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精选5篇)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旧木材及制品、废旧造纸原料、废旧轻化工材料、废玻璃等。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生再生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从事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报废汽车以及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单位和个人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应当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第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利用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

单位和个人应当增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识,协助和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搞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活动。

第六条市供销合作总社及各县(市)、矿区供销社(以下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全市和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

第二章回收管理

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商务、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网点布局,组织协调社区回收站(点)和集中分拣处理场所建设,负责制定回收行为规范。

第九条新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预留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

已经建成的住宅区,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社区回收站(点)所需场地;不能提供回收站(点)所需场地的,应当由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和业主协商,设立流动回收站(点)。

第十条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环境卫生设施统一规划布局,不影响社区容貌;

(二)有围墙、顶棚等必要的防扩散、防渗漏设施,不影响社区环境;

(三)占地面积与回收业务相适应;

(四)回收物品及时清运。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的分拣、处理、集散、储存,应当在按照规划建设的集中分拣处理场所内进行。

第十二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集中分拣处理场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与居民区、医院、学校、办公区等公共场所相对隔离;

(二)有外墙围挡,不影响城市容貌;

(三)地面硬化,运输道路畅通;

(四)再生资源分类储存,采取防扬撒、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五)定期进行消毒;

(六)防火、防盗设施齐全。

第十三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确定的场所,核发营业执照。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备案。

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经营者,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还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及时交售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六条再生资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门回收、流动回收、固定地点回收等方式。

在居民区内,从事再生资源收购、装卸活动,不得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十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八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禁止收购下列物品:

(一)井盖、井蓖等城市公用设施;

(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四)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

(五)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监控。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举报应当及时受理,对举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具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再生资源的回收、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应当采取覆盖、围挡、保洁等相应措施,防止飞散、溅落、溢漏、恶臭扩散、爆炸等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情况的发生。

再生资源经营者在再生资源运输过程中,发生撒漏时,应当立即采取清理措施,维护环境卫生。

第二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可以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行业协会应当配合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回收标准,接受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执行从业规范;反映从业人员的要求,维护行业利益。

第三章综合利用管理

第二十四条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对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符合立项条件的,可以优先列入市和县级科技计划,并给予经费扶持。

第二十六条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再按照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在可回收利用的产品、产品零部件的包装物上标注可再生标识,并且在说明书中注明。

企业应当在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零部件的包装物上标注再生品标识,并且在说明书中注明。

第二十八条提倡企业自行利用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不能自行利用的,应当及时向回收企业交售。

第二十九条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财政状况,对环境效益显著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给予扶持。

第三十条从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的减免税款,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用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1我国木材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8.21%,居世界第130位,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1.3%;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5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6%。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木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材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全年木材消耗量为3.3亿m3,其中,建筑用材占35.8%,家具用材占9.1%,造纸用材占24.5%,三大行业用材量比上年的增幅分别为31.1%、18.3%和20.5%,从而拉动了木材需求向上发展。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每年木材供需缺4000万,据预测,到2015年,供求缺口将达1.4~1.5亿m3。因此,如何高效地回收利用废旧木材,就成为解决当前木材资源短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63%,废旧木材回收与循环利用严重不足,当前木材节约与代用工作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木材消费行为、消费结构还不合理,生产加工、保护处理、回收运用的水平较低。故在当前开展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提高木材高效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保护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与谐发展,同时对于创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着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木材加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木材加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废旧木材利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木材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日益完善,木材利用率、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率较之前也有了较大提高,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途径也在不断增多。当前我国废旧木材回收利用途径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利用回收的废旧木材制造木质人造板(如刨花板、中纤板、石膏刨花板、水泥刨花板等);利用废旧木材制造细木工板(大芯板)等建筑装饰材料;利用废旧木材制造建筑材料再生建筑材料;利用废旧木材、塑料制造木塑复合材料;把废旧木材应用到室内及建筑装修当中;利用废旧木材制造木炭、木醋液和木煤气木炭等高热能固体燃料;利用废旧木材制浆、造纸;利用回收的废旧木材生产氨基木材;利用回收的废旧木材制作复合仿石板材。

第一条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废旧橡胶、废旧塑料、废纸、废包装物、废木制品、废玻璃、废玻璃纤维、废油、废电池、废棉、废棉制品、废毛、废丝、废麻、废化纤、废旧聚酯瓶等。

危险废物、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当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

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财政、科技、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工作,普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知识,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由市和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设置,应当便于再生资源的交售、集中和储运,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第九条利用固定场所开办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区或者县(市)公安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更的,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第十条从事再生资源流动回收的,应当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

第十一条在居民区内21时至次日7时不得从事再生资源收购、装卸活动。

流动收购的个体工商户不得在主干路的人行道上停车收购。

第十二条储存回收再生资源的场地及设施,应当符合安全、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的要求。

第十三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过程中发现下列物品应当及时向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二)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三)铁路、油田、电力、电信通讯、水利、测量、矿山、军用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未报废的专用器材;

(四)物品;

(五)标有密级的文件、资料、书刊和图纸;

(六)公安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寻查的物品及来路不明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七)国家和省规定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第十四条利用固定场所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查验出售单位的出售证明及交售者的身份证,留存出售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逐项登记出售的品种和数量;并按月向所在地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登记资料。

从事再生资源流动回收的个体工商户不得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

第十五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由市和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六条开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变更的,自登记之日起10日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备案。

第十七条企业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后,再按照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并自开工建设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市或者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回收利用企业应当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合理堆放,杜绝二次污染,能够直接利用的直接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的再生利用。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企业应当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技术改造计划,进行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生产、销售,应当符合安全生产、卫生、质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企业在原材料失去原效用后,应当自行回收再利用,或者供回收再利用,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应当负责妥善处理。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在可回收利用的产品、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上标注可回收利用标识,便于识别其材料的性质和种类。

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上,也应当标注再生品标识,便于循环使用。

第二十三条企业在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时,应当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和技术,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有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第二十四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当按照统计的有关规定向市、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统计报表。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按照避免资源浪费,抑制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延长用品的使用年限,配合使用再生制品。

第二十六条再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逐步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对城市垃圾进行再生利用。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司法或者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处理没收的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的音像制品和书刊等,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当进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所获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鼓励与扶持

第二十八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市、县(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九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资金,用于扶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

第三十条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由市、县(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列入科技项目计划,并给予适当经费扶持。

第三十一条符合国家规定减免税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到税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符合国家规定减免税条件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经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后,凭认定证明到税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对不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备案或者报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统计报表的,市再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认定手续。

第三十二条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有关规定的,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三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企业采用已经工业化试验的科学实用方法建设资源化垃圾综合处理场。提倡将垃圾先分类后处理,加工利用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提倡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制肥或者制作营养土。提倡焚烧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供热、发电。提倡用建筑垃圾制作建材,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鼓励和扶持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可降解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未依法查验、留存出售证明、证件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未依法报送登记资料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从事流动回收的个体工商户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没收非法收购的物品,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规范化、产业化,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适用、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基本构建起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社区回收站点和集散交易市场(初级加工分捡站)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城市达到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乡镇)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循环链条,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主要任务

(一)清理整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按照“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组织落实、检查验收’’四个步骤,由商务部门牵头,会同工商、公安、建设、环保等部门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资格认定和审核登记,对无照流动摊贩和收购摊点,对外承包、挂靠、租赁以及转租、转借营业执照的回收企业和收购站点,未经登记不合法、不规范的再生资源市场,以及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回收利用企业(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今后,凡需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企业、个体经营者,应当符合再生资源回收从业标准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并按规定向同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回收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还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县公安机关备案。开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获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自登记之日起一个月内向所在地同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备案。

(二)健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充分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商贸流通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逐步建立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鼓励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网点,建设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1、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按照“便于交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原则上城关规划5户。哈达铺、沙湾、南阳、理川各规划1户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现有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要不断壮大实力,积极延伸报废车辆回收网点。

2、规划建设集散功能分明、科学有序的再生资源市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选择建设一处再生资源市场,主要承担城区再生资源整理、加工和交易功能。市场内每个摊位经营面积应不低于100平方米,储存场地要相对固定,有围墙隔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再生资源市场的设立应符合城市服务功能与环保要求,不得在城市主干道、排泄道、河道两侧、水源保护地500米区域内建设。

3、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结合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一处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再生资源分拣处理站应具有废品储存、分拣、初级加工、信息收集等功能,必须备有合格、完善的消防设施,地面全部硬化,装卸运输道路畅通。站内设废旧金属交易区、旧货交易区、生活废品交易区、废旧物资分拣区等区域。

4、健全社区(乡镇)收购站点。鼓励社区自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指导社区居民分类处置生活废弃物。城区一般每2000户左右家庭设置一个固定收购站点,乡镇所在地设1-2个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可设立流动回收车。鼓励在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建立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对农村垃圾(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

(四)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运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各类企业设计、生产产品和包装物时,要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优先使用可再利用和可资源化的材料,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不能自行利用的,要及时向回收经营者交售,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应当妥善处理,促进产品包装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扶持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及加工,鼓励优先购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性能、技术、服务等指标相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选择采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建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制度,由企业申报,县经委组织初审,报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集中审定。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价格、品种、流向等信息引导和有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行业规章制度,提高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推进回收行业自我整合和规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推动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薛统为组长,县商务局局长王贵锋为副组长,工商局、环保局、综治办、公安局、发改委、经委、建设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再生资源行业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县商务局局长王贵锋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支持力度,采用资金补助和项目贴息相结合的方式对回收利用企业给予资助,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实行“以奖代补”方式,对新建、改造、整合的回收网点和新建的初级加工分拣站给予补贴,对再生资源利用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可以采用贴息等方式提供贷款;对经认定并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企业建设项目给予贴息和相应的税收支持。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经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发改部门批准,可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

第一条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国家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

第二章经营规则

第六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八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合同中应当约定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名称、数量、规格,回收期次,结算方式等。

第十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

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列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经查明确属赃物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从事旧货收购、销售、储存、运输等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旧货流通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门回收、流动回收、固定地点回收等方式。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

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违反污染环境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设、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市规划,依法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清理整顿。

第十六条商务部负责制定和实施全国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具体的行业发展规划和其他具体措施。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设置负责管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经贸)、公安、工商、环保、建设、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和资源等具体情况,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包括社区回收、中转、集散、加工处理等回收过程中再生资源停留的各类场所。

第十八条跨行政区域转移再生资源进行储存、处置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办理行政许可。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性组织,履行如下职责:

(一)反映企业的建议和要求,维护行业利益;

(二)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自律性规范;

(四)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回收标准。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应当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条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罚。

凡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款规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未如实进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依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THE END
1.长期收购:奉贤含铂锅底料回收多少钱<2024今日+排名一览>尊敬的客户,您好!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贵金属回收的企业,长期在奉贤提供含铂锅底料的回收服务。我们的目标是为您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环保的回收解决方案,确保您的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价值化。 我们的服务特点如下: 1.专业评估:我们拥有专业的评估团队,能够准确评估含铂锅底料的市场价值,为您提供公正的报价。 http://news.xnnews.com.cn/taoyitui/Article-htugjsu-18821.html
2.银行金条回收有哪些具体的要求职业培训2024-12-11 16:19:18 1、银行办理黄金回购业务时,用户要带上个人有效身份证的原件,还要带齐当初的购买单据、发票等资料; 2、销售凭证上面的编码要和办理回购的金条编号相同; 3、实物黄金包装完整,黄金不能出现划痕或破损等,如黄金上出现破损,将不能变现; 4、到银行柜台让工作人员办理回收手续即可。为http://www.syjlp.com/peixun/2896843.html
3.汶上县旧黄金回收价格多少钱1克(2024年12月11日)2024年12月11日讯:汶上县黄金回收附近实体店铺今日价格610元/克,金条回收价格610元/克,黄金首饰回收价格610元/克,铂金回收价格195元/克,钯金回收价格194元/克,银子回收价格5元/克。 2024年12月11日汶上县今日黄金回收价目表 金价查询网(www.huangjinjiage.cn/)提示:以上价格仅供参考,具体以回收结算价格为准。http://www.huangjinjiage.cn/jinjia/202412/11115212.html
4.关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霍山支行不动产登记证书的遗失声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霍山支行保管不善,将皖(2022)霍山县不动产证明第3129847号不动产权证书遗失,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申请遗失补发,现声明该不动产权证书作废。 特此声明。 声明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霍山支行 https://www.ahhuoshan.gov.cn/public/6597871/37666512.html
5.请问我有个朋友回收贵金属款7000元,当时实民制登记了,这有38天还没你好,可以报警处理,以后谨慎 https://www.findlaw.cn/wenda/q_27615271.html
6.怎样解决贵金属经营许可证贵金属回收公司报告申请矿产品管理部门贵金属经营许可证,环保部门办理贵金属污染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法律依据:《公司法》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26221080.html
7.登记本,账本,笔记本等及类似品的海关编码HSCODE是4820100000第10类: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 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第12类: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 第13类: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 第14类: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硬币 https://www.nowmsg.com/hscode/find.asp?q=4820100000
8.大宗工业固体废物10篇(全文)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部署, 落实国务院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 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工作思路, 制定本规划。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imzcl13.html
9.风帆股份: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1. 根据风帆股份与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各交易对方签署的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各交易对方于先决条件全部成就 后的30个工作日内或另行约定的其他日期进行交割,各交易对方应于交割 日或之后协助尽快办理将标的资产登记于公司名下的变更登记手续,公司 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 2. 根据上述《发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21300000477_4.shtml
10.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内容包括质权人和()原则是指企业的对公授信业务应由其注册地址所在地分支机构为授信主办(管户)机构,为其提供本地化授信D. 代理法人贵金属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资产池授信,是指企业将其合法拥有、并经我行认可的票据、负责贷款的发放和本息回收;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和归还的本金,应按规定即时划付各参加行 C. 联合授信发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0d78ae704b16435db536e86dfba6f8b6.html
11.300988什么时候复牌?津荣天宇停牌最新消息正点财经(三)本次增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二、对外投资进展情况 近日,深圳优能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相关信息如下: 公司名称:深圳优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MA5H67LE1G http://www.zdcj.net/tingpaigonggao/300988.html
12.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3.7.1.4、黄金市场/贵金属市场 黄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市场。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是世界货币,黄金市场的存在对国际收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976年牙买加会议决定放弃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削弱,各国中央银行按市场价格进行黄金交易,私人黄金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13.经营范围登记规范表述目录(试行).xlsx经营范围登记规范表述目录(试行).xlsx 经营范围登记规范表述目录(试行) 经营范围表述条目 经营范围规范条目不包 经营范围规范条目 对应《国民 使用经营范围规范条目办理登记的相关活动 相关信息共享推送部门 经营范围规范条目对应涉企行政许可事项 数据库事项(LicItemType) 自贸区许可情况 备案事项 备注 含的相关活动内容 https://www.chddh.cn/archives/pwyev7nlq787bo0jqd3z.html
14.有关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总结(通用11篇)二、开展下岗失业登记、积极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安定的“稳压器”。我们按照 劳动保障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开展劳动力资源的细化工作。一是建立台帐,模清底数。二是提供就业指导,扩大就业渠道,依托驻地单位扩大就业渠道,为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bxhotx6.html
15.国有企业项目合作登记表国有企业项目合作登记表 企业名称 陕西煎茶岭镍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 周旭 企业合作需求项目名称:黄金尾矿回收贵金属及资源综合利用:一、基本情况我公司所属黄金尾矿含金、银等有价金属,储量大且品位高,资源价值十亿元以上,具有较好的二次回收工业条件;另外尾矿中富含超细粒度白云石、滑石、蛇纹石、氧化镁等脉石矿物,是https://doc.mbalib.com/view/818d6e9c3b063db4725053259da8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