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铜线”—电动汽车2025路线图背后的黑科技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6.14

橡树岭公司通过沉积技术,将CNT材料附着在铜薄膜上。通过热处理--最后形成通过铜-CNT的复合材料。

在美国DOE主导的2025技术路线图中,为提高电机效能,点到了各种创新技术,其中提到了橡树岭公司正在开发的“超级铜线”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铜材料上附着一种碳纳米管材料,这种材料类似于石墨烯。它的导电率是10倍于铜,电流容量100倍于铜,热传导效率10倍于铜,强度是铜的300倍,重量仅为铜的1/4~1/6。

这种超级铜线的材料会给电机设计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电阻的大幅度下降会带来铜耗的直接降低,无论是低速大转矩工况,还是高速弱磁工况都会受益,效率全面提升。电流容量和导热能力的提升会提高电密和热负荷的选择上限,带来定子的体积的减小转矩和功率密度上升。强度的提高,会给自动绕线带来极大工艺方便(自动绕线的拉力较大,会导致铜线被拉细长,实际电阻增大)。

超级铜线不仅电机有利,也可以应用到变频器中,提高变频效率,也可以应用到电网输配电上,带来电损的降低。

碳纳米管简称CNTs,下图就是这种材料的庐山真面目。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有两种CNT分子结构,一种是单壁CNT材料,这种结构性能最好,还有双壁和多壁结构,这类结构制造相对容易,但性能略差。

虽然CNT材料性能极好,但其分子结构长度很短,而且分子之间结合力很差,不能单独构成工程材料,必须附加在铜基材料之上。下图就是一种方法制成的复合材料,在电子纤维镜下,发现少量的CNT附着在铜上,可见这种材料的复合度是较低的。

复合之后材料的性能是介于铜和CNT材料之间的,按直觉可知CNT材料复合的多,复合材料的性能就会越佳,但这种复合率和材料性能都是有极限的。吴军在谷歌方法论中阐述过:工程师需要理解技术的极限的道理,越往极限走,就越困难,理解到这种极限,我们就会在边界里有度的做事情。那么这种超级铜线性能的极限是多少呢?

在2004年首次提出“超级铜线”概念的发明者---Hjortstam教授通过理论计算出,材料复合率和电阻率的关系,发现随着CNT材料复合比例的增加(下图横坐标),电阻率曾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会趋于平缓和饱和,另一方面工艺难度也会随着复合率的提高而几何级数的增加。因此Hjortstam划出了一条工程界线,这条界线就是50%纯铜电阻率线。这条界限对应的复合率大约是30~40%,我们就在这个界限内评估材料的工程意义。

50%的电阻率,意味着电阻下降一半。以标准IE4高效感应电机为例,铜耗约占了所有损耗的30~50%,一半的电阻也就意味损耗减少15~25%,大概能提高电机一个能效等级,达到IE5。如果是永磁同步电机,铜耗所占的比例更大,能提高2个能效等级。

Hjortstam教授的研究还指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单向平行排列的CNT材料比随机排列的CNT材料的导电能力更佳,朝一个方面排列有点像磁畴的单方向磁化,使材料呈现各向异性。

显然这种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尽可能利用CNT材料,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通过前期的探索,科学家们发现,核心的问题是三个:

如何收集高品质碳奈米管材料

成捆的纳米管如何单向平行排列

提高强CNT之间,CNT和铜之间结合力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目前前已开发出了许多制造成型方法,但是能达到了130%标准铜电导率的方法都无法批量制造,只能在实验室里生产少量样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工艺方法:

1电解沉积法:

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将悬浮液中的CNT材料吸附在阴极的Cu金属基板上。目前该技术可以达到141%标准铜电导率的水平。

在该领域初步实现产品化的是CentralFlorida大学,他们通过电化学技术生产超级铜板,下图为他们的大规模生产过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CNT材料的复合率较高,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缺点也很明显,但这种电解生成的材料排列不规则,不完全是平行排布。而且电解效率虽然会随着电流的增加和提高,但很快会达到饱和,生产效率低,耗电大,为扩大规模需要很大的场地。

2铸造法

铸造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如下图所示将CNT原材料置入压缩实,和铜液在高压环境充分混合后,混合液在活塞的驱动下,经过“门”进入冷却室冷却成型。

工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纳米管整齐的单向平行排列,必须在成型之前,设计一个“向导过程”将CNT材料给捋顺了。

捋顺的过程是在压缩室中完成的,CNT材料经历了从大颗粒到小颗粒,从无序到有序的改变,从分布不均匀到均匀分布,最后CNT材料指向单一指向.这个过程需要高速高压的铜液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静止下来,CNT材料将重归无序,且CNT材料会浮在铜液表层(不均匀),因此前者的密度仅是后者的六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成型前必须要静止下来冷却,但这样会导致CNT材料紊乱。解决这问题的办法是一种快速冷却成型技术。工程师设计了一种类似发射舱的结构,仓门的外边是高温高压的混合溶液,门的里面是细条状的成型管道。门一旦打开,溶液被高压注射进成型管道。管道很细、很冷,被注射满后的几秒之后,CNT材料还未来得及无序化,溶液就被冷却,被挤出型腔,成为成为复合铜线。

为了提高性能。后来又加入氯化镁作为添加剂,因为镁机可以和铜相容,又可以有效黏着CNT,因此它可以作为CNT和铜之间的粘结剂,提高他们的结合度。以此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

铸造成型的方法适合大规模使用,但其CNT材料复合率较低,导电能力提升也有限,目前能达到的水平仅有标准铜电导率的113%。

英国剑桥大学开发了一种复合技术,将CNT材料做成纱状编织带,上面的CNT材料靠范德华力相互链接,呈完全取向的排列状。然后通过蒸镀或电沉浸的方式将CNT编织带附着在铜材上,形成一个单层复合材料,这也是美国Amper实验室采用的技术。通过减小单层厚度,叠加成多层可以搭配出不同性能的产品。DOE选择这种技术路线,是看中了这种技术的模块拓展性和环保特性(不需要电解液和大量电力),可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

这种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平是通过叠加六层,获得116%标准铜的电导率,但后续的发展空间很大。

●表面镀层技术

将CNT材料喷镀在铜材上,喷镀的过程需要配合热热处理,这是美国NanoRidge材料公司的一种产品制成技术。该技术适合批量生产,能够达到超过标准铜40%的电流容量,106%的电导率,但具体成型过程,仍然处于保密状态。他们宣传产品特别适合做开关功率器件的联结,同普通的铜条相比,能够减少30%的发热。

●声波成型法

将铜线置入一个管状容器中,里面包含了CNT悬浮液,通过声波引起管子共振,从而慢慢推动CNT材料向管中心汇集,靠近并最终附着在铜线材料上。这种成型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复合材料,但是成型过程的可靠性较差,生产效率也很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CNT/Cu材料的成型后处理

有些方法制成的CNT/Cu材料成片状或棒状,无法直接当铜线使用,因此需要相应的后续加工。通常采用热挤压技术,如下图所示第一步将复合材料卷绕成16mm的柱状,通过高温加压将其挤压到2mm的圆柱。高温高于让层与层之间渗透增加,结合可靠。然后沿CNT材料排列方向将材料冷拉成细条装。

一般新技术发展遇到的瓶颈都类似,无非就是性能和成本两个方面。目前性能较好的编制带成型方法,对参数比较敏感,性能一致性差。可能是对纳米材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参数对材料特性影响不能精确计算和预测,这对品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若借用马斯克做Tesla电池的第一性原理模型,会得另外一个结论:碳纳米管的原材料是碳,这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原料,通过技术改进和规模效应,最终CNT材料可以降低到非常廉价的水平。会使CNT复合铜线的价格达到110%普通铜线的水平。

●联合---美国应对挑战发方法

超级铜线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保密政策,各大技术创新单位都闭门造车,相互交流很少。为了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在2015年组织了“超级铜线”联盟会议,成员有橡树林实验室、国际铜业协会等等。会议制定了从基础材料、建模技术、数字计算、工艺技术、测试技术的详细路线图。大致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问题:

在DOE的主持下,美国各单位已经联合行动起来,相信会加快超级铜线的产业化过程。

超级铜线是一种高电导率的铜线技术,通过在铜材的基础上,复合碳纳米材料以提高导电率。复合的比例越高,导电能力越强,当复合率达到40%时可以达到两倍于纯铜的电导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技术不成熟,产品性能不稳定,而且成本非常高昂。

但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因为它的理论成本极限非常低,应用前景又非常看好。虽然离发展成熟尚需要时日,但不可小觑。“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马云说出了日新月异时代人们的普遍焦虑。作为工程师,我们也担心一觉醒来,自己的知识过时了。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前解决一部分“看得到”和“看得懂”的问题。这也是我做这个2025系列的初衷。

UQM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技术型电驱动系统公司,在业内可谓是大名鼎鼎。同时也是USdrive成员,是美国能源部(DOE)的长期合作伙伴,密切的参与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在DOE主持的无稀化永磁技术项目中:UQM、橡树岭、通用构成了电机级开发的三驾马车。UQM公司选择了非稀土永磁电机的路线,而橡树岭选择了同步磁阻电机的路线,通用选择了开关磁链无Dy永磁电机路线。

在当下,去稀土化的技术其实也有经济价值,新能源领域,价格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如何降低电机的成本越来越成为痛点,钕铁硼磁钢是电机中最昂贵的部件,占到25~35%左右的成本,因此降低磁钢的成本是首选目标。

在2011年,UQM选择用铝镍钴磁钢代替钕铁硼的技术路线,铝镍钴是一种什么材料呢?它的分子式AlNiCo,是3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永磁材料,当时因原材料丰富得以大范围应用,后因性能更好的钐钴、铷铁硼等材料发明而逐渐没落。

铝镍钴的Br和温度成反比,Hc和温度成正比,拐点随温度降低,能抗高温退磁

但短板也相当明显,矫顽力仅达到120KA/m,只有的N38UH6%,而磁能积只有N38UH的15%。相比彻底无永磁,UQM选择的是一条相对温和的路线。他们准备从55kw电机开始入手,其开发目标归纳起来就是三条:

在2011年,这个任务目标即便对于稀土永磁电机都有一定难度,何况对于铝镍钴电机,UQM至少需要克服三个难点:

尽管难度很大,但老美的冒险和挑战精神是不需要怀疑的。这个项目很快获得DOE的通过,那到了356万美元的投资,于2011年开始立项,计划2016年结题,项目实施总共分四个阶段。

在DOE的主持下,UQM联合了三家单位为其作基础技术支持,其中NREL为其提供散热分析和设计、Ames提供关键的高性能铝镍钴材料,橡树岭实验室提供第三方测试验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当豪华的团队。

▎设计:第一阶段

在众人期盼中UQM启动了设计工作,这个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的是如何设计磁极结构和磁钢形状,即能保证提供足够的磁通,又能保证不出现退磁。车用驱动电机要求很高的过载倍数,大过载也意味着大电流,对于一个低矫顽力的磁材电机而言,如何抵抗退磁是最难的挑战。

UQM团队在磁极结构上作了创新,他们设计了一种U型磁极结构,充磁方向是平行于U型线,以此来提高励磁磁场的场强。更进一步,他们的转子铁芯是不导电不导磁的材料。

UQM工程师在完成了第一轮概念验证机设计,其它指标都满足要求。但发现大过载时,磁钢处于退磁临界点,最大转矩的负载线在铝镍钴退磁曲线的膝点附近。尽管如此仍然决定继续下一个阶段概念样机的制造和测试验证工作。

要解决的还有另外一个难题:高速下的转子结构可靠性性。为了解决抗退磁的问题,磁钢设计的很厚,用料增加,高速下固定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为此UQM技术团队采用了压条、纤维带、胶水等多种设计手段来克服这个问题。

▎原理验证机的制造和测试:第二阶段

在制造阶段并不是一番风顺。首先碰到了铝镍钴磁钢在装配过程中的失磁问题。在装入定子前,磁钢处于开路状态,因为铝镍钴的低矫顽力,磁钢工作点较低。如果伴随碰撞、敲打,容易出现退磁问题。

为此UQM设计了一个“keeper”(其实就是个钢套),包裹在转子表面,如此可以形成从永磁体N→keeper→永磁体S的闭合回路。磁钢的工作点得以提高,大幅降低了退磁概率。(在装入定子前,该钢套会被取出。)

第二个问题是铝镍钴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碎裂问题,为此项目团队,制定了完整的加工生产过程规范,对工装和操作参数都做了详细约定。

在成功克服了这两个困难后,重要制造完成POC1&2两台样机,并准备内部测试。

▎一波三折·第一款原理验证样机的测试

代号POC#1&2的两台原理样机

拿到样机,首先对POC1做了反电动势测试,设计阶段的临界退磁问题,果然成真。

对拖法测试反电动势,测试方法:先做空载反电动势测试,加大负载后,待其冷却,再作空载反电动势测试(核牛补充)

过载后的空载反电动势比过载前的下降了8%,说明电机发生了不可逆退磁。

当确认1号机退磁后,UQM决定继续对2号样机进行测试,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退磁,最大转矩限制在了85%满载转矩。不久又传来坏消息,1号机后续的高速测试失败,AlNiCo8磁钢发生了碎裂,经过分析是这是强度不够,材质太脆引起的。为了安全,2号机最高转速只测试到了5000rpm。

除退磁外,2号机的测试结果基本和设计值相当,效率和功率密度、转矩脉动等其他指标都达到规定要求,这给了UQM技术团队一定的信心支持,决定继续开发。直接进入第三阶段,正式样机开发。

▎AlNiCo8X·Amer实验室的技术突破

于此同时Amer公司在高性能铝镍钴材料开发上,也获得突破。他们是在AlNiCo8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叫AlNiCo8X材料。将高纯度的球状合金粉末,通过烧结挤压成型。Amer声称能大幅度提高矫顽力,可是Amer公司未能提高足够多的粉末供原理验证机的制造,只能推迟到正式样机上使用。UQM希望借这种材料能够彻底解决退磁问题。

▎端部冷却技术·NREL的技术贡献

另一条战线上NREL在先进冷却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开发成功了两种端部冷却技术,一种是采用绕组端部注塑技术。我们知道绕组端部的冷却较困难,容易形成局部热点,如果能注塑合适的导热材料,能够直接打通从端部到水冷机壳的热路通道,从而大幅降低温升水平。

另外一种是绕组端部直接油冷技术,采用喷淋或其它方式,直接给端部冷却。这种方法的冷却效果更好,但需要额外的设备和油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反思和再设计,第三阶段

UQM总结原理验证机的缺陷:一个是高速结构可靠性,另一个是退磁的问题。复盘以后,认为主要的问题出在:

为此UQM工程师决定要降低转子的最高温度,以免达到达粘结剂和绑缚材料的许用温度极限。不仅如此他们还改进了转子结构,以降低高温高速下转子的变形量。

新设计的转子,10000rpm@120℃时转子变形量0.2mm

同时Amer公司为了避免再出现磁钢碎裂,决定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并且还要进一步提高矫顽力,以提高抗退磁。新的材料命名为Alnico8HE,相对Alnico9,其矫顽力提升了13%,强度提高了43%,美中不足的是剩磁和磁能积下降了。

非常可惜的,承担了大部分期望高矫顽力AlNiCo8X材料,因为延期,未能赶上第二轮样机制造的进度。

▎欲抱琵琶半遮面---第二款铝镍钴电机

在2015年终于推出了改进过的正式样机,但关于它的资料相当的少。通过一些图片可以发现,转子结构有小的改动,U型磁钢变成V型,中间多了中间磁桥,应该是为了加强高速时的结构强度。

在冷却技术方面,UQM在“绕组端部注塑”和“端部油冷”两者之间最终选择了前者。NREL仍旧非常给力,给出了更多的仿真和测试数据,并进一步优化了端部注塑设计。

绕组端部的最高温度被进一步降低,最佳的一组方案,从205℃降低到了165℃。降幅达到20%。

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评审时,一个关键的问题被提出:“虽然铝镍钴的价格是钕铁硼的三分之一,但是用量也接近三倍,如此成本优势就不突出”。UQM给出的答案是:“随着AlNiCo矫顽力的提高,钴用量的下降,磁钢的用量和成本会双双下降,成本优势会加大,这个趋势会非常明显。”因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Amer能否持续改善材料的性能。

▎提高信心--第四阶段

UQM团队视乎获得了相当大的信心,在2016年开始设计更大功率的铝镍钴电机,这次把目标定在了120kw,这是一款16极96槽的电机。

相比55kw的电机,电机的转矩和外径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这款电机的测试还未进行,我会持续跟踪该项目进展。

▎对我们的启示

在这六年内UQM的铝镍钴电机的技术创新之路,走的是相当坎坷。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涉及到基础材料科学的创新是高风险项目。但这个过程还是有相当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这种看准目标,不急不躁的态度,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其次是研发联盟机制,一个项目除了主导企业,背后还有许多单位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各自提供最擅长的长板参与合作;

最后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测试失败、磁钢研发进度拖延,UQM技术团队没有过于计较一城一地得失,而是坚持往下走,没有解决的问题先放一放。

一个技术从提出到成熟,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就如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很难一帆风顺。世事无常,有些事我们很难掌控,能掌控的唯有“在因上用功,在果上随缘”的态度。

THE END
1.铷和硼在铷铁硼磁性材料里有什么作用?爱问知识人钕铁硼作为磁性材料,其中的钕作为稀土元素,主要起到提高磁能积,强化磁性能保持效用。https://iask.sina.com.cn/b/20884383.html
2.强磁/磁钢/门吸磁/包装磁/铷铁硼磁铁价格便宜欢饮选购供应强磁/磁钢/门吸磁/包装磁/铷铁硼磁铁【价格便宜欢迎选购】 钕铁錋磁体物理特性nd-fe-b 1.br温度系数(αbr)=-0.1~-0.13%k,uh牌号的(αbr)=-0.5~-0.6%k 2.jhc温度系数(αbr)=-0.5~-0.6%k,uh牌号的(αbr)=-0.2~-0.25%k 3.密度=7.53-7.5g/cm3 4.居里温度(失磁温度)=583~613k(310~340https://product.11467.com/info/1576647.htm
3.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介绍(1)因为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为永磁体,无法通过转子电流调节磁场,必须通过定子直轴去磁电流分量削弱磁场,意味着定子电流必须增大,意味着电动机的铜耗必须增加(制造电动机所使用的铜导线多)。 (2)永磁体材料(铷铁硼永磁材料)价格较高。 四、铷铁硼永磁材料 https://m.elecfans.com/article/1967964.html
4.缺一不可潮流男人都该拥有的10套音响麦博新梵高FC361(10)卫星箱采用的是全新设计之梵高2.5"V16扬声器,采用复合金属盆及高效铷铁硼磁体设计,拥有优异的平直响应曲线,通透力好、音染小、瞬态稳定,属新一代中高音扬声器典范之作。 打造乐趣化的桌面低音新霸主:慧海WF-2203 参考价格:188元 慧海WF-2203居然是可拆合的soundbar音箱,一体式的笔记本音箱,http://m.it168.com/article_1078383.html
5.一种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众所周知,稀土元素属于稀有资源,重稀土dy和tb属于国家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保护,从而使稀土价格特别是重稀土价格迅速上涨。据了解,重稀土元素占烧结钕铁硼磁体成本的5~50%,稀土成本在烧结铷铁硼的成本中所占比重也来越大。而稀土元素对于烧结铷铁硼磁体的剩磁和磁能积等性能都有较大影响。为了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10473615.html
6.钕铁硼永磁体钕铁硼永磁体批发价格实时报价行情走势综合排序 人气排序 价格 - 确定 所有地区 实力供应商 已核验企业 在线交易 安心购 查看详情 ¥0.18/个 安徽安庆 新科磁业微型精密磁石 高精度环形永磁体 新能源钕铁硼强力永磁厂家 在线交易 新科磁业 钕铁硼 安徽新科磁业有限公司 2年 查看详情 ¥0.30/片 广东东莞 钕铁硼永磁体定制_批发马力磁铁_厂家大量https://b2b.baidu.com/slist/270605330c391a097d0c052c75127138
7.n35铷铁硼n35铷铁硼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辐射充磁 N35,N38,N40,N42,N45,N48,N50,N52烧结铷铁硼磁铁 深圳市星创磁业有限公司7年 月均发货速度:暂无记录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1.00成交31628片 厂家订 制 电机磁瓦强力磁铁 耐温磁铁 强磁钕铁硼 吸铁石 铷铁硼 宁波永博磁铁制品有限公司12年 https://www.1688.com/chanpin/-6E3335EFA8CCFAC5F0.html
8.铷铁硼是什么?–960化工网问答铷铁硼---是一种强合金磁铁,比一般磁铁的磁性强5倍以上,“铷铁硼磁体”是“钕铁硼磁体”的错误写法 稀土永磁材料是将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 稀土永磁分钐钴(SmCo)永磁体和钕铁硼(NdFeB)系永磁体,其中SmCo磁体的磁能https://www.chem960.com/ask/q-60485e4a065146f58d338cd02bab5ef8
9.QL这里是有关“QL-1200E汝铁硼密度计/铷铁硼比重计/铷铁硼磁体密度测试仪”的介绍,若需了解有关“汝铁硼密度计,铷铁硼比重计,铷铁硼磁体密度测试仪”的功能、价格,请致电深圳群隆仪器,电话:0755-82596242.http://www.qlyiqi.com/wenku/2012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