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Snapchat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然而,上市和抵御来自Instagram日益激烈的竞争,困住了Snapchat向上的脚步。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一份万字报告,围绕以下问题,全盘解析Snapchat的进击之路:
为了理解Snapchat的成长,我们首先来看看最初是什么激发了Spiegel的灵感。
最初版本Picaboo:线上的秘密「小纸条」
尽管EvanSpiegel被公认为是Snapchat的创始人,但实际上,最初是Spiegel在斯坦福大学的同学ReggieBrown提出了这个app的创意。考虑到Spiegel拥有商业经验,Brown在2011年4月跟他谈起自己的想法。于是,Brown和Spiegel邀请另一位同学BobbyMurphy帮他们一起编写这款应用程序的原型,并命名为Picaboo。2011年7月,Picaboo在iOS应用商店上线。
此外,Spiegel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还想通过Picaboo来模拟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场景——朋友间在课堂上传纸条。一直以来,为了避开老师的视线,学生们都在私下传递秘密纸条。Snapchat希望将这种熟悉的行为作为体验的核心部分。这不仅直接吸引了年轻的目标用户群体,还让这款app用起来非常容易上手。这是Snapchat在新手用户体验的一个关键方面,也推动这款app早期的疯狂增长。
在Picaboo上线后不久,Spiegel、Brown和Murphy收到了一家公司的勒令停止信,后者声称已拥有Picaboo这个名字。不仅如此,Snapchat最早的版本允许用户使用iPhone内置的屏幕抓取功能对信息进行截屏,这完全违背了其阅后即焚的宗旨。2011年9月,新名字Snapchat正式诞生。他们还引入了一项功能——在消息接收者截图时通知发送消息的用户。
早期用户增长:口碑领跑
2012年5月9日,Spiegel发布了Snapchat的第一篇博文,其中提到:
「Snapchat不是要捕捉传统的幸福瞬间。它与人类的各种情感对话,不仅仅局限于美好、完美的片刻。」
——Snapchat联合创始人EvanSpiegel
随后,由LightspeedVentures领投,Snapchat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8.5万美元。当时,Snapchat的用户还不到10万人,除了那篇纽约时报的报道外,媒体曝光率也很低——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以支持Snapchat的种子轮融资,除了一个十几岁女孩的推荐。
Lightspeed的合伙人JeremyLiew看过Snapchat,但这款应用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然而,当Liew的风投搭档BarryEggers告诉他,他十几岁的女儿为Snapchat担保,这款应用人气很高只是比较低调,Liew改变了他的想法。Eggers的女儿说,除了愤怒的小鸟和Instagram,Snapchat是必备应用。
有趣的是,Snapchat早期的成长轨迹很像Facebook。尽管纽约时报的报道给Snapchat带来了急需的曝光,但Snapchat早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南加州高中生之间的口碑推动的。
另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因素也助力了Snapchat2012年初的快速增长中:年轻用户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大幅上升。
2011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的报告显示iPhone销量同比增长了121%。对于许多年轻的iPhone用户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拥有带前置摄像头可以自拍的智能手机。这个时机对Snapchat来说再好不过了,也直接促进其迅猛的增长。
这些优势对Liew来说已经足够了,就这样,Snapchat获得了近50万美元的投资。
聪明的一小步:短视频上线
2012年10月,在首轮融资5个月后,Snapchat推出了安卓版,这给Snapchat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此前,其用户数量已大幅增长。到安卓版上线时,Snapchat用户每天发送超过2000万条snaps。
为Snapchat增加短视频功能是一个聪明的举措,Snap还特别强调它是怎么把这一功能整合到应用上。所有用户只要长按摄像按钮就可以录制视频并立马发送出去,不需要在移动设备上的照片和视频模式之间切换。这种在两大拍摄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功能,是Snapchat让人印象深刻的减少用户使用不便的例子。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如何使用Snapchat,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让它变得更好,我们访谈了一些用户。我们很激动,听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高中生,用Snapchat作为传递课堂信息的新方式——老师们私底下的照片和滑稽的脸在一整天里被反复发送。」
产品核心基础:阅后即焚
信息阅后即焚是Snapchat作为一款产品的体验基础。然而最高明的是,Snapchat成功利用了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传递秘密纸条的传统行为。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即使在社交媒体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里,依靠技术转化现实生活中的既有行为,也能走出强劲的差异化之路。
到2013年初,Snapchat已经成为社交领域的红人。2013年2月,Snapchat在以Benchmark的MitchLasky领投的A轮融资中筹得1350万美元,估值在6000万至7000万美元之间。此时,Snapchat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其用户每天发送超过6000万条snaps,总计发送了逾50亿条snaps。令人难以置信的是,Snapchat当时的运营团队仍然只有5名全职员工。在A轮融资过后不久,Snapchat又新雇了5名员工,使公司的员工总数达到10人。
2013年一整年,Snapchat持续保持增长。到6月,Snapchat用户每天发送2亿多条snaps,在短短6个月内增长了150%。当月,Snapchat又融资1亿美元,且通过风投机构InstitutionalVenturePartners牵头的B轮融资获得8000万美元。再加上Spiegel和BobbyMurphy出售了部分个人股份,Snapchat又在二级市场融资2000万美元。
然而,尽管Spiegel融到了相当大的一笔风险投资,但他显然很少考虑盈利问题。在接受《财富》采访时,Spiegel指出,眼下Spiegel仍专注在产品本身。
2013年10月,Snapchat推出了Stories功能。这可以说是Snapchat有史以来进行的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更新。Stories允许用户创建可保存24小时的剪辑版snaps。除了可以用Snapchat不断增加的贴图、插画、字幕和动图来装点他们的snaps外,用户可以把多个snaps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故事」。这是Snapchat的重要时刻。关于Stories的一切——它的展现方式,它给人的感觉,甚至它的名字——都是全新又令人兴奋的。
对手Facebook的提前锁定
2013年,Snapchat在由CoatueManagement牵头的C轮融资中获得5000万美元。此时,Snapchat已经筹得逾1.2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虽然在盈利方面没有明确的计划,但Snapchat坐拥超过3000万的日活用户,他们每天发布的snaps超过4亿条,甚至超过了每天上传到Facebook的照片数。
尽管Snapchat缺乏可靠的盈利策略,但它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在年轻用户群中的显著人气,使其成为一个对投资者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公司。到2013年底,Snapchat已经成长为一大新的社交媒体平台,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产品功能的快速迭代更新
2014年5月,Snapchat推出了下一个重大更新——Chat。这个功能不像Stories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它对产品来说仍是必要又合理的新功能。用户可以在消息栏里向右滑动联系人的名字,直接打开一个私人聊天窗。与snaps类似,当用户结束对话时,所有信息都会消失。
在Chat发布后不久,Snapchat又迎来一次产品更新。2014年6月,OurStory功能上线,允许用户在直播活动的公开信息流中发布照片和视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很明智的举措:
7月,Snapchat又推出了Geofilters功能,即基于地理位置的滤镜功能。用户在创建内容时使用这个滤镜可以让它在身处特定位置时才可见。例如,当用户在迪士尼乐园时,可以使用只有这一主题公园才能使用的滤镜和其他一些元素。这也为后来Snapchat盈利的尝试奠定了基础。
盈利初体验
2014年11月,Snapchat与移动支付提供商Square合作,推出第二个盈利项目Snapcash。这个功能看起来与Square自己的支付应用非常相似,甚至是由同一个团队开发的。与Square的产品一样,Snapcash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
2014年12月,CommunityGeofilters推出。作为Snapchat现有功能Geofilters的扩展,CommunityGeofilters允许所有用户为公共空间创建自定义基于地理位置的滤镜。尽管本质上只是对现有功能的延伸,但对作为社交平台的Snapchat来说,这是一个在「社交」方面虽小却很重要的更新。作为用户鼓励和促进跨平台参与的方式,CommunityGeofilters很受欢迎,这也能让用户创造更加个性化的内容。
在推出CommunityGeofilters后不久,Snapchat宣布其已融资4.85亿美元,是由KleinerPerkins领投的D轮融资的一部分。当时,针对这笔融资出现了不少的困惑。最初的报道显示,Snapchat原本计划在D轮融资中筹集4000万美元。强烈的需求使Snapchat野心膨胀,设定了9亿美元目标。意识到目标过高后,公司又将金额缩减到5亿美元。这使得Snapchat的估值至少达到了100亿美元。
不断精进,不断试错的盈利之路
到2015年初,盈利已成为Snapchat极为紧迫的首要任务。1月,Snapchat宣布了下一个重大产品更新——Discover。除了Stories,Discover是Snapchat迄今为止推出的最重要、最大胆的功能。Discover可以让用户看到一些世界领先媒体品牌的内容,它与11家媒体伙伴达成合作,包括BuzzFeed、CNN、ESPN、TheFoodNetwork、NationalGeographic和VICE。
Discover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Discover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它为创意人士而打造。艺术家常常被迫适应新技术,以便推广他们的作品。这一次,我们用技术服务于艺术。」
Discover上线两个月后,Snapchat在由阿里巴巴牵头的E轮融资中又拿下2亿美元。这轮融资使Spiegel的公司估值约为150亿美元,成为风投机构支持的全球第三值钱的公司,仅次于当时分别估值40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的Uber和小米。E轮融资使Snapchat得到的风投总额达到了近6.5亿美元,对于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公司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Snapchat强劲的用户增长和更强劲的参与度指标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但公司惊人的E轮融资也反映其更加依赖风投的趋势。公司2014年获得的风投达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光这一年就有近480亿美元的投资——比2013年增长了62%。
2015年,Snapchat继续增长,并不断精进其盈利策略。到2015年5月,Snapchat终于突破了1亿日活用户的门槛,每天通过平台发送的snaps超过4亿条。6月,首个品牌赞助的Geofilters问世,麦当劳作为第一家尝试的赞助商。最先上线的合作款是两个贴图,一个双层芝士汉堡贴图和一个薯条从屏幕顶部落到底部的gif动图。诚然,这可能不是新产品特性最令人激动的使用实例,但它确实突显了SponsoredGeofilters的商业潜力,而这是该公司未来会积极追求的。与麦当劳一样,通用电气和电影《泰迪熊》也都在功能上线没多久后就签约成为赞助商。
2015年9月,Snapchat推出了为盈利所作的最新尝试——Lenses。这些滤镜能让用户在自拍照中添加动画效果,这也是Snapchat进军应用内购买的第一步。第一批Lenses推出后立即受到用户的欢迎。Lenses可以让他们吐出彩虹,用圆鼓鼓的心代替眼睛,跟卡通人物一样,甚至可以变脸为可怕的怪物。
这些Lenses本身是免费的,这对一家仍在试水微交易的公司来说,是一个聪明的举动。但Snapchat利用Lenses来盈利最棒的地方在于,用户可以选择支付少量费用观看限定次数的重播。通常用户每天有一次免费重播的机会,Lenses发布后,他们可以选择支付99美分增加3次重播机会、2.99美元增加10次重播机会或4.99美元增加20次重播机会。
这个策略非常聪明。Snapchat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有趣的免费体验,还避免其成为「付费才能玩」应用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它还创造了基于庞大用户基础的全新盈利模式。不过,尽管潜力巨大,几个月后公司就停止了重播服务,可能是因为收入情况不佳。
新一轮产品功能更新
在Lenses上线后,Snapchat在产品更新上少有新动作。2016年3月,Snapchat对Chat功能进行了升级。与原有版本唯一不同的是,Chat2.0版本允许用户聊天时无缝切换语音和视频模式。这模拟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谈方式,使聊天功能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的互动体验。
除了对Chat的升级,Snapchat还推出了Stories的自动播放功能,用户可以连续不断地观看Stories,而无需手动选择要播放哪些Stories,还可以按需为个人活动定制Geofilters。跟重播功能一样,定制版Geofilters最初定价为5美元,又创造了一个收益流。
开始令人担忧的盈利之路
不过,泄漏的演讲稿上并不全是坏消息。截至2015年12月,Snapchat拥有超过1.1亿日活用户,较2014年12月的7400万增长了近50%。
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6年9月,Snapchat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品牌转型。在保留其产品名称和品牌标识的前提下,Snapchat母公司更名为更短、更简单的SnapInc.。
到2016年底,Snapchat的蜜月期基本结束。Facebook和Instagram在他们的核心属性中融入了以前Snapchat独有的元素。尽管Snapchat仍在迅速成长,但它在接下来几年都会面临一系列困难挑战,尤其是在维护UI和解决正在出现的品牌识别危机方面。
乌云朵朵:用户竞争+糟糕改版+领导层问题
2017年3月,SnapInc.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开始时每股24美元,大大高于分析师预期的每股17美元,这使得SnapInc.的估值接近300亿美元。Snap的IPO出人意料得强劲,这也揭示了为什么Spiegel拒绝扎克伯格在2013年提出的30亿美元收购邀约是正确的。41%的股价增幅使Snap成为三年来IPO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然而,尽管投资者信心十足,Snap却陷入了困境。在IPO这个节点时,Snap拥有约1.61亿日活用户,远低于Instagram(约6亿)和Facebook(近15亿)。
这并不是Snap面临的唯一问题。Snap不仅在用户方面难以展开竞争,而且还在亏损。尽管收入大幅增长,Snap在2016年仍亏损约5.15亿美元,2017年还继续亏损。
「高估值指标本身并不一定是一项糟糕的投资。不过,目前我们认为,对于高倍数增长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也是Snapchat长期以来令我们担忧之处,因为它面对来自Facebook的竞争。」
——NeilCampling,前NorthernTrustCapitalMarketsTMT研究全球总监
尽管Snap作为一家公司面临着严重问题,但投资者仍看好Snap的前景。这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具有的潜力,而是因为市场上正好缺少了独角兽公司,这些公司能够承诺实现强劲的增长,并为投资者带来潜在的高投资回报率。
在强劲的IPO之后,Snap依旧继续增长,尽管比前几年要慢得多。2017年11月,Snap对应用进行了大胆的重新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应用的外观、运作方式还有它给人的感觉。
但新的改版立即遭到了强烈的抵触。
在一段视频中,Spiegel解释了这一戏剧性的视觉变化背后的想法。他表示,公司的目标从本质上是将Snap的「社交」与「媒体」分开。他还补充说,Facebook表面上是围绕「社区」概念设计的,但Snap希望强调个人的人际关系。然而,不管Snap的意图是什么,改版的体验不尽如人意。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新版的Snapchat实在太令人困惑。它将最受欢迎的Stories放在app的个人聊天功能之间,这个位置不仅不直观,就连老用户也容易弄混。
「如果你好好看看我们的改版就能发现,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有一小群朋友能够让我们在表现自我时感到舒服,但也需要有一大群朋友让我们可以看更多的内容,社交媒体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两者间的矛盾。
——Snap联合创始人EvanSpiegel
Spiegel急于消除投资者和用户对改版的疑虑和不满,但伤害已经造成。在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之间,Snap的日活用户数减少了一半以上,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890万降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400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切也发生在Snap最有价值的北美市场。
Snap现在面临着双重威胁:糟糕的改版导致的自损,以及Instagram窃取点子打造的同类竞品的外部威胁。Snapchat也许一直是个革新者,但在运营Stories的表现上,Instagram显然比Snapchat更加成功。Snapchat最常遇到的批评之一是对新用户不友好,它的新手用户体验做得相当糟糕,以致于在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附有10页的演示稿,来告诉年纪比较大的投资者如何使用这款应用。而Instagram的Stories则比Snapchat好用多了。
新的尝试:进军电子商务领域
虽然面对许多困难,Snap仍试着在快速变化的社交媒体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018年9月,Snap推出了与亚马逊合作开发的可视化搜索功能。
Snap的可视化搜索背后的技术很了不起。搜索功能非常准确,这也显示了Snap为之提供支持的图像识别算法的复杂性。尽管技术以及功能性让人印象深刻,但Snap通过可视化搜索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令很多分析人士摸不着头脑。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用户是否会觉得这个功能有用,而是用户是否会从一开始就动念去使用它。这次更新还包括条形码扫描技术,这也更加深了分析人士的困惑。
在早些年的爆炸性增长和失控的炒作后,Snap近来的命运喜忧参半。即便走错了一些路,Snap还是有实力触底反弹的。那么,Snap能走向哪里?
更注重交互式内容
Snap一直是AR领域的佼佼者,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将AR技术融入产品中,Snap必须要创新了。这可能意味着得更多地强调像Snappablles(使用Lenses的迷你游戏应用)这样的交互式内容,尤其是随着AR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主流应用和软件中。
新的3D功能
通过最近被观察到的专利情况,Snap似乎正在研究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将允许任何人仅用智能手机就能创建3D模型。这会对AR内容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也就说我们有可能会在Snap上看到越来越多的3D功能。
基于对象识别技术的视频聊天
尽管Snap最近运气不好,所做的决策也很糟糕,但它仍然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任何企业家都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专注在一种既有行为上,把它变得简单点
Snap早期的快速成功和极受欢迎,可以归因于巧妙地利用熟悉的既有行为方式——朋友之间课堂传递纸条做私下交流,snap将其重新包装为对年轻用户相当有吸引力的数字化体验,而这又是一个传统上被忽视的市场。现在想想看你的产品:
巧妙地拓展核心功能
追求产品与市场的契合,但别忽视新出现的竞争
Snap是一个极早锁定产品的市场契合度却又忽视新兴竞品的典型案例,而且它仍在努力纠正这个严重的错误。那么想想你的产品在所处的行业生态中是什么位置:
乐观的展望?
Snapchat是过去十年来科技领域最吸引人的成功故事之一,也是最具警示意义的故事之一。在经历一段令人惊羡的产品发展和强劲增长阶段后,Snapchat也展现了不听用户声音以及过分依赖假设甚过数据的下场。
不过,Snapchat有足够的潜力。现在真正的问题是,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之一,公司是可以修正错误、渡过难关并夺回原有的地位,还是最终暗淡离场,如阅后即焚的信息一般?
全媒派
腾讯全媒体智库,捕捉全球内容风向,聚焦前沿传媒研究,链接行业先锋人士,发布重磅峰会、报告、招聘信息。在这里,定位未来。
下一篇2018-12-1421:00
上一篇2018-12-1419:36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