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⑵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

⑶因此,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⑵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⑵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及原因是什么?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了,经济剩余才会越来越多,行为的选择余地才会越来越大,也就容易达到多重目标,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

1简述经济规律客观性,特点简述客观性: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简答题复习资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所有制。

其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a)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这种关系排除任何私人特权。

b)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广大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进自身物质利益的基本物质条件。

c)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达到共同富裕。

d)在劳动者共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协调一致的经济关系,e)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分配劳动产品。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以及由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合作经济,其中国有经济处于核心地位。

6.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e)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7.国家所有制的特殊优越性a)适应了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有条件运用更加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消除了利用生产资料私有的特权而形成的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消除了剥削。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

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2)二者有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2、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是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工人运动,为自己的命运进行斗争,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

1.1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和发展的?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1.4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重要性)1.5如何理解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7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9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10如何理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1.11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哪些自己的特点1.12什么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13为什么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1.14叙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1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答: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当时由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商主义。

从17世纪中叶起,工场手工业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

进入19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并逐步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矛盾方面虽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但它把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之士,终究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产生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

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答:(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

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习题集1.简答题1.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社会经济矛盾和变革的一门学科。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马克思主义综合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有何不同?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阶级矛盾的存在,将经济纳入到社会总体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机制。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剩余价值是剥削的经济基础。

-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换价值遵循价值规律,商品的交换比例取决于它们内含的劳动价值。

计算该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每个工人劳动10小时,共有10人劳动,总劳动量为100小时。

3.论述题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请简要论述其内涵和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

(2)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①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生产力(人与自然):生产力包括人与物的因素(人是最根本因素);物的因素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物质标志,也是划分社会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②生产关系(人与人):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反应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是社会在生产的起点,起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1.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价值交换的量的比例,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兼得。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自然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简答、论述题1、简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表示为: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之中。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的。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商品使用价值的意义,在于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一切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它的使用价值而非价值。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排斥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使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得与解决。

2、简述商业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一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约流通资本;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另一方面,商品资本对经济也有消极的影响。

当商品囤积居奇或转手倒卖时,形成虚假的市场需求。

3、简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段性。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市场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这种冲突时而激化,时而缓和。

只有它们处于激化状态时,经济危机才爆发出来。

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以缓解,逐步过渡经济危机,使市场和生产冲突得到一定的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进行,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又造成新的危机。

这就造成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4、简要说明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是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开始。

”2、商品是()和()的矛盾统一体。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4、商品价值的实体是(),价值的实质是()。

5、自然经济是()的经济。

6、商品经济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和()。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10、商品是用来()的()产品。

11、()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理论。

14、劳动按不同类型分类可以分为()和()、()和()、()和()。

15、市场机制有()、()和()三大机制。

三、单选题1、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发展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D、私有制的发展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B、货币构成的C、资金构成的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3、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商品是用来交纳租税的劳动产品4、商品价值()。

A、体现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B、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C、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D、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5、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是()。

A、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B、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充当等价物的商品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6、不同的具体劳动能创造出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剩余价值理论,它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剥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占有和支配。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社会关系和矛盾,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对经济现象进行历史和全面的分析。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着重研究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矛盾和变化过程。

3.马克思如何理解商品和劳动价值?答:马克思将商品定义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的物品,它是劳动的产品。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唯一能创造价值的力量,只有劳动力的使用才能生产出新的价值。

因此,劳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率。

4.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只能维持其生存和再生产,而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工资之差,代表了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劳动成果。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

二、论述题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展开讨论。

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社会关系和矛盾。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占有和支配,这导致了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冲突。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不断积累资本来实现发展,而剩余价值则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剩余价值,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一章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4)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发生变化。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是: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也越来越依*科学技术的进步。

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2、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原有的经济条件的消灭,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便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

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3、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既定前提的,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1.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得原因。

其原因包括:10)都就是在一定得客观经济条件得基础上产生得,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得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得客观经济条件,就会有什么样得经济规律。

2)都就是不以人们得主观意志为转移得,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得创造或指定它。

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得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得惩罚。

2.简述自然经济得基本经济特征。

1)自然经济就是与低下得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得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就是一种自给自足得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就是直接得劳动交换与经济联系形式。

有两种1)物化劳动表示法,即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得劳动所创造得得价值中,资本家与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7.简述产业资本得定义及其循环型式与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就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得资本,就是能够实现价值增值得资本2)产业资本得循环就是指一次经过购买,生产与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得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四、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统一(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作为商品,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作为商品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2.对立: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五、正确的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指观念上的货币,而流通手段是真正的实际上的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六、概述货币流通规律,并能运用其分析当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及对策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商品流通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2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

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

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答:(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体要素,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7.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

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8.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答:(1)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

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0.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答:(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

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3)利用经济规律。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11.什么是商品?它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体现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无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

(2)商品是劳动的产品。

即这种物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3)商品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4)商品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也就是说,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才能成为商品。

12.什么是商品经济?答:(1)商品经济的内涵。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

产品交换经济是直接通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而进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商品经济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通过等价交换而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13.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

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不同的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1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

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15.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的、矛盾的。

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这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THE END
1.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新浪教育(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价格和价值应该一致。但在现实中,价格和价值经https://edu.sina.com.cn/l/2003-06-23/46777.html
2.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4年预测大揭秘食疗养生黄金,这个闪闪发光的贵金属,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宠儿。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保值增值的法宝。然而,黄金价格却像是一个谜,让人捉摸不透。今天,你可能觉得它很便宜,明天又可能觉得它贵的离谱。那么,黄金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二、黄金价格的决定因素 https://zgslys.cn/post/33780.html
3.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3.7.1.4、黄金市场/贵金属市场 黄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市场。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是世界货币,黄金市场的存在对国际收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976年牙买加会议决定放弃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削弱,各国中央银行按市场价格进行黄金交易,私人黄金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4.欧泊:国内市场价被低估但只有宝石级欧泊才有收藏价值欧泊的变彩就决定了其欣赏价值,所以,欧泊的收藏和买卖都是针对变彩的。欧泊变彩的形态,主流分类有三种:泼彩、针点、片彩,单个彩斑面积越大价格会越高,所以变彩的价值会更高,颜色上一般认为红色的彩比较贵,如果彩的组合比较有艺术感的话价格也会比较高。在欧美欧泊的圈子甚至会细分彩的图案,有“稻草”、“https://www.gtc-china.cn/index.php?m=Article&a=show&id=739
5.白银预测:美联储决定临近,价格波动将加大白银的工业金属和贵金属角色之间的平衡将继续推动价格走势。 随着美联储决定的临近,交易员应该为白银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好准备。金属的价格走向很可能由货币政策变化、经济指标和全球工业需求趋势的相互作用决定。 (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20:06,现货白银报30.743美元/盎司,涨幅0.10%。https://www.fx678.com/C/20240917/202409172010448812.html
6.汽车上的稀有金属已经被小偷盯上,比黄金贵10倍,看看你的还在吗内含贵金属,价格昂贵 从价值上来说,三元催化器中含有的钯、铑、铂这三种金属可不是一般的金属,它们的价格都十分昂贵。 对于三元催化剂来说,最重要就是铂族金属,然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却非常低,那么自然而然,其产量也就很低。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9年的时候,铑金属的全球产量仅仅只有不到24吨,而同属于贵金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09923386951172660
7.黄金市场走势分析深度剖析全球黄金价格波动因素为什么黄金价格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 在金融市场中,黄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被视为一种投资工具,也是货币储备和避险资产的代表。那么,导致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供求关系决定了其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https://www.vadpcmpuv.cn/wan-biao/24822.html