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十一”黄金周消费亮点多外媒这样解读
中国日报网10月8日电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中国经济始终表现了极强的韧性。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强大的消费力再次展现无遗。
英国路透社网站报道截图
路透社8日报道称,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10月1日至7日中国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5%。
报道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大型家用电器的销售增长,以及旅游和娱乐支出的增加。
《南华早报》称,仅10月1日一天,就有超过34万人次的游客涌入西湖景区。
在浙江杭州,仅10月1日一天,就有超过34万人次的游客涌入西湖景区。为了保障旅游秩序,中国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还对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
不过,《南华早报》也指出,中国游客在境外目的地的选择上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改变,捷克、奥地利、克罗地亚、马耳他和柬埔寨今年的预订量都有所增加。
除了外出旅游,看电影,尤其是看主旋律电影成了中国消费者度过国庆假期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3日报道称,热映中的《我和我的祖国》是今年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代表作。上映两日,票房就已破6亿元人民币。
与《我和我的祖国》同在9月30日上映的主旋律电影《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也都非常卖座。其他国庆献礼电影还包括《决胜时刻》,以及讲述红军事迹的《古田军号》等。
美国《综艺》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综艺》杂志网站7日报道称,《我和我的祖国》等3部影片在中国国庆黄金周取得的票房成绩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这两部风格迥异的爱国主义影片的票房都已经突破了1亿美元。
《南华早报》网站4日报道称,据中国最大的电影票务应用程序“猫眼娱乐”称,从9月30日至10月3日下午6时,仅4天的票房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和前年整个国庆档的票房收入。
今年的国庆假期,无论是亮眼的消费数据,还是旅游热潮中日益追求个性化的趋势,抑或是“史上最强国庆档”的出现,都显示出中国巨大的消费潜能。正如路透社所说,中国的“十一”黄金周,是展现中国消费力和中国消费者偏好及习惯变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