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集体飙升,全球金属市场一片火热!
近期黄金现货再创历史新高,盘中一度触及每盎司2450美元。现货白银创下11年来新高,盘中一度触及每盎司32美元。铂金也上涨至每盎司1090美元以上,创2023年4月23日以来高点。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的铜期货一度突破每吨11000美元关口,逼近2022年3月的历史最高点。
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黄金股ETF基金经理章赟
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
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闫冬
一、多因素助推贵金属持续大涨
中国基金报:金银铜集体飙升,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如何看待这轮贵金属大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过蓓蓓:以黄金为例,当前推升金价的最主要逻辑是美元信用的下降,表现为全球央行增加储备、积极购金。虽然传统上美元实际利率被视为黄金定价的关键,但在当前周期中,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反复,实际利率的预期波动较大,其影响也并非主导因素。此外,影响白银的逻辑跟黄金相似,因此两者价格趋势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
但近两年来,我们看到实际利率是有明显抬升的,但是金价在这个过程中却创了历史新高,这反映的就是传统实际利率定价框架的失效和新范式的建立。
在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去美元化诉求抬升的背景下,当下东方国家央行对黄金大幅增持,央行成为贵金属购买的最重要购买力量和定价方,是本轮贵金属价格脱离传统分析框架上涨的一大原因。在新范式发生的宏观性背景不出现逆转的情况下,叠加今年的美联储降息预期,使得贵金属有望走出一轮中期牛市。
黄稚:黄金价格持续走强,主要受到多头资金边际定价主导,背后驱动因素包括:一、多国央行增持黄金,部分投资者担忧美元信用购买黄金;二、市场博弈美联储降息;三、黄金避险属性强化,地缘风险上升,避险需求带来的溢价。
王祥:5月中旬以来的贵金属二次攀升,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到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影响。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一波三折并最终破裂,以色列在拉法地区的围攻推进以及伊朗总统坠机等突发地缘事件刺激了贵金属的避险需求。同时,以铜为代表的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从比价的角度吸引贵金属的跟随买盘。此外,美国4月CPI同比增长3.4%,在连续三个月反弹后终于再次回落,也提振了边际上的宽松预期。
二、黄金上涨空间仍然很大
至于上涨的空间,美国通胀是国际金价的领先指标,过去20年美国的两次通胀高点后的1至2年内,黄金价格分别上涨了70%以上。当前美国的货币超发规模达到近20年之最,新冠疫情导致的美国通胀也达到了近20年的高点,黄金的潜在上涨空间仍然很大。历史上金价创历史新高后的收益十分可观。
以COMEX黄金在2000年以来的表现为例,在81次价格创历史新高后,后续一年正收益占比达75%、平均涨幅为11.5%。另外,黄金接连创新高并没有降低央行的购金意愿,全球央行系统性增持黄金储备的趋势仍在持续。根据5月7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已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据世界黄金协会调查,63%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黄金储备,黄金市场或许方兴未艾。
过蓓蓓:黄金由于地缘政治的避险需求和“去美元化”的趋势可能继续受到支撑。金银比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在降息预期下,贵金属中白银的价格弹性或比黄金更强。贵金属价格变动中,短期反映地缘风险,中期反映降息预期,长期反映货币信用避险。
王祥:5月中旬以来的黄金走势显著强于我们的预期,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再通胀与经济弱化导致利率下行两条逻辑路径之间的切换缝隙。在地缘政治、趋势博弈、经济预期和再通胀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影响下,未来黄金资产的波动率可能将较长期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这意味着历史经验对于黄金短期的路径判断或难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但能够确认的是,在全球整体金融资产波动率上升的大背景下,在美国大选前,美联储对于流动性的呵护将使黄金的中期趋势继续稳健地运行下去。如果突发性的地缘事件降温导致贵金属价格出现短期调整,将是不错的介入机会。
三、后市白银价格弹性可能仍会更大
中国基金报:本周,现货白银价格也站上32美元/盎司关口,续创11年来新高。白银价格今年已飙升32%,甚至超过黄金,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对白银后市怎么看?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要爆发的大宗商品?
过蓓蓓:“金银比”自2009年以来中枢位于71.7,但2020年后金银比上移至80左右,“金银比”有回落至中枢的空间。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白银的补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金价的回撤来实现。
银价短期受投机交易和避险情绪影响,中期受商品供需和利率影响,长期受货币信用影响。银价上涨的动力来自对冲国际货币体系的信用,出于国家储备安全,以及居民财富储备安全的需求,央行和个人对于贵金属的配置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
黄金价格背后的支撑因素,同样也支撑着白银价格,只不过白银的价格弹性会稍大一些。
黄稚:白银由于兼具金融和工业双重属性,历史上价格波动较大。从金融属性来看,白银与黄金具有相似性,黄金上涨后白银通常具备补涨需求;从工业需求上看,白银在电子、光伏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近年来随着白银在光伏产业中的应用需求增长,使得库存有所下滑。从近两月表现来看,在降息预期和补库逻辑双重催化下,金银比回落已经较为明显,后市白银价格弹性可能仍会较大。
王祥:白银在历史上的波动率显著高于黄金资产,其相对黄金的Beta一般情况下在1.5~2倍之间波动。与黄金相比,白银对地缘局势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对经济周期与通胀的感知力更强。如果后续大宗商品的整体强势延续,黄金的交易逻辑逐渐从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回归路径切换到再通胀逻辑,那么白银理论上的上行空间将更为充沛一些。
四、长期来看,当下铜价或仅是新起点
中国基金报:此次贵金属交易中,比黄金和白银更显眼的是铜。本周,COMEX期铜市场上演了一轮史诗级逼空行情。除了短期投机性因素外,由于供需前景,看涨铜价似乎已成为眼下华尔街的共识。对后市铜价怎么看?
黄稚:上周COMEX铜强势拉涨,创出了历史新高。铜的供需预期向好、市场情绪乐观看涨,叠加COMEX交易所库存偏低而合约持仓量较高、空头平仓压力较大,期货市场容易形成逼仓交易。
短期来看,铜矿供给扰动未有缓解、矿端偏紧为铜价提供较强支撑;中期来看,海外需求边际改善,国内房地产政策持续发力,下游需求有望迎来改善,或将利好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表现。
对于后市铜价,短期由于商品价格暂时有投机资金的大幅流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但在2~3年的中期维度内,还是比较看好铜价,“供紧需增”的核心逻辑目前依然没有被破坏。
五、大宗商品牛市或持续
章赟:在全球金属市场迎来价格集体飙升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警惕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若不如预期稳健,可能会导致需求减弱,从而对金属价格产生下行压力。另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和地产领域需求存在较高预期,若实际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将直接影响金属需求量。同时,上游金属供给若因高价刺激而迅速扩张,可能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另外也要警惕美国治理通胀之路坎坷重重,通胀回落有可能难以一帆风顺,降息预期一再推迟。
王祥:尽管我们认可大宗商品的整体牛市进程,但任何资产的上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近期地缘局势的扰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商品的波动路径,投资者在参与趋势交易的同时应做好资金管理。
闫冬:后续的风险,一是短期情绪过热的背景下,当部分资金获利了结时,无论是商品还是股票都容易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回调,正如本周市场所演绎的一样;二是除了贵金属这种金融属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金属品种,如对铜铝等供需基本面定价权重更高的品种而言,价格跟着宏观上涨以后,需要观察基本面维度的配合,尤其是铜本轮的上涨是处在内需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善、库存在旺季没有出现明显去化的背景,后续需求是否能真正兑现决定了铜价能否在高位企稳。
此外,价格上涨以后需要跟踪下游的负反馈情况,高价是否会对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以及是否会导致部分品种被更廉价的金属品种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