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传输在广播电视的运用论文(精选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微波传输在广播电视的运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应用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伴随着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在近些年取得许多成绩,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数字微波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希望对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字微波技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应用数字

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以微波作为载体传输数字信息的通信技术。在卫星数字通信和光纤数字通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微波通信已经从长距离通信转入中短距离的接入传输,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微波摄像设备因其频带宽干扰小,组网灵活便捷,移动迅速的特点,已经被广播电视台多点变换的直播、录播节目广泛应用。

1数字微波技术简析

微波在空气之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基本一致,其传播都是按照直线形式进行的,遇到障碍物之后会被阻断,并伴随反射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为视距通信。由于受到地球曲面的影响,微波要想获得长距离的传播,必须经过多次接力传播,也就是信号要在经过多次的中继转发,这种数字通信方式也被称作微波中继传输方式。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之中,需要依靠终端站和中继站进行传播,每隔50km需要设置一个中继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的质量。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促使数字微波技术传输的信号质量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1.1传输能力强

我们在利用数字微波技术进行信号传递的过程之中,其传输过程需要依靠微波频率进行,微波本身就是指一定波长的波类,在实际的传播环境之中,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以及较宽的频段,这就促使微波在传输信号之中可以调节抛物面天线,改变天线口的面积来实现波长的调整,这种方式对于信号传输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并且,微波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之中经过中继站的多次调整,其信号不会减弱,可以提高其传输能力,保证信号质量。

1.2传输容量大

数字微波传输方式采用的多路传输,正是由于这种多路传输的特点,决定了在传输的过程之中可以设置多个频点,从而提升了信息的容量。

1.3传输可靠性强

前文已述,数字微波的传输过程之中需要依靠多个中继站,通过接力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这种信号传输方式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信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传输能力。

2数字微波传输在广播电视中的具体应用

广播电视制作正向高清发展,很多电视台正逐步在进行高清改造,无线微波高清摄像机已经为电视台所广泛应用,大型活动拍摄,现场跟踪报道等场合越来越地使用了高清制作,将高清无线微波摄像机系统加入到节目制作中,极大地提升了现场直播节目及场地变换多,移动范围大的节目录制质量。无线微波摄像机因其机位设置的灵活,移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电视台的欢迎。我台就配备了一套依托新闻直播车,三台无线微波摄像机一台车顶固定机位组成的四讯道直播系统,通过车顶微波进行台内信号传送,目前应用效果很好。为保证无线微波摄像机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有效的传输,在后续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数字微波传输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确定数字微波形式的应用形式。

2.1摄像机微波发射形式分析

2.2数字微波传输网络系统

2.3信号系统配置

结合微波站的工作状态进行信号源配置,上节目的微波站需要科学的配置信号源,而针对下节目的微波站则应该设置相应的传输信号,这两种信号站都应该设置相应的备份设备,以防万一。

2.4自动监控系统

3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因其自身具有显著的优势,既保证了广播电视信号的良好传输,又保证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数字微波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提高,数字微波传输技术必会有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

作者:吴志伟单位: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罗廷堂.数字微波传输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92.

[2]王雪梅.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7:15-16.

[3]吴俊杰.数字微波传输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5,15:77-78.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方法

当前的微波通信课程群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脱离实际微波器件设计等问题。克劳雷[1]提出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CDIO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面向射频工程师培养的微波通信课程群教学研究思路,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深入理解和学习工程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我国很多高校专任教师也围绕着工程类课程的教学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4]。本课题根据CDIO的教育理念,围绕多个层面的能力培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微波通信课程群的教学研究根据CDIO的教育理念,将通信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设计。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力争通过微波通信课程群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合格的射频工程师,加强高校微波通信课程群的相互联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1教学内容研究

2教学模式研究

以往实训环节是围绕微波技术、微波通信、天线技术不同课程各自独立实训,实训的内容一般都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先由老师讲解,再由学生完成实验。引入CDIO理念后,学生按实验手册自主选择实验题目,学生每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学习来积极消化知识,学生成了整个实训环节的学习主题,通过仿真完成射频元器件和天线的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架构知识体系,更贴近企业对射频工程师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新的微波器件的HFSS仿真实验,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和选择微波器件,确定实验内容和器件的性能。通过3人组成的学习小组的查找文献和书籍自主学习,完成HFSS仿真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自主性实训实验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评价研究

4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的微波通信课程群的教学研究方法,面向企业射频工程师的实际需求,梳理并整合微波技术、微波通信、天线技术等微波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把CDIO教育理念应用到微波通信课程群的实训教学环节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微波射频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射频知识和独立完成射频工程仿真设计方面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射频类岗位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克劳雷.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肖扬.CDIO教学模式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2017(35):91.

[3]程志辉,宋丽伟,李慧哲.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Z1):155-157.

[4]赵海丽,李文娟,胡克用.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7(6):134-135.

一、微波技术的工作原理

二、微波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

在冶金行业中,微波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主要包含微波輔助萃取、微波强化浸出、微波干燥、微波碳热还原和微波烧结等应用。

(一)微波作为萃取辅助

(二)浸出应用微波技术

(三)微波应用于干燥处理

微波技术运用最多的就是进行干燥处理,由于水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在微波作用下,能够出现剧烈的反应,中水含有能够吸收微波的物质。我们知道,传统的干燥手段是通过辐射实现的,相比之下,微波干燥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微波干燥用时更短,对物品保护作用更加明显等等。

(四)微波碳热还原

(五)微波烧结

微波烧结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使用微波技术来对目标物质进行加热,一直到能够实现烧结的温度,以此来促成材料的致密化。微波烧结时的温升很快,然而,材料内部却一直保持着均匀的温度,微观上来看,由于材料晶粒受到了抑制,使得材料质量得到了提升。

罗春峰等学者一直从事着微波烧结的技术研究,他们将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的烧结工艺与性能作为实验对象,参照常用的真空烧结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表明,在微波烧结工艺中,材料在1280℃的温度下,做十分钟的保温处理,能让材料达到近百分之九十六的致密度,这对于提升材料的性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未来的发展

现如今,微波技术已被广泛的使用在了冶金工程中,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提升金属的回收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缩短工作用时等,故而,微波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技术也将发展的愈加成熟。由于生产实际的需求,微波协调其他外场技术在行业中的运用急需得到发展。但现实情况下这种外场技术的协调工作技术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依旧需要不断的优化。外场技术的联用是冶金工程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故而,该领域的从业者应该理论与实践并行,刻苦攻关艰苦奋斗,推动冶金行业的向前发展。

四、结语

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的运用,实现了冶金技术的飞跃性发展。在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欣慰时,也必须意识到,要想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需要,必须要加强微波技术与其他外场技术的结合,提升技术联合能力,共同为冶金工程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凯,赵平源,ZhengKai,等.微波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41(8):75-76.

[2]刘能生,彭金辉,张利波,等.微波技术在稀贵金属冶金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贵金属,2009,30(4):48-51.

[3]刘彬,沈仙雨,陈浩.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10).

关健词:电视产品;服务设计;传播

数字电视是将电视、网络、通信等技术整合,各种传播媒介的界限逐渐消失,形成一个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电视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各种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络购物、远程教育与健康医疗等新业务,形成一个集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娱乐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由此可见,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是数字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做好服务设计对数字电视的发展至关重要。电视产品简言之就是电视服务的内容,是观众需求与电视产业拥有的一系列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电视运营者对既定的生产资源进行安排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在消费过程中所接受的服务体验,对服务的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电视在向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服务上的提升。数字电视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改变传统电视的服务模式,除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强化优质服务的提供和互动,让用户感受到可用、好用、有用、甚至是被需要的感觉。因此,从服务的角度审视数字电视产业,从服务用户、服务内容、服务传播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字电视,为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1、服务用户

1.1用户角色的转变

传统电视传播是从信息到受众的基本的单向传播方式,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将数字技术引入电视媒体后,传受双方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用户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传播模式从单向传播变成双向互动。电视用户有了电视功能的选择权,享受电视服务的权力,传者与受者处在了平等的地位。数字电视是基于交互的传播结构,通过把用户选择性观看的电视内容反馈给电视台,从侧面反应数字电视提供的服务内容的质量,根据反馈传播者可以调整服务内容。在此过程中,传授双方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说用户已经完全摆脱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真正成为了电视媒介服务的主角。

1.2用户需求的改变

2、服务内容

2.1数字电视产品内容的发展

数字电视的信息传播采用的是双向传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使双向的交互具备了技术条件。观众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各种服务内容,包括节目点播、电视购物、教育、医疗等业务,电视可以逐渐成为居家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同时,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视方式,这种全新的体验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单项的信息接受方式,在服务上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自由、更强的互动。通过数字电视,网络和电视媒介得以融合,电视可以像电脑或者手机一样上网和使用,这赋予了电视全新的功能,如信息查询、交流学习、股票交易等都可以在电视上操作完成,使电视成为一个网络信息交流的平台。

2.2数字电视服务形式的发展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推进以及通信技术的全覆盖,数字电视将在功能和技术上与通信信息化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媒体服务。伴随着新技术的参与与合作,数字电视的服务形式与内容所涉及到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多。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已经实现,但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通过数字电视可以获得点播视频、网上购物、发送邮件、在线游戏等各种服务,通过数字电视人们可以体验电脑的所有功能。数字电视作为设备终端,还支持各种互联接口,与优盘、电脑、数码产品以及手机等数字设备进行连接。移动数字电视也是数字电视的服务形式,移动数字电视可以在非移动与移动情况下收看,在火车、公交、地铁上都可以观看移动电视画面,是户外信息化的数字电视传媒。移动数字电视具有服务覆盖面广、信号迅速、可在移动环境下工作的特点,另外移动电视还具备公共服务的特点,特别是在交通、安全、预警等信息发布上,是政府对外展示形象和对公众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

3、服务传播

数字技术给电视产业带来的变革推进了电视产品的优化与传播效果提高。

3.1电视节目的质量优化与传播效率的提高

首先,电视节目的传播效率得到提高。随着电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取代了传统线性编辑,在技术层面上得到突破,成为现下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与传统制作效率相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新闻类节目来说更是一大突破,它可以实现线性编辑多种工序的同步进行,让新闻编辑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新闻的时效性非常重要,这个技术的突破对新闻类节目大有裨益。其次,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得到提高。非线性编辑实现了数据运算方式上的叠加,这种编辑手段不会损失电视信号,而且非线性编辑技术还可以应用到服务器、切换器上,这样不仅让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也让电视节目播放质量得到了提高。

3.2节约了制作节目时的人力资源和物力成本

3.3数字技术对电视产品传播效果的积极作用

4、结束语

实现了电视产品互动传播,让观众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电视经销商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观众只能被动的观看经销商提供的电视产品,这个传播方式是单方向的。而在数字时代下,观众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电视产品,这就给电视产品带来了竞争压力。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就要以观众需要为目标导向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内容。观众从被动者地位转变到了主动者地位,观众的需求就是衡量电视产品好坏的标准,只有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产品才是好产品,如果电视产品不能够被观众所认可,那也就宣布了这个电视产品的失败。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经销商要从观众的角度,制定电视产品的策略,完善电视产品的内容,促进电视产品的质量,实现电视互动传播,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数字电视媒体要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保持良好的经营活力,对观众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定位,用高质量的服务内容连接用户,发挥数字电视产品的互动传播效果和媒介融合优势,实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数字电视的未来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杨国轶.中国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4]王琳.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媒体经营模式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5]于红岩.试论电视数字化趋势下的传者与受者[D].湖南师范大学,2006.

摘要:

关键字:

通信工程;传输技术;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增多,通信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非常好。而通信技术作为通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信息高速、安全传递的重要保障,只有通信技术过硬,才能充分发挥通信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1传输技术的历史演变

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作用

3传输媒介的分类

4传输技术的发展前景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通信工程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要实现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则离不开通信工程的两大要素——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信息传输技术就随之诞生,古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传输方式。信息传输技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现代信息传输不论是技术还是方式,都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该满足于现状,应该以更高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为推动通信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1]雷浩丹.浅谈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重要性[J].电子世界,2013

[2]宋永志.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

[3]鞠巧慧.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2

[4]纪义鹏.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4

[5]廖旭波.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2013

[6]师向群.独立学院通信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及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

[7]梁飞.浅谈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摘要】有线通信传输技术包括了传输设备机房的设计、构造等硬件设施,也包括了有线传输系统等的安装及布设等。总体来说从有线传输系统设计到通信领域的安全运营和良性发展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进行论证和分析,期望对于通信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改进措施

1引言

有线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囊括在通信工程中的传输技术中。但是有线传输技术在当前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还是处在我国通信网络中主要地位的。光缆在其中是重要的载体。通过光缆传输,光电信号在端头之间的实现了传送,信号的稳定性传输和快速传输是进行光缆传输的技术施工目标。

2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概述

2.1当前宽带同轴电缆和同轴电缆的形式,在通信工程有线各项传输技术中,具有抗干扰、带宽范围大的特点。采用的设备和系统,已经发展为数字传输,替代了传统的模拟传输,采用基带是同轴电缆的技术原理其中电缆的种类就包含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形式。采用同轴电缆对于外来干扰信号的干扰,能够扩大频带的宽度,但是这一技术的缺点是价格高,安装和维修较为困难。对十几轴的赫兹进行分组,同轴电缆传输技术的载体当前主要包括细和粗两种电缆[1]。2.2双绞线的电缆中,分为非屏蔽和屏蔽双绞线的两种方法,往往采用逆时针缠绕的方式,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均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输。双绞线电缆传输需要特定的连接器进行安装,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安装上较为困难,用通用配线,外部由金属材料构成,但是在1.3光纤有线传输技术是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之后广泛采用的技术,主要的载体是光和电信号。分为单模和多模的方法,后者可以采用高效的传输方式,例如多模光纤的波长在光源稳定光纤的损耗率上就低得多。而且拥有多个模式,如光纤有线传输技术广泛应用在军事等领域。

3当前的通信技术传输存在的问题

3.1由于通信行业的特殊性,使得网络结构较之其他施工项目要复杂的多。网格的建设中,要注意在管理等方面强化对网络维护安全性建设的疏导工作,将故障和风险始终摆在通信工程技术的首要位置加强管控,同时也要提升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管理安全性,加强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2],采取有效的故障和措施加以规范。3.2从当前的局域网网络的布设来看,对于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的提升企业的重视度不够,使得质量管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加强,比如,路线的传输,需要借助外包的线路来完成,完成的质量高度,要根据线路的质量、管理水平的质量、企业的技术定时定量的培训而定。3.3一些不必要的故障与风险不利于网络维护,而且会造成通信工程技术的传输过程中出现通信行业网络结构复杂的情况,而且网格的建设容易被人忽视,使得不管是管理还是其他方面,均达不到安全建设需要的水平。

4通信工程中改进有线传输技术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输网和技术的进步势不可挡,目前,技术进步正在趋向于大容量、灵活性高、扩展性高的网络特征,这将不断推动光传输网和技术的进步。

[1]何泽清.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5):3483-3484.

[2]杨薇.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科技资讯,2014,(28):39-39,42.

[3]冯文果.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58-58.

1.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1.1电磁感应—短程传输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利用磁耦合来传递能量。若发电线圈中通已交变电流,该电流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接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1.2电磁耦合共振—中程传输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它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力高效传输。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当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无线电子标签,等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

具体来说,整个装置包含两个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是一个自振系统。其中一个是发射装置,与能量相连,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磁场,即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当接收装置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完成磁场到电能的转换,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1.3微波/激光—远程传输

理论上讲,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就越小。所以,可以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

2.无线电力技术的应用前景

2.1为难以架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应电能

高山、森林、沙漠、海岛等地的台站经常遇到架设电力线路困难的问题,而工作在这些地方的边防哨所、无线电导航台、卫星监控站、天文观测点等需要生活和工作用电,无线输电可补充电力不足。此外,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给游牧等分散区村落无变压器供电和给用于开采放射性矿物、伐木的机器人供。

2.2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我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降雨量少、日照充足且存在大片荒芜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水力、风力资源丰富,这些地区有利于建造地面太阳能发电站或水电站、风力电站。但是,这些地区人烟稀少、地形复杂,在崇山峻岭之中难以架设线路。采用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把核电站建在沙漠、荒岛等地。这样一方面便于埋葬核废料,另一方面当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也可以避免对周围动植物的大量伤害和耕地的污染。

2.3无接点充电插座

随着无线电力技术的发展,一些小型用电设备已经实现了无线供电。无线供电“片”/“垫”是一种家用电器无线供电方式,用一片图书大小的柔软塑料膜片就可对家电进行无线供电,可为装饰灯、鱼缸水中的灯泡、小型电机、手机、MP3、随身听、温度传感器、助听器、汽车零部件、甚至是植入式医疗器件等供电。

2.4为以微波作为能源的交通运输工具供电

以微波作为能源推进的发动机叫做微波发动机。微波是工作频率在0.3-300GHz的电磁波,不能直接用它来驱动电动机,如果把微波能量转变为直流电流的整流器,那么微波就可以直接作为交通工具的能源了。

3.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该技术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但是,每一种无线传输方式,都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电能传输效率问题,电力公司如何收费和计费,能量传输所产生的电磁波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等等。不管怎样,一旦这项技术能够普及,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摘要:近些年,数字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传统电视已经逐渐被数字电视取代。数字电视就是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其改变了以往信号不稳定和时常中断的特征,电视画面和声音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数字技术是电视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科学不会止步,人们还需要不断研究更科学的数字传输方法。

关键词: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趋势

1数字电视传输网络

1.1地面传输网络

地面传输网络传输是前些年最常见的信号传输模式,它在固定的地方建设放射塔,以此发射无线电信号,人们通过接受这种信号来获得电视画面,前提是必须各家各户都有天线。这种信号传输方式因其便捷性很适合农村和小城镇的电视需求,所以在前些年十分流行。其信号覆盖面积较广,实用性也较强,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比如,信号传输极易受阻,在极端天气时易受干扰或有噪音影响,天线只有在四周空旷的室外才有良好的效果。

1.2有线传输网络

有线网络传输不同于地面传输,其主要通过电缆和光缆传输,这种传输方式不需要设置频道和传输波段,就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网络分区传播,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需求,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构建自己的收视体系,相比较前一种传输方式,更具灵活性。有线传输必须使用机顶盒,通过机顶盒来接收信号,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使用这种信号传输模式,同时,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也使用这种模式,采用的是DVB-C标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DVB-C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技术方面就出现了空白,急需更加适应当今需要的新标准,DVB-C2这一新标准应运而生,它可以大大提高有线网络传输的利用效率。

1.3卫星传输网络的建设

卫星传输,就是将电视的数字信号转化为微波形式,发送给太空的通信卫星,然后再由通信卫星对数字信号进行转化并传送回地球,人们就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收看电视节目。但是,电视机用户想要接收到这种信号,就一定要有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和卫星知识机顶盒,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幅员辽阔,农村面积广大,地理位置和地势地貌的差异,使得单一的一种电视信号发送模式很难满足所有农村观众的需求。因此,卫星传输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上两种信号传输的不足之处,并且具备高效率和高覆盖率的特点。

2数字电视传输的标准研究

3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三网融合

近些年,我国大力宣传DTMB,现如今,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但是,其他两种电视技术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足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论是技术还是标准都有很多不达标的部分,比如,我国很多网络企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恶性竞争局面,不仅大大浪费了国家资源,还削弱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3.2采用高阶调制技术

频谱使用率低是广电行业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如何提高频谱的使用率是未来十几年的研究方向。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阶调价技术。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会导致一些其他问题的出现,例如,在发射功率同步的情况下,接收机工作门限会上升,继而导致覆盖范围变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确保覆盖率。

3.3满足3D视觉效果

3D电影的出现,是人们追求更高级别电视媒体需求的表现,这说明信号数字传输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将3D技术引入到家庭电视中来,那么,像在电影院一样戴3D眼镜显然是不现实的,研究表明,3D眼镜对眼睛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研发更高性能的家庭3D电视将会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主流。

THE END
1.理财方式论文(精选8篇)贵金属投资一般指对黄金、白银的投资,其具有较高的风险,但同时也具有高收益的特性。 4、炒股 股市有很高的获利空间,但炒股可以说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炒股的门槛很低,但要求一定的技术性与专业性;总之,大家入市须谨慎。 5、基金 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基金凭借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等优势一直备受国内个人投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pk3cc1u.html
2.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docx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其贵金属业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分析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首先,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存在着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传统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11/8041010010006005.shtm
3.管理培训生项目方案8篇(全文)银行业务理论知识培训细分为五个关联板块:会计结算部门业务基础知识培训;银行零售条线业务知识培训;证券投资市场知识培训;贵金属交易知识培训;银行员工素质训练。 1.1 会计结算部门业务基础知识培训 会计结算部门业务基础知识培训涵盖了包括大堂基础礼仪,行内接待客户的流程,大堂客户分流技巧,及银行柜面的基础业务技能诸如点钞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h3xan2n.html
4.《富爸爸教你买卖贵金属》PDF一本不错的贵金属投资书籍《富爸爸教你买卖贵金属》PDF一本不错的贵金属投资书籍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1342405_1.html
5.中国工商银行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论文 -- 毕业论文 系统标签: 贵金属 分行 业务 营销 银行 策略 1 摘要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内的商业银行业正处于发展的迅猛时期,稀有的贵金属已经是众多投资者的一种新型理财投资方式,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从2000年以后https://www.docin.com/p-2306489425.html
6.肖文精团队在可见光促进的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随后,为了探索这种合成策略的实用性,作者将其应用于手性氨基醇和药物D-Cloperastine的合成。这一策略的成功实现为手性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计划)及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计划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等项目资助。https://www.1633.com/article_univ/233912.html
7.单原子催化剂综述梳理: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及能源催化应用本综述论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用于批量制备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无溶剂绿色合成策略(例如,球磨、物理混合、气体迁移和热解配位聚合物(包括MOF)。SACs在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中的典型催化应用则通过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偶联反应和其它反应进行介绍。这是第一篇重点介绍SACs的大规模制备技术及它们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应用的https://www.scholat.com/userPostMsgPage-getDynamic.html?usermessageid=209716
8.金融学院2024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5、文责自负,学生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序号 2024届参考选题 参考专业方向 1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需求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某某银行为例 金融学 2 场景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研究 金融学 3 某某银行场景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金融学 4 供应链金融对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金融学 5 https://jrxy.lixin.edu.cn/sx/cxgg/128135.htm
9.顶刊收割机!盘点明星材料MXenes2024顶刊记录《基于结构映射策略的铂族金属MAX相探索》 15:10-15:35 李友兵,苏州大学青年教授 《贵金属基MAX相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探索》 15:35-16:00 杜乘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MAX相陶瓷的多元素协同高温抗磨减摩一体化》 (三)圆桌会议 16:00-17:00 主题: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新材料与市场展望 https://www.eet-china.com/mp/a329417.html
10.企业经营战略案例:某医药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报告《核心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1 王革非,《战略管理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 《中国医药报》,2000,1~2002,8 《中国医药经济信息报》,2000,1~2002,8 《生物医药世界》,2001,1~2002,5 《云南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2000,4 结束语与其说这篇论文将成为我MBA学业的结束,https://doc.mbalib.com/view/4c5ed83d7dc3c2a97610a2d161ed1166.html
11.清华大学提出电催化废弃PET塑料升级再造的新策略—论文—科学网日前,清华大学化学系段昊泓团队采用非贵金属钴镍磷化物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实现对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的升级再造,电催化转化废弃PET塑料为高附加值的对苯二甲酸(PTA)、二甲酸钾(KDF)和H2燃料。 研究成果以“Electrocatalytic upcycling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to commodity chemicals and H2fuel”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1/8/202181884533836574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