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我们回溯历史数据会发现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性强,而且波动较大。涨时走势强劲,但回调时跌幅也较深,比如黄金近年来屡屡上涨,但也遭遇过历时漫长的调整周期。
那么站在当下时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黄金、白银、铜等有色的走势呢?
首先我们搞清楚贵金属的定价原理。
首先,贵金属身兼金融属性+商品属性的双重职能。
金融属性,主要指的是避险、货币等功能,在贵金属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比如黄金的避险属性,是资产配置中用于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对于近年来海外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升温,贵金属是有避险需求的资金很好的避风港。
而贵金属作为重要的上游资源品,商品属性体现在自身的供给与需求,而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引发贵金属的周期性,从基本面来看,上游资源行业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产能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复苏,使其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以上也是今年黄金、白银等板块走势亮眼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后市贵金属,特别是黄金、白银、铜的走势应该怎么看待?
1
黄金:利好黄金的因素较多
第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降息指向弱美元,利好黄金。
第二,美国大选变数仍在,黄金避险需求升温。
第三,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日趋分化的背景下,长期各国央行及全球资本有增配黄金的需求,面临着长期美元基准利率下调,黄金配置的主要力量各国央行+长期信托+长期被动配置资金,会随着黄金机会成本的下调而被动增加对于黄金的配置比例,中长期价格向上趋势确定性较高。此外,全球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支撑下,未来金价仍有上涨潜力。
但短期来看,降息预期交易及美国大选预期交易或已较为充分,建议等待回调之后,逢低分批建仓或是较好选择。
2
白银:白银的性价比或高于黄金
由于白银有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而近期市场交易其工业属性(电子、汽车等工业需求):白银自身连续三年供需紧平衡,因此拥有较强的价格向上弹性。根据国际白银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白银需求有望达到12亿盎司,全球制造业回升的需求弹性使白银的工业属性更加凸显,对白银价格可能提供一定支撑。
中长期而言,中美流动性释放的预期现实博弈或成为为白银能否再度上涨的关键,随着降息的临近金融属性在定价中话语权会更重,建议逢低分批建仓。
3
中长期供给短缺对铜价中枢抬升形成支撑,短期降息推动美元走弱利好铜。2024年第一季度铜的供给量比较大,铜价有压力,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铜供应中枢系统性下滑到年化1.5%增速以内(过去几年都是3%以上),中期到2026年很确定基本面上供给愈发紧张;而金融环境方面,美元未来流动性重回宽松后,有利于大宗商品尤其是铜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