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以我国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大豆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转基因冲击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及主要传导路径;
②熟悉农产品交易的不同模式,包括现货、议价、拍卖、期货等;
③验证不同农产品交易模式背后的理论知识,包括完全竞争理论、讨价还价理论、拍卖理论和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等。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现货、议价、拍卖、期货等不同交易模式的运用能力;
②基于交易决策中的创新举措,训练学生应对转基因国际冲击的市场分析、应对决策和政策优化能力;
③培养学生基于市场与政策“双刃剑”使用价格预测模型、国别选择模型、讨价还价模型等来调配控资源配置能力;
④促进学生形成经济体参与主体利益联动的全局观和博弈思维。
3.思政目标:
①了解稳定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对于保障民生福祉、农民增收、共同富裕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②培养学生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对保障粮油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培养学生跳出西方经济学范式框架,从“中国视角”探寻粮油安全的“中国方案”。
在粮食安全重要性愈发突出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竞争与博弈中,重温2008年第二次大豆危机事件,培养学生使用“市场与政策”双刃剑来调控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度,激发学生对“中国方案”的探索度,强化学生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具体而言,包含市场均衡与最低限价原理;议价市场与讨教还价理论;市场竞争原理;最优贸易国原理;价格风险预测原理;竞争性市场交易与双向拍卖原理。
本实验内容主要包含背景介绍、历史重现和政策复盘三个阶段。
1.“背景介绍”模块
引导学生观看背景介绍视频,助其了解我国大豆生产与市场交易的历史演进与现状,了解我国在大豆生产中面临的约束条件、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复杂状况、大豆支持政策的实施情况,为虚拟仿真实验做准备。
2.“历史重现”模块
本实验让学生沉浸式置身于2008年大豆产业第二次危机,深度参与大豆市场交易,了解危机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大豆产业的深刻影响。
本模块共设置三项实验模块:①非转基因大豆国内市场交易;②转基因大豆国际贸易;③非转基因与转基因大豆市场博弈。
3.“政策复盘”模块
实验结合现实世界中的常见政策干预工具,引导学生通过补贴政策复盘、市场交易复盘、关税复盘以反思式教育方式理解政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作用。
在政策复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仿真的角色、情境、条件,针对危机的发生对各种政策干预工具的原理、作用进行理解,在虚拟情境中对政策干预行为进行实操,观察、记录干预后果,并反思、总结干预经验。
在线下实体课堂,教师通过引导、组织、鼓励学生对大豆产业危机以及对策原理、手段进行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