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长高迎欣、行长郑万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殷绪文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否

本季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未经审计。除特别说明外,为本行及附属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合并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注:1.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及期末总资产平均余额。

2.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等规定计算。

3.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4.净利差=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5.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6.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吸收存款总额及其构成均不含应计利息。

7.贷款减值准备包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

8.其他存款包含发行存款证、汇出及应解汇款。

9.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10.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的规定执行。本报告期末,本集团及本行适用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标准为130%和1.8%。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二)非经常性损益

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注:1.H股股东持股情况根据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设置的本行股东名册中所列的股份数目统计;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报告期末,在该公司开户登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本行H股股份合计数;

3.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和质押股份数量中含有因发行债券而转入“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质押专户”(共三期)的1,368,920,000股股份;

4.2022年7月21日和7月29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行的1,799,582,618股股份被轮候冻结。

(二)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三、其他提醒事项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本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推动战略实施,认真做好防疫情、稳增长、促改革、控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全行发展基础。以改革深化激发组织新活力,深入践行“以客为尊”服务新理念,落地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新模式,加快实现数字化金融新体验,持续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展现出稳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的经营新局面。

2022年前三季度,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37.78亿元,同比下降17.09亿元,降幅4.82%;实现营业收入1,085.96亿元,同比下降220.39亿元,降幅16.87%。利息净收入方面,本集团持续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对优质客户的信贷资产投放力度,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51BP,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00.08亿元;此外,受债券市场价格影响,新配置利率债、信用债利率下降,本集团各项投资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22BP,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0.80亿元。非利息净收入方面,受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投资估值及代理基金业务规模下降,本集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59.37亿元,代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21.32亿元。

1、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本集团积极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全力推动信贷资产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71,339.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11.35亿元,增幅2.61%;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1,314.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57.26亿元,增幅2.12%。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鼓励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信贷投放,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制造业贷款总额3,895.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8.78亿元,增幅12.37%;绿色信贷余额1,629.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6.15亿元,增幅51.82%;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国家重点区域贷款余额24,838.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76.33亿元,增幅4.53%,增幅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幅。

本集团深化客群经营,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负债质量管理,各项存款实现良好增长,负债结构有所改善。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65,227.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64.79亿元,增幅2.46%;吸收存款总额40,513.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56.37亿元,增幅7.30%,同比多增1,769.08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62.11%,比上年末提升2.80个百分点,其中,个人存款9,482.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7.77亿元,增幅14.87%,在吸收存款中占比23.40%,比上年末提升1.54个百分点。

2、深耕客群经营,全面提升产品服务能力

本行坚持战略不动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深入研究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基础产品与服务能力,强化客户非金融权益和特色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效;聚焦细分客群,优化客户旅程,不断完善公司、零售、资金业务模式。

(1)公司银行业务

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持续深化和完善公司业务营销体系改革,扎实推进战略客群服务模式转型与基础客群经营体系再造,体系改革的活力逐步释放,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健康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存款余额30,825.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91.27亿元,增幅5.08%;对公贷款余额23,779.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9.86亿元,增幅3.39%。

战略客群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本行战略客户营销新模式聚焦专业服务、落实分层经营、践行一体开发,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战略客群业务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进一步筑牢公司业绩增长“压舱石”。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总、分行级战略客户存款余额11,805.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96.81亿元,增幅17.95%;存款日均11,754.30亿元,比上年增加1,575.34亿元,增幅15.48%;贷款余额10,641.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4.09亿元,增幅18.67%。

基础客群经营体系再造有序落地。本行有序推进基础客群经营体系再造落地实施,聚焦以战略客户为“牛鼻子”的“点、链、圈、区”四大业务模式,通过“自上而下驱动、团队作业、综合开发、数字管理”四大策略,不断夯实“团队建设、平台搭建、产品权益、风险协同、品牌塑造”等配套支撑,同时依托“携手”“信贷”“萤火”三大计划推进重点细分客群服务。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有效客户29.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51万户,增幅9.36%。

交易银行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行聚焦客户数字化升级需求,大力推广“资金e收付”和“资金e监管”结算服务,加速国际业务线上服务落地应用,全面推进电子保函规模发展,持续提升网上保理和线上化票据产品服务效能,上线推广“e点通”“e办公”等服务,完善企业客户服务体系。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结算类产品一般存款日均10,604.80亿元,比上年增加1,348.32亿元,增幅14.57%;开立电子保函5,227笔,同比增加1,477笔,增幅39.39%。

投资银行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本行持续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作业模式、深化客群服务,全方位、多元化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新基建投资、供应链及产业链强链补链、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并购贷款余额1,719.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05%;境内银团贷款(不含并购银团)余额1,052.1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07%。本行聚焦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创新承销碳中和债券、绿色金融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高成长债券等。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债券发行规模2,164.37亿元,其中,承销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432只,规模2,001.62亿元。

机构业务稳健发展。本行对机构客群实行差异化营销开发,推动机构业务下沉营销层级,大力拓展基层客户数量;强化地方债投资管理,持续提升投债效率,稳步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和社保基金分存业务拓展,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机构业务平台项目建设支持各级政府部门智慧政务建设,深度参与财政资金循环,获取优质结算存款。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机构存款余额7,856.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元。

(2)零售银行业务

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实现零售业务营业收入500.90亿元,同比减少6.53%,在本行营业收入中占比49.01%,同比提升5.57个百分点(在本行对公及零售营业收入中占比47.57%,同比提升4.12个百分点);实现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103.11亿元,同比减少14.76%,在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中占比20.58%;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在本行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43.25%,同比上升1.20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22,113.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6.6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9,300.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3.06亿元;零售理财产品9,705.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5%。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贷款总额(含信用卡透支业务)17,980.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1.95亿元。其中,信用卡透支4,624.8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95.90亿元;按揭贷款5,823.1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98.72亿元。

加速基础客群增长。一是获客活客持续提升。持续优化代发端到端旅程,强化公私联动;优化双卡联发获客模式,强化存量信用卡单卡客户转化,固化厅堂信用卡激活客群营销;全面升级商超系列项目模式及权益,提升联名卡获客产能。持续深化互联网场景合作,上线“企微+电子账户”轻型获客模式,泛出行生态形成规模,获客效能逐步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开发借记卡新客415.21万户,同比增长20.60%;截至报告期末,全行有效及以上客户490.5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1.52万户,增幅4.59%。二是持续加强一体化营销获客,上线“民生银行推荐官”小程序,实现全行员工随时随地营销办卡;继续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构建“银行、商户、客户”三方互利共赢的业务发展机制。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信用卡客户219.18万户,同比增长114.02%。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客户数11,646.8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33.09万户。其中,信用卡客户数4,707.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88%,交叉客户累计1,540.48万户;零售贷款客户数289.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8.44万户。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小微贷款(小微贷款包括小微法人贷款及小微个人贷款。)6,680.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3.20亿元。小微有贷户42.92万户。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72.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4.06亿元。本年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4,705.36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4.7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73%,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全行2,446家网点面向小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小微个人金融资产余额5,571.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6.63亿元。

助企纾困,减费让利。本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认真落实国务院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经济政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客户关怀与慰问,及时了解客户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金融服务需求,针对性提供差异化的方案支持。二是持续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主动实施调整还款计划、延期还本、远程视频面签等措施,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人员聚集风险。三是积极梳理降费项目,全面排查收费标准,制定涵盖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转账汇款、票据、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等方面的降费政策措施。四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运输物流、餐饮、住宿、旅游、文化等行业小微客户贷款主动下调指导定价,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

(3)资金业务

落实经营新理念,提升同业客群综合贡献

本行围绕“同业客群综合经营”的理念,持续宣导改革转型、推动转型全面落实到位,持续完善统一营销、统一授信等工作机制,有序推进重点同业客户营销、扩大同业客户授信覆盖面,不断提高同业客户综合服务水平,客户基础不断夯实。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在满足行内流动性和监管指标要求的同时,深挖资产业务机会,优化同业负债结构,实现同业业务的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同业活期存款3,896.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6%。

金融市场业务持续提升投资交易能力,优化产品服务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为规范和加强债券业务,提升综合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本行坚定推进债券投资业务的深化改革。通过搭建市场化、专业化的固定收益服务平台,打造了涵盖投资、交易、销售、代客等金融市场服务的一体化民生固定收益品牌。本行持续提升投资交易能力,积极响应实体需求,大力提升债券组合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债券资产规模1.75万亿元,其中,本币债券资产规模1.63万亿元、外币债券资产规模171.16亿美元。

贵金属业务方面,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努力提升客户体验,提供线上线下互通的黄金产品和服务,打造了集“交易、避险、积存、实物、投资、理财和融资”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贵金属业务黄金竞价交易量(含自营及代理业务)522.02吨,交易金额合计人民币2,044.95亿元;黄金询价交易量708.47吨,交易金额合计人民币2,772.42亿元;白银竞价交易量(含自营及代理业务)2,082.70吨,交易金额合计人民币96.71亿元。以交易金额计算,本行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前十大交易商,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最为活跃的贵金属自营交易商之一,亦是国内重要的黄金进口商之一。

夯实基础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客户旅程的全景托管银行

本行持续推进托管业务变革转型,优化业务结构,从业务理念、运营流程、产品服务方面推动托管服务重塑,集中资源发展行业主流产品托管业务,致力打造服务客户旅程的全景托管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托管规模12.4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6万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托管业务收入15.29亿元。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33.93%,持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

养老金业务方面,本行紧密围绕国家养老金体系战略布局,高度重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金业务发展,积极布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以客户需求为基准,夯实“客群+产品”协同营销机制,持续提升年金业务履职服务能力,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客户提供优质的养老金管理服务,实现全行养老金业务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企业年金托管规模487.01亿元,企业年金个人账户17.15万户。

3、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推进和提速阶段

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不断深化全面数字化转型,持续打造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全行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1)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生态银行服务边界和服务内涵一体化拓展快速突破。企业经营生态方面,持续创新“采购e数据增信”“订单e”模式,升级供应链智能化风控体系,新增“采购e强增信”“信融e集团模式”“银票贴现低风险授信智能审批”“供应链票据”等产品,大中小微及零售客户一体化开发取得实效;智慧政务生态方面,上线福建、山东、重庆和陕西等省市的“政采快贷”产品;互联网开放生态方面,上线电商场景生态小微商户纯线上融资产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个人生活生态方面,以纯线上消费贷款为切入点,提供融资、账户、财富、结算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集中运营方面,打造信融e、票融e集中作业团队,业务运营效率明显提高。

重塑客户旅程支持重点客群经营和体验升级。端到端重塑贵宾权益、代发工资旅程,上线代发客群和新客专属权益。深化精益+敏捷“双模研发”体系,产品创新和市场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2)数据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夯实数字化底座

着力提升“数据治理、数据质量、数据底座、数据平台”四项数据能力,举办“数据开放日”系列讲座落地数字文化建设。构建整套数据制度保障体系,建立数据认责机制;进一步统一数据标准管控数据质量,强化数据资产管理;同步推进数仓信创改造与数据湖建设,打造新型企业级数据底座;强化数据应用平台化建设,着力打造实时数据体系、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AI中台和图数据库。

持续强化“架构管理、云原生、工具平台、自动化运维、信息安全”五项技术能力。推进企业级架构规划项目,形成企业架构管理方法、框架、工具和标准;明确、推广云原生技术体系,零售风险管理等模块完成云原生改造;上线服务治理新一代流水线,持续集成有效加快版本发布速度;建设DevOps工具集,提升自动化运维能力;落实客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要求,提升采集、传输、使用等各阶段数据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

4、筑牢风险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前三季度,本集团持续筑牢“一核”“两系”“三管齐下”“四梁八柱”风险内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坚持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国家信贷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巩固授信审批体制改革成效,重塑贷投后管理体系,压实“一道防线”管理责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及时压降和主动退出风险客户;继续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一户多策”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保持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趋势。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双降”。本集团不良贷款总额720.5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80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均小于100%;拨备覆盖率141.06%,比上年末下降4.2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6%,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二)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情况

中国银保监会对本集团及本行的各项资本要求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在上述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计提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附加资本,其中储备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附加资本要求为0%。本集团及本行报告期内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应分别不低于7.5%、8.5%和10.5%。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0%、10.83%和13.30%,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06个百分点、增加0.10个百分点和降低0.34个百分点。本集团及本行资本充足率情况如下: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杠杆率为7.54%,比2022年6月末上升0.26个百分点。本集团杠杆率情况如下:

(三)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129.07%,高于监管达标要求29.07个百分点,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较为充足,抵御短期流动性风险冲击能力较强。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二)财务报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及银行资产负债表

2022年9月30日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百万元)

合并及银行资产负债表(续)

高迎欣郑万春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李彬殷绪文(公司盖章)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合并及银行利润表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期间

合并及银行利润表(续)

合并及银行现金流量表

合并及银行现金流量表(续)

合并及银行现金流量表(续)

特此公告。

董事长高迎欣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10月28日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A股代码:600016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优先股代码:360037编号:2022-044

关联交易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交易内容: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第八届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2022年第七次会议于2022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福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统一授信的议案》,同意给予福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信集团”)集团最高授信额度人民币40亿元(以下金额如无特指,其币种均为人民币),支用限额40亿元,额度有效期1年。授信品种包括:1.公司授信业务项下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含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开立信用证、保理、保函、贷款承诺等表内外业务品种;2.金融市场业务项下包括但不限于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等金融市场业务品种;3.低风险业务品种;4.福信集团及其实质关联企业与本行附属机构开展的各项授信类业务。上述1-4项业务品种的使用,除同业拆借外均不得为信用方式;单笔业务担保条件、利费率水平等均不低于同期同业平均定价标准,且符合《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定价原则和具体定价要求。

●股东大会审议:

本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回避事宜:

上述交易为关联交易,关联董事吴迪先生回避表决。

●关联交易影响:

上述关联交易是本行正常银行业务,对本行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

一、关联交易审议程序

2022年10月27日,本行第八届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2022年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上述集团统一授信议案。

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议《关于福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统一授信的议案》表决情况:同意6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1票,关联董事吴迪先生回避表决。

二、关联方介绍

截至2021年末,福信集团及其实质关联企业合计持有本行股份1.82%。本行董事吴迪先生为福信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根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福信集团为本行关联法人。

福信集团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13,300万元。福信集团业务板块包括金融、房地产、科技、贸易、文体、现代农业等领域。福信集团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福信集团资产总额为116.81亿元,负债总额为73.01亿元,资产负债率62.50%;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6.51亿元,净利润0.36亿元。

三、关联交易的主要内容和定价政策

主要内容:本行第八届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2022年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给予福信集团集团最高授信额度40亿元,支用限额40亿元,额度有效期1年。授信品种包括:1.公司授信业务项下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含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开立信用证、保理、保函、贷款承诺等表内外业务品种;2.金融市场业务项下包括但不限于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等金融市场业务品种;3.低风险业务品种;4.福信集团及其实质关联企业与本行附属机构开展的各项授信类业务。

授信策略:本次集团授信系本行根据福信集团提出的合理用信需求,并审慎评估福信集团及其实质关联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后进行的额度核定。除本次集团授信外,福信集团在本行尚无其他融资需求。

定价政策:上述1-4项业务品种的使用,除同业拆借外均不得为信用方式;单笔业务担保条件、利费率水平等均不低于同期同业平均定价标准,且符合《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定价原则和具体定价要求。

四、进行关联交易的目的以及本次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与福信集团的关联交易是本行正常银行业务,对本行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

特此公告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A股代码:600016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优先股代码:360037编号:2022-045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决议公告

会议审议通过了如下决议:

1.关于提名杨志威先生为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决议

上述议案尚需提交本行股东大会审议。经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后,杨志威先生的任职资格尚需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将自任职资格核准之日起正式就任本行独立董事,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杨志威先生担任独立董事后的薪酬将按照《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薪酬制度》确定。

简历:

杨志威先生,1955年出生。现任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集团监察及风险管理总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杨先生曾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个人银行业务),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中国光大集团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法律顾问;香港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香港医院管理局大会成员;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及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董事;香港特区政府保险业咨询委员会成员。亦曾供职于香港政府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杨先生于2001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杨先生拥有律师资格,在金融、法律、监察及合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1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关于提名温秋菊女士为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决议

董事会同意提名温秋菊女士为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提交本行股东大会选举。

上述议案尚需提交本行股东大会审议。经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后,温秋菊女士的任职资格尚需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将自任职资格核准之日起正式就任本行独立董事,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温秋菊女士担任独立董事后的薪酬将按照《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薪酬制度》确定。

温秋菊女士,1965年出生,现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管理委员会委员、执行合伙人,大华国际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女士于1989年获东北财经大学西方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为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评估师,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管理咨询工作经验。

3.关于提名宋焕政先生为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决议

董事会同意提名宋焕政先生为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提交本行股东大会选举。

上述议案尚需提交本行股东大会审议。经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后,宋焕政先生的任职资格尚需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将自任职资格核准之日起正式就任本行独立董事,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宋焕政先生担任独立董事后的薪酬将按照《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薪酬制度》确定。

宋焕政先生,1968年出生,现任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国际商会(ICC)中国国家委员会律师团成员,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治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资本市场与证券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并购与重组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委派北京控股集团公司),湘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法律实务研究中心主任。宋先生曾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首席律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

宋先生于1993年获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法学硕士学位,拥有律师资格,擅长公司法、金融法、证券法和破产法,有近三十年律师从业经验。

刘纪鹏、李汉成和解植春先生在担任本行独立董事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在本行公司治理、董事会运行、发展战略、风险管控和稳健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本行董事会对刘纪鹏、李汉成和解植春先生在任职期间为本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4.关于修订《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个别条款的决议

本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

5.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决议

本行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

7.关于新建中国民生银行金融科技研发中心项目的决议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A股代码:600016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优先股代码:360037编号:2022-046

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行监事会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关于《中国民生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决议

1.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2.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运作,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允地反映了公司本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在监事会提出本意见前,未发现参与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证券简称:民生银行A股代码:600016优先股简称:民生优1优先股代码:360037编号:2022-047

修订《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个别条款的公告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行”)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个别条款的议案》,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报监管部门核准。

本次修订的内容如下:

备查文件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

THE END
1.分享30个不乱买清单,少买垃圾,多多存钱!收纳水杯护肤品垃圾袋有些东西,也没啥,但就是贼贵,品牌溢价率太高了。 28、不买收纳瓶 不过度收纳。 29、不买gu票 普通人少碰这个东西。 30、不买连帽卫衣 勒脖子,穿连帽卫衣,颈椎感觉不舒服。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当然我的不买不代表你的不买。 在看的你也可以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不买清单哦。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DIS2F0553TAZH.html
2.非贵金属元素有哪些爱问知识人非贵金属一般包括铁、锰、铜、铝、铅、锌、锡。非贵金属,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使用量相对较多、https://iask.sina.com.cn/b/new2CYJkgVXqlB.html
3.一种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一种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解决了电解水在高电流密度下催化剂性能受限的问题,可应用于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将非贵金属前驱体溶于水中,得到第一溶液;将界面诱导剂前体溶于水中,得到第二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三溶液;将沉淀剂分散在水中,得到沉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19/6023122200005214.shtm
4.国务院23号文件解读8. 《通知》主要任务中确定的八大重点行业(领域)都是什么? 答: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 9. 简要概述《通知》的主要任务?(一个重点,五方面具体任务) 答:(1)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https://www.360wenmi.com/f/zxp5twnj8qu0.html
5.非甾类抗炎药按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右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5b1ab31b1614757926f72035fa1fbaa.html?fm=bda6b1c497e5349df11582a8fdf3cac0e7
6.哪一年人民银行统计调整非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分组方法⑤ 什么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 非存款类抄金融机构是指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不一样,主要是通过发行证券或以契约性的方式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一般包括:投资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障类金https://www.cfhszx.com/finance_586300
7.2024年再生资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第二节 非金属类再生资源行业分析 n 一、再生塑料行业分析 中 1、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概况 智 2、塑料市场分析 林 3、废塑料市场分析 4 4、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0 二、再生橡胶行业分析 0 1、再生橡胶行业发展概况 6 2、橡胶市场分析 1 3、废橡胶市场分析 2 4、再生橡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8 三、废纸回收https://www.cir.cn/R_NengYuanKuangChan/28/ZaiShengZiYuanShiChangQianJingFenXiYuCe.html
8.我国文化产业资源12篇(全文)根据黄永兴和徐鹏[6]研究的思想方法,选取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回归,将主成分得分大于0的省份归为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省份。 本文归为历史文化资源相对更丰富的省份有:北京、山东、浙江、 江苏、山西、陕西、河南、云南、甘肃、四川,将把文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c1holf0.html
9.西部材料(002149)公司公告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与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开发行股票 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 二零二零年九月 1-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贵会于 2020 年 8 月 14 日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202099 号)已收悉,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ttps://q.stock.sohu.com/cn,gg,002149,6303608152.shtml
10.烤瓷牙种类及优缺点烤瓷牙是一种美容冠牙齿修复方式,烤瓷牙的种类有非贵金属烤瓷牙,纯钛烤瓷牙,全瓷牙,贵金属烤瓷牙几种。 1.非贵金属烤瓷牙 这种烤瓷牙是由镍铬合金制成的金属内冠外高温烤瓷而成,价格比较低,也是应用较为多的一种烤瓷牙了,这种烤瓷牙很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缺点也比较多,主要是它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很差,然https://www.cityhui.com/shop/62812.html
11.非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工业废水产生了大量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将这些物质释放到水生环境中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有机污染物的合理处理变得尤为重要,制备具有高催化效率、高循环稳定性、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可以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阐述了非贵金属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最常用的单/https://snm.usst.edu.cn/html/2022/2/20220201.htm
12.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录负责全国印钞、造币、银行机具、贵金属金银类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查看制、修订标准信息 TC180/SC4 证券 负责全国证券行业标准化工作 查看制、修订标准信息 TC181 动物卫生 负责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卫生、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疾病临床诊疗(伴侣动物除外)、动物福利、兽医机构效能评估等动物卫生领域的技术标http://www.standardcnjc.com/index.php/index/news/detail/id/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