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金工美国资本市场与资管行业——海外市场产品研究系列之二新浪财经

本文为华泰金工海外产品研究系列第二篇,介绍美国资本市场、资管管理行业和ETF产品。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2023年底,上市美股总市值约49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值42.6%;债券市场规模约55.3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券市场总规模的39.3%。美国受监管基金类似国内口径下“公募基金”,其下产品类型以共同基金(类似“场外开放式基金”)和ETF为主,合计占比约99%。近年来,公募行业投资理念向被动转型,ETF规模增高于共同基金,成为美国家庭主要投资工具。截至2024年11月15日,美国ETF市场产品超3700只,规模超10万亿,其中境内股票型ETF占比约65%,其次为全球股票和境内债券,各自占比约15%,另外5%为海外债券、商品等另类资产ETF,提供特殊资产类型和特殊策略的风险敞口,服务于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

资本市场现状:全球规模最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2023年底,上市美股总市值约49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值42.6%,日均成交额约5146亿美元;债券市场规模约55.3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券市场总规模的39.3%,日均成交额约10758亿美元。股票市场以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个交易所为主导,分别侧重传统行业蓝筹股和新兴科技股,机构化程度较高,养老金和共同基金是主要机构参与力量;债券市场中,国债市场增速较快,一级发行、二级成交和存量规模均在7种类型债券占主导地位,持有者结构多元,获外资广泛持有。衍生品市场以CME和CBOE等四大交易所集团为主导,场内品种覆盖股票、利率、商品、外汇、波动率等各类资产。

资产管理行业:ETF成为美国家庭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重要工具

美国资管行业包括注册投资公司、监管豁免机构、集合投资基金和独立管理账户四种类型,其中注册投资公司类似国内口径下的“公募基金”,截至2023年底规模约33.93万亿美元。历史上,公募基金的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共同基金(类似国内口径下的场外开放式基金),再到ETF的发展历程,目前共同基金和ETF是主流产品形态,2023年底规模占比分别为75%和24%。ETF近10年增速显著超过共同基金,公募基金行业在产品形态和投资理念上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1:投资理念从主动投资向被动投资转变;2:产品形态从共同基金向ETF拓展。

ETF产品:以宽基股票为基石,“万物”皆可ETF

股票型ETF:低成本、高精度刻画风险敞口

债券型ETF:获取债券市场平均收益的便捷之选

本文研究导读

本文为华泰金工海外产品研究系列第二篇。本系列研究旨在介绍全球多个金融市场,从中寻找丰富多样的可投资产品,进而筛选优质标的,构建全球投资组合,满足投资者的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美国是全球资本市场中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第一是体量最为庞大,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体量均居于全球首位;第二是资产类型多样,涵盖丰富的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资产类型,以及大量的共同基金、ETF等投资产品,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场内、场外等多样化的交易场所、交易机制和规范的监管措施,为金融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是投资理念较为先进,资产管理领域的投资研究方法和产品设计理念引领全球资管行业,对于投资者构建全球资产配置组合具备重要参考意义。

关于美国市场的研究将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第一章将介绍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交易活跃程度、主要交易场所、主流交易品种,市场参与者构成,为投资者了解资本市场和产品类型提供参考。第二章将从资产管理的视角展开,重点介绍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主导产品类型、前沿发展方向等;第三章将梳理美国ETF市场丰富的产品线,前沿发展趋势,服务于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

01资本市场现状:股市和债市规模居全球首位,衍生品类型丰富

现代资本市场最早起源于荷兰和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后来居上,超越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ecuritiesIndustryandFinancialMarketsAssociation,以下简称SIFMA)的统计,2023年,美国股票市场规模约49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值的42.6%;债券规模约55.3万亿美元,在全球债券市场占比约39.3%。衍生品市场由四大交易所集团主导,分工明确,品类丰富,股指、期货、利率等多个衍生品合约成交量居于全球前列。

股票市场:2023年底市值约49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值42.6%

美国股票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股票市场。2023年,全球股票市场规模约11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境内公司发行股票总规模约49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值约42.6%,且2009-2023年,绝对市值和在全球的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二级市场交易活跃,2023年美国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5146亿美元。

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服务于不同融资需求,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先场外、后场内,自下而上的演进过程,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其多层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存在多个不同层次;二是同一家交易所(或交易所集团)内部又存在多个不同层次。这个完善的多级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使得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交易,获得发展机会,对于促进美国经济特别是新兴技术行业的增长功不可没。

美国市场上获SEC注册批准的正式交易所有16家,具备IPO上市功能的交易所几乎仅有纽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NYSEAmerican)三家。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统计一般指这三家交易所上市企业,其中,美交所现已并入纽交所,作为纽交所多层次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国市场上获SEC注册批准的正式交易所有16家,具备IPO上市功能的交易所几乎仅有纽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NYSEAmerican)三家。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统计一般指这三家交易所上市企业[1],其中,美交所现已并入纽交所,作为纽交所多层次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占据主导地位,美交所曾为第二大交易所,2008年被并购纳入纽约泛欧证交所集团。其他“区域性”交易所、新兴交易所及以期权等衍生品为主的交易所,几乎没有单独上市的公司。因此无论监管方,世界交易所联盟,业界或学术界对上市公司的统计,毫无例外地包括NYSE、NYSEAMEX、NASDAQ三家交易所,其他则忽略不计。)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历史悠久、最具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纽交所位于纽约市,最早诞生于1792年的《梧桐树协议》,是美国较早成立的交易所之一。纽交所上市企业以金融、能源、消费等传统行业蓝筹股为代表。在与纳斯达克的竞争中,纽交所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三个层次:主板、中小板和高增长板,服务于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企业。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NYA.GI)衡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含境外公司)的表现,截至2024年10月31日,该指数共包含1931只成分股,总市值约42.2万亿美元。行业覆盖金融、消费、医疗保健、工业、信息技术等行业,典型企业包括伯克希尔、摩根大通、贝莱德、黑石等金融企业,沃尔玛、宝洁、丰田等消费企业,通用、波音等工业企业,以传统行业蓝筹股为主。

二级市场成交相比一级市场发行较为分散,2023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成交量合计占比约40%。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场内或场外进行交易,场内活跃的证券交易所共有16个,主要来自三个集团:洲际交易所集团、纳斯达克集团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集团。根据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集团(CBOE)的统计,2023年,约六成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通过这16个交易所完成,其中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占主导地位,各自占比约20%;约四成交易在场外进行,通过交易申报系统TRF报告。

三大代表性股票指数: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指数

美股是股票指数的发源地。目前,美国市场有三大代表性指数,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DJIA)、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Index,SP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CompositeIndex,IXIC)。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等传统大票,标普500指数囊括了500家蓝筹上市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纳斯达克指数是美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指数的发展反映了美国股市的不断演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早期的工业主导,到消费主义的兴起,再到科技行业的繁荣。

(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美国第一只综合性股票指数,反映工业行业发展

(2)标准普尔500指数:市值覆盖率最高的大市值指数,综合反映美国大型股票整体表现

随着美国经济转型和股市规模扩张,道指对市场的代表性趋弱,市场需要一个更广泛、更具代表性的市场指数,反映美国各行各业经济和股市的整体运行状况。1957年,标准普尔公司发布标准普尔500指数(SPX.GI,以下简称“标普500”),旨在提供一个代表美国大型上市公司股票表现的基准,出于这一设计理念,指数覆盖公司数量更多,行业也更加多样,500只大型股票采用流通市值加权,覆盖了美国经济的多个方面,分布于工业、金融、公用事业、原材料和消费品等多个行业。

目前,该指数同样由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进行维护。选取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500只大型股票,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截至2024年10月31日,总市值约55.5万亿美元,市值覆盖率约70%,是衡量美国大型股票表现和整个股票市场的重要指标。与道指相比,标普500对美国股市的市值覆盖率更高,表征性更强。在代表大型企业的标普500之外,还有代表中型公司的标准普尔中型股400指数,及较小型公司的标准普尔600小型股指数,加总为标准普尔1500综合指数。

(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公司,科技行业的代表

纳斯达克指数由纳斯达克公司进行维护,包含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含境外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成分股约3436只,总市值约34.8万亿美元,占全部美国股票市场的40%左右,行业分布以信息技术为绝对主导,高科技与成长性特征鲜明,许多知名的科技巨头,如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等,都是纳斯达克的成分股,纳斯达克交易所不仅包含美国境内上市的股票,也允许海外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并纳入指数,成为衡量全球科技股表现的重要指标。

对比三只指数:标普500对全市场的市值覆盖率最高,2023年末对全美股票市值覆盖率超70%,2023年1月-2024年10月,日均成交额在三只指数中最高。行业分布最为全面,对美国整体市场的表征性最强;纳斯达克指数成分股数量最多,对科技行业的代表性较好,是新经济的代表,但成分股数量较多,复制难度较高;道指历史最为悠久,但成分股数量较少,对全市场的表征性不足。美国ETF市场上,标普500是最主要的跟踪标的,截至2024年11月15日,跟踪标普500的ETF管理资产规模超2.2万亿美元,远超跟踪另外两只指数的ETF产品规模。

除上述宽基指数外,美股市场还有大量由专业指数提供商设计和维护的股票指数,这些指数既是美股市场的业绩表征,也是ETF等基金产品的跟踪基准。知名指数提供商包括标普道琼斯(S&PDowJones)、富时罗素(FTSERussell)、明晟(MSCI)、证券价格研究中心(GRSP)等。其下细分股票指数涵盖大盘、小盘、中盘、全市场等规模指数;在不同规模内部,又按照风格划分为成长、价值等指数(如大盘价值、小盘成长)。除市值和规模因子外,还有按照行业划分的板块和行业指数。以罗素指数为例,其部分指数系列的构成如下:

养老金和共同基金促进美股投资者机构化,是美股关键引领力量

美股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截至2023年,个人和机构持股占比分别为40%和60%左右,2018年-2023年,个人投资者即家庭直接持股比例稳定在40%左右。机构投资者则包括共同基金、ETF、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养老基金与保险基金,以及政府、银行、非金融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外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海外投资者持有美股的比例约15%-17%。共同基金直接持股比例维持在20%左右,占国内专业机构近一半份额,是美股的关键引领力量。其次是ETF、养老基金与退休基金。

在高科技产业的拉动、机构投资者的引领下,美股市场业绩表现居于全球前列,2010年以来美股业绩表现显著超越其他主要市场,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以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居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首位。

债券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交易活跃

美国是全球债券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市场。截至2023年末,全球债券市场总规模约140.7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约为55.3万亿美元,占比39.3%。美国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交易活跃,参与者结构多元,外资占比较高,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种类型债券中,国债规模占比最高,超45%

当前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包括七类债券:国债、市政债券、联邦机构债券、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公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

从存量规模和占比来看,截至2023年底,美国债券市场整体规模超44万亿美元(不含ABS和MBS),其中,国债规模超过26万亿美元,在债券市场中规模占比超45%(含ABS和MBS,以2021年底规模计),是规模最大的债券类别。国债规模的上升得益于2020年以来的宽松政策,近五年国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1.10%;截至2023年底,企业债规模约10.74万亿美元,占比19%,近五年复合增长率4.80%,近年来规模增速显著超过国债以外其他类型的债券。

场外交易为主,国债日均成交规模最大约7600亿美元

投资者结构多元,国债获外资广泛持有

美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较为多元化,境内投资者主要包括货币当局(即美联储)、投资机构(养老金、共同基金、银行、保险、信托等)、有投资需求的家庭和个人等;另外,美国国债通常被视作良好的避险资产,因此,除美国本土投资者之外,外资也是美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具体来看,美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包括货币当局、外资、投资基金、养老金等。国债主要持有者按照持有份额占比依次为海外和机构投资者、美联储和共同基金。

美国的期货市场可追溯至1848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正式开始期货交易。目前,美国衍生品市场已覆盖金融、能源、农产品等众多品种。在美国衍生品市场发展中,交易所是推进市场创新的重要力量,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续推出利率期货、外汇期货、期权等产品,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集团(CBOE)推出了VIX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推出VIX期货合约及专业期货交易所,开创衍生品市场的新领域。

场内衍生品交易市场众多,CME、CBOE等四大交易所集团占主导地位

根据合约是否标准化,衍生品市场可分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美国的场内衍生品交易市场约有32家,其中大部分属于四大交易所集团: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集团(CBOE)、洲际交易所集团(ICE美国市场)和纳斯达克集团(NASDAQGroup),另有迈阿密国际证券交易所集团(MIAX)旗下5家交易所;以及另外8家小型交易所。

CME交易所集团覆盖主要期货品种,CBOE集团覆盖主要期权品种。

四大交易所集团中,CME集团在期货交易方面占据核心地位,旗下四个交易所分工明确,几乎涵盖了美国绝大部分上市期货品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以金融衍生品为主,特别是股指、外汇、利率期货产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主要交易农产品和国债期货,纽约商业交易所旗下NYMEX以能源合约为主,COMEX则以金属合约为主。此外,ICE美国期货交易所也有少量农产品期货交易。

CBOE集团主要交易期权类衍生品,特别是金融期权类衍生品,旗下产品线覆盖股票指数期权、波动率衍生品、信用和利率期货及期权产品等多个类别。

丰富的衍生品市场为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专业投资者可以将期货、期权、互换、结构性产品等统一运营,结合股票、债券等基础资产,创造出丰富的交易策略,满足各种各样的投资需求。

02资产管理行业:ETF成为美国家庭重要投资工具

2023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约34万亿美元,以股票型共同基金和ETF为主

美国资产管理行业与国内的资产管理行业划分口径略有不同。按照管理人,美国资管机构可以分为注册投资公司(类似国内口径下的“公募基金”,受SEC监管)、监管豁免机构(类似国内口径下的“私募基金”)、集合投资基金(一般由银行或信托公司提供)以及独立管理账户等四种主要类型。其中,注册投资公司提供的产品又包括共同基金(类似国内口径下的场外开放式基金,不包括ETF)、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封闭式基金和单位投资信托四种类型。截至2023年底,美国注册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美国公募基金”)总资产约33.93万亿美元,同期股票市场规模约49万亿美元,债券市场规模约55.3万亿美元。

从不同产品规模占比来看,共同基金和ETF是主流的产品形态。截至2023年底,共同基金规模约25.5万亿美元(含货币基金),占公募基金总资产约75%,ETF规模约8万亿美元,占比约24%,封闭式基金和单位投资信托合计占比约1%且有缩减趋势。尽管ETF存量规模不及共同基金,但近十年ETF规模增速显著超越共同基金。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美国ETF市场有3108只基金,占全球ETF总规模的72%。

按照底层资产来划分,无论共同基金还是ETF,股票型产品都占最大比重:截至2023年底,共同基金中股票型占比约52%,其次为货币基金占比约23%,债券型约19%,混合型基金占比较少,约6%。ETF中股票型占绝对主流达到79%(主要是大量跟踪规模宽基指数的ETF),其次债券型占比19%,混合型和商品型合计占比不足3%。股票是美国公募基金行业最主要的投资标的。

被动管理规模占比增大,ETF兴起并快速发展

发展历程:从封闭式基金到共同基金,再到ETF

资管行业起步初期以封闭式基金为主,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共同基金行业兴起,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和货币型基金产品陆续出现并随资本市场扩容;1990年代后,投资理念向被动投资转型,ETF产品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

1907年至1929年:资管行业起步,前期以封闭式基金为主:集合资产管理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1907年,美国开始引进英国的投资基金制度,第一只封闭式基金——波士顿个人财产信托(BostonPersonalPropertyTrust)成立。由于封闭式基金可以加杠杆,能大幅提升持有人收益,因此在美国股市快速上涨的1920年代,封闭式基金成为主流。1924年,第一支共同基金——马萨诸塞投资者信托基金(MassachusettsInvestorsTrust,简称MIT)也成立于这一阶段。

1970年代,由于大通胀导致的经济衰退,资本市场和基金业发展陷入停滞,货币基金在这一时期扩容,一度成为资管行业的主要产品。198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期,通胀问题得到解决后,美国利率水平回落,带动美债市场进入牛市,债券型基金扩容。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美国利率实现自由化,利率水平有所抬升,1986年后债券型基金比重逐步回落。同时,美国经济重心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带动了经济的回暖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家庭财富通过共同基金向股票市场转移,共同基金业进入股票基金时代。至此,美国基金行业完成了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和货币型基金的快速增长。

1990年至今:被动投资和ETF兴起,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1990年代后,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开始崛起,投资风格和产品设计理念向被动投资转变。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全球第一只跟踪标普500指数的ETF——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2000年之后全球ETF进入快速发展期,债券、货币、商品等类型的ETF相继诞生。2008年金融危机后,被动型产品加速扩容并对主动产品形成替代,至2023年底,ETF和指数型共同基金规模超越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被动投资逐渐成为资管市场的主流。

ETF兴起并发展壮大,成为美国家庭重要投资工具

近年来,美国资管行业在产品形态和投资理念上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1:投资理念从主动投资向被动投资转变;2:产品形态从场外的共同基金向场内的ETF扩展。

从管理规模来看:共同基金内部,指数型产品占比逐年上升,至2023年末达到30%左右。所有公募基金中,指数型产品(含ETF和共同基金)规模逐渐接近主动管理型产品(含ETF和共同基金),在2023年均达到13万亿美元左右,规模基本持平;ETF和指数型共同基金合计规模在2023年底超越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被动投资和ETF投资成为资管行业主流。

从资金流向来看,共同基金内部,被动型产品扩容并对主动产品形成替代。近年来,主动产品以资金净流出为主,而被动产品以净流入为主。

ETF兴起并快速发展,部分资金从共同基金向ETF迁移,特别是在股票投资领域。共同基金中指数型基金产品虽然总体保持了资金净流入(除2020年外),但2017年以来,流入指数型共同基金的资金逐渐减少,且大多流入债券和混合基金,国内股票产品开始出现资金净流出。

新增投资股票基金的资金主要流向指数型股票ETF。2014-2023年,指数型股票共同基金和ETF获得了2.5万亿美元的净流入,而主动管理的股票共同基金净流出2.6万亿美元。被动股票型产品中,ETF相比指数型股票共同基金更受欢迎:指数型股票ETF自2014年以来净资金流入量超过指数型股票共同基金的三倍。

主动投资领域也出现了从共同基金向ETF转换的趋势。随着ETF投资的兴起,将共同基金转换为ETF成为基金公司参与ETF投资的一个主要模式。根据中证指数公司在《主动管理ETF发展年度报告(2023)》中的统计,自2021年美国首次出现共同基金转换为主动管理ETF以来,共计40只共同基金转换为主动管理ETF,截至2023年底,由该模式带来的主动管理ETF存量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主动管理型ETF以指数增强类权益ETF为主,在保留指数ETF费率较低、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等优势的基础上,加入红利、低波动、多因子选股等策略,具备更多获取alpha收益的潜力。近年来,主动管理ETF规模大幅增长,逐渐成为ETF市场一大吸金主力,2023年,主动管理ETF资金流入占ETF全市场资金流入的比重为24%。

共同基金销售渠道以养老金账户为主:从当前美国家庭购入共同基金的主要方式来看,雇主发起式养老计划是当前共同基金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截至2023年末,有73%的美国家庭通过雇主发起式养老计划购买共同基金,而仅从雇主发起式养老计划购买共同基金的家庭占比达30%。在养老计划以外的途径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中,大部分(约65%)通过专业投资顾问进行共同基金投资,仅有小部分(21%)仅通过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或者折扣经纪商等渠道直接购买基金。总体上,共同基金的销售渠道中,养老金账户>专业投资顾问>基金公司和折扣经纪商。

专业投资顾问更青睐ETF:从2012年到2022年,无论是全服务顾问还是收费型顾问,其管理的资金中,ETF的占比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共同基金和可变年金的占比则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在收费型顾问的投资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相比全服务顾问,收费型顾问通过客户支付的费用获得报酬,不受特定产品提供商的约束,通常与客户利益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在专业投资顾问为客户打理的资产中,也出现了从共同基金向ETF迁移的趋势。

综合上述基金产品规模变化、边际资金流向和销售渠道的分布,近年来美国基金行业呈现出特征鲜明的向ETF投资发展的趋势。从目标人群来看,富裕家庭是美国ETF的主要持有人。相比于持有共同基金、个股的投资者,ETF持有者的家庭收入和家庭金融资产较为充裕,大学以上学历人群占比在所有投资者群体中最高,中等及以上的风险承受意愿较强,平均年龄也更为年轻。总体来看,ETF与较高学历、财务状况较好、具有平均以上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的富裕家庭较为契合。

03ETF市场全景:宽基股票为基石,“万物”皆可ETF

根据Bloomberg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5日,美国ETF市场上约有3700多只ETF产品,总计规模约10.31万亿美元,覆盖的底层资产和策略类型较为广泛:从传统的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资产,到加密货币、波动率、房地产等另类资产,既有对单一类别资产的投资,也有涉及多资产、多策略的混合投资;从地域类型来看,美国ETF市场不仅提供对美国资产的风险敞口,也提供对海外的股票、债券等全球资产的风险敞口;从管理方式来看,被动指数化产品占主导,但近年来新发ETF中主动管理产品也逐渐增加;从策略类型来看,早期产品以传统的成长、价值风格和红利等smartbeta策略为主,新发产品逐渐向多因子、期权等策略类型扩容。

按照ETF管理方式,从规模来看,绝大部分为指数型ETF,截至2024年11月15日,被动规模近9.6万亿美元,占比约92%;近年来新发主动型ETF数量较多,存量数量超1700只,占比约47%,但规模占比仅8%左右。

美国ETF市场的头部集中效应非常明显:3700多只ETF产品中,贝莱德、先锋、景顺、道富四家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占据了约80%的份额。规模排名前30的ETF规模达4.73万亿美元,接近全部ETF规模的一半,绝大多数由头部四家基金公司发行。

规模排名前30的ETF均为被动产品,以股票为主、债券商品相对较少。股票内部,跟踪宽基指数的规模最大,大盘成长风格占主流;债券类ETF中规模最大的为两只综合型ETF和一只长期国债ETF;海外五只投向多地区的综合股票ETF和综合债券ETF入选,商品内部黄金ETF规模较大。整体来看,宽基被动投资占主流。以下,我们按照上述底层资产分类,对各个大类内部的细分市场结构和典型ETF产品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美国股票ETF在全部ETF中占比最高,约1600多只,规模6.68万亿美元,构成了ETF市场的基石。股票型ETF内部,又呈现出“金字塔”状结构:

金字塔的底部为大量规模宽基ETF和SmartBetaETF。宽基ETF主要跟踪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罗素2000等指数,旨在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在宽基基础上开发的SmartBetaETF,引入因子投资思想,在市场平均收益基础上获取因子收益。宽基和SmartBeta产品在美国股票型ETF中占比约87%;

中层为部分行业板块ETF产品,旨在跟踪某个特定的行业或板块,获取行业超额。占比相对较少,约12%;

占比最小的是跟踪单只或若干只股票的个股或投资组合产品,规模占比不多,但策略类型较为丰富,如“两倍做多英伟达”等产品,规模约占美国股票ETF的1%。

由于美股市场整体有效性较高,能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行业和个股并不多见,故ETF市场还是以宽基和smartbeta策略为主。

宽基ETF:股票型ETF的基本盘,标普500指数跟踪规模最大

除了复制指数多头表现外,ETF市场还有加杠杆或做空指数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收益属性的投资选择。例如,Proshares公司旗下跟踪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产品均有多倍杠杆、多空不同方向的选项,三倍做多标普500ETF本年以来收益超60%。美国ETF市场的杠杆和方向产品不仅覆盖大盘宽基,也覆盖行业板块、个股、国债、商品、比特币等不同类型,典型标的包括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半导体等龙头行业、英伟达等龙头个股、国债、黄金、油气等,总计约264只,规模1268亿美元,底层标的以宽基股票为主。

中盘、小盘和全市场ETF的跟踪标的则主要集中在三家知名指数公司的开发的规模指数系列产品上,分别是标普系列、罗素系列和CRSP(证券价格研究中心)系列,各个指数系列内部均有大盘、中盘、小盘、全市场的口径划分,编制方式和成分数量各不相同。在混合型宽基内部,以跟踪大盘和全市场的产品为主。

SmartBetaETF:成长、价值和红利、质量、低波等因子投资工具箱

总体来看,根据Bloomberg的统计,美股ETF中,按照跟踪标的的市值来划分,则跟踪大盘指数的ETF规模最大(约62%),其次为全市场(约12%),再次为中小盘(各自占比约6%-7%);若按照成长/价值来划分,混合型ETF占比约60%,成长和价值风格占比各自约20%。

红利投资:1980年代后,美国经历了长期的利率下行,固收类产品的长期收益中枢下降,红利资产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股息分配,具有一定“类固收”的属性;股息在震荡行情下能够为投资收益提供一定的安全垫,在熊市具备更好的抗跌性,且红利资产本身多为具有良好基本面和稳健现金流的优质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强。2000年以来,红利成为美股投资的一大主题,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的四只红利ETF普遍具有较低的费率水平,由领航、贝莱德、嘉信理财等头部机构提供。

更广泛的因子投资:成长、价值、红利等经典投资理念的本质在于识别长期稳定的收益驱动因素,进行积极资产管理。而因子投资则进一步将这些直观的投资风格系统化、规则化,并通过透明度高的策略来实现对潜在超额回报的有效追踪。随着因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经识别出超过400个不同的因子,因子投资成为了投资者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上述三个因子外,美股ETF市场还有一系列追踪质量、低波动、动量等风格因子的SmartBetaETF产品,高精度刻画风险敞口,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的低成本投资工具。

行业板块ETF:信息技术、金融、医药、能源四个主要赛道,信息技术产品规模最大

行业板块ETF共有约345只,规模在全部美国股票型ETF中占12%左右,按照美股通用的GICS行业标准,可以划分为11个板块,其中信息技术行业ETF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超其他行业ETF,是美股行业ETF最集中的赛道,其次为金融、医疗保健和能源。

期权ETF:股票+衍生品策略,在不确定市场中增强收益的确定性

CoveredCall策略的收益结构如下图所示,可以在挂钩标的上行空间有限时通过定期卖出认购期权的期权费增厚收益,但也可能导致在挂钩标的大幅上涨时错过部分上涨机会,以JEPI为例:2022年,产品在本身底层股票明显跑赢标普500时通过股利和期权费再次增强回报,获得了超过15%的超额收益;2023年产品收益约10%,跑输标普500近15%,可见,该策略通常在市场下行时能够增厚收益,在市场上涨时则表现偏弱,但仍可通过股利和期权费对收益进行一定补充,适合寻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

BufferETF的收益结构如下图所示。通过买卖挂钩标的期权,BufferETF产品可以在实现控制下端风险的同时增厚收益,适合寻求下跌保护、愿意适度牺牲部分上涨潜力的投资者。

海外股票型ETF:通过美国市场获取全球权益资产风险敞口

投资者可以通过美国市场获取全球权益资产风险敞口。海外股票ETF共约950只,规模约1.47万亿美元,占ETF市场14.27%左右。其中投向综合性国际市场(新兴市场和非美发达市场)的ETF占据主流,规模约1.05万亿美元;投向全球市场(含美国在内)的综合性ETF和行业主题ETF约0.22万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全球矿业、能源、信息技术等主题;其余为投向欧洲、亚太等地区或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家的地域主题ETF,规模约0.2万亿美元。

海外股票ETF中,规模排名靠前的为先锋和贝莱德管理的6只综合性全球权益基金,分别投向非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股票市场,在地域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完备性。

投向特定国家或地区的ETF虽然规模占比较小,但是覆盖范围广泛,如贝莱德公司旗下iSharesMSCI海外系列ETF,分别覆盖到欧洲、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

美国债券:集中在综合型、国债、公司债

美国债券型ETF数量约636只,规模约1.57万亿美元,在ETF市场占比约15.24%,覆盖上文介绍的七种债券类型,主要集中在综合型、国债、公司债等三大类别。

债券ETF中单只规模最大的产品为两个综合型债券ETF,AGG和BND,跟踪彭博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BloombergUSAggregateIndex),这是一个综合性债券指数,涵盖多种债券类型和到期期限,是表征美国债券市场的一个旗舰基准指数。由于债券市场类型丰富、数量庞大,非债券专业投资者难以对个券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投资该指数相当于复制了美国一篮子债券的表现,可以作为低成本获取债券市场平均收益的便捷之选。

细分期限的债券产品中,规模较大的为BIV和BSV,均由先锋公司发行,主要投资于短期或中期的债券,品种多元化,以国债和信用债为主。

细分类型的债券产品中,国债是美国债券市场最大的组成部分,国债ETF也是债券ETF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一类,占比约28%。单期限和多期限国债ETF均有一定规模的资金跟踪。值得一提的是通胀保护型债券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应对高通胀环境的避险之选。

公司债ETF产品中,中短期限相比长期更受欢迎,高收益债是一类较受欢迎的细分资产,规模较大的两个高收益债ETF本年以来均录得较高收益,超越债券市场平均水平。

全球债券:投向多地区综合指数,旨在获取全球债券风险敞口

投向海外和全球市场的债券ETF基金共约162只,规模2160亿美元左右,在ETF市场规模占比约2.09%,属于相对小众的投资领域,其中还有一部分投向全球范围内美元债券的基金,持仓上仍以美国债券为主。总体来说,投向海外债券资产的ETF资金较少,单只规模较大的基金主要有BNDX和EMB,分别由领航和贝莱德管理,投向非美全球和新兴市场债券,旨在获得综合性的海外债券风险敞口,不针对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

全球美元债基金中,规模较大的是JPMorgan旗下JPST,主要投向全球范围内短期美元计价债券,持仓结构以美国国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期限以不足一年的短债为主,本年以来收益4.97%,可作为低风险的现金管理工具。

商品ETF:全面覆盖贵金属、能源、农产品主要品种,贵金属占比近九成

商品型ETF在美国ETF市场也属于小众投资领域,规模约1599亿美元,在ETF市场占比约1.55%。相比规模最大的股票ETF,全部商品ETF的规模仅为SPY(道富标普500ETF信托)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规模较小,但对全球交易活跃的代表性品种均有覆盖,例如伦敦金、WTI原油、布伦特原油等。

就规模分布来看,跟踪贵金属的ETF占据了商品市场的88%左右,规模较大的两个黄金信托总计约1042亿美元,约占全部商品市场的三分之二,分别由道富和贝莱德管理,SPDRGoldShares是全球第一个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商品型ETF,跟踪伦敦金现货价格;贝莱德旗下iSharesGoldTrust同样跟踪伦敦金价,成立较晚,但费率方面相对更有优势。基金主要通过在LME现货市场持有黄金来跟踪金价,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基金份额间接持有黄金。除此之外,ETF市场还提供白银、铂、钯等产品、以及加杠杆或多空不同方向的金、银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贵金属多空头寸的实现工具。

另类资产ETF:加密货币、房地产、波动率、外汇,比特币获资金流入

多资产ETF:提供多资产、多策略的风险敞口

除了投向单一资产外,ETF也承担资产配置的功能,进行多元化投资。我们将这部分产品分为多资产和多策略两个类型:多资产类别下,更强调资产类别的多元化,而多策略类型下,更强调投资策略的多元化。这两个部分合计规模约270亿美元,在ETF市场占比约0.26%,以多资产类别为主。

多资产ETF主要在股票、债券之间进行混合配置,投资理念类似国内的“混合型基金”。这一类别下规模较大的代表性产品为iShares旗下固定比例股债配置产品,分别为保守型、适度型、激进型和成长型,按照不同的固定比例配置iShares旗下的核心股票和债券ETF,费率相对较低。2023年以来,贝莱德等机构开始推出目标日期型产品,向养老产品领域扩展,但目前规模还相对较小。

动态配置产品中规模较大的为PacerTrendpilot100ETF,以纳斯达克100为核心标的,通过该指数与其200日移动平均线的相对水平,决定股债配置比例为:(1)100%投向纳斯达克100指数;(2)50%投向纳斯达克100,50%投向3个月美国国债,或(3)100%投向3个月美国国债,体现了一定主动管理的思想,费用高于固定比例配置的产品。

THE END
1.最昂贵的贵金属是什么?最昂贵的贵金属是什么?智净助滤 上海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30年老宅暗藏玄机,重建新房竟挖出诡异红棺,专家:快逃 乌克兰雅娜与小黑 37跟贴 打开APP 老牌流氓丧钟敲响,英国走向分裂! zjy的圈圈 1285跟贴 打开APP 美军女飞行员驾驶F35战机”旱地拔葱“真实影像,太可怕了 大国洞察局 5510跟贴 打开APP https://m.163.com/v/video/VRHLRDABL.html
2.世界上最贵重的金属居然不是黄金?十大贵金属排行榜为你揭秘金属的价值往往取决于金属的稀有性、提取过程难度、金属的特性以及其应用领域和需求,贵金属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揭秘2020年世界上最贵重的十大金属都有哪些。 10、铟(indium) 229.28美元/公斤(数据:2020年4月24日) 金属铟 铟是地球上最软的金属,是由锌矿石加工,与铁、铅和铜矿石结合在一起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703043
3.世界上最软的10种金属金属柔软性排名前十硬度小的金属有哪些大家都知道,不同金属的软硬度大不相同,有的金属就特别地软,可以轻易地变形,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金银首饰,然而金银的柔软性在所有金属中居然排不进前十。那么世界上最软的金属是什么?硬度小的金属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世界上最软的10种金属元素,包括汞、铯https://www.maigoo.com/top/437777.html
4.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记忆口诀贵金属十大排名金属银我们都很熟悉了,银天然存在于沉香矿和角银矿中,是一种通过冶炼黄金而形成的产品。在所有金属中,银具有最佳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以及最低的接触电阻。这就意味着他是最通用的贵金属之一。 特征:银白色,材质软,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生产国:中国、秘鲁、墨西哥和智利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03645/article/details/112160070
5.www.hnjkxy.com/xxxr78672921.htm8元贵金属交易平台 57.50MB 695好评 女生被男生桶 夜幕 电影剧情 re99热视频 753.49MB 136好评 美国黑人一级a性生活片毛片久久一久久 夜夜爽88888妓女性视频 www26uuuc 032.52MB 64好评 按摩被中出的人妻 一个人的晚上睡不着看b站 牛牛影院亚洲女大学生逃学被多人强奸 255.70MB 2229好评 男男http://www.hnjkxy.com/xxxr78672921.htm
6.黄金最贵的时候多少钱一盎司大田环球贵金属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在最贵时候是多少钱一盎司?为何金价在当时会录得历史上的最高价位?下面我们详细了解。 一、黄金价格最贵是什么时候? 1、 因中世纪和中国封建时代,黄金作为一种用于货币铸造的贵金属,其价格将视各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定,根据王朝更迭带来的历代人文生产价值和引领世界文明前进的强大国家交替而言,金价的http://www.202.hk/teach/golden/104296.html
7.即金,化学元素符号(),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黄金( Gold )即金,化学元素符号( ) ,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金属中最稀 有、最珍贵的金属之一。A.dB.AoC.AuD.An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3c9d9cecccfd4ceb8f54d7b28ab97881.html
8.招金矿业(01818)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中信期货表示,上周四特朗普公开表示建议11月再降息,使得市场对9月降息形成不确定性,长期和短期政策共振,令黄金、美股、有色、能源等所有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大跌。 兴证期货指出,降息预期走高对于贵金属价格的刺激效果有限,在降息次数的预期进一步扩大之前,贵金属驱动力不足。而且由于经济衰退预期抬头,白银表现弱于黄金。https://www.laohu8.com/stock/01818
9.www.fsyl888.com/aplstart/20939/2024/12/08/20520.htm报告指出,欧洲债务危机短期内仍然存在,美国为刺激经济而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将令美元承受较大压力,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仍将受到市场资金的追逐而继续保持强势。、.. 工作人员正准备引导李长春直接走向座位,他摆摆手,转身走向其他四川代表并伸出手。一个大圈走下来,在和所有代表一一握手http://www.fsyl888.com/aplstart/20939/2024/12/08/20520.htm
10.www.jnlongbiao.cn/aplhtml47947.htm全世界最爱村上凉子性爱 教练在车上疯狂吃我奶 143.64MB 679好评 男人把叽叽插进女人叽叽里视频 色爱欧美 舔肛视频国产 369.2MB 612好评 国产欧美综合视频网站在线 黄色十八禁潮水乱射 国产丝袜情久久 495.43MB 110好评 欧美又黑又粗又长 高清免费A 91大神猛操小萝莉 http://www.jnlongbiao.cn/aplhtml47947.htm
11.力求真知灼见,唯有躬身求索(八次危机)书评“研读本书,不仅能还公平于社会主义,还正义于自由主义,同时还能把罪恶还给资本主义”,一还是对世界说中国故事,三还是对世界揭露西方故事,二还对正义和自由各执一词,应该是修正定义吧。 “在城市经济领域中,1949—1953年这前4年主要搞的是民族资本主义;1953—1959年这后6年主要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取决于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25742/
12.向投资者出售贵金属的人,或向投资者出售贵金属的零售商,都痛苦汇通财经APP讯——黄金零售需求降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认为,需要更多的需求来扭转价格;① 黄金市场在2018年令投资者失望并不奇怪,因为一位市场分析师指出,黄金零售需求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② 向投资者出售贵金属的人,或向投资者出售贵金属的零售商,都痛苦地意识到这一点, 但事实是,去年投资者净https://news.fx678.com/201901251801251840.shtml
13.掌上贵金属app免费下载掌上贵金属安卓最新版v5.2.0下载掌上贵金属是一款手机上理财软件,针对现货黄金等贵金属交易,是中国需求量最大、特性最平稳贵重金属投资理财软件。应用现代化的云技术,掌金精英团队一直专注于作为顾客赢利而服务项目的贵金属软件,为您实时监控系统盘里行情,提供看盘提醒;帮你随时随地把握销售市场网络热点,轻轻松松精确管理决策。 https://www.duote.com/android/96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