
扣除货币价值因素影响,环比上涨4.07%,同比上涨30.62%;2021年1-10月实际上涨23.80%,为近10年的最大涨幅;作物年度价格为实际上涨27.38%。自然年度和作为年度的明显上涨支持全球的生产,显示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在上行。
全球大麦趋势来看,2020年10月份以来,全球大麦价格受到全球通胀压力的推动偏离正常趋势线,当前的出现严重的偏离正常趋势的转态,在美元价值回归后,全球大麦价格必然大幅下降。
分地区来看,10月,中国进口大麦分销价格最高,368元/吨,澳洲价格最低,为192美元/吨。澳洲因为参与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和摩擦导致大麦的向中国出口受阻,价格下滑,成为全球价格的最低水平。
分地区的变化来看,较上月,各地区的大麦价格均涨跌互现,其中的法国大麦因为大量出口,价格上涨明显,中国大麦国产大麦也出现价格上涨;澳洲和加拿大大麦价格出现下降。
较上年同月全部上涨,涨幅在14.19%-53.25%。其中,法国2棱啤麦价格上涨最为明显,国内进口大麦分销价格涨幅最小。
2021年1-10月,均价在187-365美元/吨;澳洲价格最低,中国进口大麦价格最高,中国停止的澳洲较低价格大麦进口,带来进口大麦的价格较。同比,所有地区的大麦均出现大幅上涨,涨幅在3.06%-56.90%。澳洲大麦上涨幅度最小,加大麦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其中的5月加大麦价格同比上涨88.17%,显示上年年度大麦因为中国限制澳洲大麦,导致的进口市场存在明显的缺口。近期大部分都去大麦价格回落显示世界市场供应增加。
其中、法国、澳洲基本趋势来看,法国大麦也是严重偏离正常的趋势线水平,法国大麦价格后期的回落将是必然的。
2021/22年度作物年度价格在190美元/吨-366美元/吨。中国进口大麦分销价格接近澳洲大麦出口价格的两倍,中国限制导致同比澳洲进口不仅对澳洲农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样也带来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饲料原料的价格。
较上年的变化情况来看,较上年全面上涨,上涨幅度在11.64%-58.54%。加拿大价格涨幅因为市场炒作旱情涨幅作为明显,澳洲涨幅最小。
中国澳洲贸易冲突,中国对澳洲大麦的转移到其余地区导致澳洲价格下滑,其余地区价格上涨。
良好国家关系是国际贸易的前提和基础。澳政府不断以发达国家自居跟随美国对中国的不友好从而带来的两国贸易冲突,尽快恢复独立自主、合作共赢、平等互利友好关系对于澳洲的农产品出口具有关键意义。
6北美燕麦10月均价为406美元/吨,环比上涨20.99%,同比上涨118.3%,较最低月份上涨2869%,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9月份以来,北美燕麦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2021年北美旱灾的带来燕麦减产,加剧了北美市场价格上涨,俄罗斯、澳洲市场供应依然充裕,世界有序开放的环境对世界商品和服务价格稳定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1-10月平均价为270美元/吨,同比上涨48.20%;2021/22年度8-10月的平均价格350美元/吨,同比上涨99.72%,连续6年上涨,8月份的旱情带来的资本炒作,价格上涨明显。
扣除货币因素的实际环比上涨9.57%,同比上涨95.04%;2021年度上涨43.83%;作物年度上涨99.04%。
燕麦作为小宗杂粮产品,价格基本受市场的操控,价格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燕麦成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价格波动最明显的产品,燕麦成为资本本轮周期操控和炒作的最后的一块乐园。
7高粱价格:10月全球高粱价格329美元/吨,环比下降3.93%,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0.55%;较5月的历史最高点下降11.4%。2021年1-10月平均价格为357美元/吨,同比上涨41.22%,涨幅继续下滑。202,1/22年度8-10月的平均价格为341美元/吨,同比上涨18.59%。
扣除货币因素的影响,环比下降2.87%,同比上涨0.10%;自然年度上涨37.91%;作物年度上涨20.25%。2018年12-2021年5月的高粱价格持续的上涨,支持全球高粱的生产,土地资源较多的地区高粱会出现明显增长,伴随美国及中国东北高粱新季上市,市场供应增长,高粱价格成为下降最为明显农产品。
分地区来看,中国国产高粱,作为酿酒高粱价格最高,512美元/吨,进口高粱高于远远高于国际市场高粱价格。
中国需求带动全球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官僚腐败,中国高档白酒的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带动高粱价格上涨。构建全球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消除官员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腐败行为势在必行。
大豆价格:10月全球大豆价格817美元/吨,环比上涨0.22%;同比上涨34.64%,较本轮周期的最低水平上涨66.76%,为2012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2021年1-10月均价752美元/吨,同比上涨38.9%;2021/22年度9-10月平均价格817美元/吨,同比上涨41.27%。2020年6月份以来大豆价格持续上涨,支持世界大豆生长提升。
扣除货币影响,环比上涨1.28%,同比上涨35.29%;自然年度上涨33.6%;作物年度36.53%。
产销区对比来看:
销区价格为1110美元/吨,环比上涨2.09%,同比上涨44.44%,月度价格创历史新高,通货膨胀和疫情对流通价格上涨带来销区价格的不断冲击新的高位;产区为524美元,环比下降3.52%,同比上涨17.72%。近期的产区价格回落,显示产区供应增长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
2020年5月份以来产区的环比同比分别出现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世界的生产产生支持,尤其对南半球的生产支持明显,春节过后南半球上市后期价格再次出现回落,后期市场炒作中国需求和南美天气推高的价格,实质垄断贸易企业对中国、美国的货币超发推行的货币价值定价法的结果,在当前信息高度透明的情况下央行的必须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发现发行货币,而非货币的政策发行。
具体分地区来看,10月日本和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依然为全球最高,分别为1728美元/吨和885美元/吨;中国大豆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日本接近1769美元/吨历史最高水平,产区转基因大豆价格510-548美元/吨,美西价格最高,到达中国的运价最低,南美到达中国运价最高,但是价格最低,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到达中国的价格都是相对较高的。
较上月所有监测点的价格涨跌互现;其中,中国和日本价格上涨;销区价格全部出现明显下降,显示新粮上市供应增长。同比上涨14.25%-62.14%,日本市场价格涨幅最为明显,美湾涨幅最小。
作物年度9-10月均价,中国、日本非转基因价格为880美元/吨,1706美元/吨;转基因价格较低,其中,中国港口分销价格为711美元/吨,出口地区的价格为525-560美元/吨;所有地区的价格同比涨幅在21.11%-61.75%;日本涨幅最高,美湾涨幅最低。
自然年度1-10月,日本和中国为1383美元/吨和872美元/吨;所有地区涨幅在33.2%-44.5%;其中,中国涨幅最小,阿根廷涨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