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022年4月16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富牛供电所组织作业人员开展10kV观上线绝缘化改造及消缺工作工作小组共3名作业人员,分别为肖某某(小组负责人),李某某(小组成员,死者)、杨某某(小组成员),10时50分,该小组完成观盛支线七处设备线夹更换作业后,乘坐由肖某某驾驶的车辆前往观土线30#杆,途中至10千伏观光线17#杆(运行线路),安排李某某更换线夹(非本次作业内容,为今年3月份开展的另一项由肖某某担任小组负责人的改造消缺项目遗留工作),李某某登杆未验电,触电死亡,该事故应吸取的主要教训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安全责任不落实
B、对配(农)网小型分散作业风险管控不力
C、防误操作管理严重缺失
D、反违章工作力度层层衰减
E、对供电所安全投入保障、员工基础安全教育培训和农电员工的“同质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10.2022年4月16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富牛供电所组织作业人员开展10千伏观土线绝缘化改造及消缺作业,工作小组共3名作业人员,分别为肖某某(小组负责人)、李某某(小组成员,死者)、杨某某(小组成员),10时50分,该小组完成观盛支线七处设备线夹更换作业后,乘坐由肖某某驾驶的车辆前往观土线30#杆,途中至10千伏观光线17#杆(运行线路),安排李某某更换线夹(非本次作业内容,为今年3月份开展的另一项由肖某某担任小组负责人的改造消缺项目遗留工作),李某某登杆未验电,触电死亡,该事故应吸取的主要教训叙述错误的是()。(
59.2022年4月16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富牛供电所组织作业人员开展10千伏观土线绝缘化改造及消缺作业,工作小组共3名作业人员,分别为肖某某(小组负责人)、李某某(小组成员,死者)、杨某某(小组成员),10时50分,该小组完成观盛支线七处设备线夹更换作业后,乘坐由肖某某驾驶的车辆前往观土线30#杆,途中至10千伏观光线17#杆(运行线路)时,擅自扩大工作范围,组织开展观光线#17杆处设备线夹的更换工作,安排李某某更换线夹(非本次作业内容,为今年3月份开展的另一项由肖某某担任小组负责人的改造消缺项目遗留工作),李某某在未核对杆号牌的情况下登杆未验电,触电死亡,该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作业实施盲目、()、专业管理粗放、安全意识不足、合规意识不强。
A、作业人员身体状况不好
B、现场组织无序
C、施工工器具管理不到位
D、作业人员安排不合理
71.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A、正确
B、错误
为进行智能检测设备集成,打造未来智慧工厂的第一个智能制造组装模块,股份公司将以西南公司眉山厂为试点建设()。
A、智能服务;
B、智慧装备;
C、智慧工地;
D、智慧实验室;
73小吕为负责眉山市城市低保管理审批工作的公务员,为其家庭条件优越的老朱签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见,老朱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并送给小吕主管领导萧主任礼物以顺利办理手续。居委会小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应当给予批评教育,依法进行处分或处罚的人是()。
A.老朱
B.小陈
C.小吕
D.萧主任
E.小陈和老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B.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C.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D.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A.比冠意思是到二十岁,“冠”与《荆轲刺秦王》中“皆白衣冠以送之”的“冠”含义不同。
C.砥柱之险指的是砥柱的险处,“险”与《游褒禅山记》中“常在于险远”的“险”含义相同。
D.卒全指的是最终保全,“卒”与《陈涉世家》中“卒数万人”的“卒”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年少时,读书理解能力很强,能说出书中古今成败得失的要害。等到成年,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劳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考察后修订衙规,从此危害减少了一半。
C.在徐州城将被洪水冲毁时,苏轼让百姓出城躲避洪水,他自己却住在堤上,过家门而不入,派官吏分段防守。
D.在杭州任职,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堰闸,筑堤以便通行,完成了许多对百姓有功德的工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木岸,以防水之虞。
31.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其建筑造型为。
A、竹竿
B、竹叶
C、竹笋
D、竹子
根据文献记载,“眉山三苏”只有苏轼会抚琴,是吗?()A.正确B.错误
眉山市有一个县的宣传语是“苏东坡初恋的地方”,请问这是()
通威太阳能现拥有哪些基地()
()供电公司“4·16”触电人身事故是一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出自《国网眉山供电公司“4·16”事故调查报告》)
合肥对于()相当于()对于苏轼
A.包拯;眉山
B.李鸿章;杭州
C.胡适;乐山
D.王安石;江西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巴金-成都人
B.郭沫若-眉山人
C.张大千-内江人
D.朱德-南充人
可称“琴乐传家”的眉山三苏,不包括谁?
A.苏迈
B.苏轼
C.苏辙
D.苏洵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满庭芳苏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步绕松衫。
赏析“巉巉”的表达效果。(6分)
下列选项中的历史名人,属于三代内旁系血亲的是()。A.建安三曹B.眉山三苏C.公安三袁D.史学三班
刘霞和朱五星夫妇2002年在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街上开起了一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给钱”诚信面馆。小小“诚信面馆”虽然貌不惊人,但其延续15年的自助付钱,却透过食客们的行为自觉与口碑相传,无疑是为社会播下了诚实守信的宝贵种子。这启示我们()。
A.要用坚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诚信回归B.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D.只要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东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主要材料为()。
A.猪肉B.牛肉C.羊肉D.鸡肉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巴金——成都人B.郭沫若——眉山人C.张大千——内江人D.朱德——南充人
A.给予刑事拘留B.责令赔偿损失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化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苏轼。
柳永与李清照是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选自高尔基的名著《在人间》。
关于苏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先生,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被后人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B.《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表现了他政治上受挫后的苦闷心情,幻想回归虚无,充满了消极、失意的情绪C.苏轼的词具有很大的艺术创造性,选材广泛,意境高远,感情豪迈奔放。他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D.苏轼的诗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却又不失诗的趣味,体现了宋诗重理趣的特征
三苏父子故居“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的哪个城市?A.乐山B.眉山
国网眉山供电公司“4·16”人身事故原因是超计划范围作业。
国网眉山供电公司“4·16”人身事故暴露问题有()
国网眉山供电公司“4·16”人身事故原因主要是()
A.教师
B.学校管理人员
C.学生
D.少先队组织
A不需要,成都机构开展调查
B不需要,必要时可由眉山分行协助调查
C需要,眉山分行开展调查,必要时可请成都机构协助
D需要,成都机构和眉山分行联合调查
A眉山
B眉厂
C南眉
D眉车
2、2007年11月18日,首届“东坡国际文化节”在四川眉山开幕,来自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并发表共同宣言指出,东坡文化是人类共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苏东坡卓越的创作才能、高尚的精神品格和辉煌的文学成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东坡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东坡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C:东坡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东坡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14、青衣江干流流经的地方()
A: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
B:雅安市、乐山市
C: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
针对国网眉山供电公司“4.16”人身事故,保证人身
A、验电
B、
C、
D、
王某驾车从位于成都南面的眉山市回到位于成都天府广场附近的家中,最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1分)窗体顶端
A、新津区
B、双流区
C、金堂县
D、武侯区
在眉山,志愿者活跃在交通路口、社区小区、景区景点、田间地头等,或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或认真清理卫生死角,或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或为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抢收庄稼……志愿者的行动表明()①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回报③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④参与志愿服务就为了获得赞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若授信申请人注册地址在眉山,项目采购方为达州市教育局,须由以下哪个机构申报“政采贷”业务()
A、高新支行
B、宜宾分行
C、眉山分行
D、新都支行
2022年4月16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县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富牛供电所1名作业人员在10KV观光线17#杆上触电死亡,至少违反了“严重违章”中的哪一条
()1927年6月22日,中共宁波地委委员杨眉山.王鲲分别在道署北首和小校场惨遭杀害。
杨眉山,诸暨新壁乡人。曾在宁波三一中学、崇德女校、启明女中任教。大革命时期担任中共宁波地委书记,于1927年6月22日,被斩首于宁波旧道尹公署北首,刑前高呼()
浙江最早献身革命的共产党员是()。
1926年10月21日,宁波总工会宣告成立,()担任委员长。
中共宁波支部首任书记是()
()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所在地。
()是国际滑翔基地。
是一座以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主,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收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而得名的是()
眉山车辆厂的生产代号是()
A、SZ
B、QC
C、MS
D、TK
A、SZ|QC|MS|TK
B、SZ|QC|MS|TK
C、SZ|QC|MS|TK
D、SZ|QC|MS|TK
8月10日,()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号星等1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A、长征五号
B、长征六号
C、长征七号
D、长征八号
四川眉山有这样一首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其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王羲之、王献之、王夫之
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A牡丹花
B珙桐花
C杜鹃花
D芙蓉花
B鸽子花
C鸡冠花
A毒龙国
B毒蝎国
C卧牛山
D卧眉山
近期,公司相继发生西藏墨脱“()”、宁夏“()”、四川眉山“()”人身事故,性质恶劣、教训惨痛,反映出公司在生产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A、49,416,422
B、46,422,412
C、49,422,416
D、46,416,420
成都市海拔最低处在()市沱江出境处河岸。
A、简阳
B、德阳
C、眉山
D、都江堰
经中央编办批准,我省成都、攀枝花、泸州、绵阳、眉山、宜宾、德阳等7个市(州)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答案解析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15〕84号)指出,经中央编办批准,我省成都、攀枝花、泸州、绵阳、乐山、宜宾、凉山等7个市(州)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命题单位锦江区行政审批局
天府通互联互通实体卡是指与彭州市、邛崃市、眉山市、德阳市、资阳市等城市互联互通卡。
蒙牛集团成立()年,在香港上市为()年,中粮集团正式入股蒙牛为()年,眉山工厂正式投产伟()?
A、1999
B、2004
C、2009
D、39722
E、40087
A铜
B锌
C煤
D芒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面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莱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儿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号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苿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苿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
次日返程,那串莱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第④段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3.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4.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以下关于苏轼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睡,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B.苏轼与父亲、弟弟均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世列入"唐宋八大家”C.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制使《前赤壁赋》就是在黄州所作D.苏就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特别是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A对
B错
A浙江杭州
B四川眉山
C山东密州
D广东惠州
四川眉山有这样一首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其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PW-200型转向架是由()车辆厂生产。
A、浦镇
B、四方
C、长春
D、眉山
A.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B.B.苏轼与父亲、弟弟均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世列入唐宋八大家C.C.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前赤壁赋》就是在黄州所作D.D.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特别是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代四川文学界最有成就的当推四川眉山人苏洵和苏轼、苏辙三父子。
宋代四川文学界四川眉山人苏洵和苏轼、苏辙三父子。当时文人称苏洵为老苏,苏轼、苏辙被称为大苏和小苏,合称“三苏”。
小吕为负责眉山市城市低保管理审批工作的公务员,为其家庭条件优越的老朱签署同意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意见,老朱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并送给小吕主管领导萧主任礼物以顺利办理手续。居委会小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应当给予批评教育,依法进行处罚的人是()。
巢谷传
(宋)苏辙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①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会泸州蛮乞弟②扰边,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③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选文有删节)
【注】①举武艺科举考试中的武科考试。②乞弟泸州西南少数民族乌蛮首领斧望个恕的儿子。③愍怜悯,哀怜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畜弓箭畜储备。
B.顾妻子不免寒饿顾只是。
C.自眉山诵言诵通"讼",公开。
D.予方乏困乏疲乏
2.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巢谷重朋友情谊的一组是
①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②非君莫使遗之者
③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
④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⑤将复见子瞻于海南
⑥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谷幼时随父学习,后进京赶考,却弃文从武,学成后,可惜最后没有考中武举。
B.巢谷与作者是同乡,平日相交甚笃,因而不顾高龄和体弱去看望远谪岭南的苏辙兄弟。
C.我小时候就认识巢谷,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
D.作者对巢谷的一生遭遇充满同情,对他的品德才能非常欣赏,为此写下了这篇传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学生做艺术体操时,学生可被视为质点
C、第5s末和第6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描述没有影响
眉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如彭祖、张纲、李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虞允文、彭端淑等。请仿照例句,根据所给上联,选择眉山历史文化名人,根据其事迹仿写出下联。【例子】上联张纲忠义流百代下联文山丹心照汗青【题目】上联仲尼仁爱传千古下联
2007年11月18日,首届“东坡国际文化节”在四川眉山开幕,来自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并发表共同宣言指出,东坡文化是人类共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苏东坡卓越的创作才能、高尚的精神品格和辉煌的文学成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东坡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东坡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C、东坡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东坡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16年12月24日,四川省《眉山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让“民告官”不再“难见官”,更好地化解行政纠纷。统计显示,近年来“民告官”案件年增两成,这()①说明公民依法维护的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②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和守望公共家园的表现③折射出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极大的限制④说明公民与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A、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为寄生,它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B、狂犬病病毒有细胞结构线粒体
C、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感染的免疫方式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D、发生狂犬病事件后,政府组织捕杀了当地的所有犬只,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蒙牛集团(rm{(})眉山(rm{)})有限公司(rm{2011})年(rm{10})月(rm{18})日生产的(rm{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rm{MI})超标(rm{140%}),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黄曲霉素(rm{(C_{17}O_{12}H_{7})})会诱发癌症(r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rm{(})(rm{)})
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物
B、黄曲霉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黄曲霉素燃烧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黄曲霉毒素中碳、氢和氧的质量比是(rm{17})(rm{12})(rm{6})
(rm{2012})年开始眉山市全面开展“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r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m{(})(rm{)})
A、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等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2016年12月24日,四川省《眉山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让“民告官”不再“难见官”,更好地化解行政纠纷。统计显示,近年来“民告官”案件年增两成,这
①说明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
②折射出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③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和守望公共家园的表现
④说明公民与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宋代文豪范成到眉山旅,发现在顶“煮米成饭”,这是于山顶()
A、气压大沸点高
B、气压大沸点低
C、气压小沸点高
D、气压小沸点低
(2016眉山)设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7=0的两个根,则m2+3m+n=.
(2016眉山)若函数y=(m﹣1)x|m|是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第象限.
(2016眉山)受“减少税收,适当补贴”政策的影响,某市居民购房热情大幅提高.据调查,2016年1月该市宏鑫房地产公司的住房销售量为100套,3月份的住房销售量为169套.假设该公司这两个月住房销售量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
(2016眉山)分解因式m2﹣9=.
(2016眉山)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方程x2﹣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面积之比为14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4
D、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016眉山)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最大排水量为675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字是()
A、6.75×103吨
B、67.5×103吨
C、6.75×104吨
D、6.75×105吨
(2015眉山)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015眉山)在函数y=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015眉山)关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B、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C、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D、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015眉山)某市在一次扶贫助残活动中,共捐款5280000元,将52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28×106
B、5.28×107
C、52.8×106
D、0.528×107
(2015眉山)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a+2a=6a
B、a2+a3=a5
C、a6÷a2=a4
D、(a2)3=a5
(2015眉山)多指与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一对夫妇都是多指,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C、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D、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2015眉山)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及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菌和大多数细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B、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荚膜
C、噬菌体一般是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进行繁殖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2015眉山)下列有关生物多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无关
D、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完全相同
(2015眉山)有些人的神经系统由于受到过严重的损伤,致使其中的一部分处于死亡或抑制状态,他们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者意识朦胧,被称作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脑神经
C、脊神经
D、脑干
(2015眉山)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D、信息交流对群体繁衍有重要意义
(2015眉山)如图为科研组所测定的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男女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有差别
B、男生一般在13岁时身高就达到最高
C、青春期男女生体形发生的变化与性激素无关
D、青春期男女生心理上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5眉山)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某科研组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应选择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B、应将所选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进行实验
C、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
D、应在放入小麦种子后第七天才开始观察统计
(2015眉山)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分化会导致相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异
C、细胞分裂所形成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一样的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经复制就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
(2015·四川眉山)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从1980年到2000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表明()
A、中国在维护国际环境稳定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B、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缓和矛盾,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C、中国在世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5·四川眉山)2013年6月,联合国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或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每年至少有1500万台家电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1.37亿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电子产品对人体危害大,不应随意丢弃或乱放②我们应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③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④废旧电子产品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政府不用完善回收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四川眉山)甘肃陇南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区与岷山的交汇地带,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55岁的铁山村教师孟玉强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且每天都会护送孩子们回家,尽管遇上雨雪天,山路泥泞难行,他都一直如此。上书材料表明()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这一职业是崇高的②教师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③我们不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④我们应该冷淡和疏远老师
B、②④
(2015·四川眉山)“5.12”地震时,二年级小学生林浩逃出废墟,但他没有选择逃离险境,而是返回废墟,救出两名同学,他的头部和上身因救同学而多出受伤。林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责任()①有利于集体,但不利于个人的发展②培养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③提高了处理事务的能力④锻炼了个人的意志品质
A、.①②③
(2015·四川眉山)2013年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文明办等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以“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活动。下列行为中,属于交通陋习的是()①行人在横穿马路时,不走设有的人行横道②行人在过人行横道时,红灯停,绿灯行③自行车、电瓶车在机动车道路行驶④汽车遇到人行横道不减速让行
(2015·四川眉山)“谁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说话和办事,我们就选谁。”外出务工人员王某在拿到村委会选民资格证后决定请假回家投票。这一件事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B、村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C、参政、议政是村民大会的职能
D、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2015·四川眉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是当年变法先驱梁启超的名言,寓意()
A、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B、青少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
C、青少年应铸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D、青少年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012眉山)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锌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
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
(2013眉山)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3g,则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与Zn
B、Mg与Cu
C、Na与Al
D、Al与Fe
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召开的过程中,眉山市各学校正午旗杆的影子长度将()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2015眉山)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能闻到酒精气味,这表明.
(2015眉山)大型载重汽车的车轮多且宽大,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行驶的载重汽车紧急刹车时,路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是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2015眉山)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B、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应将电源断开
C、打雷下雨时,可以站在大树下避雨
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式电笔尾部的金属体
(2015眉山)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015眉山)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是()①氧化钙②硝酸铵③浓盐酸④氯化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④②
(2015眉山)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存放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015眉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东坡老家,快乐眉山”眉山人以苏东坡为豪,下列属于苏东坡作品的是[]A.《新乐府》B.《窦娥冤》C.《蜀道难》D.《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4春眉山校级期末)重垂线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
(2008眉山)如图所示,是“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每次实验,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下滑,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不同的水平桌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2)由于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有关,所以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选填“大”或“小”),小车运动得越(选填“远”或“近”).由此我们进一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3)上述实验中,若小车上放入钩码,则小车从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则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将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距离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10眉山)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雨.(1)请写出上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近年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出现严重干旱,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2013眉山模拟)(1)提出问题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①金属棒ab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方向有关;②金属棒ab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金属棒的方向有关.(3)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①使金属棒向右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②把磁铁南、北极上下对调,金属棒变为向左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仍向左偏.根据以上现象,小芳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棒的运动方向无关的结论.(4)评估与交流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正确吗?若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若有错,分析小芳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2015眉山模拟)小华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l)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横梁平衡.(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零件的质量是g.(3)在量筒中注入50ml的水,将零件放入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零件的体积是cm3.(4)该零件的密度是g/cm3.(5)该零件所受的受力是.
眉山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在全市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这不仅能解决部分能源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太阳能是一种能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3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效率为50%的燃具,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015秋眉山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BC是固定的铜片,D是一段弧形电阻,E是一端连接在B上的另一端可在D上滑动的铜片.为了使滑片E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电阻箱的读数是Ω.
(2014秋眉山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是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图,从图中可知目镜和物镜都是.其中的焦距比较长,的焦距比较短.
(2014秋眉山校级月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2015秋眉山校级月考)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被短路
B、电源断路
C、灯泡的阻值太小
D、铅笔芯的总电阻太小
(2016春眉山校级期中)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取g=10N/kg)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杯子中水的重力;(3)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
一位经销商计划进一批“运动鞋”,他到眉山的一所学校里对初二的100名男生的鞋号进行了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的()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众数
(2009眉山)如图,AB、CD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圆心角∠AOC=130°,AD,CB的延长线相交于P,∠P=度.
(2013眉山模拟)如图,在网格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的顶点坐标为A(-2,3)、B(-3,2)、C(-1,1).(1)若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画出△A1B1C1绕C1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3)△A′B′C′与△ABC是中心对称图形,请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并计算△ABC的面积.(4)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P点,使得△PAB与△CAB的面积相等?若有,则求出点P的坐标.
(2015眉山校级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cm,AP=8cm,AP平分∠DAB,交DC于点P,过点B作BE⊥AD于点E,BE交AP于点F,则tan∠BFP=.
A、47,45
B、45,45
C、40,45
D、47,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节选自《宋史。苏妓传》)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顾不能为谤母邪顾:难道
B.轼诣武卫营旨:拜访
C.法相因则事易成因:沿袭
D.未尝以岁课乞迁课:考核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
B.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
C.徙知容州/有资窃发/安抚司遣三班吏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慧,少有大志。十岁时听闻古今成败故事,就能说出其要害;听母亲读《范滂传》,立志成为范滂那样的人。
B.苏轼事母至孝,才识兼备。母亲去世,他守孝五年;服丧期满,才调任福昌主簿。后经致阳修推荐到秘阁任职。
C.苏轼心系百姓,以身作则。任职徐州期间,洪水围城,苏轼设法稳定人心,他的言行感动了禁军,最终战胜了洪灾。
D.苏轼不啡上级马首是晦。司马光担任宰相,想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轼条分缕析,晓之以害,但并未说服司马光。
13.把文中画贵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识。
(1)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2)又以再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眉山、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眉山、哈尔滨
B.北京、眉山、哈尔滨、广州
C.广州、眉山、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眉山
A.略超过1/2B.略少于1/2C.约占1/4D.约占3/4
眉山(104°E,30°N)与北京(116°E,40°N),它们的()
A.自转速度相同B.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D.昼夜长短可能相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遺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现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挦撦①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
注]①挦撦: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_____、_____。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D.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古代专用来纪年。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数次在杭州任职,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
C.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危害减少了一半。
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A.“记注”、“知制诰”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B.六论,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C.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D.“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汉朝正式成制,以后历代都沿用。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13.把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1)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其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节选自《宋史·孙抃传》)
10.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B.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C.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D.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A.进士甲科,在宋代科举制度中,甲科、乙科都是指进士而言的,甲科是优于乙科的。
B.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之地,《礼记》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C.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D.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科举、财政等,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户部侍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抃性格笃厚,言辞温和公正。他不认同找别人的事、攻击别人、嘴巴快捷、行事刻毒是谏官有才能的表现,亦是议事不发表偏执的言论。
B.孙抃在职尽责,维护朝廷礼仪。有人建议为皇后建陵立庙,以孙抃为首的官员都说这样做违背礼仪,他伏地进谏,皇帝因为他脸色都变了。
C.孙抃不惧权贵,能够仗义执言。他请求罢免宰相梁适,皇帝不听,他就上奏章告诫皇帝说不罢免梁适不能平息众人的议论,那最终他的请求得到落实。
D.孙抃通晓典籍,解说周详深刻,面对皇帝的质问,他从古人有疑难之事时的的做法来解释,即自己的决定加上众人的意见见解,也要用卜筮来询问上天。
(1)仁宗察其言,趣视事,且命知审官院。
(2)置狱取证左,执中弗遣,有诏勿推。
近日,眉山市佛教协会在东坡区不二禅院举办“宗教慈善周”活动,全市佛教教职人员和部分佛教信众参加活动。活动中,眉山市佛教协会发起慈善捐款倡议,各佛教教职和信众积极响应,现场捐款2.6万,向全市11户特困家庭发放了善款。这说明()
①信教群众是维护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现阶段我国宗教的根本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③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④在我国,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分)【旅游地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9月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海拔1346.6米,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这里群山伏地,白云缭绕,林繁藤茂,峭石林立,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
(1)简要分析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
(2)说明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及原因。
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5.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苏廷评行状①
(宋)苏轼
①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日:“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白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②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③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③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④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注】①苏廷评:即苏序,苏轼之祖父。行状:古文体名,一般叙述一个人的生平轶事。②输发府藏:袒露胸襟。府藏:通“腑脏”③施施:形容语调平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2)会皇考病没()
(3)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4)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B.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D.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18.把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19.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苏序的性格特点。(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①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任伯雨列传》)
【注】①纲舟: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苦:苦于,为……所苦
B.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谠:正直
C.若贷而不诛贷:推卸
D.俾权给事中权:担任
5.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B.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C.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D.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伯雨自幼与众不同,做雍丘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大力整顿漕运,使其境内不再受盗贼之害。
B.任伯雨担任左正言时,上书徽宗,揭发章惇有篡位的野心。而据北使之说,辽主曾对章惇屡次称善。
C.任伯雨多次谏言,大臣很畏惧他,皇帝也告诉他不说或少说,后因党事被革职,又被迫迁往昌化。
D.任伯雨对朝廷忠心耿耿,徽宗曾经重用他,他死后高宗诏赠他为龙图阁,加赠谏议大夫。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5分)
译文:
(2)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5分)
【旅游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4年9月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海拔1346.6米,北枕中华母亲河-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山顶为一天然草原,即黛眉寨。阔千余亩,地势平缓,是中原罕见的山顶草原。
简要分析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D、卒全其城全:保全
5.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④轼之才,远大器也
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⑥
6.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6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②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宋史·苏轼传》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令损价损:减少
B.吾侪小人侪:是
C.遂以本官知英州知:担任知州
D.初僦官屋以居僦:租赁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夺其口体必用之资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虽禁军且为我尽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泛于梁山泊多于南亩之农夫
D.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故为之文以志之
8.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3分)
9.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3分)
▲
(2)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3分)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一条必然的路陈启文
①从眉山三苏祠走向中原的三苏坟,是一条必然的路。苏洵和他两个天才的儿子苏轼、苏辙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②要去那片坟地,先必须穿越一座广大的园林。这是一处远离他们故乡眉山的三苏园,也是一座远比他们故乡那座三苏园更大的山水园林。在大片的翠竹、松柏与无影无形的风之间,你将邂逅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湖。它们的存在,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轮回。这是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是一代又一代以轮回的方式在大地上续写的史记。
③又一次站在东坡湖畔。我不知天底下有多少个以东坡的名字来命名的湖泊,这个人一生从岷江走向黄河,又从黄河走向淮河、运河、长江、珠江、南海,他几乎把中国的大江大湖大海都走遍了,这让他的生命、他的骨血、他的文字几乎被各种滋味的水浸透了。而眼前的这个东坡湖,与他诞生之地的那个东坡湖遥相呼应,一个恍若前世,一个如同今生。我知道,眼前这个东坡湖,只是人间的又一次复制,一个没有任何诗意的人工湖。它的存在并非为风景而虚设。我来这里时,小暑刚过,中原已是大热天了。这也是中原最干涸的季节,每一寸土地都处在焦渴无比的状态。一个触目的事实就在焦渴中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点一滴地浇灌着被烈日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农田,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趴在泥淖里、被太阳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东坡湖了。当淤泥上泛起阳光的照射,哪怕干涸也浪影重重。尽管没有看到我想看到的那波光潋滟的风景,但东坡湖四周那长势喜人、一片葱茏的庄稼,多少缓解了一下我内心里不可名状的焦虑。设若苏东坡活着,我想他一定会这样做,这也是他在家乡眉山干过的傻事,哪怕自家的池塘里干得只剩下了一口水,他也会先给农人来缓解焦渴……
④一条石头铺出来的路笼罩在深沉的阴影之中,穿过缄默的土地,通向一条神道。四株古柏,不知长了多少年了,已长得极古、极拙,昏昏沉沉如同坠入梦中。树荫下,是一声不吭的石马、石羊、石虎、石人,它们侍列在神道两侧,摆出一个严整的仪仗。在静穆中,我深深地感知了一种接近神圣的美。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红石牌坊,一抬头就看见四个苍劲的大字镌刻于坊楣正中:青山玉瘗。两边枋柱上,是一副阴刻的楹联,其实是苏轼的两句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他卷入乌台诗案被打入牢狱时写给其弟苏辙的《狱中寄子由二首》中的诗句,接下来的两句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我突然感到鼻子一阵酸楚,接下去又万籁无声,这两个最终长眠于此的兄弟,还真是“世世为兄弟”了。
⑤穿过粗粝而简陋的石坊、飨堂、祭坛,走进了墓园。感觉已置身于一座原始森林,只有中原大地才能长出这种参天古树,那古老而浓密的树木已长得像中原的泥土一样发黑,浮动着阵阵暗香。这些古树的寿命,有的据说比这片坟地的历史还长,却如灵魂附体,它们不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西南,大西南。只要你沿着这个方向,一直不停地走,就可以走到遥远川西盆地的那座眉山。人非草木,而这充满了灵性的大自然却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为你揭示了一个故乡的存在。这也让我对那片坟地投出了疑惑的一瞥。这不只是我的疑惑,而是一个千年悬念。一直以来,后世围绕这片坟地的争议不断。每一个漂泊的生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会有着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本能。在苏辙的《次韵子瞻寄贺生日》一诗中,也流露了他对最后归宿的想法,“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可见他想的还是要落叶归根,葬入故乡老翁井畔埋葬着父母亲的祖坟,而他们又为什么会选择这远离故乡的异乡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
⑥对此,后世还真有不少的猜想。其中一说是,北宋士人非常推崇嵩山周围的土厚水深之地,希望自己死后能葬于此地。而郏县,正处于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这也正是士大夫们崇尚的土厚水深之地。在苏氏父子中,最早流露此愿的应该是苏洵。苏洵晚年居京师(汴京)时,早有夙愿要迁居洛阳,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但苏洵最终没有归葬此地,他埋葬于此的只是一座迟到了数百年的衣冠冢。而父亲的遗愿则成了苏轼的遗言。关于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公(苏轼)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于是,苏辙便按照亡兄苏轼的遗命,最终把他葬于嵩山下这片土地上。他自己死后,也陪伴亡兄长眠于此。——这不是死亡的故事,而是生命的承诺。
⑦一条必然的路,最终把三个经世不灭的灵魂引向了这里。
(有删节)
13.第②段“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3分)
14.作者写墓园古树“不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西南,大西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下面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一个触目的事实就在焦渴中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点一滴地浇灌着被烈日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农田,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趴在泥淖里、被太阳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东坡湖了。
17.文中有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如,自家池塘只剩一口水也要给农人缓解焦渴,既想落叶归根最终却远葬异乡,但都表现了“生命的意义”,读了此文后,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何新的理解?(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A.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苦:苦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伯雨自幼与众不同,做雍丘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大力整顿漕运,使其境内不再受盗贼之害。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文段后的问题(24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殿试中乙科。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冠,博通经史等到
B.衙吏踵破家相继
C.违制之坐罪责
D.以虞水之再至担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B.欧阳修以才识兼茂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
C.轼庐于其上筑室于东坡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卒全其城
11.下列名项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
B.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C.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D.驱使复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十岁时聪明过人,在母亲教导下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的故事,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B.苏轼二十岁时精通经史,读《庄子》后觉得其中所说的与自己之前的见解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简直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C.苏轼在各地当官都能为百姓利益着想,即便是在密州时因不及时推行“手实法”而被罢官,也没影响他在徐州时身先士卒,率军民抗洪护城。
D.苏轼用诗作讽刺对百姓不利的政事,被御史安上诽谤皇帝的罪名,将被定死罪时,宋神宗怜惜他,让他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①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巢谷传(节选)苏辙
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中世,是眉山的农民,年少时师从士大夫读书,年老时在当地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朴拙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很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很久后学业完成,却没有考取。
②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马射箭攻击刺杀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强的,于是离开(老家)游历秦凤、泾原一带,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为朋友。有个叫韩存宝的,尤其与他交好。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牢固如金石的友谊。熙宁年间,存宝做河州的将领,有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认为他是奇才。恰逢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加以抵制,于是(朝廷)命令存宝出兵讨伐。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事情,就邀请巢谷到军营中相询问。后来存宝获罪,将被抓捕,料到自己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个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儿就不免受冻挨饿,(我)口袋里还有几百两银子,除了您(我)没有谁可以嘱托交给他们的了。”巢谷答应了,立即更换姓名,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被赦免才出来。我因(与他)同乡,所以在小时候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气,是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托付的人。
③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①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④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我正住在这南方边远地区,和南蛮们一同生活,大概要死在此地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听说他有个儿子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文,改天把它交给巢蒙。
【注释】①绍圣: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畜弓箭,习骑射畜:积储,准备B.所至友其秀杰友:与……交朋友
C.存宝不习蛮事习:学习D.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诵:公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见举武艺者,心好之南冥者,天池也
B.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C.予悯其老且病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D.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B.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C.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D.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在第②段,作者叙述巢谷与存宝的“金石之交”,并以“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来证明其所叙的真实性,很好地表现了巢谷重义的品德。
C.在第③段,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如对“予兄弟”,巢谷与其他人态度鲜明对比,表现了巢谷不趋炎附势、重义笃志的气节。
D.作者通过选取“弃文学武”“金石之交”“万里步行”三则典型事例,抒发自己对巢谷崇敬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弃文学武”“而不中第”的委婉批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B.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徙:搬家,迁徙
C.予愍其老且病愍:怜悯,同情
D.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顾:只是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予以罪谪居筠州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苏轼后,再去见苏辙途中,病死。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气概。
C.本文选材典型,语言朴素平易,看似平淡却又回味无穷,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3分)
(2)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鹧鸪天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绍圣二年(1905)因被污修《神宗实录》不实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在贬五年余。此词当是作于戎州。
(1)菊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菊花”的作用。(4分)
(2)“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传达出了词人什么样的心理?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
石康伯,字幼安,蜀之眉山人,故紫微舍人①昌言之幼子也。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独好法书名画,古器异物,遇有所见,脱衣辍食以求之,不问有无。居京师四十年,出入闾巷,未尝骑马。在稠人中,耳目谡谡然②,专求其所好。长七尺,黑而髯,如世之所画道人剑客,而徒步尘埃中,若有所营,不知者以为异人也。又善滑稽,巧发微中,旁人扺掌绝倒,而幼安淡然不变色。与人游,知其急难,甚于为己。有客于京师而病者,辄舁③置其家,亲饮食之;死则棺敛之,无难色。凡识幼安者,皆知其如此。而余独深知之。幼安识虑甚远,独口不言耳。今年六十二,状貌如四十许人,须三尺,郁然无一茎白者,此岂徒然者哉。为亳州职官,与富郑公俱得罪者,其子夷庚也。
其家书画数百轴,取其毫末杂碎者,以册编之,谓之“石氏画苑”。幼安与文与可④游,如兄弟,故得其画为多。而余亦善画古木丛竹,因以遗之,使置之苑中。子由尝言:“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似犹可贵,况其实者。吾行都邑田野,所见人物,皆吾画笥也。所不见者,独鬼神耳,当赖画而识,然人亦何用见鬼。”此言真有理。今幼安好画,乃其一病,无足录者,独著其为人之大略云尔。元丰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赵郡苏轼书。
注:①紫微舍人:即起草皇帝诏令的官员。②谡谡然:精力充沛的样子。③舁:抬。④文与可: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与人游()(2)亲饮食之()
(3)死则棺敛之()(4)无足录者()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铸以为金人十二
B.而幼安淡然不变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死则棺敛之临视,则虫集冠上
D.乃其一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
(2)余亦善画古木丛竹,因以遗之,使置之苑中。
19.根据第一段内容,用两个成语概括石康伯的性格特点?(2分)
20.本文是苏轼为石康伯画苑作的题记,但苏轼行文却“独著其为人之大略”。其用意是什么?(3分)
文言文阅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
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D.卒全其城全:保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母许之否乎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①母程氏亲授以书②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①吾昔有见,口未能言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①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3.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⑥
4.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
又有做净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
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
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