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国际市场迎来重大事件或者发布重要数据,夜晚的中国银行总行大楼里,全球市场部的交易员都会聚精会神地坚守在交易系统和资讯终端前严阵以待。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商品与贵金属交易台主管李惠波对工作中的这种紧张的状态早就习以为常。
李惠波在中国银行的十七载春秋里,从交易员逐步成长为团队负责人,不仅参与了外汇市场交易和全球贵金属定价,也见证了中行全球市场业务的发展壮大。目前,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已拥有汇率、利率、商品三大业务条线,搭建了以北京、上海、香港、伦敦、纽约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交易体系。“全球市场业务是中行的传统优势业务,但我们不应仅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李惠波始终在工作中坚持创新、敢于突破。
李惠波
“全球市场是一个全新世界”
起初走进交易室,成为外汇交易员,李惠波感觉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天都面对市场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那种兴奋和激动是难以名状的。但他也意识到交易工作不仅仅只凭热情,瞬息万变的市场风浪随时可以将一名缺乏交易经验的新手掀入海底,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资金业务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市场历练中。
得益于“老资金”们的传帮带,李惠波在短时期内熟练地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看盘报价能力。外汇市场一天24小时连续交易,交易员虽有排班制度,但他为获得更多市场经验和学习机会,常常从早班坚持至晚班,努力钻研各种线图、蜡烛图、均线和各类技术分析指标,培养市场感觉。当别人问他为何如此拼命,李惠波坦言:“也许我更懂得珍惜这个接触市场的机会,也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缩短和同事的差距,小伙伴们就像武林高手各有熟悉的兵刃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交易货币。”每当回忆起这段充实的日子,李惠波都充满感激。
2009年,随着贵金属市场的持续升温,各家商业银行加速对贵金属业务的发展布局。为发挥外汇市场专业能力,李惠波被调至贵金属业务台。与外汇不同,贵金属兼具货币及商品属性,包含不同的实物交易品种,境内交割重量上有1公斤的9999纯度和3公斤的9995纯度金条,国际市场则为995纯度12.5公斤金条,而且境内外场所都有期货交易合约,这些实物的交割和清算规则让很多人如坠云雾,不明就里。
李惠波再一次义无反顾地投身市场,大到境内外各个市场研究和业务发展策略,小到具体产品的交易交割细则,甚至税务规则和账务处理方式,通过深入研究他迅速熟悉了贵金属市场和产品,为日后建立和实施交易策略、推动代理金交所个人T+D等重点产品落地以及承担前中后台一体化建设项目打下了基础。
对每一份工作的尽心尽责和对交易事业的热爱,让李惠波得到充分历练和成长。成为团队负责人后,李惠波肩负起了业务条线建设发展的重任,为提升年轻交易员交易水平、培养良好交易习惯。针对大额交易,李惠波亲自示范报价平盘,双手在多个交易键盘上来回穿梭,自信冷静地在一两分钟内将数万盎司黄金头寸迅速出清,让年轻交易员充分领悟到市场流动性的快速变化。同时,李惠波常常提醒大家:“在报价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风险警惕意识,清楚自己看盘时段的重要事件和数据,学会及时处理自己被动接受的头寸,学会掌握亚洲、伦敦和纽约不同交易时段的波动差异,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我在中行参与全球贵金属定价”
2015年6月16日,中国银行正式成为亚洲首家直接参与伦敦金定价的金融机构。消息一经公布,在境内外贵金属市场引起巨大反响,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CEORuthCrowell表示:“中国银行作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他们成为中国首家直接定价行是当之无愧的。”
“把每一个新业务都当作‘创业’”
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肩负着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发展的使命。“国有大行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使命,能够发挥我们的专长承担更大责任也是我们的幸事。”李惠波是这样想,也是这么做的。
上海黄金交易所是我国专门从事黄金交易的国家金融要素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黄金交易市场。中国银行作为交易所首批金融会员和理事单位,长期以来在多个方面支持和推动境内贵金属市场建设。
2016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筹划推出全球第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上海金”,李惠波带领交易员结合市场情况,为“上海金”规则和体系建设贡献国际经验。黄金实物是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关键,为满足境内日益旺盛的需求,保障境内黄金市场供给,让百姓买到“便宜金”和“放心金”,李惠波及其团队充分拓展境内外实物黄金供给渠道,提升进口流程和效率,许多业务流程成为行业标杆。
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入,上海黄金交易所拟在上海自贸区创设国际板。凭借多年贵金属业务经验,李惠波牵头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获批成为第一批国际会员,协助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系统搭建、交易清算全流程业务准备,全力保障国际板业务如期开展。
李惠波还鼓励团队“敢与外资竞争”,提出了要成为服务境内同业的贵金属报价行的想法。行胜于言,他牵头营销中行国际贵金属报价业务,带着同事们逐家拜访同业客户,在短短两年内迅速发展起贵金属同业报价业务,既活跃了中资银行间的贵金属市场,也同步提升了中行声誉。
2017年李惠波又提出了商品业务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开启了重构中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体系的新征程。整个团队群策群力,从增强市场能力、提升业务模式、丰富报价产品、全面业务联动等方面入手,积极重振中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带着总行交易员按行业先行梳理潜在客户名单,指导分行客户营销。
“总行把自己擅长的有能力的事情做了,留给分行的就是清晰的业务思路”,在对待分行报价上,李惠波特别强调:“总行的交易人员永远要更专业,出现任何报价障碍总行交易人员需先自省其身。”他认为分行基层工作者在面对客户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情况要比想象中还要多,总行若是在报价和产品上都给不了支持,业务条线管理和联动发展无从谈起。
把每一个新业务都当作“创业”,这是李惠波始终坚持的理念,在他的鼓励下,整个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自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