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1946年夏,李立三在解放区的哈尔滨市记者招待会上,骄傲的说:“王明贵是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他是东北抗联军学校毕业的。”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大约一个月后,《文汇报》的数名记者一行乘火车前往齐齐哈尔,途中巧遇王明贵组织部队在安达车站装卸武器。当时,王明贵因工作劳累躺在车上睡着了,头发硬翘翘的,光着两只脚,记者看到此景后戏称王明贵为“赤脚将军”。
这就是我的父亲王明贵。他1910年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下,为了偿还地主阶级“驴打滚”的债,1931年大年初二,他决定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格金河金矿,努力淘金发财,还债翻身。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1932年5月日寇的飞机轰炸了汤原县城,战火蔓延到松花江下游的汤旺河畔,并以武力占领了汤原县城。1933年春,格金河金矿被没收,王明贵的“淘金梦”碎了。正当王明贵走投无路的时候,看到日寇入侵家园的惨景,他毅然决然地跟随中国共产党加入了“文武”抗日队,拿起武器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不久“文武”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汤原游击队(这支武装曾叫做“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汤原游击队”)。从此,王明贵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钢枪铁炮的磨练,他由一名金矿工人变成了一名抗联将领。
1935年4月,在汤原县黑金河保卫战中,日军的一发炮弹在王明贵身边爆炸,他的头被炸伤,昏倒在地,战友们费力将被埋在炮灰中的王明贵紧急送到后方医院救治。直到解放后才发现,父亲的头部依然残留着几块当年日本侵略者罪恶的弹片!
父亲曾经说过,在东北坚持游击战争,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他有5个冬天没有住过房子,在小兴安岭是3年,在大兴安岭是2年。黑龙江省漫长的冬季长达6个月,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四十度,雪地露营那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但是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在坚持斗争。抗联个个是英雄啊!
1936年7月,父亲担任了东北抗联第六军青年连连长,有幸在赵尚志任校长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学习了4个月。父亲不仅学习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学习了政治理论和文化,而且还提高了政治觉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父亲说这短短的4个月学习生活,为他成长为东北抗联的军事指挥员,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长期的作战经验和扎实的军事理论使得父亲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1940年9月,在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政委冯仲云直接领导下,担任三支队支队长的父亲指挥了著名的“智取克山”战斗。我父亲巧妙的运用“调虎离山”和长途奔袭的方法的作战谋略,他们打了几个月的外围战斗,成功把克山县城的大部分日伪军逐步调出县城后,整个部队化装成日伪军,白天隐蔽在高粱地里,夜间急速行军,最后采取夜战和突然袭击的战术,一举攻进伪满洲国号称的“治安模范县”克山县城。此次胜仗收获颇多,但是他们依然谨慎的迅速撤离县城,并几次与追击的敌军交战,最终击退和粉碎了敌人的追击,胜利返回朝阳山根据地。此役是一次联合作战,后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经典战例已经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之中。
1939年至1942年,在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的领导下,父亲率领抗联三支队纵横于大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转战于中东铁路两侧和广阔的松嫩平原。1939年5月至9月,根据中共北满省委的部署,为了配合苏军的“诺门罕战役”,抗联三支队和其他部队主动出击,在敌后广泛袭击日军的据点、工事、公路和铁路,吸引了敌人大量部队对三支队进行“讨伐”和“围剿”,配合与支援了这次战役。
被誉为“模范干部”、“新的冯治纲”、“军政双全的民族英雄”的父亲,在日本侵略者的眼里则是敢于在日军“千军万马中纵横的强者”,“其得意的游击战术令日军无可奈何”的人。
1942年2月,东北抗联三支队在大兴安岭与日伪军激战,在库楚河战斗中受到重大挫折,牺牲了100多位抗联将士,最后仅有11人突围撤退到设在中苏边境地区的抗联北野营。1942年8月,中国东北抗联教导旅(又称“苏联远东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成立,我的父亲任第三营营长,并进行了三年的整训和学习。
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东北,东北抗联协同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在八路军、新四军的配合下打败了日本关东军,光复了东北。
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同年9月,父亲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担任齐齐哈尔市苏联红军卫戍副司令、嫩江东北人民自卫军司令和中共嫩江地区党的负责人。1945年11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父亲曾任东北解放军骑兵师长和160师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西南剿匪等数场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王明贵还曾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红旗勋章”、俄罗斯政府颁发的“朱可夫纪念章”。
父亲的革命回忆录《踏破兴安万重山》在1988年出版。在帮助父亲整理他的回忆录那段日子里,他曾提到过,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才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父亲在书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灾难,我希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父亲除了严于律己,对待子女的教育也是谨言慎行。父亲常教导我,不要贪污受贿,不要占公家的便宜,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现在我可以大声的告诉父亲,我做到了,问心无愧。
在晚年,父亲十分怀念他的战友们。父亲说过他的许多战友牺牲时也就20多岁,绝大多数没有成家,也没有后代,一想起他们,他就难过。当我查到100多位抗联牺牲的人员的名单时,父亲激动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想办方找到烈士的家人,把抗联烈士牺牲的消息告诉他们,告诉他们,他没有忘记牺牲的战友。父亲还说,他是替他牺牲的成千上万个战友而活着的,他要看看他们那一代革命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
2005年6月22日,父亲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我寻找烈士的亲属整整十年。虽然这条路是那么艰辛和长远,但是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只为了却父亲的遗愿。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取得胜利的第一次。而东北抗联的武装斗争,既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也配合了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乃至全国反法西斯战争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父亲说过,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中国人民要永远怀念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和抗日民族英雄!”父亲远离了,但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经久不去,一直在眼前浮现,激励我和我的后代沿着抗联英雄的足迹向前。(王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