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氮化镓()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
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牛顿B.道尔顿C.拉瓦锡D.门捷列夫
3.奶制品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4.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C.D.
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泥浆水B.食盐水C.蔗糖水D.苏打水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作除锈剂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是
A锥形瓶B.导管C.集气瓶D.酒精灯
富氢水是指含有氢气的水。镁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镁储氢、释氢的过程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2个氢原子B.H+——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C.2OH-——2个氢氧根离子D.H2O——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B.常温常压下氢气易溶于水
C.镁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D.镁是一种储氢材料
11.锂电池应用广泛。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锂的原子序数为3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
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B.
C.D.
13.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单质
酸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化合物
酸性溶液
稀溶液
化合反应
A.AB.BC.CD.D
14.维生素C(C6H8O6)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5.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中有3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检验白醋具有酸性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称8gNaCl放入烧杯,加50mL水,搅拌
17.NaCl、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K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80℃时,KCl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18.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样品M,加足量水溶解,出现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加足量稀盐酸,出现气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M中一定有Na2CO3B.N中一定有Ca(OH)2
C.M中一定有CaCO3D.N中一定有NaOH
1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
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
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
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
20.可燃物R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