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级市场储能投融资投早投小的特点依然愈发凸显。
作者|杨锐
排版|甘惠淇
价格持续下跌、消防整改、头部厂商迈入大容量时代……今年上半年,2023年还如火如荼,高歌猛进的储能行业似乎进入了相对“平寂”的状态。
不少业内人士公开表示,最黑暗的日子显然没有到来,2025年可能是储能行业最艰难的一年。
虽然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储能半年的融资下滑严重。能否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成为企业穿越这一轮周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具体分析来看,上半年,储能融资项目金额在亿元以上的有20个,金额最高的一笔来自综合能源一体化服务商的华控电力。
今年3月25日,华控电力完成50亿元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清望资本和赛马资本。
不过,从公开信息看,成立仅仅4年的华控电力是一家业务横跨多个新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涉足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电站、微电网及综合能源服务等
2023年5月9日,华控电力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签订了100万千瓦风光互补电站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华控电力将在乌兰县建设500兆瓦的风电项目和500兆瓦的光伏项目,预计总投资达60亿元。据媒体披露,该公司去年已电站开发企业冲入前20之列。
融资额排名第二的是国家电投旗下企业启源芯动力在今年1月B轮15亿的融资。背靠央企的启源芯动力,主要专注“绿电交通”,涉足电动重卡、电池资产管理以及充换电业务等绿色交通领域的新产业和新业态。
以上两家均为涉及储能的综合类新能源企业,而其他18家储能企业则相对聚焦,主要业务方向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热管理、BMS、PCS、固态电池、钠电、正负极材料等。
其中值得备受瞩目的有以下几家:
除了上述20起融资,上半年更多储能企业融资均在亿元以下,千万级别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此外,上半年,B轮及以后的融资事件仅14起,而在B轮以前的融资则足有70起。其中天使轮26个起、Pre-A轮16个起、A轮15起。
这意味着,投资方的目光大多放在“小而美”的初创企业身上。国内一级市场储能投融资投早投小的特点愈发凸显。
此外据“星球储能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电池材料企业获得融资比例占到了33.6%,继续稳坐储能行业融资的“王座”。其他类型方面,3S(PCS、BMS、EMS)占比8.91%、工业储能占比7.92%、钠离子电池6.93%、固态电池6.93%、系统集成5.96%、液流储能3.96%、热管理3.96%、安全2.9%。
另外,融资集中在技术、产业、资金优势明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最后,投资方中国资背景尤其央企北京的投资机构占比在上升。
(作者:预见能源)
依托国家级能源智库,聚焦电力、光伏、储能、氢能、煤炭、油气等核心能源发展,集深度报道、展览会议、产业赋能为一体。预见、权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