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科研项目征集公告

同时陕煤化集团为进一步落实与西安分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将对中科院申报的科研项目予以重视,尤其对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属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近年来,陕煤化集团按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陕煤化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80余个,在册职工13万余人。2012年,煤炭产量1.14亿吨,实现销售收入1250亿元,利税208亿元,位列2013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13位,位列2013中国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第6位,成为陕西省增速最快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并连续4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

“十二五”期间,按照“支撑煤炭,引领煤化,拓展多元”的科技发展战略,陕煤化集团计划投入120亿元科技资金,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充分依托外部科技资源,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协同创新,针对自身科技发展需求及当前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陕煤化集团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4年科研项目和专利专有产品,诚邀各科技机构(国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和拥有先进技术的个人积极申报,共同开展合作。

联系人:盖敏强

附件:

科技开发处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申报2014年科研项目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申报范围及原则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的单位、机构或个人等(以下统称“项目申报者”)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1)具有申报项目所在研究领域的优秀研发团队;

(2)具有满足申报项目研究需要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

(3)具有与项目研究相匹配的其它基础条件。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项目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3)具有主持项目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领导能力。

3、申报的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无纠纷;

(2)具备良好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研究价值;或能解决陕煤化集团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或具有进行产业化的良好前景;

(3)项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可行,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或创新性,取得阶段性成果者优先;

(4)申报项目必须明确支持研发阶段,并提供已有研发基础的小试、中试等阶段指标数据支撑材料。

4、涉及多方联合申报时,由第一承担单位组织申报,其它单位可作为协作者共同申报。

三、申报流程

2、我方对网上申报的项目进行立项的步骤:

(3)对于交流过的项目,如果符合我方要求,将会提前通知项目申报者准备答辩材料,并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集中答辩论证;

(4)经过论证后可以开展的项目,将按《陕煤化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程序进行立项;

(5)对于立项的项目,若符合煤炭分质利用方向,可直接作为国家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项目。

3、对于不符合条件、暂未被选用的申报项目,我方将会告知项目申报者,但不对未被采用的具体原因作解释,申报资料根据要求给予退还。

4、凡经过初审后,研究内容与陕煤化集团产业发展相适应、技术水平先进、但暂不具备条件开展的科研项目,经申报者同意可进入陕煤化集团的项目储备库,待条件具备后再进行合作。

5、凡经过技术交流或论证后的项目,若因为技术暂不成熟或经济、技术等指标不够先进等原因未能立项,待技术改进或指标提高后,无需通过网上进行申报,可随时与我方再进一步进行交流和论证。

四、合作支持方式

3、项目申报者已经开发成功的专利专有产品(精细化工品、专用催化剂、新材料等领域),陕煤化集团经过技术和市场论证可行后,优先在集团自有的工业化试验生产基地建设专门的产品生产线,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工作。

4、针对开发失败的申报项目,陕煤化集团将按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理念,组织项目合作各方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专题报告后结题。

2、申报项目开发成功后,项目申报者可以与我方按照以下原则共同组建公司,合作进行技术推广和后续的研发工作(专利专有产品项目的合作,在实现稳定的市场销售收入后,也可参照本条原则):

(2)我方可以以担保融资或现金注资的方式为公司提供后续发展所需的资金;

(3)公司成立后将独立运营,项目申报者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可以担任公司高管职务;

(4)公司的经营收益和技术研发成果归公司所有,公司股东按照公司章程规定享受相应的权益。

3、对实施过程中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成果水平、人才培养、安全与环保等主要指标完成好的项目,陕煤化集团将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给予项目团队进行奖励。

六、申报截至日期

本次整体申报截止日期为2014年6月30日,各方向自发布之日开始征集,以优先完成征集项目为止。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科研项目申报指南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此次发布的申报指南均为企业当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未来科技发展需求,共包含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矿山机械与LED产品、钢铁、企业管理等7大领域方向。鉴于陕煤化集团产业领域广泛、技术需求多元、科技创新水平不均衡的特点,本次申报指南未能涵盖所有产业,我们将根据各产业发展情况,长期进行内部技术需求的归集整理,择机补充发布。

一、煤炭领域

(一)煤炭开采地质保障及煤矿灾害预测防治

1、开展渭北矿区“奥灰水”承压开采的水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研究,实现矿井水害的超前预测预报;

2、针对彬长矿区矿井火灾问题,开展矿井防灭火致灾机理研究,实现对煤矿火灾的有效预防和治理;

3、针对陕北矿区开展浅埋煤层“突水溃砂”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为实现矿井绿色安全开采提供地质保障;

4、针对渭北矿区、彬长矿区矿井开采涌出H2S气体,开展H2S气体探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二)煤炭绿色高效开采

1、针对陕北薄煤层开采问题,研究薄煤层开采工艺、技术及装备,以达到合理快速回采的要求;

2、针对渭北及黄陵矿区的老煤矿开展“三下”压煤回收技术研究,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3、针对韩城矿区“三软”煤层,开展“三软”厚煤层沿底留顶煤,快速掘进技术,解决矿井接续紧张、回采安全等问题;

4、针对陕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开展特厚煤层(8m以上)开采方法研究,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使矿井回采率达到85%以上,单面年产量达15.00Mt/a;

5、针对彬长矿区强矿压引起的支护结构失效、巷道损坏,返修工程量大等问题,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研究强矿压产生的机理及时空演化规律,优化巷道、工作面支护参数及工艺,综合防治矿井强矿压;

(三)煤层气抽采与开发利用

1、针对韩城矿区煤层高瓦斯、低渗透特性,开展提高瓦斯抽采率研究,解决瓦斯抽采率低、煤层易突出等问题;

2、针对彬长矿区煤层压裂裂缝短,裂缝层位不受控制等问题,开展压裂工艺对比及压裂参数优化研究,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

(四)煤地下气化

开展报废矿井或边角煤气化探索,研究煤矿地下气化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陕北矿区4-2煤原煤处理时煤泥水难以处理的问题,开展选煤厂设备及处理工艺研究。

二、化工领域

以煤的分质清洁利用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开发、工业化集成优化与示范、产业化推广应用服务等各阶段的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对外合作(或委托)项目优先考虑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并具备进行中试条件的先进技术。

(一)煤炭中低温热解

1、中低温热解油气与热解粉焦气固在线分离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除尘后焦油中含尘量≤5%wt;

2、粉煤中低温热解增油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原料煤干基焦油收率达到同基准格金焦油产率的150%以上的加氢热解、催化热解(包括该反应系统内所产干气催化活化)增油技术;

3、中低温热解半焦干熄焦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半焦显热吸收率≥80%,排焦温度≤60-80℃;

4、粉煤热解产物粉焦的钝化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进行中试研究能力的钝化技术;

5、低阶煤催化解聚研究,促进煤热解向焦油产率高、煤气、半焦品质优良的方向发展,开发新型催化解聚催化剂及其配套工艺。

(二)粉煤及粉煤中低温热解产物粉焦的综合利用

1、粉煤热解产物粉焦安全、环保的储运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中试条件的技术,要求储存周期≥1-3个月,运输半径大于1700公里;

2、超细煤粉包装运输技术研发,要求实现超细煤粉制备、分选和包装的连续化以及满足长距离运输的工艺;

3、粉煤成型技术研究,要求制备的型煤冷热强度满足目前方型炉用煤条件。粉焦成型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制备的型焦达到民用燃料或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的指标;

4、粉焦替代锅炉燃料技术开发研究,要求自主拥有开展试验评价和试烧的平台,粉焦掺烧比大于50%,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要求已完成中试试烧;

5、粉焦替代高炉喷吹原料技术开发研究,要求粉焦掺喷比例大于60%;粉焦/煤粉混合料代替冶金焦粉作为烧结矿燃料,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6、新型高效电石绿色生产工艺的开发,要求能耗低于电热法电石生产技术,重点支持已完成小试或中试的技术。

(三)中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

1、中低温煤焦油制芳烃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煤焦油芳烃产率(以液体产品为基准)>50%,芳烃转化率(以芳潜含量为基准)>110%,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2、中低温煤焦油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酚类或萘类化合物提取率≥90%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3、先进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及其系列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液体收率>93%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4、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尾油综合利用开发研究,优先支持润滑基础油达到APIⅡ类标准的尾油加氢生产润滑基础油技术。

(四)煤基化学品的开发及利用

以煤中低温热解产物出发,高效、清洁、经济的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技术,煤基化学品替代现有非煤基化学品的技术,低成本煤基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

1、热解气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包括热解气的分离技术(CO、H2、CO2、CH4、轻烃、烯烃等的分离),制液化天然气(LNG)技术,制氢技术,芳构化制BTX技术等;

3、甲醇、尿素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甲醇制碳酸二甲酯技术的工业化转化,优先支持甲醇液相羰基氧化法或尿素醇解法技术的工业化转化,甲醇制芳烃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进行中试试验的技术;

4、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润滑油、航空煤油等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5、煤制天然气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包括煤直接制天然气技术开发,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工艺及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要求催化剂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口催化剂。

(五)氯碱化工

1、新型乙炔法PVC低汞、超低汞以及无汞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均>95%并且完成实验室小试的技术;

2、卤水净化及卤水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要求卤水经净化后可稳定达到生产用卤水标准,卤水生产副产物十水硫酸钠的综合利用率大于90%;

3、电解制氢系统氧气回收利用技术开发研究,要求氧气回收率>95%;

4、PVC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如氯化聚氯乙烯系统工艺及设备开发技术研究),优先支持具有实验室小试基础以上的研究,要求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水平;

5、含汞固体废物中汞的回收,对废汞触媒、除汞器废汞活性炭及含汞废水中的汞进行回收,要求汞的回收率达到85%。

(六)精细化学品及其他方向

1、炔醛法1,4-丁二醇生产中关键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1,4-丁二醇生产中甲醇氧化用钼铁催化剂、炔醛反应用铜铋催化剂以及一段法1,4-丁炔二醇高压加氢用雷尼镍催化剂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达到进口产品相应标准或以上;

2、乙炔法PVC用新型固汞材料的开发,要求作为含汞触媒载体的固汞材料性能优于活性炭;

3、乙炔法PVC生产用助剂与添加剂技术研究开发,要求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指标;

4、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优先支持高档日化品用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高效油水分离剂、破乳剂等低成本生产技术,要求技术指标优于国内现有产品;

5、低成本无卤阻燃剂开发,要求产品适用于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且性能达到或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指标。

(七)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

1、节能方向

工业废热回收利用技术: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回收技术及装备开发,优先支持低位热回收技术及装备开发。

2、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焦化脱硫废液处理技术:焦炉气净化中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液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3)烧结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废水的重复利用技术。指标要求:硬度降到3mmol/L以下,氯离子降到60mg/L以下,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4)乙炔气清净废硫酸(浓度为73%左右)处理技术:聚氯乙烯生产乙炔气清净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处理回收再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电石渣(氢氧化钙)和废硫酸反应生成的废渣的再利用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工业稀硫酸指标要求进行出售或是工业浓硫酸指标要求供生产系统重复利用;废渣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3、废气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技术:电石炉尾气深度净化及回收制化学品技术,已完成实验室中试;

(2)除尘技术:高效节能除尘技术,耦合热量回收除尘技术,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3)电石粉尘利用技术:电石破碎及生产乙炔过程中产生的电石粉尘利用技术,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4)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完成实验室小试,脱硝效率>85%;

(5)CO2捕集封存利用技术:化工生产废气排放中CO2封存及回收利用技术,优先支持成本较低且产品转化率较高的CO2回收利用技术。

4、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磷酸生产磷酸铵过程中产生废渣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2)电石渣综合利用:电石渣处理及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三、新材料领域

(一)碳材料

1、煤系针状焦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重点支持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的低成本优质针状焦制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真比重≥2.13;灰分≤0.4%;硫分≤0.7%;热膨胀系数CTE≤1×10-6/℃;电阻率≤5.0μΩm;

2、煤制中间相沥青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优先支持低灰分中间相沥青的合成制备及应用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灰分≤20ppm,中间相含量≥99%;

3、中间相沥青下游产品开发。优先支持高性能低成本沥青基碳纤维制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拉伸强度≥2500Mpa,拉伸模量≥150Gpa;

4、煤制石墨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优先支持烟煤制备高纯石墨技术研发;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石墨转化率≥98%;

5、焦粉成型关键技术开发:包括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

6、纳米碳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优先支持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先进制备技术开发。

(二)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合成/改性技术

1、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合成及改性技术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玻璃化温度≥60℃;

2、依托煤制甲醇路线,开发硅/甲醇直接合成有机硅单体的成套技术;

3、依托甲醇制低碳烯烃、煤制丁二烯、煤制芳烃等产业,开展煤基乙烯、丙烯合成乙丙橡胶(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催化)、煤基丁二烯合成顺丁橡胶(镍、稀土催化体系,重点支持稀土催化,顺1,4含量≥98%)、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1,2含量≥80%)、液体聚丁二烯橡胶(1,4含量≥99%,平均分子量≤3000)、丁苯橡胶(溶液聚合法)等材料的开发;

4、依托甲醇制烯烃中乙烯产品,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关键合成技术及成套设备的开发,形成涵盖各个分子量范围(Mn:150-1000万)、各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料(挤出、热压、注塑、纤维等)生产的成套技术。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

5、依托甲醇制烯烃中丙烯产品,开展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透明聚丙烯、高耐热聚丙烯、高性能聚丙烯纤维或薄膜及聚丙烯增韧改性材料等材料合成关键技术及其后改性技术的开发。

(三)高性能高分子合金材料

1、纳米级粉末橡胶及液晶聚合物改性塑料

2、聚氯乙烯(PVC)合金及改性材料

(1)高性能PVC合金材料(如高耐热高抗冲PVC合金、高韧性PVC合金等)制备技术开发;

(2)PVC环保加工助剂技术开发;

(3)高品质PVC弹性体开发关键技术;

(4)PVC合金薄膜制备技术。

(四)先进复合材料

1、高强度高韧性颗粒(如石墨、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开发;

2、低成本高性能轻量化纤维(如碳纤维、芳纶纤维、聚酰

亚纤维等)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开发;

3、先进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成套设备

开发。

(五)催化材料

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包括贵金属)用于在室温条件下富氧气氛中的微量CO的有效去除,用于隧道、矿山、大型活动场所等封闭体系中的空气净化、防毒及环保等领域。

主要技术指标:以空气为氧化剂,实现在室温(10-25℃)、空速30,000ml/(gcat·h)条件下实现微量CO(>24ppm)的100%去除、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特点。

(六)高性能膜材料

1、面向含盐废水处理及回用的高性能聚合物膜(重点支持聚丙烯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孔径在0.2-0.4μm范围内;孔隙率≥0.55;截留率≥98%)制备关键技术及膜蒸馏工业应用成套装备技术开发。正渗透膜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纯水通量≥7L/m2·h;截留率≥97%),抗污染、抗氧化、耐溶剂反渗透膜材料(重点支持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截留率≥99.5%)等膜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成套化装备技术开发;

2、面向矿井废水深度净化的超/微滤膜(重点支持聚偏氟乙烯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0.1MPa条件下纯水通量≥600L/m2·h;表面接触角<50o)制备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成套化装备技术开发;

3、高稳定性分子筛膜材料,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重点支持渗透汽化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用于50-99%的醇/水分离,分离系数>7000;渗透通量>2kg/m2·h;

4、规模化陶瓷膜制备技术及应用装备的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平均孔径<10nm;纯水通量≥500L/m2·h;

5、用于分离捕集温室气体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装备的开发。重点支持用于分离二氧化碳的固定载体膜材料;

6、高通量纳滤膜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CO2/N2分离因子>85;

7、高性能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化技术。

(七)矿用材料

1、矿用高效泡沫抑尘剂关键技术及泡沫除尘系统开发;

2、低成本高效环保阻燃煤岩层加固材料技术开发;

3、阻燃抗静电耐久性好低成本防水堵漏高分子材料技术开发;

4、低成本阻燃抗静电煤矿瓦斯抽采钻孔封孔用高分子材料技术开发;

5、高效能、低成本、环保型煤矿防灭火材料技术开发。

四、新能源领域

(一)太阳能光伏光热

1、轻柔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

(1)硅基(非晶硅、微晶硅等)薄膜太阳能电池工艺,优先支持轻柔衬底(不锈钢箔或聚酰亚胺薄膜等衬底)非晶硅/微晶硅(纳米硅)、非晶硅/非晶锗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a、小面积(大于1cm2)稳定效率不低于12%;b、大面积(大于200cm2)稳定效率不低于10%;

(2)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指标:a、包含硒化法工艺的制备(面积大于100cm2,不锈钢箔衬底),组件效率不低于13%;b、无镉工艺制备(面积大于100cm2,不锈钢箔衬底),效率不低于10%。

2、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

(1)有机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效率不低于9%;

(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效率不低于9%;

(3)高效Ⅲ-Ⅴ族太阳能电池技术,小面积(1cm2)单结太阳能电池效率不低于25%(非聚光),小面积(1cm2)三结太阳能电池效率不低于35%(非聚光);

(4)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HIT)太阳能电池技术,大面积(大于100cm2)效率不低于20%。

3、微型光伏逆变器技术

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用微型逆变器技术,MPPT电压范围宽,峰值效率大于93%,功率因数不低于98%,总电流谐波含量小于5%,环境适应性高。

4、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1)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技术,聚光器光学效率大于90%,系统光电转换效率大于20%;

(2)适用于煤层气、沼气、垃圾填埋气等燃气型斯特林发动机及其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发动机电效率大于25%,热电联供系统机组能效大于80%;优先支持10kW以上样机设计制造技术。

(二)储能电池

1、超级电容器技术

(1)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技术,主要技术指标:1A/g电流密度下,水系比容量大于330F/g,有机体系比容量大于140F/g;1000次循环比容量衰减率小于5%;

(2)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用功能化石墨烯材料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水系比容量大于200F/g(1A/g电流密度下),离子液体体系能量密度大于60Wh/kg;1000次循环比容量衰减率小于8%;

(3)高能量密度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技术,优先支持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技术

(1)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长寿命三元正极材料技术,0.2C下可逆比容量大于175mAh/g,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

(2)用于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系统的储能电池模块技术,电池模块功率大于50kW,循环次数大于3000次;

(3)新型电极材料(5V尖晶石,富锂锰基、钛酸锂、硅基、锡基等)技术,优先支持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技术。

3、高性能锂硫电池技术

(1)锂硫电池关键技术,正极材料硫含量不低于65wt%,倍率性能优异(2C下300次循环比容量不小于650mAh/g);锂负极保护技术,解决锂枝晶安全问题;

(2)锂硫电池产品开发技术,单电池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功率密度大于500W/kg,0.2C下500次循环比容量大于800mAh/g。

(三)燃料电池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

(1)高性能、低成本SOFC单电池批量制备技术750-900℃功率可达30-50W,功率密度不低于400mW/cm2,衰减率小于2%/1000h;

(2)高性能、长寿命SOFC电堆技术,750℃功率大于2kW,100次热循环衰减率小于3%/1000h,长期测试衰减率小于2%/1000h;

(3)先进高性能低温电池及电堆技术,工作温度小于600℃,电池面积大于60cm2,功率密度不低于300mW/cm2,衰减率小于5%/1000h;

(4)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技术,优先支持高性能、长寿命SOEC制氢系统技术。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

(1)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质子交换膜成熟制备技术;

(2)高性能、低成本低铂膜电极制备技术,Pt载量小于0.25mg/cm2;高性能、长寿命非铂膜电极制备技术,优先支持中试及以上制备技术;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发电效率(LHV)大于50%,运行寿命不低于5000h,优先支持低成本且产业化优势明显的技术。

(四)生物质及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1、城市生活废弃物清洁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优先支持集成有机生活垃圾生物液化气化资源化的成套技术,主要技术指标:生物液化率大于60%,沼气转化率大于50%,产沼出水COD小于2500mg/L;

2、以废弃有机物等生物质为原料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技术,优先支持对产物进一步提纯制取车用燃料技术,要求能量转化效率大于40%。

(五)透明导电薄膜(TCO)制备

1、柔性衬底(聚酰亚胺薄膜等)ITO薄膜制备技术,全可见光波段透射率大于85%,550纳米波长光的透射率大于90%,电阻率小于5×10-4Ωcm;符合国际标准要求,成本低;

2、柔性衬底(聚酰亚胺薄膜等)ZnO薄膜制备工艺(摻铝,硼或镓),全可见光波段透射率大于85%,550纳米波长光的透射率大于90%,电阻率小于5×10-4Ωcm;符合国际标准要求,成本低。

五、煤矿机械与LED产品

(一)SGZ1400/3×1500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1、开发超重型整体锻焊高强度中部槽,全面提高整体强度和抗磨性,使其输送能力达到4500吨/小时以上,过煤寿命突破1200万吨;

2、研制组合型锻造轨座与高强度锻造联接哑铃,使槽间联接强度大于4500kN;

3、开发超重型整体模锻硬化齿面销轨,满足采煤机3000kN牵引力使用要求;

4、提升装机功率,采用大功率重载调速型液力软启动方式,优化选配高压电动行星三传动驱动系统,使其装机总功率达到3×1500(或1600)kW;

5、研制Φ56×178mm高强度紧凑型刮板链链条,最小破断力大于3900KN;

6、开展电液控制技术可行性研究,研制具有链张紧力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伸缩机尾控制装置,根据设备铺设长度、刮板链负荷状况自动调节链条松紧程度,实现链条张力与负荷的最佳匹配;

7、开发输送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整个寿命期实施全程监控,为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见性维修提供依据。

(二)提高低碳合金调质铸钢壳体材料强度的工艺技术

提高采煤机摇臂壳体材料强度的工艺技术,需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硬度HBS大于240,屈服强度Rel大于1000MPa,抗拉强度Rm大于1200MPa,延伸率A大于20%,断面收缩率Z大于35%,冲击韧性大于auk100J/cm2。

(三)输送带巷道丙烷燃烧试验测试

能提供输送带巷道丙烷燃烧试验测试,按照《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T914-2008)和《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标准对输送带阻燃性能进行评价。

(四)电液控制系统在综采支架上的应用技术

为电液控制系统液压阀主阀的研发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进行操作界面、工业计算机等的总体设计,实现系统的整体配套应用。

(五)提高高强钢板焊接质量的技术

通过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及工艺方法,解决采煤机框架及电控箱制造中高强板(如Q690等)焊接工艺中存在的材料焊接前预热,焊中保温,焊后应力消除等问题,并保证焊接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强度要求。

(六)LED灯具表面处理工艺或材料

获取一种新的灯具表面处理工艺或材料,既能保证灯具表面的处理效果,又能尽量减小对灯具散热的影响,保证散热效果,避免光衰。

六、钢铁生产

(一)钒钛矿冶炼技术

1、控制铁水中[Si]+[Ti]含量的技术;

2、预防炉缸堆积、铁水罐粘结及处理技术;

3、渣铁流动性差炉前生产组织和人员、设备的配置;

4、在满足炼钢冶炼的条件下,控制[S]在合适范围的技术;

5、控制炉渣碱度、Al2O3范围的技术;

6、炉温控制技术。

技术指标:钒钛矿冶炼要比常规矿冶炼的燃料比高15-20kg/t,0.3≤(Si+Ti均值合格率)≤0.55,煤比≤130kg/t,铁水物理热控制在1450℃-1500℃,[S]≤0.100%。

(二)提高烧结副产品脱硫石膏品质的技术

针对脱硫系统吸收塔中烟气氧化不充分,吸收塔浆液未能完全氧化结晶,导致CaSO4·2H2O含量低等问题,支持提高脱硫石膏品质的技术,优先支持工业化的技术,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水泥厂的使用标准。

(三)菱铁矿回转窑中低温磁化焙烧热能利用

提高窑体保温、窑衬耐材优化、窑尾烟气综合利用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回转窑热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提高焙烧矿磁性铁转化率

通过工艺的优化提高焙烧矿磁性铁转化率,焙烧矿磁化率在79.34%的基础上再提高1~2个百分点。

(五)提高菱铁选矿金属回收率

提高菱铁选矿金属回收率,金属回收率在65.47%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六)细粒级尾矿筑坝工艺研究

降低筑坝费用的细粒级尾矿筑坝工艺(目前菱铁矿尾矿加权平均值dp=0.022mm,尾矿中值粒径d50=0.0180mm,筑坝方式均采用下游分期废石筑坝,排洪系统采用排水井进水,排洪隧洞泄流的方式,尾矿输送系统采用尾矿管道输送方式,回水全部利用供选矿生产使用,年排放尾矿量约为120万立方米)。

(七)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目前菱铁矿开发采用“回转窑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矿选比高达3.5以上)。

THE END
1.聚焦实验用氯化铑粉末回收:高效工艺与环保并行在化学实验领域,氯化铑粉末有着广泛应用,但实验后的回收处理至关重要。氯化铑价格昂贵,有效回收能降低成本,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对环保也有着深远意义。回收过程需要高效且环保的工艺。首先是对含有氯化铑的实验废液或残渣进行收集与分类,确保其不会与其他有害废弃物混合,防止交叉污染。接着采用先进的化学分离技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04304351153638&wfr=spider&for=pc
2.山东优唯取得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回收设备专利山东优唯取得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回收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4年12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优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回收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8579962 B,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8 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情报员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OKTPTT0519QIKK.html
3.长期收购:汕尾含铑废水废料回收技术2025排名一览长期收购:汕尾含铑废水废料回收技术2025排名一览 汕尾,其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含铑废水废料产业更是独具特色。含铑废水废料作为一种贵金属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电子电器、化工等领域。 近年来,汕尾的含铑废水废料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http://news.xnnews.com.cn/taoyitui/Article-htugjsu-16755.html
4.回收工艺(精选十篇)摘要:现阶段太阳能硅片切割行业废砂浆的回收使用已基本成熟, 业内许多公司采用在线回收技术将废砂浆中的碳化硅微粉和硅粉等杂质分离出来, 将可再重复使用的碳化硅颗粒及切割液回收再利用, 同时补充一定量的新碳化硅和新切割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配, 然后直接循环利用。本文主要论述在线回收砂浆对切割质量的影响及调整措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zy8x7q.html
5.从电镀废水中回收贵金属钯电镀废水是目前受关注的一类废水,从废水处理的角度,其技术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电镀废水中回收钯金属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现今主流的钯金属回收技术, 主要为硫代尿素沉淀法氯化铵沉淀法、甲酸还原法、电解法、萃取法、树脂吸附法文章源自平泽贵金属回收公司 www.51gjs.com平泽贵金属-https://www.51gjs.https://www.51gjs.com/19147.html
6.贵金属提炼与回收技术大全黎鼎鑫王永录作者:黎鼎鑫、 王永录 出版社: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0-00 印刷时间:2014-00-00 ,购买贵金属提炼与回收技术大全等综合其他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item_pic_161491_275868778/
7.一种从含微量贵金属的废液中回收铂钯的方法与流程1.本发明涉及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贵金属精炼废水中铂钯的综合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2.铂族金属具有抗腐蚀性优良、高温抗氧化性能强、催化活性良好等优点,所以常被用于催化、微电子材料、医药、能源、珠宝首饰等领域,然而,由于全球的铂族金属储量少、且矿石品位低,对其分离和提纯均难度很大,铂族金属价格昂贵。http://mip.xjishu.com/zhuanli/27/202211125555.html
8.工艺介绍八、污酸废水变废为宝 本项目在污酸废水处理方面,采用“分级硫化、多级中和、膜前预处理、膜过滤”新工艺进行处理。该工艺通过分级硫化充分回收废酸中铜、砷等金属,应用新的中和工艺,产生渣作为钙源返回熔炼炉,膜过滤出水全部回用系统,无废水、废渣产生,在黄金冶炼行业亦属首创。 九、废气处理技术先进可靠 本项目https://www.sdicgtjc.com/gtjczj/ywtx/gyjs/A380206index_1.htm
9.贵金属的提炼和回收技术金属矿产44、贵金属的回收 45、贵金属的回收方法 46、贵金属的碎化溶解方法 47、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硫化矿复合浮选药剂 48、贵金属铑的回收 49、贵金属熔炼渣湿法冶金工艺 50、贵金属提取用的保温电解槽 51、贵金属提取用的电解槽 52、含贵金属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http://www.cycyw.com/list.asp?id=319
10.贵金属资源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废水废气处理系统采购项目招标1.1本招标项目贵金属资源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名称)已由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以雅发改审批〔2023〕10号(批文名称及编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雅安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资金来源),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雅安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https://www.ccement.com/xm/bcon-2474747.html
11.贵金属提纯工艺技术及加工方法1 一种铂金提纯废水残留贵金属的回收方法 简介:本申请涉及铂金提纯废水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铂金提纯废水残留贵金属的回收方法,解决了铂金提纯废水中贵金属含量较多而导致废水的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加入反应容器内,开启搅拌,向废水中投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的pH值至9?10,向废水中加入http://www.zxmw.com/jinshuhuishou/4338.html
12.3月杭州第十二届2024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与研发成果交流大会(四)重金属资源化利用与废水提标治理 31. 流动电极电容法选择性回收高价值重金属 32. 高级氧化去除络合剂实现重金属实现水质提标 33. 复合纳米材料应用于电镀废水贵重金属的回收 34. 电絮凝技术处理含氟工业废水的工程实践 35. 络合-超滤技术回收工业废水中的贵金属 36. 弱磁场ZVI系统处理蚀刻废水回收铜https://www.iepcn.com/meet/show/305/
13.溶液中稀贵金属吸附回收技术黄金溶液置换回收溶液中稀贵金属吸附回收技术 本文详细介绍了黄金的性质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强调了金回收的重要性。讨论了电解法、置换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等金回收工艺,特别是科海思离子交换树脂在提高回收效率和纯度方面的优势。Tulsimer?A-602XMP作为一款专门用于金矿提金的树脂,展现出高选择性、大吸附容量和高https://blog.csdn.net/qq_31845935/article/details/127429897
14.《贵金属废催化剂利用处置技术规范》.docx2014年前从事贵金属回收的企业约有上万家,其中95%为个体小作坊,4%是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和生产管理等还处于作坊式原始生产阶段,根本没有或者严重缺乏相应的环保设施,劳动环境极差,回收率低,废水、废气、废渣任意排放,往往是检查一来,关门走人,检查过去,又开始生产,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8837482.html
15.深圳市瑞银贵金属回收机设备贵金属回收机贵金属回收设备电解深圳市瑞银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电话:13928416829 专业从事镀银水、镀金水、脱金水、菲林水等含有贵金属废水的回收机设备,自1999年至今不断的学习、创新、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更新技术,自主研发生产高频脉冲贵金属电解回收机设备,采用全自动的知能控制方式,能有效的将银(或金)离子直接还原成http://www.guijinshuhuishou.com/
16.扬州贵金属回收上海金银废料提炼公司扬州贵金属回收公司专业回收镀金、金盐、金水、金渣、银浆、擦银布、钯水、铂金水、催化剂一切含金银废料,镇江贵金属回收公司诚信服务,信誉保证,欢迎咨询:15308416890http://www.mingjiayy.com/
17.电子垃圾(废水废料)提炼黄金白银铂金钯金技术而这些含有大量白银的废水、废料都被白白浪费掉,没人发现这里面含有丰富的金银资源。如果把废水、废料收集起来集中提炼,所获利润是惊人的,既治理环境污染,又给提炼者带来巨大财富。银是贵金属,其蕴藏量及产量都是有限的,进行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和增加经济收入。含银的废弃物,主要源自电影洗印厂,计算机照排,照相馆和http://www.kjchina.com/jscs01.htm
18.工业废水的处理研究14篇(全文)萃取剂影响到整个萃取过程的效果以及萃取产物的组成、质量及分离程度, 因此, 溶剂萃取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可再生萃取剂和经济高效的酚类进行回收[5]。溶剂萃取法设备投资省、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而且耗能低, 能有效地回收和利用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 更适合较高浓度的含酚废水处理;但是溶剂萃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e0llx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