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中秋国庆放假前涨势还十分坚挺的黄金,价格却倒在了黄金周。
降价之突然,让很多节前刚入手的投资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刚买完就降价了?”一些买在613元/克高点的网友,甚至主动调侃自己是“大冤种”。
“惨剧”不仅发生在国内。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国际金价自5月最高点,也已下跌超过11%,不知道会有多少试图抄底的人被深套其中。
“大冤种,买完就降价”
“在黄金至高点买了260多克,隔一两周暴跌。”“大冤种啊,国庆节前买完黄金就降价!”最近,有不少网友感叹,“逢长假,金必跌”的价格魔咒,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又再现了。
10月7日,网友“小栗旬”对「市界」表示,她最近订婚,于是自9月下旬开始,便陆续在各大品牌那里,购买了不少黄金首饰。“之前也观望了一阵,但(价格)一直走高,再加上订婚日期临近,所以就买了。”
“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老铺黄金的都有,在不同地区专柜购入的,每家折扣不一样。比如老铺,是一口价的,一共花了大概十四五万吧。”小栗旬介绍道。
不过,沉浸在美好爱情中的小栗旬,也有一点不开心。随着双节期间国内金价的回调,她购买的黄金首饰价格也有所下跌。按照基础金价粗略计算,国庆节前后,小栗旬的这260克黄金,总价亏损大概7800元。
(最近1年国内基础金价走势。图源/金投网)
▲
与此同时,各大品牌黄金首饰的价格也从620元/克左右的高点(含工艺费),下跌6%至585元/克附近。以周大福为例,在9月24日,周大福的金价为612元/克。随着金价回调,10月7日其官网显示的金价(足金,首饰摆件类)每克587元,12天内跌了25元。
不仅线上渠道金价走低,线下档口也是如此。
9月中旬,「市界」曾来到北京珠宝一条街万特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当天虽是工作日,但在上午10点半左右商场刚开门,就有不少顾客围在黄金档口前挑选款式和询问价格。
彼时一黄金档口的销售人员还对「市界」表示:“周末人多很多,忙起来连口水都喝不上。”
在现场,「市界」遇见一对姐妹给母亲买生日礼物。几经挑选,她们看中了一个大概30克黄金“福禄”吊坠,按当日该店铺金价493元/克、工艺费185元/克的价格计算,该吊坠单价为678元/克,总价接近2万元,比线上平台的620元/克又高出不少。
不过在10月7日,「市界」再次咨询该档口黄金首饰的价格,销售人员表示:“最近店铺做活动,金价465元/克,工艺费另算;且一次性购买10克以上,每克还可以再便宜5块。”如此计算,该档口的黄金价格每克也下降了近30块。
金价急跌
维持了大半年的金价走高,怎么在一周内就不香了?
金价的突然跳水,从全球市场来看,主要影响因素还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通常来说,黄金和美元之间一直呈现一种类似于“跷跷板”关系——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元走强;美元走强,则黄金价格会下跌。反之,降息及美元弱势时,则黄金走强。
因此,国际金价也受到影响。
与国外相比,由于汇率因素,国内的金价却一直是独立行情。今年5-9月,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逐渐攀升至历史新高,随后就一路震荡下行。但国内金价却一路扶摇直上。
例如伦敦金,其现货价格在5月盘中一度触及2081.82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在此后的6-9月便震荡下跌,且不断刷新年内连跌纪录。金投网数据显示,9月30日,伦敦金报收1848.31美元/盎司,较此前的2081.82美元/盎司历史高点下跌超过11%。
另外,伦敦金从5月初的1982.31美元/盎司,下降至10月7日的1832.59美元/盎司,跌幅为5%。同期,国内基础金价则维持在444元/克左右的位置,不涨不跌。也就是说,即使算上近期金价的突然跳水,国内国际金价的涨幅差异,仍维持在5%左右。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金价可以完全脱离国际市场的影响。
如蒋亦凡所言,国内黄金价格在最近确实下跌不少,但却算不上网友所言的“暴跌”。
而在本月前7天,基础金价仅在9月高位的基础上回调5%左右。要知道,在2022年底,中国黄金的基础金价在400元/克上下浮动;甚至在2022年,黄金零售价一度只有368元/克。因此,这5%只能称之为回调。
年轻人接棒大妈
理清了当前金价的历史位置,我们再来看是谁抬高了国内金价?
但这一代年轻人思想转变得很快,开始引领新一轮“买金热潮”。
“老公惹我生气一次,我就买一颗金瓜子。”“一次攒几颗金豆子,存个金手镯惊艳所有人。”“给20年交情的闺蜜送生日礼物。”……类似每周存下一颗“金瓜子”“金豆子”的理财故事,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不胜枚举。
(图源/小红书)
甚至有网友单纯被《甄嬛传》中的人物沈眉庄“抓一把金瓜子送人喝茶”的剧情影响,坚持每周攒一颗金瓜子,就为了能拥有“眉姐姐同款端庄大气”的容止。
这些都反映出年轻群体对黄金的青睐。那么问题来了,90后、00后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就爱上了土味儿黄金?
黄金的大受追捧,首先应该归功于它“鹤立鸡群”的收益。过去30年,金价上涨了五倍多,从1992年的330美元/盎司,涨至2022年底的1814美元/盎司。“这期间,黄金的年化回报率为5.8%,超过了现金、债券和大宗商品的同期表现。另外,在过去七次经济衰退中,黄金有五次表现良好,帮助投资者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整体损失。”世界黄金协会研究显示。
国内金价从2005年初的115元/克左右,涨到2022年的410元/克左右,年化收益也达到了7.32%。
特别是在过去3年,被“吃药喝酒”的基金给伤到后,年轻人不敢再轻言“养基”,转而投向中国大妈最喜欢的黄金。这就类似于考公热一样,不求在职场叱咤风云,但求一个安安稳稳。
此外,选择黄金,也与年轻人愈加务实的生活观分不开。
「市界」此前在《钻石被中国小县城拉下了神坛》一文中曾写道,与钻石相比,不少筹备婚礼的适龄男女都表示:“我是务实派,只爱黄金。”他们认为,与天然钻石相比,买黄金更划算,黄金随时都可以换成钱,但“钻戒出门就打三折”。
并且,当前全球经济震荡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也加剧了人们转向更为保守的消费观。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金饰零售趋势洞察》指出,当前经济与往年相比增长放缓,各种不确定性导致居民储蓄意愿上升,日益增长的保值需求已成为消费者购买金饰的重要动力,总体呈现一种高金价、储蓄型消费的特性。
从最初的嘲讽大妈、到理解大妈、再到如今的成为“大妈”,这届年轻人与黄金的最强拥趸——中国大妈一起,在此起彼伏的买金热潮中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接。90后、00后们也逐渐成长为新一代的、成熟有社会阅历的黄金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