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浓度为4%的烧碱溶液浸泡胶片,使银变成粗粒状的棕褐色的氧化银,过滤,弃滤液,滤渣即沉淀的氧化银用水洗涤。然后将沉淀物溶解在稀硝酸中,再加入浓度为10%的氨水,使溶液由澄清变为白色浑浊,再由白色浑浊变为澄清溶液(氧化银转变为银氨配离子Ag(NH)22)。加入浓度为2%的葡萄糖溶液(或福尔马林,或保险粉溶液),使银氨配离子还原为金属银。过滤,得银粉,洗净,烘干,最后得到纯度为99.5%的银。2用活泼金属定影液中回收白银
2.1原理
相片洗印过程中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配合物Na[Ag(SO):](学名为二硫代硫酸合银(I)酸钠),这是在定影过程中胶片上未感光的溴化银AgBr与定影液中的硫代硫酸钠NaSO作用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
AgBr+2NaSO=Na[Ag(SO):]+NaBr
在溶液中,配离子[Ag(SO):]和弱电解质一样,也有少量的电离,其电离反应方程式为:
[Ag(SO)]←Ag’+2S0
按照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用铝或锌等活泼金属可以把金属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反应方程式为:
Al+3Ag=3Ag↓+Af
Ag变成Ag后,使[Ag(SO)i]的电离平衡不断向右移动,[Ag(SO):]继续电离,在过量铝(或锌等)的存在下,经过充分反应,Ag几乎全部被置换出来。反应终点可用硫化钠溶液来检验:取上层清液加NaS溶液,如果反应尚未完全,即会生成黑色的硫化银AgS沉淀:
2Ag'+S=AgS↓
若无黑色沉淀生成,则可以认为Ag反应完全。
2.2操作
2.2.1将澄清的废定影液放人烧怀中,用6mol/L盐酸调节pH值在5-6之间。
2.2.2加人足量铝丝(或锌片等,用量视废定影液的量而定),稍候即开始反应,生成黑色的单质银。
2.2.3放置48h(此间最好多搅拌)。用滴管吸取上层清液少许,放人试管中,滴加20%的NaS溶液,如果无黑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已进行完全。
2.2.4上述放置48h的物质用布氏漏斗抽滤,将沉淀银洗涤后全部移入烧杯中,加足量的6mol/L盐酸,使充分反应以除去未反应的铝(或锌等)。
2.2.5待反应完全后,加水稀释,用布氏漏斗抽滤,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将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干燥即得银粉。
2.2.6再将银粉转入瓷坩埚中,送入马福炉(温度在1000℃以上),加热熔化后,取出,倒入模具中,冷却即得块状银。
3、用硼氢化钠从废定影液中回收白银
原理:硼氢化钠(NaBH)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其碱性水溶液能把金属银离子及其配离子还原为金属银。
操作:配制一定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氢化钠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废定影液,即可立即生成金属银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粗银粉。
将粗银粉置于坩埚中,放入高温炉内加热至800-1050℃,使银粉熔化,分多次加入少量硝酸钠,以使银中的杂质铁、锌、铜、铝等氧化成渣、沉淀分离出去,直至熔化的银液澄清为止。银液澄清后,即可出炉铸锭。此法回收得到的银的纯度为96%-98%,银的回收率高达99.9%。
4用酶法回收软片中的银
X光软片的用银量工业用银总量的1/5。日本大阪大学的化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分解软片中感光乳剂的生物方法,能回收软片中的银。他们用一种细菌酶攻击软片胶层,释放出的银离子进入溶液中并沉淀。
这种方法没有污染,使用过的软片聚酯基还可再用。大阪的试验厂计划每天处理1t用过的X光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