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银行近期接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而监管部门此举或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诉有关。截至目前,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六家国有大行在内,已有17家银行宣布暂停贵金属新开户,主要涉及账户贵金属及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两类。
一致暂停或因投资人投诉激发
券商中国记者整理上述17家银行公告发现,几乎所有银行都暂停了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业务,部分银行同时还暂停了账户贵金属业务。
据了解,账户贵金属业务,又称“纸黄金”“纸白银”,以追踪国际贵金属市场为主,基本采取无杠杆的全额交易模式;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业务包括贵金属现货和贵金属现货延期(即“贵金属T+D”)等品种的交易,是有杠杆的保证金交易品种。
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可以合法开展贵金属交易的交易所。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融类会员(主要是商业银行)可以面向个人投资者开展代理交易的业务,综合类会员可开展自营和代理法人客户业务。
各家银行给出的暂停新客户开立账户原因均与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新冠疫情等影响,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采取上述措施。同时,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
法院最终判定,金大师等被告方在此过程中未尽投资者承受能力评估义务、风险揭示义务和适当推介义务等相应义务,行为存在过错,因此,投资人本金亏损部分由原告、被告各负担50%。
该法院指出,随着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投资者在信息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而金融机构则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故在金融服务法律关系中,应对专业金融机构课以相应义务,即向投资者提供投资或理财顾问服务时,其对投资者须承担受托义务,尽量避免投资者因专业性的欠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而对金融机构课以此种义务,亦可防止其追求自身利益,将不适格的投资者不当地引入资本市场,罔顾投资者权益而从中牟利。
能否重启尚待观察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暂停贵金属新开户或许是监管部门酝酿多时之举。一方面,原油宝事件暴露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瑕疵;另一方面,此次监管指导也暗合新商业银行法中维持分业经营要求、引导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疫情期间个别银行经历的原油宝事件,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商业银行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风控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现在看结果并不让人非常满意。目前来看,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中间业务的风控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从这个角度来说,暂停新开户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在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还缺乏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这样的纠纷事件还可能不断重演。
他进一步指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还在于银行定位不清晰。如果对银行的定位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这些业务风险必然被包含其中,但如果对银行的定位是金融风险的最后屏障,加之投资人主观认为银行属于低风险渠道,出现损失就要求银行兜底,则会导致金融衍生品等中间业务难以发展起来。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从长期角度看,贵金属价格整体呈现上涨的态势,贵金属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本身不是正常现象,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贵金属短期内大概率仍然呈现波动态势。待市场价格走势相对稳定后,银行即可重启新开户。
王红英则认为,重启可能性不大。他表示,近期央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中维持银行分业经营要求,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展纸黄金、纸原油等业务在法规层面存在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此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模式存在“对赌”色彩,即当客户做多时,银行则做空,反之亦然,这类模式并不符合当前商业银行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政策导向。
原标题:《突发!又有4家银行暂停"开户",这一事件成导火索?已有17家银行联合"围剿",贵金属市场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