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投资理财越来越普及,通过网络进行金融诈骗的手段也层出不穷。今天了不起的ETF,就和大家盘点一下近些年频繁上演的7大投资骗局。
NO.1“荐股”投资骗局
1、“千人千股”,指每天选取1000只不同的股票分别推荐给1000个不同的股民,总有蒙对的。蒙对的人,保留下来,继续推荐,再蒙对继续推荐,这样层层筛选到最后,就是对“股神”能力深信不移的投资者。
NO.2新三板原始股骗局百度、阿里缔造了太多的原始股造福神话。有些企业,刚成立不久,就打着即将上市的旗号招摇撞骗,号称只需要20几万,就能买入上市公司原始股。真要这么美,一线城市的居民少买5个平方,就能人均财富自由了。
第一种情况:“挂羊头卖狗肉”有的企业利用地方性的企业股权挂牌转让市场,冒充上市公司发售“原始股”。例如在多地发生的“原始股”骗局中,均有不法分子宣称自己是“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前海股交中心”“中原股交中心”的挂牌企业,有明确的上市代码。但事实上,股权交易中心只是地方机构。不法分子利用其名称易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相混淆,蒙骗消费者。而企业在股交中心挂牌门槛很低,跟A股市场根本没有关系。有些项目还自称自己要在海外上市,实际上在美国OTC上市的要求是非常低的,这种场外交易所不需要受美国证监会监管,而且也没有财务要求,就算是亏钱公司、空壳公司都能做成上市公司!我国现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承担新三板交易结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只有在这三个公开市场买卖股票不存在诈骗风险。
第二种情况:预备登陆新三板就算真的是预备登陆新三板的企业,按我国证监会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股东累计超过200人的擅自公开发行股票应当依法报中国证监会核准。”200人的股东门槛,决定了原始股大多是向内部高管、核心员工发售,或对VC(风险投资)、PE(股权投资)或者特定对象来定向融资,外界公众购买优质原始股的机会很少,就算有,一般的门槛要500万元以上。后期,如果企业不能如期登陆市场,所谓的“原始股”也就成了空头支票。所以,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在参与前购买原始股之前,务必要确认:股权交易合法。
NO.3区块链投资/炒币骗局自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喊话,“应该在8年前就购买了比特币。”数字货币市场又迎来一波暴涨。“赢了,输了下海干活。”“我买币就是一把梭。”人们对数字货币充满幻想,但实际上,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只是两三种,大多数字货币是毫无实际应用价值的空气币。这样的空气币没有实际落地项目支撑,没有商业应用前景,仅靠几页PPT和白皮书为大家画饼,营销能力极其出色,参考“放巴菲特鸽子”,一顿饭炒三次热搜的孙宇晨。
NO.5外汇平台骗局中国法律规定大陆不得设立公司组织公民炒汇,国内能够炒外汇的正规渠道只有银行。但不少国内外汇交易平台却打着国外监管的旗号行骗。此前,有个著名的外汇骗局——普顿外汇。根据官网介绍,该平台是印尼十大券商之一Pruton旗下品牌,后被国人引入中国,是正规的外汇投资理财平台。运行模式主要为投资者出钱,平台出技术,采用自动跟单模式在国际外汇市场中赚钱。该平台强调的印尼十大券商品牌,号称由印尼最大银行存管资金。但实际上,平台在入金时却是国内注册的贸易有限公司、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物流有限公司的账号,疑似为专业洗钱公司。和我们最开始提到的股票投资骗局“自创虚拟盘”类似,外汇平台可以操纵后台,并且外汇是高杠杆品种,动辄200倍的杠杆,让你的持仓跌0.5%就血本无归了。
NO.6野鸡期货/现货平台骗局在中国境内,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这八家交易所是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其他则均为地方政府或者商务部此前批准的交易所。而现在,一些野鸡交易所却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纷纷涌现,宣称能短期获得超高回报,实则吞噬着投资人的财富。在交易所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昆明泛亚通过金属现货投资和贸易平台,自买自卖,操控平台价格,维持泛亚的价格比现货市场价高25%—30%,每年上涨约20%,制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后借此包装所谓“日金宝”等诱人的高收益产品。
但实际上每年涨价20%只是为了让泛亚的价格永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因此也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买方,并没有带来实际增量资金;而交货商也因此不需补交保证金,投资者年化13.5%的日金宝理财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资者的本金。当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投资者基本血本无归。泛亚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委托日金费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NO.7“金融互助”骗局“投资60元~6万元人民币,每日利息1%,满15天可提现,年收益23倍,无手续费……”此外,“参与者发展他人加入,可获得推荐奖、管理奖等额外收益、管理收益: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这是“金融互助”的业务介绍。但凡有过经验的人都能看出破绽,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团队计酬这些条件完全具备了传销的基本特征,只不过“MMM金融互助”把传销搞到了互联网上。不可思议的是,仍有投资人深陷月息30%的高额利息无法自拔,更有甚者,知道此类“金融互助”实质是传销,还坚持入局。有投资人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是这个金字塔系统最后的接盘者。
纵观以上骗局,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条对策:
PS:你或者身边的亲人遇到过哪些骗局,欢迎留言和我们说说,大家一起擦亮眼睛,也欢迎大家留言下期想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