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锂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能源结构正发生急剧转型,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快速导入,储能电池将在清洁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国“双碳”行动的重点领域。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李峒峒作了题为《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路径探索》的专题报告,在“双碳”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当前动力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材料迭代速度加快,有色金属工业的“双碳”行动要在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
锂云母提锂、盐湖卤水提锂和锂辉石提锂,是目前全球主流的三大提锂路径。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邓红云、久吾高科新能源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顾俊杰、西藏鹏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钟辉分别以《锂云母提锂技术进展》《材料与工程发展助力卤水提锂腾飞》《西藏盐湖原卤提锂成果》为主题作了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当前锂电产业提锂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旨在探讨提锂过程中如何节约成本、提高产量,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回收动力电池具备环保及经济价值,当前国内回收体系处于逐步规范完善的时期,回收技术成熟度正在提升。碳中和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求未来逐步放量,行业前景广阔。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吴彬作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的动力电池回收——构建关键材料可持续未来》的主题报告。
随后,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姚磊、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余雅琨分别作了《烟气治理超低排放技术》《全球锂资源发展展望》的报告。
论坛拓宽思路助力企业发展
台上激情讲述,台下掌声阵阵。听完论坛后,自贡市富顺县晨光科技园区总经理助理曾宗海十分激动。“各位专家从提锂原材料、提锂技术、提锂成果以及碳中和背景下的动力电池回收、全球锂资源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锂电新技术、新工艺等有了新的认识。”曾宗海说,“新能源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实干。我将把这次论坛的成果消化好、宣传好、运用好,把会议精神传达给公司员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迎接新能源汽车快充时代”主题论坛举行
聚焦新能源汽车快充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11月10日上午,“迎接新能源汽车快充时代”主题论坛举行,业界大咖们围绕新能源乘用车全场景便捷补能方式设想、高比能动力电芯的挑战和开发策略、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安全性电解液设计思路、摩托车电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聚焦多元化补能技术
论坛中,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总体技术总工程师罗宝权就新能源汽车补能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补能技术应用设想。他认为,未来,政策、市场共频共震,将催生更多新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经济的补能体验。
同时,他提出每种补能方式都有特定应用场景,发展多场景、多元化补能技术,构建便捷、高效、经济的立体智慧补能系统,对助推汽车电气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高比能电芯技术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副总经理梁世硕介绍了公司高比能电芯技术方面的要点。
梁世硕表示,近年来,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围绕材料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从电芯寿命、低循环膨胀率、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进行高比能电芯开发。
探讨安全性电解液设计思路
围绕“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安全性电解液设计思路”的话题,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亮作主题演讲。
吕亮分析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安全现状,提出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解决思路,并介绍了快充高性能电解液的显著优势。同时,他介绍了钠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以及公司对钠离子电解液开发进程。吕亮说,钠离子电池目前国内主流技术线路是层状氧化物正极和硬碳负极搭配,产业化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预计在2023-2025年逐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展望摩托车电动化发展趋势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任少卿讲解了摩托车电动化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电摩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成果。
我市举办2022年遂宁锂电产品消费节
智能生活与“锂”同行
11月8日—10日,为期三天的2022年遂宁锂电产品消费节在市民中心举办,不少市民前往现场了解绿色低碳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作为2022年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的配套项目,本次锂电产品消费节邀请到遂宁本土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动车、玩具等30余家锂电上下游企业参展,参展面积约6000平方米。
据悉,2022年遂宁锂电产品消费节通过“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整合营销宣传模式,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促进锂电产品销售。“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给市民带来更好的锂电产品体验,让更多市民了解锂电产品。”遂宁锂电产品消费节主办方负责人岳鹏说。
座谈交流
“电解液一体化生产”交流会举行
填补空白借“锂”腾飞
据悉,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负极材料四大关键材料构成,目前遂宁已招引正负极材料、隔膜生产企业,唯独缺乏电解液生产企业。电解液一体化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电解液产业空白,还建立起了从溶剂溶质到复合液一体化的产业闭环,为遂宁建设“锂电之都”、借“锂”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解液是遂宁锂电产业亟须补链的关键环节。”遂宁市副市长许文强表示,遂宁电解液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由市上统一规划布局,目前各项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在遂宁发展锂电产业,不仅有区位、生态优势,还有政策配套、产业资源、应用市场、交通物流、研发创新、服务保障等优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将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服务,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共赢发展。
“大英电解液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将进一步助力遂宁加快建设‘锂电之都’,同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锂电、钠电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大英县委副书记、县长唐紫薇表示,大英县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保障生产配套、兑现优惠政策,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
大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田彬分别从大美大英、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大英锂电产业生产基地三方面,介绍了大英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强劲的发展速度。
交流座谈会现场,与会人员还就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电解液产业项目配套及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全球电解液的出货量及竞争格局进行了交流探讨。
嘉宾说
布局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遂宁市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廷国
遂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着力构建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为核心,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发挥锂电产业的资源控制、基础材料和技术优势,聚集国内外锂电行业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锂电材料和锂离子电池,延伸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完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回收业务,布局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西部地区锂电产业链最完善的集中区。
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北京伊维经济研究院院长、遂宁市招商顾问吴辉
根据预测,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4Twh。从全球来看,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快速提升;从国内来看,“双碳”政策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发展、产品升级、技术迭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迈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巨大的市场预期带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法恩莱特总经理邵俊华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等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将带动电解液市场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确定性的市场需求下,电解液厂家持续加码加快产能扩充,加上跨界企业的疯狂涌入,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法恩莱特的竞争策略是聚焦电解液产品,开发液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半固态锂电池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通过投融资和合资建厂等方式布局电解液市场。
为“锂电之都”建设强链补链
四川鸿鹏新材料董事长黄凤翔
↓↓↓
2022年11月11日《遂宁日报》04版
“数字化技术与锂电发展”主题论坛举行
动力锂电池进入“大智造时代”
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效率
论坛上,杭州华宇新能源研究院技术开发部部长刘桃松发表了题为《48V锂电模块全场景应用的数字化管理》的主题演讲,分析了动力锂电池现状痛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模块化电池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对模块化电池数字化应用场景、48V模块化电池数字化管理等进行了介绍。他提出,使用云平台对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监控,提高云边协同控制,是未来的趋势。基于云平台,提升对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效率。同时结合云平台监控技术,针对不同的用户场景和工况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电池使用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电池制造和材料回收制造数字化
他说,现在动力电池制造产业存在制造合格率低、材料利用率低、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希望未来动力电池的合格率能达到99.4%-99.97%,DT达到0.01%-1000小时,单机效率达到1Gw-2Gw。他认为,电池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综合回收率、电芯制造互补创新、电池制造生命周期成本等因素。
锂电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动力锂电池进入“大智造时代”,对锂电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以及降本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锂电池回收价值链”主题论坛举行
“绿色回收”推动可持续发展
赵小勇说,湿法冶金工艺的成熟度很高,贵金属纯度高,可很好地实现“贵金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由于其综合生产成本高、环保适应性较差等原因,其又存在一定发展局限性。物理法回收工艺具有环保适应性强、落地选址不受限、综合回收运营成本低等优势,但当前也存在修复材料批次差异、降级应用等需进一步提升点。可以说,湿法冶金和物理法各有优势和不可或缺性,未来,二者必将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并将完全可能通过合作实现回收效益和应用场景的最大化。
解析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趋势
基于锂电池核心原材料具备循环再利用的特点,深圳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张永祥发表了《撬动动力电池回收价值链》主题演讲。
张永祥说,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猛增,按照私家车动力电池使用年限5—9年,出租车和网约车等运营车辆使用年限为2—5年来算,动力电池行业将迎来报废增长高峰期。根据机构测算,2025年,我国需回收的废旧电池容量达到137.4GWh,是2018年的20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电池回收再生需求。目前,全球金属锂储量为160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8500万吨,按照2017年度全球锂资源产量为23.54万吨计算(同比增长21.5%),静态使用寿命为361年;假设未来碳酸锂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20%,计算出全球锂资源可使用54年。所以,无论从环保还是资源利用角度,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是必然选择。
“聚焦高比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主题论坛举行
围绕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进展,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深研发工程师蔡伟提出了高电压/高镍NCM体系电解液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蔡伟提出添加低阻抗成膜添加剂DTD和LiDFP、开发具有高氧化电位Shuttle型过充添加剂等解决方案,有效提高电池低温和常温循环性能,增强高比能体系电池安全性。
天津巴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孟涛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三元材料产业现状、产业化趋势和B&M三元材料产品及规划,从技术、市场和产能方面剖析三元材料产业前景,介绍元素分布调控技术和混合电极材料等创新技术。总结提升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三项产业目标,指出三元材料性能上能量密度持续提升,成本上工艺降本与原料降本双管齐下的产业发展趋势,为把握产业动态提供宝贵参考。
随后,以改性隔膜在高比能电池中的应用为主题,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隔膜技术研究院院长高东波进行了演讲。
参会嘉宾参观考察我市锂电企业
感受遂宁锂电产业发展新脉动
11月10日下午,参加2022年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考察我市锂电企业。一路行走,从参观点位看遂宁锂电产业发展新脉动。
参会嘉宾一行先后前往天齐锂业、四川锂源、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等地,通过听介绍、看展板、逛展厅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市锂电产业发展和各企业生产经营、工艺流程、项目规划等情况。
“非常感谢这次大会的邀请,通过这几日的交流和参观,加深了我对锂电产业的认知。”在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首次来到四川的深圳市中金岭南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袁琛向记者说,公司将学习和参考“遂宁模式”,做出更优质的金融产品为锂电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考察活动结束后,嘉宾们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大家充分了解了遂宁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并一致认为遂宁锂电产业链发展成熟度高,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同时优良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要素保障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期待今后更多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