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郊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占地约900亩,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约15公里,距离马来西亚国家行政中心布城约20公里,距离吉隆坡市中心(双子塔)约45公里。2016年2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批招生,目前有来自马来西亚、东南亚其他国家、中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余名学生在校就读。
2015年11月,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分校招收中国学生。2016年,分校招收首批中国本科学生,目前有2200余名中国学生在校就读。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科研并进、国际化氛围浓厚,致力于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分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除厦门大学选派的优秀教师之外,还有来自马来西亚当地以及面向全球招聘的优秀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0%以上。在分校学习的学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的,由厦门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厦门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学历学位获得中国、马来西亚两国教育部的认可。
一、招生对象
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并参加高考的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海南、辽宁、黑龙江、安徽、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考生。
二、招生专业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结合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开设文、商、医、理、工学科领域的21个本科专业,除汉语言文学与中医学专业为中英文双语教学外,其余专业均为全英文教学,具体专业如下:
三、招生要求及录取原则
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各专业仅招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且英语单科成绩须达到120分及以上(满分150分)。
注:1.以上英语要求为录取后注册本科课程要求,非高考录取要求;
2.各专业英语要求由马来西亚教育部审定;
3.学生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读期间,我校将不再另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在招生省份录取规则按照《厦门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执行。
4.新生入学后,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录取资格复查,凡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的,取消入学资格。
四、招生计划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24年分省招生计划如下:
五、学制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收中国学生中医学专业学制为五年,其他专业学制为四年。高考录取后,于当年9月份开始修读学位课程并在正常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学生,根据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期安排,将于毕业年份的8月毕业。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在最后一学年前往中国厦门大学的各个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进行实习。
六、收费标准
学费及国际学生手续费:
住宿费: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公寓房间类型分为双人间与单人间,均配有空调、网络、独立卫生间、书桌椅、衣柜、鞋柜等,同时提供洗衣房、备餐间与公共活动区。公寓房间建筑面积约为17.6㎡,双人间住宿费用为每人每月390林吉特,单人间住宿费用为每人每月780林吉特。在读期间,学生须住在校内学生公寓,不得退宿或私自到校外住宿。
七、学生签证续签规定
根据马来西亚移民局的规定,原则上要求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签证每年续签一次,以下两项为续签的基本条件,如未达到有可能因学业问题被遣送回国:
1.前一学年CGPA(平均累积学分绩点)不低于2.0;
2.各门课程的课堂出勤率均不低于80%。
八、课程设置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历史导论、中国哲学导论、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批判性思维、汉语教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典文选、比较文学与文化、世界华文文学、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等。主干课程采用中文授课,部分选修课程采用英语授课。
2.新闻学专业
主要培养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4.传播学专业
5.英语专业
主要课程:任务听力、职业交际英语、有效阅读、英语学术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法应用、英语史、文学理论、英美文学简史、英语文学与其它学科、数码时代英语文学、后殖民主义英语文学、英语戏剧、英语小说、英语诗歌、语篇分析、创作性写作、英语文学名家、研究方法、美学、英语电影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从事外交外事、海关、边检、政府行政办公、政法、电视、出版、网络媒体、银行、公司翻译、经济、旅游、英语教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工作的英语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6.会计学专业
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定量方法与数据分析、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商务统计学、金融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会计、计量经济学基础、管理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中国商业与经济、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国际会计、审计与保险、公司金融、税法、商业法律、投资学、会计信息系统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7.金融学专业
主要课程:金融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定量方法与数据分析、商务统计学、商业银行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公司金融、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财务报表分析、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组合管理、保险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科技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8.电子商务专业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营销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定量方法与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原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商业分析和数据挖掘、JAVA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商业统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商务沟通、组织行为学、商业伦理、创业基础、战略管理、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字营销、金融科技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商业数据分析、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与运营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9.中医学专业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中医推拿学、各家针灸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药实践、中药药理学、中医临床技能训练等。主干课程采用中文授课,校选课采用英语授课,第五年在中国厦门大学的各个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进行实习。
1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主要课程:化学工程单元操作、化工制图、化学工程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炼油过程、催化技术、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安全、信息技能、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分析化学、线性代数、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11.海洋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海洋动物生理学、水生动物营养与饵料、水生动物基础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害与防治、遗传学、鱼类资源与渔业、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水产品加工、发酵工程与设备、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生态学、海水养殖水化学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12.海洋科学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环境毒理学、海洋环境政策、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全球环境变化、综合沿海地区管理、基础环境经济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估、GIS遥感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1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要课程:城市能源系统、能源项目管理、能源政策理论与实践、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电路基础、化学工程原理、物理化学、工程绘图与AutoCAD、材料科学基础、电力系统概论、工程热力学、石油化学工程、工程流体力学、能源技术实践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编程、电路与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子学实验、高等电路技术与实验、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天线与传播、射频与微波电路、嵌入式系统与实验、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电子技术、微波EDA技术、电机与电力电子学、通信与控制、电力系统机器自动化、图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面向三个方向:电气、电子、微波。电气方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力传输、电机和驱动器等;电子方向主要包括电子器件、电路与天线设计等;微波方向包括射频/微波系统、安防系统、动力电磁学、电磁干扰/电磁兼容、嵌入式系统和应用等。主要培养电力电子系统、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5.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强化思维及批判能力,能够进行精细分析的数学人才,以便从事数学研究或教育等工作,或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金融分析、电脑编程或人工智能开发等。
16.物理学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严谨的物理与数学基础、兼具创新与精细分析能力的跨专业人才,有助于学生选择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天文物理、金融物理等基于物理的广阔发展空间。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实践、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Unix系统编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电路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体系结构与开发环境、计算机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编程C++、面向对象编程Java、数值方法、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ARM汇编语言、数据库系统原理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8.软件工程专业
主要课程:计算数学、计算机基础、信息系统原理、C与C++编程、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技术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面向对象建模、人机交互、软件质量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图形学、软件检测与验证、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高级软件工程、游戏设计与开发、软件需求工程、信息安全、云计算简介、移动应用系统设计、分布式系统、数据挖掘、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信息产业领域、大中型企业技术部门中从事软件系统研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型管理人才。
19.人工智能专业
主要课程:人工智能原理、深度学习、应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Python与TensorFlow编程、智能应用导论、高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专题研究、概率图模型、机器学习前沿技术、大数据处理与分析、高等数据分析等智能科学科目。同时,还开设计算机科学主干课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EE、C++、C语言、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主要培养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计算机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型人才,以及在信息产业领域、大中型企业技术部门中从事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计算机系统研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型管理人才。
2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1.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主要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网络空间安全导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应用、编译原理、现代密码学、数字取证与调查、网络攻防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网络流量监控与分析。全部课程均采用英语教学。
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上各专业课程设置可能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