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日照市等地级市政府已经明确发文,要求辖区内所有市场着手推动自然人退市工作,潍坊等地甚至要求各交易所禁止新的自然人入市。6月26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踏入山东境内,开始彻查当地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然而,随后连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显然
让分管商务工作的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很焦虑。陪同进行检查的一位地级领导甚至在“一问三不知”的寿光三盐电子市场当众摔了杯子。山东省省长姜大明甚至差点要求各地政府把山东境内所有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全部关闭。
“山东绝对是重灾区,因此,国务院联合检查组如何在山东种好试验田,对全国而言都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某省商务部门主管领导表示。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内公开活跃的此类市场总量超过40家,在商务部备案可查、仍在交易的市场有19家,居全国首位。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知,山东省潍坊市、日照市等地级市政府已经明确发文,要求辖区内所有市场着手推动自然人退市工作,潍坊等地甚至要求各交易所禁止新的自然人入市。其主要依据即是,“国六条”第二条: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
劝退自然人
“我们正在布置各大区代理中心,尽快劝退所有自然人,对自然人持仓合约到期的,一旦到期,坚决平仓,并在政府规定的期限之内,计划取消所有自然人的交易资格。”山东某家以果蔬类中远期现货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市场运营总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整顿角度看,自然人以后很可能要绝缘大宗商品市场了。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在6月24日,寿光市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整改通知称,“按照商务部六部委关于《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和《潍坊市政府关于整顿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紧急通知》有关要求,根据各单位自查和联席会议办公室调查摸底情况,请在两周内对入市交易商的身份予以确认,严禁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
事实上,寿光市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是在这一天才刚刚成立。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惠玲作为总召集人,当天还发出了至少另外两份通知,重点之一就是严禁自然人入市。
“不仅仅接到了政府的书面要求,我们还得到口头通知,要求必须拿出分批清退自然人的名单,而从市场容量看,几千号自然人,这项工作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潍坊市辖内某市场老总表示。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总裁姬海荣则认为,对于清退自然人问题,政府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在山东地区,很多果蔬产品的流通环节存在大量经纪人,这些经纪人需要通过参与中远期交易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同时他们的业务总量相对较小,又不适宜开公司。“如果说限制了自然人(含经纪人),等于封堵了果蔬产业的上游参与者,农民因此将失去避险通道;而从下游看,果蔬的最终消费者是所有人,你买两斤胡萝卜,他买3斤西红柿,这些人不可能参与中远期交易;反过来看,能够参与的将全部变成贸易商,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姬海荣说,包括今年以来的绿豆价格、土豆价格乃至大蒜价格暴涨问题,本质就是贸易商在中间起到了非常坏的作用,一些电子盘也在其中推波助澜,改变了真实的市场需求面。因此,姬海荣反对完全清退自然人,至少应该是有所保留。
政府变身监护人
“谁批准成立,谁负责整顿!”
在姜洋将潍坊市的检查情况跟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沟通之后,后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山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电子交易市场都是谁批准成立的
通常,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是由省一级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如果探讨条线关系,国家商务部最大的功能在于,为这些由省级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场备了案,仅此而已。
“在我们地方政府看来,什么叫电子交易盘,确实不懂,我们就认为它是一家企业,既然是企业,只要你是缴税的,并且自己可以实现盈利,而且还可以为政府解决就业,那你就好好发展好了。”山东当地一家县级市政府官员如此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以前我们也是三方监管的,即交易商与交易所、交易所与银行、银行与交易商之间循环监管,如果现在加进来政府,且首长负责制,或许应该叫四方监管了。”与会的当地一家电子交易市场老总感叹说,潍坊如此大动肝火,说明有领导在由姜洋带队的国务院联合检查组中立下了军令状。
事实上,早在臭名昭著的郭远峰案发后,在商务部等部委掀起的整肃风暴中,资金监管问题已经得到了90%以上规模的解决。因此,有业界人士认为,此番潍坊市政府力求资金安全,把政府也卷入其中的动作,意义并不大。
当地一位金融系统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从资金监管渠道看,现在有些交易所与交易商签订开户后,并不能发现其是否已经办理银商转账业务,这是否意味这部分客户成为监管盲区”
政府方面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7月3日,寿光市金融办要求,辖内所有交易所将确保已签署开户协议的客户,最迟一周内签署银商转账协议,否则全部清退。
另一方面,《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山东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作为牵头单位,除了对辖内电子交易市场快速摸底之外,对已被查出问题的个别交易市场将不排除实施快速关停的管理。
记者观察争议自然人
黄杰
什么是自然人法律定义:自然人与法人都是民事主体。自然人主体资格具有广泛性,也具有平等性。
因了这一条,在我国,民法上平等的自然人,可以参与股市、期货市场交易,也可以参与2010年才刚刚问世的股指期货交易。事实上,自然人也是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最核心的交易群体。
一般而言民法赋予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让他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地位和资格。直至自然人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踪。
正是因为以上解释,意味着当自然人投资金融市场(含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时,他需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他也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投资计划。
但是,由于行政力量干预,中国所有的自然人,很可能从2011年开始,要彻底绝缘于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了。
《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是一个符号。这一于2010年1月底出台,最早于2月初被《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曝光的六部委联发的指导意见,共计六条,因此被称为“国六条”。该《意见》6条内容包含4条禁令。第二条禁令即针对自然人: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进行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交易。
这一禁令发布于年初,真正掀起波澜,却是在2010年的夏天。从6月底开始,国务院派出至少6路联合检查组,奔赴上海、北京、山东、重庆、湖南、河北等多个省市区,核查各个地方对《意见》的落实情况,缘于此,7月的第四天,湖南某大宗市场迫于政策强压,宣布交易所内所有的自然人交易商无条件退市。
几乎同时,因为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容量,山东部分地市级政府也开始仓促出台文件,要求辖内各交易市场一律禁止自然人入市,对已经入市的,要求各市场将参与的自然人名单与身份证号码一律上报,限期退市。
“我实在搞不清楚自然人参与中远期现货交易,违反了哪一条规定。”上海市民巨先生今年参与了大蒜、绿豆、土豆等多个中远期电子交易品种的炒作,他同时也有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和期货市场。
巨先生说:“如果政府不让我参与中远期交易,也就应该禁止自然人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交易。”巨先生表示,如果政府说此类市场不算金融市场,那么问题更简单,不是金融市场,就是现货市场,政府可以禁止老百姓从此类市场为农产品买(卖)期保值,但能禁止大家从菜市场购物吗
自然人具有什么权利,民法中已经明确赋予。但愿在政府与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这场“猫与老鼠”之间的游戏中,自然人不再成为廉价的博弈筹码。
延伸阅读
电子盘交易
电子现货与期货相比较,一是交收方式灵活,电子现货交易是有实体商品的,可以提前交收,也可以即时交收。而期货交易的是未来的商品,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关于实物交割只能采用在合约到期后进行交割,而且实物交割的权重和比例在期货合约交易中微乎其微。二是交易风险较小,电子现货是国家为了扶植农业而发展的,为了促进大宗产品的流通,投机气氛不浓,同时它有涨跌板限制,最多为6%;三是资金更安全,电子现货交易保证金是20%,同时较少资金就可以投资,而期货期货市场由于保证金水平较低,意味着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