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元是带动人民币汇率下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王有鑫称,美元指数走势预计已是强弩之末,继续大幅走高的可能性较低。美联储加息已到后半程,预计在9月大幅加息后,四季度加息进程将显著放缓,幅度也将回归到25个基点的常态化水平。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生产、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均呈下行趋势,预计美元指数将在9月份之后逐渐从高位回落。”但王有鑫也提醒,考虑到欧元区面临更为严峻的通胀和经济衰退威胁,在避险情绪影响下,预计四季度美元指数回调幅度有限。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当前贸易顺差维持高位,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规模同比高增,因此美元指数的走势短期内对人民币造成了一定扰动。总体来看,2022年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人民币大概率仍将呈现震荡态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伴随国内经济修复势头增强,加之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望保持顺差局面,人民币贬值预期很难有效聚集,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中枢有望保持在6.7至6.9区间。
外贸形势决定汇率走向
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由媒体数据得知,美元指数涨幅近14%,欧元、英镑对美元跌幅超过12%,日元对美元跌逾15%,人民币对美元跌幅约8%,显著小于其他货币。
放眼海外市场,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下降,美国通胀可能进一步回落,同时美元指数或将保持强势,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逐渐迈进后半场。
G10货币的疲软也推动美元指数走高,未来欧元、日元大概率仍然疲软,其中欧元走软的影响最大,其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近60%。目前,欧元对美元报0.9964,持续跌破1:1的平价,面临严重能源危机的欧元区大概率陷入深度衰退。
再反观之我国,巴克莱方面表示,未来贸易形势仍将是主导人民币走向的关键。人民币的走势取决于出口的变化。日前预计,第三季度美元/人民币的点仍维持在6.9,年底可能会回到6.8。因当前内外部环境与上半年多有不同,不妨推测人民币汇率将不会出现与上半年贬值的动态。
与欧元区相比,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的弹性和幅度加大的新常态下,背后依托的诸多积极因素将长期存在,并反映出中国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各任务之间的成功实践与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