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7月6日-2021年7月12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1131号(330077)
项目名称
横峰县凯怡实业有限公司稀贵金属技改扩建项目
建设地点
横峰县凯怡实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江西横峰经济开发区
环评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1)焙烧车间废气
包括焙烧废气、电弧炉废气、中频炉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氯化氢、氟化物、氨、二噁英等。
焙烧废气和电弧炉废气的混合烟气采用二次燃烧+余热锅炉+急冷+SCR脱硝+活性炭(喷射)+消石灰粉吸附+布袋除尘+碱液喷淋工艺处理后通过1根35m高排气筒(1#)排放。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颗粒物99%、挥发性有机物99.5%、氮氧化物60%、二氧化硫60%、氟化物90%、氯化氢90%、氨90%、二噁英90%,外排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氯化氢、二噁英等的浓度均能够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限值要求,外排挥发性有机物可满足参照执行的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表1其他行业的要求,氨排放速率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中标准限值要求;中频炉废气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产生浓度较低,均可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要求,该股废气直接通过1根35m高排气筒(1#)排放。
(2)酸化车间1废气
主要包括废钯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废铂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废钌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和含铱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硫酸雾、氯与氨等。
废钯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采用二级水吸收+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氯化氢99%、氯95%、氨95%;废铂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废钌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和含铱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采用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氯化氢99%、氯95%、硫酸雾99%、氨95%;以上处理后的废气一并通过1根25m高排气筒(3#)排放。外排废气中氯化氢、氯和硫酸雾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氨排放速率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中限值要求。
(3)酸化车间2废气
主要包括含铑废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废三元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含金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和含银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氮氧化物、硫酸雾、氯与氨等。
含铑废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和含金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采用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氯化氢99%、氯95%;废三元催化剂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采用二级水吸收+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氯化氢99%、氯95%、氨95%;含银废料回收利用生产线工艺废气采用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硫酸雾设计去除效率为90%;以上经处理后的废气再一并经1套射流尿素吸收塔进一步处理,氮氧化物设计去除效率为60%,尾气通过1根25m高排气筒(2#)排放。外排废气中氮氧化物、氯化氢、氯、氨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标准,硫酸雾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4)贵金属车间废气
主要包括氯化钯生产线工艺废气、氯铂酸生产线工艺废气、氯金酸生产线工艺废气、三氯化铑生产线工艺废气、三氯化钌生产线工艺废气和氯铱酸铵生产线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氮氧化物、氯等。
氯化钯、氯铂酸、氯金酸生产线工艺废气共用1套三级碱液喷淋装置处理,三氯化铑、三氯化钌和氯铱酸铵生产线工艺废气共用1套三级碱液喷淋装置处理,各污染物的设计去除效率分别为氯化氢99%、氯95%;以上经处理后的废气再一并经1套射流尿素吸收塔进一步处理,氮氧化物设计去除效率为60%,尾气通过1根25m高排气筒(4#)排放。外排废气中氮氧化物、氯化氢、氯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可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标准。
(5)硅料车间废气
硅料车间废气主要包括浸泡废气和退银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氟化物和硫酸雾,硅料车间废气采用三级碱液喷淋处理+1套射流尿素吸收塔处理,硫酸雾和氟化物去除效率均为90%,氮氧化物去除效率约为60%,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根25m高排气筒(2#)排放,外排废气中氮氧化物、硫酸、氟化物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标准。
(6)锅炉烟气
本项目1台蒸汽锅炉,采用天然气为燃料,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烟气直接由1根15m排气筒(5#)排放,外排烟气中SO2、NOx、颗粒物排放浓度均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限值要求。
(7)无组织废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来自车间未收集到的逸散废气,配酸、溶液配制过程中散逸出的无组织废气、储罐区大小呼吸产生的无组织酸性废气等。通过加强对生产管理和车间通风,以及原料桶和管道的密封管理,减少厂内无组织废气产生。厂界处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规定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硫酸雾、氟化物、氯化氢、氯和氨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挥发性有机物可满足参照的天津市DB12/524—2020中表2限值的要求(以非甲烷总烃表征)。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工艺综合废水、焙烧烟气治理废水、工艺酸性废气治理废水、含氨废气治理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真空泵废水收集后,经中和处理,再送至MVR蒸发系统处理,冷凝水回用不外排;工艺洗涤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中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锅炉定排水和纯水制备浓水一并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水中pH、CODcr、SS、NH3-N、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排放浓度可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外排。
噪声控制措施主要为: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均安置于室内,设备采用单台独立基础,设备安装时要加装减振垫、隔振垫,做好减震措施降低噪声,风机、水泵等设置隔声罩,并采取车间隔声措施,以及加强厂区内绿化,控制项目生产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东、西、北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南厂界可达到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滤渣、废弃包装物、焙烧车间收集的烟尘、三效蒸发产生的废盐、废活性炭、废机油收集后,分类堆存于危废暂存库内,均以合格容器或加衬里的编织袋密封保存,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在厂区北侧设置1个占地面积约为792m2的危废原料仓库和1个占地面积约为504m2的危废产废仓库(按3个月贮存量设计),暂存库建筑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废抹布属豁免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电弧炉熔炼渣、银精炼渣、非金属碎片、陶瓷基、铁基、污水处理站污泥(已附协议)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在厂区北侧设置1个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188m2(按1个月贮存量设计),暂存间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原则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原料、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分类存放,不设置露天堆场;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并加强管理和维护;生产区进行地面硬化,重点防治区(含焙烧车间、酸化车间1、酸化车间2、贵金属车间、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收集池、储罐区、危废暂存间、危废仓库、事故应急池等)及废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进行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其余依托工程均沿用现有各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加强管理和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控,一旦发现被污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在厂区及周边设置3个地下水监控井,监控因子为pH、耗氧量、氨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铜、锌、铬、镉、铅、砷、铁、铝、汞、镍、锰、银等。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硝酸、盐酸、硫酸、氨水、氯酸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液氯、过氧化钠、次氯酸钠、氢氟酸、水合肼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判定,该项目环境风险综合潜势为IV+。
为防止泄漏,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经常检查易造成腐蚀的部位,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设置自动报警系统,配置防火器材;各装置含有毒物料的工段现场设有喷淋洗眼器、洗手池,配备防毒面具和自给式呼吸器等防范用品,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物料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严格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氯气站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在储存区设置有稀碱液或有灰乳的事故处理池和喷淋设施,液氯气化系统设喷淋处理设施;氯气吸收处理装置设事故联锁紧急停车系统,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车。
储罐区设置围堰,地面采取防腐防渗措施,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物料收集至备用桶;在各生产车间均设置事故收集池(容积均为20m3);在厂区西南侧设置应急事故池(容积600m3),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或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及时收集泄漏化学品及生产废水,废水返回污水处理站处理,防止事故废水直排。应急事故池设为地下式,便于废水自流入,并保持事故池日常处于空置状态。设置备用风机和水泵,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立即停产,及时抢修。
其余依托现有工程的风险源均沿用现有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设置防护距离
据报告书测算,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酸化车间2周边200m,焙烧车间、酸化车间1、贵金属车间和储罐区周边100m范围。据报告书调查结果,与本项目最近的居民点为厂区东南面的钟家,距离厂界614m,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